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大學商學士、麻省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早年曾任財經記者,為香港《資本》及《Forbes資本家》雜誌撰稿,及後在美國及香港從事基金業,迄今20多年。公餘愛好歷史,為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及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理事,著有《東成西就:七個華人基督教家族與中西交流百年》一書,為「香港歷史人物誌」(Dictionary of HK Biography)主要撰稿人之一,「香港工業史」網站(Industrial History of HK)的撰稿人及香港商業史專頁「商城雜記」的版主。
我最先自覺地接觸到中國第一代現代建築師,是八十年代初在美國學習建築期間。我參觀了位於羅德島紐波特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大理石屋,1913至1914年間,威廉.范德比爾特(William K. Vanderbilt)在花園裡建造了一座雄偉的中國茶館,作為送給妻子的禮物(The Chinese Tea House at Marble House, Newport, Rhode Island, Richard Morris Hunt was the architect for Marble House whilst his two sons, Richard and Joseph Hunt, designed the Chinese Tea House)。因為我在加拿大長大,對中國傳統建築一無所知,但被雄偉而美麗的茶館建築迷住,在學校圖書館找到徐敬直1964年出版的一本有關中國建築的書Chinese Architecture: Past & Contemporary,大開我有限的眼界,使我認識了中國傳統建築;更重要的是認知到第一代華人現代建築師在留學海外後,都受中華文化呼喚、關心國家發展,回國為中國建築現代化服務。現在想起,我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受了影響,繼而在海外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到香港。
現在我作為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更能感受徐敬直對香港建築師承先啟後、延續及開拓中國建築文化在全球建築體制演化中的關注點和責任感。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是多代中國建築師的願望,多年努力不懈研究,尋求突破,開創新的獨特中國風格建築設計。當傳統被高科技顛覆,中西文化、生活方式也在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學習、理解歷史幫助我們找到指南針,帶領我們朝著目標理想進發,走出思維的迷宮。我記得 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 A Heinlein)在Time Enough for Love中的一句話:「無視歷史的一代人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