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生死事大,人生終點的喪禮,從古至今都為世人所重。喪禮儀節,就文獻考證可追溯自中國先秦時代,尤以《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兩篇,將士階層遭遇父母之喪的「殮」、「葬」流程,完整詳實地記錄下來。〈既夕禮〉以「葬」、「記」為主,從葬前所有的準備工作如筮宅、卜日、啟殯、發引,到下葬所有的儀節進行記錄,乃至於過程所需使用的陳器或是贈賵、奠祭禮節等。〈士喪禮〉則記載了從初死到葬日之「殮」、「殯」、「葬」儀節。從「復」禮(招魂),遺體處置「楔齒用角柶」、「綴足用燕几」,奠拜以「脯醢、醴酒」﹔以及沐浴所使用的物品如:「貝三,實於笄。稻米一豆,實於筐。沐巾一,浴巾二,皆用谷,於笲。櫛,於簞。浴衣,於篋。」抑或飯含盈實之儀節:「主人在扱米,實於右,三,實一貝。左、中亦如之。又實米,唯盈。」乃至為亡者準備的物品,桑木髮髻、新絲棉耳塞、覆面布巾、玉制指套、三套黃、白、鑲紅邊黑色亡者生前爵弁服、皮弁服、禒衣、竹笏板、白色葛履,屍身覆蓋衾被等:「商祝掩,瑱,設幎目,乃屨,綦結於跗,連絇。乃襲,三稱。明衣不在算。設韐、帶,搢笏。設決,麗於腕,自飯持之,設握,乃連腕。設冒,櫜之,幠用衾。」最後乃至成服、朝夕哭奠、大殮蓋棺、卜葬、奠拜等等諸多儀節鉅細靡遺。
〈士喪禮〉、〈既夕禮〉所記載的諸多儀節或許因為時代演變與科技進步,於現今不見得適用,但觀古知今,古禮的認識學習有助於我們對殯葬禮儀的文化背景與儀節內涵的思考,也可提供我們現今殯葬創新立論的根基,更讓我們體認到喪禮核心價值所在。喪禮從「臨終」、「殮」、「殯」到「葬」、「後續關懷」諸多儀節與要求,無非都是為了圓滿「生死兩安」的終極目標,或達成現今殯葬專業「悲傷撫慰」的效益。就誠如周何教授所言﹕「這些儀式的安排都是在幫助當事人,一步一步地學習著收斂和隱藏,最後達於完全恢復正常的目的。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那麼深重的痛苦,不需要任何幫助,隨時可以恢復正常,也就不需要這麼多儀式了。」所以喪葬儀節的設置、產生與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協助亡者與家屬,追求身心安頓與生命傳承,絕非死守儀節,行禮如儀。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創辦至今已十二載,畢業的校友遍及台灣各地殯葬業,我們科系一直以殯葬教育傳承者、創新者自居,期許透過教育培養殯葬專業人才,以此提升殯葬品質。然教育根基在於「傳承」與「創新」,我們科年年辦理學術研討會,開辦遺體處理系列研習活動,落實紮根於殯葬教育與學術專業。設立喪禮服務考場,配合國家推動喪禮服務證照制度,且成立二專在職與五專部,從基層培養殯葬專業人才。更進一步集結專業老師們編著殯葬領域專書,年年出版刊物,建構提升殯葬專業。今年度感謝教育部USRHub育成種子計畫專業人才培育項目的經費補助,讓我們科上第一本「遺體處理」領域的專書得以出版。此次邀集了四位老師,南華大學李佳諭助理教授、仁德醫專張文玉講師、黃勇融講師、吳舒晴講師共同編著此書。內容包含了遺體處理理論與技能實務兩個層面,分成四個專章──「遺體處理的意義」、「丙級術科洗穿化技能」、「遺體縫合技能(初階)」、「大體SPA與尊體服務」。各章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子們從無到有,建構遺體處理學基礎理念與實務實作技能。這是我們的第一步,以初階基礎訓練為主,「遺體處理學」進階專書編撰與出版將是我們未來的目標。試想《儀禮》〈士喪禮〉、〈既夕禮〉編撰者,一定也是以此「傳承」、「教育」之心,才能為我們留下這一殯葬文化資產。感念先賢精神與四位老師的付出,更期待生關科學子們,藉此立基站於巨人的肩膀上,充實專業,精進所學,無憾人生。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助理教授
王慧芬 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