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彼岸回歸 ,品眷村滋味 —— 十個觸動人心的眷村故事
屢獲大獎肯定的張耀升,二十八歲以短篇小說集《縫》驚豔文壇後,封筆消失了八年;2011年再出手,便是長篇小說《彼岸的女人》。他被譽為文字的召魂者與降魔師,也是台灣六年級作家中說故事的能手。他的散文一反小說的冰冷嚴酷,在清新明亮的敘述中散發著絲絲暖意。《告別的年代》是張耀升以近一年的時間調查、訪問,深入眷村居民生命後,所寫成的十個眷村故事,這是眷村「外人」所寫的眷村故事,寫給眷村以外的人閱讀與反思。
本書特色
1.六年級小說創作健將張耀升,繼驚豔文壇的短篇《縫》與長篇《彼岸的女人》後,再次展現說故事的天分與才情。
2.一個眷村「外人」所述說的十個左營眷村的故事,寫給「眷村以外的人」閱讀與反思。
3.作者除了是小說家,亦兼具影像創作者身分。書中每一則動人的故事皆搭配大量珍貴圖片,允為認識「眷村文化」的最佳讀本。為了這本書,張耀升親自編導了一部15分鐘的HD高畫質短片「左營巷子底(左營眷村故事)」。
作者簡介:
張耀升
曾就讀政大英文所與臺藝大電影創作所,專長除了文學之外尚有編劇與影像。小說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首獎等獎項。2003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縫》(木馬文化),2010年執行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至日本在地旅行三個月,此後決定重返人間,2011年8月出版長篇小說《彼岸的女人》(本事文化)。目前除小說家之外,尚有影像創作者身份。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作家愛亞、詩人汪啟疆、高雄市市長陳菊、高雄市文化局長史哲 專文推薦
張耀升希望不喜歡閱讀的朋友也有機會認識左營眷村,他做了一項創舉:用王信允的原創歌曲《巷子底》為輔完成一個劇本,拍成了音樂短片《左營巷子底》,是令人驚喜的創舉!這本書加上《左營巷子底》是張耀升獻給「所有為了夢想而離家的朋友」以及「即將拆除的左營海軍眷村」。非眷村人張耀升:眷村人謝謝你。
--------作家愛亞
眷村,昔日是類同軍營般國旗昇揚的家的居所。當我同樣走在鳳儀門(東門)前的大草坪上,在消失的記憶位置,就是原有果貿新村我所住南四營七八一號,每每百感交集。往事斑剝,等我們這一代也走了,若不留下文字,一切記憶都泯沒了,告別了,誰會曉得這些存在與影響呢?
--------詩人汪啟疆
不管是哪個族群的讀者,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都會發現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是一起在台灣這個島嶼上共同走過歷史,我們也許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我們相互扶持照應,我們是憑藉著人與人之間最深最真的感情,才能走過台灣最艱苦的那個時代。
--------高雄市市長陳菊
應當如何瞭解左營眷村?尤其在這個眷村面臨拆遷存廢的時刻。除了各種歷史資料、文獻足以說明左營眷村的過往,能不能有一個更貼近你我,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讓我們進入眷村居民的生命?這本書可說是在建築存廢的爭論之外,提供了我們一個文化理解的方向。
--------高雄市文化局長史哲
名人推薦:作家愛亞、詩人汪啟疆、高雄市市長陳菊、高雄市文化局長史哲 專文推薦
張耀升希望不喜歡閱讀的朋友也有機會認識左營眷村,他做了一項創舉:用王信允的原創歌曲《巷子底》為輔完成一個劇本,拍成了音樂短片《左營巷子底》,是令人驚喜的創舉!這本書加上《左營巷子底》是張耀升獻給「所有為了夢想而離家的朋友」以及「即將拆除的左營海軍眷村」。非眷村人張耀升:眷村人謝謝你。
--------作家愛亞
眷村,昔日是類同軍營般國旗昇揚的家的居所。當我同樣走在鳳儀門(東門)前的大草坪上,在消失的記憶位置,就是原有果貿新村我...
作者序
給與我一樣的外人
我想,一般人一拿起這本書,第一個理所當然的認為應該是:作者來自高雄左營眷村,否則也至少是個「外省人」。
但是,上述條件,我一個也不符合。
是的,我並非左營人,也不是高雄人,更非眷村人,甚至,我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外省人」。
那麼,為什麼我要寫這一本書?一個不屬於眷村的人寫這本書,有何說服力?
且讓我先說一個故事。
五年前我曾接受退輔會的委託,前往清境農場撰寫墾荒老兵的口述歷史,出發之前,我信心滿滿,認為外文所的理論訓練之下,我對於離散、傷痛敘事這些理論非常嫻熟,必定能勝任這個工作。
很快地,我發現我所接觸到的故事、人生經歷以及經歷過這些傷痛後的態度,皆與學界盛行的理論不盡相同甚至抵觸,經過一番深思後,我放下學院理論,放空自己,重新認識他們,我反而進入了他們生命的內在。
這件事讓我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如何去理解與我們不同的人?
透過媒體?透過刻板印象?我們便常聽到「外省人都是如何如何」、「客家人都是如何如何」、「原住民都是如何如何」、「本省人都是如何如何」。
每個個體皆是不同的生命,有獨立的個性,怎麼可能「都是」!
認真一點的,會去閱讀理論,如當初的我一樣,滿口書袋,說依據某某理論,這些人應當如何,這豈不是另一種更強力的刻板印象?
為何我們不透過故事來理解與我們不同的人?也許我們無法與「不同」的人相處,也許一相處,那些「不同」所造成的習氣,便會在你我之間形成巨大的摩擦,而對彼此造成更大的傷害。
然而,外文系出身的我,深知有一種方式,是可以不必面對陌生人,即能進入對方的生命,那便是閱讀。我們也許不認識任何一個黑奴,但是在諾貝爾獎得主莫理森的小說中,我們進入了黑奴的生命;我們也許從未去過日本,但是閱讀三島由記夫,我們便領悟武士道的精髓。
在執行清境農場的墾荒老兵口述歷史的過程中,有一件事讓我更加深這樣的想法。一群年輕人,憑著一股熱血上山,抗議這些老兵怎能佔有清境農場這塊台灣最美好的土地,被抗議的老兵沒受過什麼教育,不知該如何反應,滿臉盡是慌張失措甚至有點憤怒激動,之後,我將這些老兵的故事告訴那些年輕人,讓他們知道,這些老兵是當初被遺棄在金三角的「異域」孤軍,台灣政府並不承認他們的存在,因而淪為聯合國的難民,是聯合國將他們接濟到台灣來的。而清境農場也並非一開始便如此秀麗,這裡原本是原始森林,是靠著這些老兵(因當初台灣政府不承認這批軍隊的存在,他們被稱為「義民」,不具有榮民身份)徒手開墾,挖破手指,天天下山扛水維持生活,十幾年後才有這樣的風光,而那些群山遍野間的歐風民宿,大多不屬於老兵,而是平地的商人來此購地大興土木,才造就今日的風景。
那批年輕人聽完故事後,懷著歉意下山,隔年,山上的人家告訴我,那批年輕人又來了,只是,這次不是來抗議,而是想來幫忙山上農家的收成。他們說,那些年輕人聽懂我的話,因為我用山下人的語言,講山上老兵的故事。
所以,我們需要故事,而且最好是由不同族群的人來寫對方的故事,例如本省人寫外省人的故事、客家人寫原住民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不只是給與我們同樣的人看,更重要的是,給與我們不同的人看。
這本書便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完成,一個外人所寫的眷村故事,寫給眷村以外的人看。
附:張耀升親自編導
15分鐘HD高畫質短片「左營巷子底(左營眷村故事)」youtu.be/_3EQvH7JCoY
給與我一樣的外人
我想,一般人一拿起這本書,第一個理所當然的認為應該是:作者來自高雄左營眷村,否則也至少是個「外省人」。
但是,上述條件,我一個也不符合。
是的,我並非左營人,也不是高雄人,更非眷村人,甚至,我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外省人」。
那麼,為什麼我要寫這一本書?一個不屬於眷村的人寫這本書,有何說服力?
且讓我先說一個故事。
五年前我曾接受退輔會的委託,前往清境農場撰寫墾荒老兵的口述歷史,出發之前,我信心滿滿,認為外文所的理論訓練之下,我對於離散、傷痛敘事這些理論非常嫻熟,必定能勝任這個工作...
目錄
推薦序:陳菊〈讓彼此「從零開始」〉
推薦序:史哲〈眷村人情味〉
推薦序:愛亞〈回望我家〉
推薦序:汪啟疆〈存在的眷村記憶〉
自序:〈給與我一樣的外人〉
第一章 認識左營
半屏山
左營舊城
左營眷村
第二章 水手服學校
永清國小與海青中學
海軍子弟學校時期
分道揚鑣
教育制度
第一個眷村故事
陌生人有愛:徐譽庭
勵志新村
第二個眷村故事
流浪到綠島:趙廣文
明德新村
第三個眷村故事
露天教室:李佩華
自助新村
第三章 孿生學校
明德國小、左營國小與左營高中
第四個眷村故事
獨居兒童:張力
果貿社區
第五個眷村故事
陌生的父親:李靜君
建業新村
第四章 前高雄市立一中
第六個眷村故事
在左營甦醒:吉廣輿
第七個眷村故事
跳上世界屋頂:吳義芳
第五章 台灣豫劇團
第八與第九個眷村故事
豫劇新傳人:謝文琪與劉建華
第六章 海軍軍官學校
第十個眷村故事
我不存在的那個家:徐忠國
崇實新村
附錄:
音樂短片《左營巷子底》
故事大綱
推薦序:陳菊〈讓彼此「從零開始」〉
推薦序:史哲〈眷村人情味〉
推薦序:愛亞〈回望我家〉
推薦序:汪啟疆〈存在的眷村記憶〉
自序:〈給與我一樣的外人〉
第一章 認識左營
半屏山
左營舊城
左營眷村
第二章 水手服學校
永清國小與海青中學
海軍子弟學校時期
分道揚鑣
教育制度
第一個眷村故事
陌生人有愛:徐譽庭
勵志新村
第二個眷村故事
流浪到綠島:趙廣文
明德新村
第三個眷村故事
露天教室:李佩華
自助新村
第三章 孿生學校
明德國小、左營國小與左營高中
第四個眷村故事
獨居兒童:張力
果貿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