本書考察了客觀性的起源、歷史、哲學影響、主要的反對意見和辯護論據以及價值觀、政治和倫理等問題,還探討了關於客觀性作為一種跨國規範的爭論,除了聚焦於客觀性在美國的出現以外,還擴大了討論的範圍,將客觀性在英國、澳大利亞、亞洲以及其他地區的發展包含在內。
雖然新聞學研究已經發生重要的學術化轉向,但不同時代的專業人士與學者圍繞客觀性展開的討論仍然沒有被深入探討和比較過。本書作者重新梳理了有關客觀性的多種不同觀點和視角,試圖超越對新聞客觀性的譴責或辯護,轉而批判性地檢視該領域中多樣的學術觀點和專業觀點,加深學界與業界之間的對話。
本書是“傳播與中國譯叢——新聞·新技術·公共生活”中的一本,這套譯叢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與復旦大學資訊與傳播研究中心合作,從著名學術機構Polity等引進的一套前沿學術叢書。叢書主編為陸曄,李紅濤、白紅義為執行主編。
這套叢書所關注的議題,無論是對新聞學核心概念的理論反思,還是對數位新聞生產實踐的經驗闡釋,無不具有強烈的前沿性,既是對新技術時代“新聞業危機話語”的回應,也強烈地預示著全新的數字新聞業的前景。譯叢前三冊《重建新聞:數字時代的都市新聞業》《圖繪新聞場域:過去、現在與未來》《危機時代重思新聞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