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陪我共賞熱帶生態之美
馬來西亞包括亞洲陸塊最南端的馬來半島(面積131,612平方公里),以及婆羅州北部的沙巴州和砂拉越州(面積共198,36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處赤道附近,全年溫暖,雨量豐富。西馬的最高山是大漢山,海拔2,187公尺;而東馬的最高山則是沙巴州的神山,海拔4,100公尺。
馬來西亞的顯花植物約有一萬五千種;動物方面,有一千種以上的蝴蝶、七百三十六種鳥類、兩百八十六種哺乳類、一百六十一種蛇類,以及一百六十五種兩棲動物。其中,大型動物有亞洲象、蘇門答臘犀牛、馬來虎、馬來熊、馬來貘、豹、野牛、雲豹和紅毛猩猩等。
若單以馬來半島來說,物種也相當豐富。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的海報裡,有一個比較寫到:「馬來半島有兩百種以上的哺乳動物,整個歐洲比馬來半島大八十倍,只有一百七十種原生哺乳動物。馬來半島有至少七千九百種的種子植物,英國比馬來半島大二點三倍,只有一千四百三十種的種子植物。馬來半島有超過六百種鳥類,而整個歐洲只有四百七十種。」另外,在森美蘭州Pasoh森林保留區中,一塊面積50公頃的低海拔森林樣區內調查顯示,所有直徑超過1公分的樹木紀錄共有八百二十種,明顯表現出一小片熱帶雨林中驚人的樹木種類。
大約在一世紀之前,馬來半島幾乎完全被熱帶雨林所覆蓋。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目前馬來半島的天然森林覆蓋大約是40%,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的高山地區:彭亨州、吉蘭丹州和登嘉樓州交界處的Taman Negara國家公園,以及其周圍地區——彭亨州和柔佛州交界處的興樓雲冰國家公園,還有霹靂州北部近馬、泰邊界的Belum森林。而沙巴州和砂拉越州的天然林覆蓋面,則分別為59%和70%。動植物的生長因棲息地的減少,正受到威脅,生態保育的行動更是刻不容緩。
這個熱帶國家,被公認為全球十二大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國家之一,生態資源非常豐富。由於以中文撰寫的馬來西亞生態書籍並不多,因此我特別寫了這本書,想與大家一起分享馬來西亞的生態之美。
本書以遊記伴隨資訊的方式來介紹馬來半島的一些著名生態景點。在挑選景點時,我細心地選擇各類型的生態環境來探訪,以發掘各生態系所獨有的特色和生態功能。它們對於穩定馬來西亞,甚至整個地球的氣候,都有著一定的貢獻。
探索的生態類型,包括高山森林、低海拔森林、洞穴、溪流、瀑布、天然湖泊、水庫、紅樹林、沙岸和島嶼。這些地點在行政管理上不盡相同,有完全受保護的國家公園、州園、野生動物保留區和海洋公園;條件性受保護的國際重要溼地和森林保留區;供大眾休閒的動物園和農業公園;以及未受保護,但卻極有保育價值的森林和溼地。
生態旅遊對我而言,不只是認識大自然,更是人生的探索。我喜歡到沒去過的生態景點,發掘自己中意而遊客不多的小角落。剛開始,我很執著於這些地方的保育狀況,比如面積的大小、動植物的豐富度等細節,並且很在乎我看了多少。但這麼一來,通常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漸漸地,我發覺其實只要帶著一顆傾聽大自然的心,就能發現處處都是生命,原野的美不必刻意去找,若有緣,就能相遇。
這本書,是特別寫給想多了解馬來西亞生態環境,以及跟我一樣想更親近大自然的你。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馬來西亞大自然的魅力,認識熱帶雨林中的精彩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