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史蒂芬‧斯洛曼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5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書評: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2/03/31
書評: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總評價: ★★★☆☆ ---------------------------------------------- 通用性:...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 109 ~ 306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作者:史蒂芬‧斯洛曼(Steven Sloman,Philip Fernbach) / 譯者:林步昇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8-06-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普通級/ 初版
點我評分 5 則評論 圖書介紹12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 推薦
★《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 一致好評


這是一本精準有趣的人類智慧使用手冊,
將帶你從認知科學的全新角度去了解人的思考和心智,
為生活、理財和未來,做出最佳選擇!


世界愈來愈複雜,人類卻未正視自己的無知。
如何才能避免自以為是,
進而提高我們的決策準確率,獲得更好的結果?

其實我們沒有自己想得那麼聰明,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能生活得更好。
懂得在知識上謙卑、認清理解的侷限,
然後將他人的智慧占為己用,我們就能為每件事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社交媒體盛行、假新聞層出不窮的時代,人們搞不清楚自己不懂哪些事,對自身的無知渾然不覺,許多評論和錯誤觀念才會難以改變,本書正是要探討這種「知識的假象」。

人類之所以能主宰地球,是因為無與倫比的群體思考能力,正因為智慧存在於眾人之中,不屬於任何個人,因此我們可以在集思廣益之下修正弱點和錯誤,運用知識共同體打造出異常強大的社會頭腦。當人類真正「知己所不知」,明白自己也是問題的一環,才能在需要時獲得協助,填補知識上的漏洞。無論是投資理財、感情觸礁、購買房產、人際關係等,我們可以擷取知識共同體的資源,克服與生俱來的限制,做出更聰明適切的決定。

作者簡介:

史蒂芬‧斯洛曼 Steven Sloman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布朗大學認知科學、語言學暨心理學教授,研究相關主題至今已二十五年。擔任《認知》期刊(Cognition)主編,著有《因果模式》。

斯洛曼博士研究興趣廣泛,包括一般人如何將事物分類、命名與思想之間的關係。他也研究過歸納推論、機率判斷、決策過程與推理思維。近年來,他的研究著重於人如何用因果推論周遭世界。

身為實驗認知科學家,他十分重視運算的邏輯思維,研究往往跟高等認知面向有關,包括因果推論、決策與分類。他目前把重點放在人類的無知與知識共同體。所謂「說明深度的假象」,指的是一般人以為自己了解事物原理,實際上卻僅有淺薄的認識。作者認為,知識的假象源自未能劃清自己與他人知識的邊界,把別人的知識誤當成自己的知識,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混淆,是因為我們所知多半不在腦袋裡,而是貯存於所屬的知識共同體中。

菲力浦‧芬恩巴赫 Philip Fernbach

布朗大學認知科學博士。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里茲商學院行銷學副教授。

研究範圍橫跨消費行為的領域,包括因果推論、機率判斷、理財決策與道德判斷。研究成果刊載於多個學術刊物,包括《實驗心理期刊:總論》《消費者研究期刊》《管理科學》《心理科學》等。

芬恩巴赫博士曾與消費者產品公司合作,擔任兩家波士頓精品公司的策略顧問,並且在TEDx發表演講。評論散見《哈佛商業評論》《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 BBC等媒體。

譯者簡介:

林步昇

喜歡語言、綠豆湯和傑尼龜,正緩慢成為雜食型譯者,近期譯作包括《影響孩子一生的金錢對話》與《為什麼Google、LinkedIn、波音、高通、迪士尼都找他合作?》。本書不僅戳破個人具備知識的假象,更提醒讀者要提升覺察力、認清自我理解的侷限,而譯者如我亦需有此自知之明。

TOP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熱烈好評】

◎本書所提出的觀點不僅能幫助我們思考公共事物,也可以應用到個人面向。讀起來峰迴路轉,讓我們看到人類的智能為何可以既淺薄又強大──端看你如何善用群體的智慧。——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書中大量的科學研究介紹,讓人驚訝於「人類對自己的無知」竟然那麼無知。獨立思考,並不那麼獨立;自由意志,也沒有那麼自由。論證清楚,說理清晰,非常值得一看。——蔡依橙(醫師、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我超愛這本書。內容精采萬分又讓人大開眼界,凸顯個人的無知與眾人的智慧,...
»看全部
TOP

章節試閱
無知與知識共同體

三名士兵坐在壕溝裡聊著家裡的事,周圍是三英呎厚的混凝土牆。聊天的聲音逐漸停了下來,牆壁劇烈震動,地面像果凍般猛然搖晃。他們頭上三千英呎的高空有架B–36轟炸機,機艙瀰漫灼熱濃煙、無數紅燈不停閃爍、警報聲不絕於耳,機組人員被煙嗆得不停咳嗽、連一句話都說不清楚。於此同時,正東方八十英里處,日本籍拖網漁船「第五福龍丸」的船員站在甲板上,驚恐地盯著遠方的海平面。

那天是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他們全在太平洋遙遠的一隅,見證著人類史上最大的爆炸。美國當時引爆了暱稱「蝦子」的熱核聚變彈,代號「布拉...
»看全部
TOP

推薦序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傳統上,我們總認為「獨立思考」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上網搜尋這四個字,可以找到一籮筐的文章在教人如何獨立思考。但是,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想要告訴你: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為了闡述這個論點,本書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什麼許多事情我們明明不大懂,卻往往自以為懂?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他們了解腳踏車的原理,但是在一項知名的心理學研究中,自信滿滿的受試者有四○%無法正確畫出腳踏車的構造,有些人甚至會用鏈條把前後輪都連在...
»看全部
TOP

作者序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傳統上,我們總認為「獨立思考」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上網搜尋這四個字,可以找到一籮筐的文章在教人如何獨立思考。但是,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想要告訴你: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為了闡述這個論點,本書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什麼許多事情我們明明不大懂,卻往往自以為懂?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他們了解腳踏車的原理,但是在一項知名的心理學研究中,自信滿滿的受試者有四○%無法正確畫出腳踏車的構造,有些人甚至會用鏈條把前後輪都連在...
»看全部
TOP

目錄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推薦序 認識人類認知的極限後,我們該怎麼做? 蔡依橙
          
前 言 無知與知識共同體
◎思考是一種集體行動
◎無知與假象
◎思考的目的
◎知識共同體
◎為何要了解知識假象?

第一章 我們具備的知識
◎我們的知識有多少?
◎假象的誘惑

第二章 我們思考的目的
◎腦袋有什麼用?
◎靈光的腦袋
◎傅內斯的詛咒

第三章 我們思考的方式
◎人類的因果思維
◎正向推理與反向推理
◎說故事

第四章 思考假象的...
»看全部
TOP

商品資料
  • 作者: 史蒂芬‧斯洛曼(Steven Sloman),菲力浦‧芬恩巴赫(Philip Fernbach) 譯者: 林步昇
  • 出版社: 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ISSN:9789861343228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頁 開數:25K
  • 類別: 中文書> 心理勵志> 心理學理論
圖書評論 -   評分:
 書評: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2/03/31
書評: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總評價: ★★★☆☆
----------------------------------------------
通用性: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度: ★★★✫☆
翻譯與排版: ★★★★✫
----------------------------------------------

【內容】
本書標題主旨,主要在講人(有一種偏誤)會高估所知道事情的程度。真正可以完整不漏說明因果機制的程度與範圍,遠比第一時間認為「我知道這個東西」所自認知道的程度少很多。

篆寫方式:因為只是直敘幾個中心理念的話,篇幅遠遠不足構成一本書,因此講述上經常左繞右繞多帶幾個例子、故事、研究之類的補篇幅。但這些週邊要素的連接上又蠻牽強的。整體會造成閱讀上較缺乏效率,充斥了較多低價值的說明例。填充物過多反而會讓主軸不明顯。

本書經常蓄意性的讓話題偏掉,不然篇幅根本不夠。

評論:另外,作者論述上介紹的觀念本軸是沒問題,但說法指示上有點牽強,有偷帶、或沒有明確區分同樣的詞語,如「懂/瞭解」,在不同狀況及語句下的意義,經常是不等質的。例如問較大客體時通常僅意識並能說明大架構就好了,但問較小客體時則會被認為要知道較細部的構造與機制才叫作懂或知道。

推估會回答自己「懂汽車」的人,會比回答自己「懂變速箱」的人多,這在一般溝通上不會變成什麼問題,因為問者與答者都知道雙方相互要問的是什麼意思。但作者用的例上會變成:如果不能逐一完整說明所需的小架構,則並非真的懂而只是自認為懂、是自我認知評價的偏誤。

雖然提醒讀者保持適度自謙,與認知自己意見有錯的可能性是好的,但敘事上是過度誇張以達危言聳聽(才有人會買書)了。

至於副標的:「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這部份,則和最近較熱門的如假新聞、資訊操作等沒有關係。在本書中單純是指人會用到小自筆記本(外部記憶裝置)、其他人與專家意見、社會架構、以至產品物件(與物理法則等)所共同構成的外部知識系統。


【實用價值】
因主題性質本來應該是對所有人都適用。但作者對讀者群的設定,客氣的來說是過廣了些,實質上就是把讀者層級「設定得非常的低」。

其設定讀者為會犯基本因果錯誤(若A則B = 若B則A?)、腳踏車鍊條與踏板連接到哪邊都不知道的人。個人觀點上,會依這個書名購買此書的讀者,應該不會以這種層級的讀者為主。

在副標的利用外部知識系統之狀況,其並沒有問題,反而是高效率的表現。古話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也同時站在同時代構成人類社會的許多其他人的合作上。不需要每一個人都重新去發明輪子、或重新創作一套文字等等。只是不要變成自己都不動腦,盲從他人或聲稱專家的意見就好,包含對方沒有空把所有因果與可能狀況全部都講一遍的時候。

本書在這方面的效用,最多只是「提醒」人要自覺自己與其他人的行事、成就、貢獻等,都有很多部份是要歸於或來自或應用人類社會中其他人所努力的成果。全球目前有約80億人口。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把一個人空手丟到大草原上,一個人獨自作的話,窮其一生也造不出來一枝原子筆。

最大問題可能在中文標題的誤導性:「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本來就「不需要所有事情都把人家已經發明過的東西,自己再全部從頭發明一遍」。改善或改良的機會是有,但判斷過為合理且夠好夠有效的東西可以先用。事情都是有成本的,人沒那麼多時間也沒那麼多生命,把看到的所有事情都全部重新試著自己再改良證明一遍。要善用社會的分工合作、與前人研究。不應盲信沒錯,但更不要也不應把都不採用別人的成果當作證明自己會獨立思考的目標。

至於評比點數還給三顆星的原因是:在作者一直左繞右繞故意岔題引述的過程中,畢竟是還能看到一些東西的。雖然其中很多是對說明主旨沒什麼幫助,只是為了填篇幅硬塞進來的。


【翻譯與排版】
翻譯順暢、版面適宜。


----------------------------------------------
補註1:書評為對書之提論、延伸、評比、解析等;並非內容之摘選或學習心得。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讀了本書的內容簡介,就能大致掌...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20/03/08
讀了本書的內容簡介,就能大致掌握全書要旨。書中其他的內容,引用各種研究加強作者的立論,但結構鬆散,只是用不同的語句,不斷贅述同樣的概念。真正想瞭解"為何人未能獨立思考"的讀者,讀了本書或許會發現,對本書的種種推薦言過其實。
 本書論述人類自以為是的認知很清...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3/21
本書論述人類自以為是的認知很清楚,有三個主軸,無知、理解的假象與知識共同體。簡單來說就是,人對於自己的無知很無知,甚至以為自己很認為別人懂得的東西。
專家會犯的錯誤是以為大眾也可以理解相同的專業內容,傳達細節的過程過於詳細與不簡化,反倒是人大眾更不理解;非專家的我們會以為隨手可得的知識也是自己知道的,其實自己甚麼都不懂。

只要將自己以為的事物重述一遍其實就破功了!

過於重視知識灌輸的教育是錯誤的,孩子需要培養的不只是記憶力、快速執行力等個人資訊處理能力,還會需要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輪流工作的能力、理解情緒反應的能力與傾聽的能力。
 書名看似內容會很艱澀不好理解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11/05
書名看似內容會很艱澀不好理解
其實文筆相當流暢

從推薦序開始 就能引發一連串反思
讀這本書 會讓你偶爾需要停下腳步
去思考自己 是否也總如此片面地思考

讀完此書 讓我更為感恩與謙卑
感恩每個人貢獻己力
維持世界的運作流暢
反省自己
是否大多時候 都自以為瞭解全貌
但真要細說步驟 又說不出完整過程
結語說個:反正大概是這樣
就想逃出話題

我們自以為擁有的知識 不是只因為自己聰明
而是這世界的相互合作
沒有每顆螺絲釘 我們都無法成大器
那究竟 我們憑甚麼傲慢?
我們應該更謹慎對待所有人事物
 知識是什麼呢?我們直覺地認為它...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6/03
知識是什麼呢?我們直覺地認為它是存在於個人腦中,對於某些領域,妥善儲存且可拿出來實際應用的概念。 

「知識的假象」這個聳動的標題,並不是說我們有的知識是假的。醫師所知的醫學知識是真的,心理學家懂的理論也是真的。 各行各業、各種專業逐漸累積的知識都是真的。

那,「假像」到底是指什麼?本書中這假像指的是,知識其實不是「一個人」的事。我們儲存在腦中的知識們,其實都是「共同知識體」的一部分。而很多時候,我們會忘了這件事。

我們會以為很多東西自己都懂,但當我們被要求清楚說明時(好比,你知道「馬桶」的運作原理嗎?),才發現「共同知識體」裡的知識,更像存在銀行裡的錢一樣,有需要時我們才會去提領,而不是一直存放在我們腦中的。也就是說,我們所知道的,其實沒有自己所想的這麼多。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覺得熟悉(每天都要用馬桶),但熟悉並不等同於具備深入了解所需的知識。

書名副標就直接破題的告訴我們「Why we never think alone」。我們的知識,其實是架構在更多層次之間。因此,我們相信專家,因為專家儲存了一部分知識。那些知識若是我們自己要吸收、理解,就要花很多時間,太不划算了。加上腦中若要儲存這~~麼多世界天文地利五花八門的知識,我們的大腦一定會爆炸,這輩子大概也不能做其他事了。 

就算在生活中,這種「共同知識體」的概念也還是無所不在。好比,你在吹著的冷氣或電扇,裡頭也存有大量——我們並不一定了解——的知識。但我們知道,某個「按鈕」就是打開,就是有冷風吹出。某種程度來說,那顆按鈕也乘載著好多人、好多領域、好多知識在裡頭。 

本書從「人類對自己所知的無知」這件事出發,試著釐清我們具備的知識有多少?是否真如我們所想的這麼多?接著討論我們思考的目的與方式(當然,還有其中的破綻),帶出我們思考中的假象。 

接著,作者介紹了「共同知識體」呈現的幾種媒介,向是身體中的知識、環境中的、他人身上的、科技的。並將這樣共同知識體的架構應用在科學、政治上,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為什麼思考、知識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最後,作者用這樣共同知識體的架構,重新挑戰了我們傳統上認知的「智商」概念,如果知識不只存在於個體內,那我們從一個人身上測出的智商,其實也需要重新被定義。 

本書讀起來並不輕鬆,需要咀嚼,但當你意會某些作者想傳達的意思時,真的會有醍醐灌頂的感受。如作者提出的精神,本書也是一個「共同知識體」的呈現。裡頭討論了許多生物的、演化的、心理的、經濟等層面的知識。讓我們得以重新理解「知識」,這個原以為沒什麼好多想,但其實值得三思的概念。非常推薦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實相的本質有聲書第14輯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界的訊息有聲書第6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4-02-14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小瓢蟲聽到大祕密:誰偷走了雞蛋?【中英雙語繪本】
作者:朱莉亞.唐納森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1-07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啟動內在感官的十二堂課有聲書:豐盛.靜心(新版)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1
66折: $ 2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生命的溫暖戰歌(全新增訂版):從抗癌到立法,在逆境中堅持希望的勇氣
作者:邱議瑩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30
$ 39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黃仁勳傳:輝達創辦人如何打造全球最搶手的晶片
作者:史帝芬.維特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39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圖解英文文法的原理【暢銷修訂版】:看圖學文法不用背,一張圖就懂!用老外的思維理解英文!
作者:安正鳳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04-09
$ 29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推理(285):聲
作者:台灣犯罪作家聯會
出版社:幻華創造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7
$ 19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九井諒子塗鴉集 白日夢時光(全)
作者:九井諒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43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不敗的智慧:孫子兵法讓你當個好人也不會輸!
作者:長尾一洋
出版社:如果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5
$ 27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這些話,為什麼這麼有哏?!──名人毒舌語錄1200句
作者:艾瑞克.格茲莫考斯基
出版社:本事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5
$ 31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