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中藥青蒿的作用不僅抗瘧而已 李政育中醫師
記得民國六十七年左右,自己剛開業不久,有一位美國人奉世界衛生組織之派,將赴緬甸擔任衛生指導員,協助緬甸抗瘧,前來我診所問大陸發展出「青蒿」抗瘧藥,問我青蒿的臨床用法,我詳細將青蒿的學名、外觀、生長於何處的一些資料提供給他。自此我對青蒿的臨床觀點就與市面上的傳統書籍不太一樣。
傳統中醫抗瘧疾,在傷寒雜病論中,是依辨證論治,分別以小柴胡湯、常山飲、柴胡桂枝湯等為主,而《醫宗金鑑》編輯雜病心法「瘧疾總括」中,則以麻桂各半湯、麻黃羌活湯、桂枝羌活湯、麻黃羌活加半湯、白虎湯、白虎桂枝湯、柴胡桂枝湯、草果柴平湯、大柴胡湯、清脾飲治瘧。四獸飲、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加方治久瘧、虛瘧、勞瘧。柴胡截瘧飲、密陀僧散截虛瘧、實瘧。桂枝麻黃柴胡四物加桃仁湯治痎瘧,瘧母則用鱉甲煎圓方、牝瘧用蜀漆散。如瘧疾的「表證」尚未發完,一般不會用「截瘧」類的藥,因截瘧類的藥會導致外表看起病是好了,但瘧蚊所注入人體的「微絲蚴」並不一定完全被撲滅,仍會再殘留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出現進行性慢性化,無表症的繁殖,仍可能會形成全身性的硬淋巴腫(象皮腫),亦即中醫在《傷寒雜病論》、《難經》、《黃帝內經》中所記載的「石水」。隋巢元方所著《諸病源候論》稱象皮腫為「瘇」,即像整根未頗開的籐條,或細竹編製物。
象皮腫係潘(或譯為盤)氏瘧蚊叮咬人體之後,其微絲蚴在人體大量繁殖,但被人體抗體對抗之後,阻塞於皮膚表皮下的淋巴腫所致,嚴重的會全身所有淋巴結、淋巴管皆阻塞,像麻花糖捲般,除了常動關節會有凹痕外,皆腫粗硬如象皮,如灌滿氣的足球般,其色瘀、紫、硬、不發汗,甚至於陰囊會大如碗公,陰莖大如免洗紙茶杯,上下眼瞼也腫硬如兩個核桃穀蓋在上面,不易睜開眼瞼,這種頭面腫脹如獅子的症狀,就俗稱為「獅面」。
另外還有一種「河盲」,那是由另一種瘧蚊叮咬所引起,一樣會出現「獅面」,但不一定有象皮腫。
不論是象皮腫或獅面,這種瘧蚊叮咬引起的感染患者都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因當形成象皮腫後作切片(皮膚),因皮膚太厚,無法切到與找到微絲蚴,抽血也因皮膚太厚,幾乎抽不到血,針無法扎進血管,所以只能由外觀診斷。如果在初發淋巴腫之時立即抽血,就會發現如「高氮質血症」般,血中尿素氮(BUN)、肌酸酐(Cr)稍微高起,尿中會有少量的蛋白滲出,但不會形成腎衰竭尿毒。
早期形成象皮腫的病人有內外二種治法,外治法也有二種,第一種為做一個圓圈或方形中空的灶,將病人全身用布緊緊纏裹,置於灶內烤令汗出,通常汗出到何處,象皮腫就消到何處,一直烤到象皮腫全消。第二種外治法係用銀杏葉煎湯浸泡。內治法則為口服藥,可用五苓散或桂枝人參湯,或育生五苓散(腎炎方)加重黃耆、銀杏葉、乾薑、附子(黑天雄),再加人參粉、川七粉,一樣讓其發汗。服此方後,汗發到何處象皮腫消到何處,此時所發的其實不能稱為「汗」,應該說是「水份」。患者接受治療時雖然大汗淋漓,但無味道,非常快速有效,只可惜目前已經很少有這麼嚴重的病患。我在民國八十年代遇到一例,也就因醫這個病例,才將瘧疾在人體的變化弄得清清楚楚。例如瘧蚊的微絲蚴若進入腎臟或泌尿系統內,瘧疾患者就可能出現「高氮質血症」,這個發現比哈里遜內科學還早了十五年,因為哈里遜內科學一直到第十五版才稍微提到,還不是講得很清楚。
人體若不小心被瘧蚊叮咬,通常當天還不會立即出現惡寒或發熱,頂多只是仿如感冒般感覺不適。有人說他被瘧蚊叮咬後,服用ACETAMIN○PHEN類治感冒藥,服用後症狀消失了,但半年後又發作,既發燒又有淋巴腫,而且來勢汹汹。其實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瘧疾的種類有單日瘧、雙日瘧、三日瘧,亦有熱瘧、寒瘧,若為惡性瘧,還可能引起腦膜出血,死亡率相當高;就算醫好了,也可能出現幻覺,或留下膜腦綜合癥等後遺症,以後老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快,必須注意。
其實治瘧疾不一定要用青蒿素,也不一定要如《備急肘後方》所說的「絞汁服」或「低溫絞汁」,只要取中藥青蒿水煮(煎湯服用),就可以治瘧疾,只是效果略有差異而已。屠呦呦由青蒿萃取、製成的「青蒿素」(ARTEMISININ),因為已經純化為單一化學結構式,其臨床使用只局限於「抗瘧」,因純化成單一化學結構式已非自然藥材,所以臨床使用時日一久,就與「奎寧」(QUINE)一樣,會產生抗藥性,就必須修改其結構式,否則抗瘧效果就會變差,其適應症反而不如自然藥材的青蒿廣泛,這也是我出版本書的最大原因---把青蒿及其相關中藥材的作用公開出來,讓大家知所應用。
總括一句話,中醫應用青蒿的範圍相當廣泛,也具有一定的藥效,例如中醫將病症分類為「少陽熱」、「血熱」、「骨蒸勞熱」,如懂得中醫生理、病理與藥理,只要看到少陽熱、血熱、骨蒸勞熱之類證象,就是青蒿的適用範圍。這一部份會在後面的章節中進一步介紹。
一般而言,經過純化的物質(藥物)皆只能抑制病毒或細菌、原蟲、腫瘤、抗體中的一、二個受體,以軍事術語來講就像「單兵作戰」一樣,只有單一性(只能用步槍,一次射一個目標),對同樣的目標一再用同樣的東西攻擊,這個「敵人」慢慢就會發展出對抗方法以避免受傷,這就是細菌或病毒會產生「抗藥性」的最好說明。若要讓疾病對藥物不會產生抗藥性,就必須像發動大規模的各兵種聯合作戰一樣,最好使用複方,多種藥物配伍才能將感染源本身及其對人體、感染後代謝廢物的干擾全部排出體外,徹底消減並修復受干擾機體,因而恢復健康。這就是中醫藥的特長,也是出版本書的目的。
感謝元氣齋出版社林社長的協助,讓本書能順利出版。本書相關病例的病歷整理皆博士候選人吳哲豪醫師所作,他目前正跟著我學習。本書匆忙付梓,如有不夠完整之處,還請專家學者前輩不吝指教。祝大家健康平安
中華民國一○五年一月杪於育生中診所
前言
中西結合才是傳統中醫藥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大陸中醫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研究傳統中藥青蒿,並從中提取青蒿素,作為治療瘧疾用藥,救治了無數瘧疾患者,因而榮獲二○一五年諾貝爾醫學獎,其所研究的青蒿素,包括傳統中藥青蒿,都因此聲名大噪,被譽為「中國神藥」。
靈感來自東晉醫書《肘後備急方》
屠呦呦坦承,她的研究靈感來自東晉醫書《肘後備急方》,該書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從此受到啟發,屠呦呦的研究團隊於是從黃花蒿中,發現抗瘧有效提取物(一九七一年),隔年即分離出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之後製成藥品,挽救了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免於受到瘧疾的威脅。她說:「最初要接下研究抗瘧藥時覺得確實很難,後來查閱古代文獻,才決定選擇青蒿這個有兩千年歷史的藥物進行攻關。」
青蒿原產於四川重慶等中國大陸西南地區,自從青蒿可提取青蒿素治療瘧疾之後,野生的青蒿早就供不應求,農民掀起一股種植蒿草風潮,重慶酉陽因此被譽為「世界青蒿之都」,年產值數億元台幣。蒿草的價格也從每公斤萬餘元,暴漲至每公斤二萬五千元台幣。
屠呦呦被稱為「三無科學家」,她沒有博士學位、沒有院士榮銜、沒有海外留學經歷,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憑「祖先的智慧:中藥」,加上團隊努力不倦的精神。所以她於二○一五年十二月七日下午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所發表的演講,講題就是『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
青蒿的效用不僅抗瘧而已
事實上青蒿的效用不僅抗瘧而已,根據中醫藥典籍的記載,青蒿性味苦,辛,寒;可入肝、膽經、三焦、腎經。功能主治: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苦寒清熱,辛香透散,善使陰分伏熱透達外散,為陰虛發熱要藥,此外兼有解暑,截瘧之功。可以「解暑:可治外感暑熱,發熱煩渴。」「主治瘧疾引起的寒熱往來。」「涼血,退虛熱:善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及溫熱病後期,熱入陰分,夜熱早涼者。」
其藥理功能為「抗血吸蟲:殺滅作用」、「促免疫作用:可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促進機體細胞的免疫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青蒿水煎劑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揮發油對皮膚癬有殺滅作用。」「對心血管系統:青蒿素能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青蒿可內服、外用、製成丸或散,甚至當成食物;中國大陸南方多做成麵食,俗稱蒿團。
其實青蒿的作用不僅抗瘧而已,由諸多中醫藥典籍的記載,以及屠呦呦女士的研究報告可知,青蒿具有非常多的藥理與病理作用,應用很廣泛,效果也非常好,本人就經常在處方中加入青蒿同用,特別是在抗癌、防治化放療副作用方面,效果值得肯定。例如最近出版的《中西醫結合治癌新法》等書中,就可看到青蒿的臨床應用舉例。
屠呦呦因中藥青蒿一戰成名
屠呦呦生於一九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浙江省寧波市人。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藥學系(今北京大學藥學院)。同年到新成立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工作,之後留職停薪二年半,改到衛生部「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系統學習中醫藥知識;結業之後即投入中西醫藥結合的研究工作,特別是以西醫、西藥的研究、實驗方法,例如探討中藥的藥理、活性、毒性,並做動物實驗與人體實驗,最後量產、用於臨床等。
可以說從屠呦呦學習中醫藥之後,五十多年來均以其中西醫藥結合的知識,從事中藥的生藥研究、炮製、試驗(實驗)研究,解開其化學秘密(找出結構式),再用於臨床。她最大的成就當然是帶領科學研究小組,全力投入瘧疾治療藥物的研發,最後終於從傳統中藥青蒿(實際用的是黃花蒿)中,提取有效成分,製成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氧青蒿素」,用於治療瘧疾,挽救了上百萬人的生命,她也因此獲得了二○一五年諾貝爾醫學獎(與生理學獎),這是海峽兩岸的中醫藥從業人員與研究者第一次獲得這項殊榮(之前已有國人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如李遠哲、丁肇中、楊振寧、李政道等;二○一四年還有大陸的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過去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一直是西醫藥研究者的天下,這次由中藥青蒿萃取、製成的抗瘧藥獲獎,實屬難得,屠呦呦可說因青蒿一戰成名(黃花蒿為青蒿的一種,下文將仔細介紹)。
然而世人只看到屠女士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與生理學獎(還有「國家發明獎」、「十大科技成就獎」二個發明專利)的光環。很少人注意到,她幾乎是窮畢生之力,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篩選了二百餘種傳統方藥,萃取了三百八十餘種中藥的有效成分,經過長時間的實驗、研究、應用,到八十五歲高齡才獲得諾貝爾獎的桂冠,可說實至名歸。
中西醫結合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屠呦呦女士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與生理學獎給我們的啟示是:中醫藥研究者一定要走出既有窠臼,善用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中藥的萃取、分析、實驗,以及中醫診治之前的科學檢驗數據,這樣可以大大節省傳統醫學望聞問切的不夠精準,失誤率偏高,也不容易學得透徹,更能藥達病所,節省治療時程,這也正是我目前大力推動並執行的方向,唯有中西結合才能發揮中醫藥的最大功效,這也是未來世界醫學的必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