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吳忻穎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25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眾所周知,檢察官工作繁重,近年...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1/27
眾所周知,檢察官工作繁重,近年來,因新興詐騙案暴增,人力不足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無論是劍青檢改、法務部或民間團體都提出改革方案,希望改善案件堆積如山的問題。 偵查是開啟刑事審判非常關鍵的前奏,前奏出了問題,就會壞了整首曲子。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檢察官為偵查...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檢察官依法行事,竟會成為罪人?
我們的社會,究竟生了什麼病?

這是一本寫來改變社會的書,因為一切再不改變,也許就來不及了
披露檢察官、警察、媒體最真實的面貌


★是什麼樣的體系,讓一個懷抱熱血的檢察官,選擇出走?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警察疲於追求績效,不惜違法?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媒體成為官方與個人形象的宣傳管道?

說到檢察官,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是「奶嘴檢察官」、「恐龍法官」、「司法不公」,還是判決總是「脫離現實」、不符民意,老是引來輿論撻伐?
然而在群情激憤、擁護眾人認定的「正義」之前,我們該深思的,是以片面資訊做出判斷真的好嗎?我們對這些問題的了解,真的足夠嗎?
檢察官的工作貫穿偵查、公訴到執行的整體刑事訴訟程序。他們因執掌職務的複雜、多面相而不容易為外人了解,總是顯得神祕。
有部分人以為檢察官是一群不問世事,成天坐在辦公桌前用筆辦案的文書柯南,但真實的檢察官要做得遠遠不只如此,他們要寫起訴書、要判斷證據是否可信、擬定偵查計畫、指揮警察辦案、檢視屍體、上法庭……他們是所有案件的守門員,是在司法程序中,最了解前因後果、參與最深的一群人。透過他們,我們得以了解一個案件的始末;透過他們,我們得以看到司法實務最晦暗、迫切的結構性問題。
《扭曲的正義》作者吳忻穎,是一位前檢察官。在本該實現刑事正義的檢察體系中磨滅了希望,最後失望出走。她回望過去任檢察官的實際經驗與觀察,深刻剖析了檢察體系、警察體系、媒體的重大問題,有系統地暴露三方之間如何往來、影響視聽。
她大膽寫出了司法與警察體系內、外亂象,暴露我們的社會其實正面臨極其嚴重的法治問題,而這影響了每一個人。全書內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 搖搖欲墜的檢察體系
對外,檢察官要面對濫用司法、癱瘓地檢署的民眾;對內,則要忍受資源長期不足、過勞,以及畸形的升官文化。為了增加結案數、往上爬、上新聞曝光,竟有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記者取得偵查不公開資料、容忍警察違法情事,且覺得這一切都是為了維持「良好關係」,很正常。
我們的檢察體系,竟是如此搖搖欲墜。
•第二部 崩潰中的警察體系
高層為鞏固民意、做形象、做政績,設立諸多額外要達到的績效標準,壓迫著基層員警,使得多數人疲於奔命,部分人則為了交出漂亮的數字、達標、要功 獎而選擇性辦案,甚至無中生有「製造」假案件、向檢察官騙取拘票與搜索票。
犧牲合法程序與警察尊嚴,換取治安「良好」的統計數字和一支支嘉獎、超標的達成率,這一切,值得嗎?
•第三部 媒體幻象
細說媒體如何為了點閱率、為求獨家,犧牲「第四權」的自尊,不惜報導錯誤、偏頗,在案情未明朗前繪聲繪影指涉真相,煽動輿論錯誤判斷,甚至為了維護與檢警的關係,成為檢警官方或特定個人事業鋪路的宣傳管道。
在資訊速食、不問查核與事實,人人都彷彿鍵盤法官的年代裡,我們看到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嗎?
在檢察體系、警察體系、媒體三方的相互運作中,不知不覺中,我們支持、叫好的,也許已經成了「魔鬼」。
檢警、媒體的混亂,反映的是整個社會對正義的扭曲想像。身在其中的我們,可曾注意?當中的錯誤與誤解,又有多深?

作者簡介:

吳忻穎
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博士班在學),曾任澎湖、新北地檢署檢察官,具有刑事偵查、公訴與執行實務經驗,曾參與司法改革,並長期於媒體投書針砭時事與檢警體系。
在檢察官任內,她堅守程序正義,且勇於面對、偵辦體系中的問題案件。例如在澎湖地檢署任職時,她在偵辦中發現海巡掩蓋事實,挖掘出海巡救難艇才是撞翻漁船造成一死的罪魁禍首;在新北地檢署任職時,則在發現員警以違法方式向檢察官騙取拘票,面對撻伐與威脅的重重壓力下,起訴6名涉案員警,揭發警察體系裡的重大違紀事件。
因在司法體系裡目睹過多怪現狀,依司法訓練規則遵令到職服務期滿3年後,於2019年離職,遠赴德國進修。

Facebook粉絲頁: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https://www.facebook.com/StATagebuch/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許伯崧(媒體工作者)
她的意志勝過一切,沒有對正義的信念,就沒有對正義的發現。

•王子榮(雲林地方法院法官)
……忻穎寫出了體制內的盤根錯節,寫出了法律人投身實務工作下的萬般無奈……寧可鳴而死,不要選擇默而生,大概是我讀忻穎這本書最大的感觸。

•朱淑卿(北一女中公民科教師)
每一屆的小綠綠(北一女中學生),總有人期許自己未來能任司法人員,可以懲奸除惡、成為正義的化身……在三年九個月的檢察官生涯中,她認真地依法做事與執行國家賦予的責任與義務。她,無欲則剛。

•江佳蓮(基隆地檢署法...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二○一九年一月,幾名員警因為「騙票」而上了新聞:新北市員警為追求績效,以不實文書向檢察官與法官「騙票」分別被起訴與判刑。
這兩起案件,其中一起發生在新北市警局土城分局。有員警拿公務登載不實的假資料向地檢署與法院聲請搜索票,雖然騙過負責核票的內勤二檢察官,最後卻在卷宗送到法院時被法官識破,經法官向地檢署職權告發,該名員警最後以偽造文書罪章等罪名被起訴。
另一起則是六名在不同分局服務的新北警局員警,於二○一八年三月為爭取「斬手專案」績效與功獎,「不約而同」在專案期間先後以登載不實、偽造的公文書欺騙檢...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1
墮落者的翻轉
李茂生(臺大法律學院教授)
本書的作者吳忻穎女士,曾擔任過三年九個月的檢察官,初期在澎湖地檢署服務,因該處另有一位資深吳檢察官,所以大家稱其為小吳檢。其後,她轉調新北地檢署,不久離職,並中輟臺大法律學院研究所博士班的學業,飛到德國繼續圓其進修之夢。在此期間,作者無法放棄長達三年九個月的紫袍夢,寫下了無數的文稿,敘述了對於正義、司法專業以及法律人的期許,如今終於能夠將這些企望、期待集結成冊予以出版,此誠可喜可賀。
有趣的是作者表達其對於正義與司法的期許的方式。一般而言,或許是...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序(節錄)
吳忻穎 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於德國哥廷根(Göttingen)
我已經不是檢察官了
一個法律系大學畢業生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不少法律系前輩的「傳統聲音」會告訴我們—考研究所、國家考試、當檢察官/法官/律師。我在不到十八歲時高中畢業進入法律系,一直到二十歲出頭那幾年的光陰,也都走在長輩眼中的「主要道路」上,甚至被同儕說是「人生勝利組」:大學以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考上臺大法律學研究所刑事法學組、通過當時錄取率大約八%的律師高考、錄取率大約一%的司法官特考、公務員三等高考法制。我在碩士班第...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1 墮落者的翻轉 李茂生
推薦序2 扭曲的正義──浮沉於體制與人性 王皇玉
各界推薦


我已經不是檢察官了
手機二十四小時待命的三年又九個月
決意出走
未完成的課題

•檢察官執掌概說
•圖解(一) 檢察體系與警察體系關係圖
•圖解(二) 檢察官的工作

第一部 搖搖欲墜的檢察體系

第一章 真實的檢察官(一):邊過勞邊追求理想的低CP職業
值班時薪不如一個雞腿便當
通宵達旦的地檢署
離島檢察官的「生活」
檢察官的CP值

第二章 真實的檢察官(二):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廉價的成本,精緻的期...
顯示全部內容
圖書評論 -   評分:
 眾所周知,檢察官工作繁重,近年...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1/27
眾所周知,檢察官工作繁重,近年來,因新興詐騙案暴增,人力不足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無論是劍青檢改、法務部或民間團體都提出改革方案,希望改善案件堆積如山的問題。

偵查是開啟刑事審判非常關鍵的前奏,前奏出了問題,就會壞了整首曲子。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檢察官為偵查主體,是否符合實務運作?是否需要修改?應該都有討論空間。

惟改革必先充分認識現狀,改革亦無法迴避不同意見。看完本書,會更加清楚問題是如何地盤根錯節,不是抄抄外國法,喊喊「雙偵查主體」就能一步到位。

有志改革檢警關係者,可能都要好好讀讀本書,持不同意見者降低門檻展開溝通,比起堅持誰是主體,更加重要。
 特地登入評價。 原先想說來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05/19
特地登入評價。
原先想說來看留言試水溫,怕又碰上雷書。
沒想到評價如此兩極,不過最後還是買了。
對這本書的結論,在我看第一章寫檢察官的時候就定調了。
基本上我可以很肯定的是:

那些打低分的都是網軍無疑。

因為光是揭露普通人不知道的司法流程,作者還是實務內行人,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可能低,沒有被如此抨擊的理由阿!
但如果是揭弊顯垢呢?
將謊言底下的真實呈現開來,那這就不太讓那些被指涉的人高興了。
總而言之:
這是本作者作為檢察官,在實務經驗碰到過的詭異經驗。
能讓普通人一窺司法內的魑魅魍魎,老實講我是看得津津有味,畢竟是一堆濫法越權的奇形怪狀,大大給了我新穎的觀覽體驗。
經過作者介紹後更有撥雲見日之感:
像是為甚麼那些毒品、詐騙案清掃後還是那麼多,因為只抓小不動大;還有選舉期間查賄選為甚麼查得那麼賣力,時不時的甚麼掃黑掃黃究竟抓了甚麼,等等。
其他還有很多知法犯法、習以為常的違法亂紀、二三十年沒開伙過的主廚頤指氣使(這是比喻)等等一堆台灣司法的怪現狀。
所以要想更接近台灣法治下的真實,這本書已經扮演了無畏的開路者。
看看那些謊言們不正想掩飾掉你的好奇心嗎?
當然差點連我的也一起沒了。
而且這本不貴,物超所值。
 法律,看似簡單的兩個字,但卻是...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1/23
法律,看似簡單的兩個字,但卻是十分複雜的學問。

曾有人說過,人類的文明是一台前進中的火車,哲學家站在車頭,負責領航,而法律人則站在車尾,把那些搭不上車的人拉上車,這也是為什麼法律乃道德的最低底線。

吳檢透過自身的實務經驗,道出法界,媒體界以及警界的缺失,論述精闢,然而在台灣,司法離民眾太過遙遠,乃因法學教育不紮實,甚至很多人連基本的法律概念都沒學過,這是教育的缺失,從而導致多半的民眾欠缺法治素養,因此對著麼一本來自「法界」的書,會產生莫名的排斥,這是很正常的,畢竟動物的本能會讓我們害怕陌生的東西,是防衛本能,但是,這本書是司法嘗試與人民對話的範例,衷心希望閱讀這本書的讀者能夠放下有色眼鏡,以中立的立場,去看看吳檢想傳達給大家的話。
 書中描寫作者的經驗以及個人心得...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21/09/27
書中描寫作者的經驗以及個人心得,但行文不太流暢,希望可以再更精進文學素養,讓文章越來越好;有位讀者形容這本書是「將台灣目前檢察、警察、媒體全部罵過一次」,或許就是原因所在,加油!
 誰的「正義」是「扭曲」的呢?誰...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21/09/26
誰的「正義」是「扭曲」的呢?誰能夠評斷一件事是否為正義呢?用個人主觀角度一竿子打翻某些職業,這樣難道就是「正義」嗎?
建議對「正義」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閱讀「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本書,透過作者《邁可‧桑德爾》流暢而深具人文關懷的文字,充實思辨能力,建立啟蒙的開端;讓大家可以看到,優秀的政治哲學家如何闡述「正義」,而不會隨意扭曲。
 這是一本將台灣目前檢察、警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9/25
這是一本將台灣目前檢察、警察、媒體全部罵過一次的書
作者以實務上的經驗來進行批判、評論
書中揭露了台灣檢察體系中的種種荒謬
極度推薦本書,可以一窺媒體、檢警那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檢察官與調查官是辛苦的 不是...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9/17
檢察官與調查官是辛苦的
不是為贊成而贊成
不是為反對而反對
要有條不紊地做事
正義以及沒病是追求的最高目標。
 熱鬧的書評區,很少會見到評價落...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8/25
熱鬧的書評區,很少會見到評價落差程度如此大的情況。
以我個人經驗,這種落差極大的書評的[產出原因],都不會太單純,
也就是帶有其它目的性的書評,
通常會出現在財經類;小說類,需要造神或帶風向進而帶動銷售量,再進而帶動周邊商品或販售課程的操作方式。

在討論枯燥制度問題的書,書評區能出現如此[繁景],有點令我意外,而且,司法本身就是很冷門又乏味的領域,屬於小眾市場,這本書能獲得如此熱烈的迴響,從某個角度解讀,也可視為對作者的另一種肯定?!
這類不單純書評不會太在乎作者寫了什麼,也不太在意內容的細節,就只是以一種意識型態為前提,以人廢言的謬思框架,決定了書評內容,甚至可能連書評帳號都是昨天才剛創造的新鮮帳號。

以上為負責任言論,因為我已仔細讀過各則書評。
你必須承認有幾則書評內容根本不知道他在講什麼,評者提出了批評但不附上批評原因,
同一段文字複製貼上也可以當一則書評。
不然就是以一種自我矮化;[自動降維]的思考方式在解讀作者的表達,認為這些都是各行業都會有的抱怨;委屈,認為原因可能出在抗壓性與草莓。
作者就是藉由三年九個月之間的自身經驗,在表達司法體制的問題了不是嗎?
而這些問題,是屬於[作者個人主觀的抱怨]嗎?
當警察違法盤查你的時候,你提出的意見是[抱怨]嗎?
原來你是爛草莓?原來你抗壓性這麼差,抵抗不了警察的違法盤查?
鄉愿,德之賊也。

全書貫穿了檢方,警方,媒體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由台灣人的以和為貴文化延伸出的不談規定,只講人情,人情衍生陋習,陋習腐蝕制度,連司法也難逃。
為什麼司法制度最不該受擾?為什麼國家因此賦予檢察官[理論上很大]的獨立偵查權?
我們都知道一間公司的採購承辦人員如果為了私利或人情,他是既得利益者,受損失;傷害的是公司。一個政府的道路驗收人員如果不依規定驗收,受害的是使用道路的民眾。
司法權力與你我息息相關,與法治國家的前途緊密相連,如果連司法都失守,公器淪為私人或政治工具,後果將是如何?
當你被警方使用騙票手段違法搜索,偽造時空旅行幽靈送達書,而莫名其妙被拘提甚至變成通緝犯時;當你個資洩露,享受未審先判的效率,被鄉民包圍如同大明星的時候,你還能說出司法偶爾講講人情也是OK的啦?你還能說作者太一板一眼,不講人情嗎?

規則如尺規,是我們先要有一個目標,再設計規則協助我們往那個目標前進,是一種集體共識。
法律,就是這個國家社會的群體共識,犯法的人要藉由付出代價,與社會群體和解。
請問,那些企圖[改造]或[扭曲]尺規的人,用意為何呢?
國家社會的集體共識有同意嗎?修改尺規(規定)不是有正常的修法管道嗎?
還記得幾年前的電影[全民公敵]嗎?當國家力量已經;可能成為某部份人對付異己的工具時,我們是否該省視一下這個制度的暇疵與其漏洞?或至少關注著,讓那些想為所欲為的扭曲者們至少收斂一些,也讓那些想做好本份的執行者們多一份支撐的力量,如此才有一點點可能讓事情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也許進展是緩慢而無感的,但至少方向是正確的。
作者在書中很完整的提出了這些暇疵之處,並提供了自己對於這些暇疵為什麼能繼續存在,以及這些暇疵之所以必然存在的見解。

如果你對作者提出的這些制度的腐蝕覺得無感;冷漠,覺得不甘己事,那我要請你從自私的角度出發,為了你自己,你必須關注這些枯燥乏味的司法制度。
你現在支持的力量,同時也是正在保護著你的力量。

起初,納粹抓共產黨人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抓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抓工會成員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抓猶太人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馬丁·尼莫拉


檢察官這個職業對於一般大眾帶有一些神秘感,也因為不了解而容易產生單方面的鄙視或崇拜,
我認為這本書讓讀者大略的認識了檢察官的職業生活,同時也了解目前司法制度,警方,媒體,這三種角色的共生關係與其中的利害衝突,如何進而影響到司法的功能,所以我不認同其它書評中說的作者一直在砲轟別的角色,作者在書中很清楚的表達了[制度]佔了很重要的部份,不良的制度設計往往才是連續失控的起因,在敘述自身職業檢察官這個角色的時候,我也不認為作者有輕放之嫌,是以一樣的標準在審視人性與制度各自造成的影響,我認為是客觀的。


我認為的缺點就是這本書的出版是集結之前部份的文章做彙集,所以在章節段落之間上的敘事銜接會比較沒有那種作者從頭寫到尾的閱讀感來的順暢,很多重複的句子會一再出現,例如[程序正義追求實體正義]這句,這出現在分期刊登的文章裡是沒問題的,但同時放在一本書裡就會因為出現次數過多而顯得多餘。




你若是澎湖的樹,你必須要斜著長,才能生存。
 書評:扭曲的正義/吳忻穎 ...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7/06
書評:扭曲的正義/吳忻穎

總評價: ★★★★☆
----------------------------------------------
通用性: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內容密度: ★★★★★
敘事易讀性: ★★★★☆


【內容】
講述主題是檢調體制內的亂象,希冀走向更合法合規照章依法行事。雖然其所述說的是在檢察體系與其週圍所發生的事,但這類屬於組織、人的行為、目標與動機的問題,其實在一般企業也會發生。故於一般企業各部門,也會看到類似的狀況。

敘事相當密集,但用字用辭算相當口語化 (語句有帶著很明顯的情緒、想法方向及立場、主訴)。對一個小主題或是現象的說明大約是兩頁就解決。屬於作者想要講的東西很多,想要一吐為快的版本。

只是編排上有些將原來分散在不同時間、因不同的刺激所寫的版本集結後,改寫成冊的狀況。故不同區塊的寫作上有時會互跨一些,也沒有一定需要遵守的敘事順序。其也是因為本書的體質偏向觀察所得與諫言,而不是生成並講述一套新的理論,故不會有需沿著理論架構的順序依次說明的狀況。

在通篇所述狀況中,大概會有兩項因素持續與各項都相關:
●實際動機與理想動機的差異。一些主管、基層、一般人做事時,要的是 make his/her life easier),如作者自己在 P.261 所述。
以及
●有問題過於簡化的績效目標設定,大多就會引出一些有問題的對應方式與行為。

全書通貫的主張,是希冀可完全依法行事,在沒有任何其他的考量下,依法「透過程序正義,實現實體正義」來執行正義。希望能作到細緻調查、精緻辦案。但因現狀問題,選擇了從官府的體制中退出。


【實用價值】
雖說是講檢察相關體系 (檢察官、警察、媒體三塊) 為主,但對所有在公司體制內工作的人,都會有高度通用性。

如作者P.131所言,「任何體系都有良幣與劣幣,在公務體系更明顯」。類似的事情,其實在各行各業也會發生,只是強度可能沒有司法檢察體系的高,風險沒有那麼大。檢察、警察等體系先天上就是「會得罪人」、「很多麻煩事 (職責就是處理麻煩事)」的工作。在民間企業,較直接對應的是內控稽核體系。或部份警察職務和前期BD業務開發類似,作到送出敲門件為止。

不管是銷售、生產、或是其他支援或勤務部門,在人的行事作為上,也會有類似於本書內所講的一些行為的狀況。特別是在企業中,大多部門不是由單一「科系」對應。故在裏面的人通常不是在學校就專讀這個部門的功能,而一開始就矢志把這個職務最到作好而進去的。

因此,雖然理論上各部門各職務都要有自己的「專業」「職業意識、職業道德」,但現實上進去各公司各部門工作的人,會存在許多都是為了生活是目的、工作只是手段的人。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要把那個職務作到完善,所以才進去、或是繼續作那個職務的。

對已經工作有一段時間的人,在各段簡短的敘述中,大概就可以知道是發生了什麼。如果是還在學的學生,不管所學的科系,讀過後也會比較瞭解以後在工作上很可能會看到些什麼東西。就算是在學術界,只要是在組織中,也是一樣會有人要爭排名搶位子製造績效的。


【易讀性】
比較意外的是易讀性很高。除了少數專有名詞可能會希望有名詞說明,或是自行去查定義說明外(如 P.142:警察臨檢時檢視、檢查、搜索的行為內容、與執行時法定要件、所適用對象狀況的差異),絕大多數是可順暢閱讀的。

因為是作者直接以母語中文所寫的,故不會有英譯中書籍常見的語句有時卡住或構句不自然的問題。且作者基於職業習慣及其要求,書寫時就會注重文辭述事的正確性,以及用語用句的推敲與正確選用。這些都對易讀性有立即明顯的幫助。

敘事明講,主軸明顯,讀起來可以很快速的書。
 作者於書中道出檢察官生涯之經歷...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6/23
作者於書中道出檢察官生涯之經歷,歷歷在目,都是每日真實發生於司法機關的情節。希望閱讀完本書的各位,在發生重大社會矚目案件時,能想起本書所述,不被媒體偏頗報導所影響而一昧的謾罵。期許未來能針對痛點改革,讓台灣擁有更良好的司法制度。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輪舞曲
作者:松尾裕美
出版社:瑞昇文化
出版日期:2023-09-20
66折: $ 495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心,才是幸福的關鍵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09
66折: $ 25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噬亡村完全版(10)
作者:二宮正明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4-05-16
$ 22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童話位於地獄盡頭 02
作者:市梨きみ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29
$ 11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扼殺聲音的理由(全)
作者:碗島子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5
$ 11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膽大黨 (首刷限定版) 13
作者:龍幸伸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3
$ 37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可以生氣,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養成讓人生好轉的不生氣習慣
作者:種市勝覺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05-29
$ 29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以柔克剛 完全版 (首刷附錄版) 09
作者:浦沢直樹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30
$ 34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放學後的芭蕾戀習曲(3)
作者:晝寢シアン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3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作者:陳雨汝、廖建華
出版社:逗點文創社
出版日期:2024-06-12
$ 30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