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序 論1.1 歷史觀點1.2 液晶的特性1.3 偏振(polariztion)、異色性(Dichroism)與雙折射 (Birefringence)1.4 扭轉向列型晶胞(TwistedNematicCell)1.5 被動式矩陣定址法的限制第2章 主動式矩陣LCD的工作原理2.1 主動式矩陣的實例2.2 主動矩陣開關元件的要求2.3 薄膜電晶體2.4 矽薄膜性質2.5 非晶矽TFT2.6 多晶矽TFT2.7 基本畫素電路與定址方法(Addressingmethods)2.8 二極體顯示器2.9 電漿整合液晶顯示器(Plasma-AddressedLCDs)第3章 AMLCD的製造3.1 AMLCD的基本結構3.2 薄膜製程3.3 薄膜性質3.4 非晶矽TFT矩陣製程3.5 多晶矽薄膜電晶體(Poly-SiTFT)陣列製程3.6 彩色濾光陣列製程3.7 液晶晶胞組裝3.8 模組組裝3.9 產出改善與考量3.10製造上的趨勢第4章 薄膜性質4.1 驅動方法4.2 列選取(RowSelect)與行資料驅動器4.3 時序控制器、顯示控制器與介面4.4 整合電子電路於玻璃上4.5 背光模組4.6 功率消耗第5章 效能特性5.1 光度學(Photometry)與色度學(Colorimetry)的基本原 理5-2 亮度與對比度5.3 視角特性5.4 色彩與灰階效能5.5反應時間與閃爍5.6 解析度與尺寸大小5.7 影像假影(artifact)第6章 AMLCD裡影像品質的改善6.1 亮度改善6.1.1 增加彩色濾光片穿透率6.1.2 高開孔率設計6.1.3 替代的彩色濾光片排列6.1.4 亮度增強膜層6.2 在高環境照明條件下的可讀程度6.3 色域改善(Colorgamutimprovement)6.4 廣視角技術6.4.1 補償膜6.4.2 平面切換型(In-planeSwitching)模式6.4.3 垂直配向(verticalalignment)6.4.4 比較與其他視角改進方法6.5 影音效能的加強6.5.1 反應時間補償6.5.2 Impulse-Type顯示器的仿效6.6 大尺寸第7章 特殊的AMLCD結構7.1 超高解析度螢幕與更好的灰階7.2 反射式與穿透式顯示器7.3 色序(field-sequentialcolor)LCD7.4 立體成像AMLCD7.5 觸控式螢幕科技第8章 可供選擇的平面顯示器科技8.1 電漿顯示器8.2 電激光顯示器8.2.1 TFEL顯示器8.2.2 有機LED顯示8.2.3 被動式矩陣有機LED顯示器8.2.4主動式矩陣有機LED顯示器8.3 電子紙(electronicpaper)與彈性顯示器(Flexible displays)8.4 有機薄膜電晶體8.5 前投影(front)式與背投影(rear)式顯示器第9章 主動式陣列平面影像感應器9.1 平面顯示影像感應器9.2 直接轉換偵測器9.3 間接轉換偵測器9.4 平面X射線感測器的應用索引
第1章 序 論1.1 歷史觀點1.2 液晶的特性1.3 偏振(polariztion)、異色性(Dichroism)與雙折射 (Birefringence)1.4 扭轉向列型晶胞(TwistedNematicCell)1.5 被動式矩陣定址法的限制第2章 主動式矩陣LCD的工作原理2.1 主動式矩陣的實例2.2 主動矩陣開關元件的要求2.3 薄膜電晶體2.4 矽薄膜性質2.5 非晶矽TFT2.6 多晶矽TFT2.7 基本畫素電路與定址方法(Addressingmethods)2.8 二極體顯示器2.9 電漿整合液晶顯示器(Plasma-AddressedLCDs)第3章 AMLCD的製造3.1 AMLCD的基本結構3.2 薄膜製程3.3 薄膜性質3.4 非晶矽TFT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