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台灣社會的音樂,以樂曲的文化背景論之,可分為通俗音樂、歐洲藝術音樂、創作的藝術音樂(包括西洋樂器與國樂器),以及傳統音樂。前兩者的活動蓬勃,後兩者雖隱性而微,卻最能體現台灣音樂文化的特徵。
台灣傳統音樂的分類,有採取族群觀點分為原住民音樂、客家音樂、福佬音樂,或以展演形式的不同分為民歌、說唱、戲曲、器樂等。本書從理論層面兼顧實用性,系統地論述其中的歌唱類音樂,將其分為民歌、南管曲、北管戲曲與細曲、歌子戲唱腔、偶戲唱腔、儀式音樂,深入且扼要地描述各類音樂相關文化背景,並具體地以樂譜呈現音樂的旋律樣式。
音樂為具有擴散性的生命體,台灣傳統音樂也不例外,南管、北管除了在館閣內流傳,也被其他樂種、劇種吸收,歌子戲唱腔且同時吸收福佬與客家民歌,偶戲與儀式音樂則引用南管或北管音樂。以風格特徵觀之,各類漢族音樂都相同地為單旋律,原住民音樂的樣式則較為多彩,單旋律之外,並有豐富的和聲與對位唱法,有藝術性頗高的樂曲,也有純樸原始、甚具學術價值的音調。
作者簡介
現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兼任教授
學歷:法國巴黎第四大學音樂學院高級研究文憑
經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傳統音樂系教授兼系主任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第三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