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
歷史研究是以時間為主軸,地理研究是以空間為場域,若將兩者結合,以歷史的向度來詮釋解析這個空間,即以歷史為主軸來研究東亞,其廣度與深度將會擴大許多。
研究「東亞」並不是一個新的課題,但如果把臺、日、韓,再加上中國沿海地區等地域做「近代史」的研究,或許需要有不同的歷史觀與視野,也有別於傳統把東亞界定在後進發展地域的角度研究。這也是「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的系列發端。
本書共兩大篇,共八章,分別由硬體建設,如無線電報系統、鐵道、軌道;軟體經營,如漁業調查、臺灣紅酒、電影、文化資產活化等面向,探討日治時期至現代臺灣的相關產業或技術。隨著日本殖民政策的演變、臺灣整體經濟、產業的發展,以及東亞局勢的變化等環境催化,其技術條件、產業知識、經營策略,如何因應不同的時勢進行調整,遇到何種困難以及解決之道。
台灣史,從荷西時期、清領、日治以迄戰後,都充滿著多族群、多元文化的特質,以及相當濃厚的國際原素。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同為東亞的重要成員,未來必定要面對許多共同課題,需共同研討,進而合作尋求解決之道。
歷史是現代社會的借鏡,讓我們從歷史溫故知新。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文明基
首爾大學東洋史學科博士、國民大學韓國歷史學科敎授
代表作:〈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日據時期朝鮮與臺灣地區公醫制度比較硏究〉
陳德智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代表作:〈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從沿岸到遠洋漁業調查試驗之研究(1909-1922)〉、“The Flows and Networks of Fishing Technocrats of Colonial Taiwan in Global History (1895-1912)”
林佩欣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代表作:《臺灣總督府統計調查事業之研究》、《支配と統計:臺湾の統計システム(1945~1967)・総督府から国民党へ》
曾立維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臺北市立健康國小教師
代表作:《千里猶咫尺: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報與電話通訊》、〈日治時期臺灣電話申請制度之變遷〉
蔡龍保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代表作:《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
林采成
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博士、立教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代表作:《華北交通の日中戦争史》、《東アジアのなかの満鉄》
三澤真美惠
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學術)、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
代表作:《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臺灣電影人的交涉和跨境》(合著)、《植民地期臺灣の映畫──發見されたプロパガンダ・フィルムの研究》
王淳熙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代表作:“Cultural Landscape in Taiwan: The Principles Underpinn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Plan of Tainan Park”、《文化景觀保存維護專論》
章節試閱
為何沒有《帝國主義下の朝鮮》?—矢內原忠雄的殖民政策研究以及臺灣與朝鮮
文明基*
摘要
關於戰前日本具代表性的自由主義殖民政策學者矢內原忠雄,至今學界已累積不少研究成果。然就其個別殖民地的研究而言,相較於臺灣、滿洲、南洋群島及印度,殖民地朝鮮的研究卻很少。為什麼矢內原忠雄沒有
留下像《帝國主義下の朝鮮》這樣的著作?本文旨在回答此一疑問。回答此疑問的同時,亦可理解矢內原所論述殖民(政策)研究之特質,以及同樣作為殖民地,臺灣與朝鮮的「差異」及其意義。
過往關於矢內原的研究成果,指出矢內原在研究朝鮮時的「外壓」,其實此現象不僅存在於矢內原對朝鮮的研究,對臺灣的研究亦然。因此,若要討論矢內原為何甚少研究朝鮮,應從他研究的內在脈絡切入,注意他
有關殖民地的一般理論。矢內原基本上將課題設定為,伴隨文明化而來的「實質的殖民」與政治上的自治主義,還有以兩者結合為前提的「個別社會群之需要互相調和的帝國」。
根據這樣的一般理論研究臺灣的結果,矢內原認為「帝國主義下的臺灣」達成日本殖民地中最高度的資本主義化,而且要求於此種高度資本主義化相應的「文明的」殖民統治,也就是設置殖民地議會;相反的,矢內
原並未對朝鮮進行系統性的經濟分析,而且對殖民地朝鮮的資本蓄積及財政發達採取負面評價。雖然如此,他要求朝鮮能夠與臺灣相同設置殖民地議會。也就是說,臺灣的狀況是,設置殖民地議會是達到資本主義化的「結果」;朝鮮的狀況是,設置殖民地議會是為了(還沒達成的)資本主義化的「方案」。
換句話說,矢內原認為殖民地臺灣是已存在著伴隨資本主義化(文明化)而來的「實質的殖民」之實體,朝鮮則尚未存在日本殖民統治足以被正當化的充分條件。筆者認為,因為這一點,致使矢內原對朝鮮的經濟發
展持續保持「沉默」,而這樣的「沉默」,到戰後也沒有變化。
關鍵詞:朝鮮、臺灣、矢內原忠雄、殖民政策論、資本主義化、自治主義
一、前言
作為1945年以前日本代表性而廣為人知的自由主義殖民政策學者,矢內原忠雄(1893-1961)的殖民政策學不論是著作數量或是多元的切入視角,皆已累積不少研究成果,並且直到今日,矢內原研究依然廣受矚目。例如有一面承認1945年以前其自由主義殖民政策學的局限(反對伴隨暴力的殖民地獨立及支持和平獨立等),同時又有將矢內原戰前的非暴力立場,連結到戰後反對再軍備的主張,而強調其積極面的研究;也有站在更激進的立場,指出其自由主義殖民政策學的局限;也有站在殖民地的立場,對矢內原的殖民論進行批判;也有把矢內原的殖民地研究定位為1945年後日本區域研究之先驅;也有研究認為以矢內原為代表的近代日本自由主義論,係立基於根植的「科學殖民政策」的社會進化論。
然而,以另一角度思考,若從個別殖民地研究的角度來看,有別於臺灣、滿洲、南洋群島及印度的研究數量,矢內原的朝鮮研究相對較少,考量他對朝鮮現況及宗教的關注,不免令人意外。即矢內原對個別殖民地
研究有《帝國主義下の臺灣》(1929)、《滿洲問題》(1934)及《南洋群島の研究》(1935);非日本殖民地的印度亦有《帝國主義下の印度》(1937),朝鮮和臺灣同被視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殖民地。矢內原本
人對朝鮮又有著極大的關心和情感,對朝鮮卻僅有三篇研究論文,而無專著。7對此現象已有很多研究者指出。
例如村上勝彥指出,「關於日本殖民地里程碑之朝鮮,無一著作且僅有若干論文,此乃奇妙之事也,其為今後必須討論的一件事」;韓相一指出,「奇怪的是,從學術角度來看,朝鮮為日本最典型的殖民地,但關
於其地的殖民地統治,卻僅有少數論文。」此外還有多位學者亦提出相同的疑問。
真正較深入探討此課題之相關研究,有一九六○年代的幼方直吉。為什麼矢內原沒有留下類似《帝國主義下の朝鮮》的著作呢?關注矢內原的研究經歷之人不免會出現這樣的疑問,本文主要即為解答此疑問。目的
在彌補矢內原研究之空白,更重要的是透過解答此疑問的過程,找出矢內原殖民政策研究的特質,並找出同樣作為殖民地的臺灣與朝鮮,兩者之「區別」及意義。
為了究明上述疑問,首先根據時間脈絡來整理矢內原的著作,並依據關注地區加以分類,據此初步確認關於朝鮮的研究相對薄弱;其次,再以外部環境和內在關聯性兩個面向加以分析。具體而言,透過臺灣及朝鮮的比較,論析矢內原進行研究時的外在環境問題,而關於內在問題,則根據矢內原本人所建構之殖民(政策)論的構造特徵所建立的臺灣論及朝鮮論,據此推論其殖民地「理論」與殖民地「現實」之關聯。
為何沒有《帝國主義下の朝鮮》?—矢內原忠雄的殖民政策研究以及臺灣與朝鮮
文明基*
摘要
關於戰前日本具代表性的自由主義殖民政策學者矢內原忠雄,至今學界已累積不少研究成果。然就其個別殖民地的研究而言,相較於臺灣、滿洲、南洋群島及印度,殖民地朝鮮的研究卻很少。為什麼矢內原忠雄沒有
留下像《帝國主義下の朝鮮》這樣的著作?本文旨在回答此一疑問。回答此疑問的同時,亦可理解矢內原所論述殖民(政策)研究之特質,以及同樣作為殖民地,臺灣與朝鮮的「差異」及其意義。
過往關於矢內原的研究成果,指出矢內原在研究朝鮮時...
推薦序
校長序
本校歷史系設立於2000年,雖然是一個相對年輕的系,但是該系極為努力教學研究,也積極進行國際交流,特別是在東亞議題的研究上。因此,從2009年開始輪流在日本及韓國舉辦研討會,十餘年來累積了豐厚的
研究成果,並建立了緊密的學術網絡。基於此,結合臺、日、韓學者組成「近現代東亞研究群」,並決定長期合作出版「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論叢第1號由蔡龍保教授擔任主編,此可謂是本校歷史系努力成果,同時也是歷史系的光榮。
如果歷史研究是以時間向度為主軸,而地理研究是以空間為場域,那麼以一個地域為研究空間,同時採取歷史的向度來詮釋、解析這個空間,此即結合了人文上的時間與空間研究。因此,以歷史為主軸來研究東亞的
話,它的研究廣度與深度將會擴大許多,這或許是「近現代東亞研究群」成立的目的之一。
我們都知道,把東亞作為一個研究地域,並不是一個全新的對象,甚至在過往已經有許多研究,不過過往的研究經常把東亞界定在後進發展地域來研究。但是,如果把臺、日、韓再加上中國沿海地區的話,針對這些地域近年的發展來做研究,或許需要有不同的歷史觀與視野。「近現代東亞研究群」或許也基於這樣的態度,把重點放在「近現代」上。個人相信,這樣的研究時間軸,將使東亞研究更聚焦,並取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近現代東亞研究群」的成立與「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的發行,要特別感謝日本霞山會長期的支持和五南出版社同意發行,以及所有參與這些學術活動的專家學者們的付出。一部分論叢的出版將以中文及日文同時
呈現,這也是一種創舉,研究成果將可以呈獻給更廣大的讀者群,進而帶來更大的迴響與影響力。俗語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在許多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近現代東亞研究群」及「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將會獲得突破及長遠性的成功。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 李承嘉
謹誌於國立臺北大學2023/10/01
校長序
本校歷史系設立於2000年,雖然是一個相對年輕的系,但是該系極為努力教學研究,也積極進行國際交流,特別是在東亞議題的研究上。因此,從2009年開始輪流在日本及韓國舉辦研討會,十餘年來累積了豐厚的
研究成果,並建立了緊密的學術網絡。基於此,結合臺、日、韓學者組成「近現代東亞研究群」,並決定長期合作出版「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論叢第1號由蔡龍保教授擔任主編,此可謂是本校歷史系努力成果,同時也是歷史系的光榮。
如果歷史研究是以時間向度為主軸,而地理研究是以空間為場域,那麼以一個地域為研究空間,同時採取歷...
作者序
寫在前面
本書主要依據2022年11月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以下簡稱本會)和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在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共同舉辦的「東亞近現代史中的變遷、對抗、融合—歷史、教育、產業、經濟的視角」國際學術研討
會中,諸位學者的報告內容編纂而成。
這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尚未完全結束的情況下舉辦,儘管我們已經預期會有一些限制,但這次的經驗還是令人驚訝。去程時,我們剛抵達機場,一下飛機,還未辦理入境手續,即領到快篩試劑,並被要求在飯店裡笨手笨腳地進行檢測。回程時,我們同樣遇到了非常複雜而令人疲累的機場手續。現在回想起來,這些事情似乎已經遠去,甚至讓人有點懷念,但卻是不想再經歷一次的經驗。
儘管如此,許多研究者和專家仍然為了這次研討會齊聚國立臺北大學,或利用遠距方式參加會議。此外,也有許多聽眾蒞臨現場,或是透過遠距方式觀看直播。兩天的研討會中,與會學者們在每個場次進行報告並熱烈地討論。承蒙大家的熱情與努力,我們在這次會議中獲得豐碩的成果。因此,我想藉此機會,再次向國立臺北大學的教授們,以及所有為此次研討會的舉辦做出貢獻的人們,表達由衷的感謝之意。
這次研討會是本會和國立臺北大學首次共同合辦會議。由於是初次合辦,並且是首次在臺灣舉行活動,理所當然地,臺灣各界有許多人不了解霞山會這個團體。因此,我在研討會當天的開幕詞,簡要介紹本會的概況。在此,我想再次向讀者介紹本會。
霞山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成立的東亞同文會,當時正值甲午戰爭剛剛結束。之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6年,東亞同文會被迫解散。1948年,霞山會繼承東亞同文會的創立理念和基本資產而成立,成為財團法人機構。霞山會的會名「霞山」取自東亞同文會的首任會長近衞篤麿公的雅號。創立以來,霞山會作為一個公益團體,一直以「透過文化、教育和研究交流促進東亞地區的相互理解」,以及「深化與亞洲各國和地區的交流,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為基本理念,來經營會務。
本會會務大致分為以下幾類,包括舉辦國際和國內研討會、講座等調查、研究活動;出版業務,例如發行月刊《東亞》;針對學生和研究人員的各種獎學金、補助計畫。此外,本會利用在疫情期間累積的線上傳播經
驗,進行各種線上講座,並以此為基礎出版「霞山アカデミー新書」。透過這些活動,本會致力於對日本國內,或日本與海外國家、地區之間的學術、文化交流的發展做出貢獻。
此外,本會的「東亞學院」是一個由日語教育和中文教育共同組成的語言專門學校,該校的許多畢業生在日本和海外(華語圈)都有出色的表現。在此,我想強調的是,經營這些項目的必要資金,我們完全不依賴國
家(政府)補助,只依靠使用不動產收益累積的基本資產。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各種業務能夠保持獨立性和公平性,不受外在力量干擾。其他更多詳細的資訊,請務必訪問本會官網。
總之,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本書是依據我們與國立臺北大學合作,在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舉辦之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報告內容編纂而成。從本書的目錄可以看出,書中論文涵蓋的時代和領域非常廣泛,使得本書內容豐富
多樣。本書編輯過程中,如果沒有雙方工作人員以及所有協助者的合作和努力,絕對無法呈現這次成果。為此,我誠心祝福這些合作和努力所結出的果實—即本書的完成,也慶幸本書與本會的基本理念相符,同時更確信它將為日臺兩國的學術發展做出貢獻。最後,我想對參與本書出版的所有人員表達最誠摯、筆墨難以傳達的謝意。
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 理事長 阿部純一
論叢緣起
2020年2月1日臺北大學歷史系歡慶二十週年,回顧2000年創立至今,我們從一個年輕的系所逐步成長,摸索方向,作為一個教研並重的大學單位,本系教師深知精進研究,並以此為基礎培養新一代人才的重要性。為
了呈現同仁們在研究議題開展上的努力,本系陸續舉辦一系列研究座談會及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是「帝國之禮」(2009)、「植民地臺湾の経済発展と市場の生成」(2010)、「近代東亞的區域交流與秩序重編」
(2012)、「Dynamics of Political Economy between Japanese Empire and the Colonies」(2013)、「植民地臺湾の社会資本と流通」(2013)、「Integration and Tension between Empire and Colonies: From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View of Korea, Japan and Taiwan」(2014)、「帝國的形成、發展與擴張—關係性.同時性.異質性」(2015)、「臺‧日‧韓跨領域研究座談會—環境/共有財/原住民」(2016)、「秩序、治理、產業—近代東亞政經發展脈絡的再檢視」(2016)、「地方文書與近代
東亞殖民史研究」(2017)、「東亞近現代史中的變遷、對抗、融合—從歷史、教育、產業、經濟的視角」(2022)、「Food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in Modern East Asia and the Japanese Empire」(2023)、「日臺産業協力の可能性」(2023)。透過上述的研討會,本系多位同仁共同凝聚出對近現代東亞歷史、文化的研究關懷,而此一關懷也成為本系學術發展的方向之一。
召開會議不僅展現同仁們對新研究方向的探索,本系更期望藉此平臺,連結學界研究同好,因此這幾次的學術研討會均廣邀國內、日本、韓國、美國、大陸、港澳等地的優秀學者參與討論,並與國內外單位共同籌辦會議,加深合作關係。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累積相當程度的成果,本系蔡龍保教授提議應該彙整這些研究成果,編纂成論叢,以饗學界。此一提議獲得系上同仁響應,決議定名為《臺北大學歷史系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之後陸續出版。
本書《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所收錄的論著,主要脫胎於2022年11月與日本霞山會共同舉辦的「東亞近現代史中的變遷、對抗、融合—從歷史、教育、產業、經濟的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精選歷次研討會中主題相近的著作,經過嚴謹的審查程序後,彙編而成。此次出版也將以跟霞山會共同合作的方式進行。本書共收錄8篇論文,分別由硬體建設如無線電報系統、鐵道、軌道,軟體經營如漁業調查、臺灣紅酒、電影、文化資產活化等面向,探討日治時期至現代臺灣的相關產業或技術,隨著日本殖民政策的演變、臺灣整體經濟、產業的發展,以及東亞局勢的變化等環境催化,其技術條件、產業知識、經營策略,如何因應不同的時勢進行調整,遇到何種困難以及解決之道。上述論題與本冊開篇文明基教授的〈為何沒有《帝国主義下の朝鮮》?矢內原忠雄的殖民政策研究與臺灣與朝鮮〉一文相互呼應,突顯日本殖民體制下,臺灣、朝鮮兩個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殖民地,由於殖民地自身的政經特性,所呈現的差異樣貌。
《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是本系同仁耕耘近現代東亞歷史、文化變遷的初步成果,本書得以出版,有賴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共同參與,本系蔡龍保、山口智哉、王超然、林佩欣等教授辛苦編輯,周俊宇老師、曾健洲博士拔刀相助,承擔翻譯工作,王美淑助教相助聯繫庶務,以及五南圖書公司黃惠娟副總編輯鼎力協助出版工作,謹此致上最深的謝意。未來,本系同仁也將秉持精進研究、化育人才的初衷,為相關學術領域貢獻心力。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何淑宜
謹誌 2023年10月1日
主編序
一、本書緣起與近現代東亞研究群的成立
近年有關「帝國」與「跨境」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由以往單一帝國或單一地區的研究,邁向帝國間及地區間的多元交往脈絡,期待在此一視角之下,於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面向的研究能有所突破。以東亞
為討論框架的研究亦是重要的課題,出現許多研究成果。東亞和西歐、北美在社會、文化、傳統等方面都大異其趣,儘管過去相異的成果多半被認為是東亞發展較西歐和北美遲緩之故,但是即便現今東亞經濟已經快速發展,其和西歐、北美之間的歧異依然存在,遂產生資本主義類型差異的問題。而歷史研究,對於理解現今變化是必須且有效的。隨著長期性歷史研究之深入進展,過去被視為不相關聯之處也逐漸被證明為長期性漸次變化累積的成果。
針對此一課題,臺、日雙方的學者已透過共同研究,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中村哲主編《東亞近代經濟的形成與發展》、2《1930年代の東アジア經濟》、3《近代東亞經濟的歷史結構》,4堀和生、中村哲編
《日本資本主義と朝鮮.台灣》5等為重要之代表。臺北大學歷史系亦認同此一研究方向之重要,自2009年舉辦「帝國之禮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後,積極於國際學術交流,陸續在臺灣、日本、韓國舉辦「植民地臺湾の経済発展と市場の生成」、「近代東亞的區域交流與秩序重編」、「Dynamics of Political Economy between Japanese Empire and the Colonies」、「植民地臺湾の社会資本と流通」、「Integration and Tension between Empire and Colonies: From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view of Korea, Japan and Taiwan」、「帝國的形成、發展與擴張—關係性.同時性.異質性」、「地方文書與近代東亞殖民史研究」、「東亞近現代史中的變遷、對抗、融合—從歷史、教育、產業、經濟的視角」、「Food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in Modern East Asia and the Japanese Empire」、「日臺産業協力の可能性」等國際學術研討會,6於「帝國史」、「近代臺灣史」、「近代東亞史」已累積深厚的研究基礎與學術網絡。
近年,本人因緣際會,受日本前杏林大學教授小山三郎的介紹與邀請,與在東亞交流事業上卓有成績的日本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展開合作。霞山會前身為1898年成立的東亞同文會,宗旨為辦理東亞區域的民間文化交流活動,並以中國為發展重心,為日本官方支持、具代表性的重要民間團體。東亞同文會在二戰後轉型為霞山會,持續推動日本與東亞區域的文化交流,主要重心依舊在中國。近年來臺灣的國際戰略地位提升,日本
對臺灣的重視日益增加,霞山會希望強化與臺灣的民間文化交流,選擇與本校歷史學系合作,推動臺日學界對話,作為兩地長期文化交流合作的起步。
歷經小野邦久理事長、阿部純一理事長兩屆的深交,2022年10月,在臺北大學合辦「東亞近現代史中的變遷、對抗、融合—從歷史、教育、產業、經濟的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阿部理事長親率重要幹部倉持由美
子(理事)、千葉憲一(事務局長兼文化事業部長)、齋藤真苗(文化事業部副部長)、古月雅之(文化事業部課長)來訪與會。2023年10月,在東京霞山會館合辦「日臺産業協力の可能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大學方面有文學院、商學院、公共事務學院及中央研究院等8位學者赴日與會。預定長期合作出版「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此外,也十分感謝財團法人世聯倉運文教基金會黃仁安董事長慷慨支持研究群各項運作,以及五南出版社黃惠娟副總編支持論叢的出版。這兩次國際研討會的論文,經嚴謹審查通過並由作者修改後,將成為論叢的第1號、第2號、第3號。本書集結產業經濟類論文8篇,成為十分值得紀念的論叢第1號。
考量如何有效集結並持續發揮、擴大既有的學術能量,2023年9月4日,於「Food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in Modern East Asia and the Japanese Empire」國際研討會後的晚宴,順應當日學術研究交流後的快意,研究夥伴們決定成立醞釀已久的「近現代東亞研究群」。
二、 研究觸角的伸展、跨領域對話與國際學術交流的深化
基於既往的研究基礎與學術網絡,加上與霞山會的合作,臺北大學歷史系組成的近現代東亞研究群,係結合臺北大學、中央研究院,以及日、韓、中、港等學者,就近現代東亞相關的重要議題,進行學術研究交流。
每年舉辦國際研討會,預定由臺灣、日本、韓國輪流舉辦,研究成果出版中、日文專書,成為臺北大學歷史系的「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
本研究群成立之目的與宗旨為:
1. 以歷史研究為基礎,推動近現代東亞議題的共同研究與跨領域交流。
2. 執行跨國共同研究,舉辦國際研討會,出版臺北大學歷史系「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
3. 透過和東亞著名大學舉辦學生論壇交流,培養新世代具東亞宏觀視野的人才。
4. 以實體結合線上的方式,跨國合作開設「近現代東亞專題研究」、「近現代東亞研究經典閱讀」課程/讀書會,奠定年輕學者、研究生、大學生的研究基礎與學術網絡。
5. 建立近現代東亞研究與交流之平臺,透過跨國學者的實證研究與理性討論,深化多元視角的理解與尊重,期能形塑跨地域的東亞史觀與共同價值,超越意識型態與民族主義紛爭,成為東亞前進的正向力量。
亦即,本研究群的運作方向,就研究的時代而言,由以往聚焦「近代」擴展到「近現代」;就研究對象而,由「臺灣史研究」、「日本帝國研究」擴展到「東亞研究」;就學科對話而言,由「歷史研究」的內部對話擴展到「跨領域」、「跨學科」間的對話。本研究群重點發展方向之關鍵字,是「近現代東亞」、「區域交流」、「秩序重編」,包括「對抗」、「變遷」、「融合」的過程。希望在「教育與文化」、「產業與經濟」、「政治與外交」等面向,由臺、日、韓、中、港以及歐美等地的學者,進行切磋與研討。初步擬以四年一個循環的方式:1.「教育與文化」、2.「產業與經濟」、3.「政治與外交」、4.其他專題(由研究群成
員及顧問建議課題。例如觀光史、女性史、企業史、技術史、香港史、滿洲史⋯⋯。),累積研究成果。
三、本書的特色與內容導讀
誠如中村哲於《東亞近代史理論的再探討》一書中所言:「日本的社會科學和經濟學形成以來已經超過一百多年,但至今仍有著很強的輸入的學術性質。例如有不斷關注於歐美的研究動向,並追隨其後的傾向。⋯⋯
向外國的研究成果學習是必要的,但應當採取獨立自主的態度。」因此,欲深化「東亞研究」、期待日後能建構「根源於東亞研究的東亞理論」,必須由東亞各國研究者意識到此一問題,並持續辛勤地累積相關的實證性研究。《臺北大學歷史系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1)《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一書,即是基於此一理念之下的實證性研究作品,由臺、日、韓學者的8篇新研究所構成,對於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面向之研究極具啟發,與日本自由主義殖民政策學者矢內原忠雄的論述對話起來亦饒富趣味。
文明基〈為何沒有《帝国主義下の朝鮮》?矢內原忠雄的殖民政策研究與臺灣與朝鮮〉一文,是以矢內原忠雄為中心,就臺灣與朝鮮的殖民地政策進行比較思考,頗具新意與啟發。作者沿續前人研究問及,矢內原對
朝鮮有極大的關心與感情,但何以僅留存三篇朝鮮相關的論文且無專著。因此,透過臺灣與朝鮮的比較,論析研究的外在環境與內在問題,根據殖民政策論的構造特徵,分析臺灣論與朝鮮論,推論矢內原之殖民地「理論」與殖民地「現實」之關聯。指出朝鮮相關研究有如突然間被中斷,肯定有外部「壓力」之影響,經歷言論或學問的「不自由」。但,更重要的是,矢內原的殖民政策論構造與特徵。矢內原的殖民政策論,與「將殖民地化視作文明化過程的觀點」屬同一脈絡,承其師新渡戸稲造的「殖民即文明之傳播」(Colonization is the spread of civilization)理論。矢內原殖民地經濟論(即資本主義化)與殖民地政治論(即自治主義),以及殖民母國與殖民地「相互利益」的思考框架,趨近於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殖民
地論。
《帝國主義下の臺灣》,就是資本主義化與自治主義的結合。朝鮮是以稻米為主的農業經濟,不同於臺灣的米糖經濟結構。相較於用相當確定的語氣談臺灣資本主義化,矢內原對於朝鮮資本主義化之論調則慎重且猶
豫。另,其朝鮮自治論,不同於臺灣自治論是以資本主義化的結果來正當化之政治課題,而是作為擺脫經濟「絕望」與「不安」的方案而提出。總之,不同於臺灣的狀況,沒有關於殖民地朝鮮經濟之全面分析,無法賦予《帝國主義下の朝鮮》之名。強烈顯示矢內原作為殖民政策學者所設定的「理論」,與殖民地朝鮮經濟所表現出的「現實」之背離,而這也是其對殖民地朝鮮經濟保持「沉默」的原因。
矢內原在論述臺灣的資本主義化時,認為土地調查、度量衡與貨幣制度的改革、林野調查等是資本主義化的基礎事業。臺灣的經濟得以有快速的發展,是來自於1904年的幣制改革、1905年的土地調查的完成,1908年
縱貫鐵路的開通、基隆和高雄築港的成功。除了土地調查、林野調查等成為統治基礎之調查,臺灣總督府推動各項產業政策時,也進行各領域的專業性基礎調查,屬各項產業政策形成及展開所需之調查,對各領域影響十分深遠。陳德智〈帝國/殖民地的海洋—日治時期臺灣海洋調查及漁業試驗〉一文,探討海洋調查及漁業試驗,為臺灣經營南洋遠洋漁業的重要基礎產業調查,釐清臺灣經營遠洋漁業的發展過程。1909-1916年是臺灣沿岸和近海漁業調查試驗開展時期,從一開始日本關注的鰹漁業之發展,到其他魚種如鯛漁業、土魠漁業、飛漁業等,以及其他漁法如鯛延繩漁業、拖網漁業等。隨時間發展,臺灣海洋漁業調查試驗事業越來越能掌握漁場海洋狀況與魚群洄游狀況、魚類生活史、移動、生態之關聯,意味著水產海洋學在臺灣的深化,「漁海況論」漸成為海洋調查試驗的典範。迄至一九二○年代,臺灣總督府逐漸呈現出經營南洋遠洋漁業的特色。
再者,殖民地的產業,尤其是本地特有的產業,如何在新的時代舊瓶新酒,融合新技術有更一步的革新,甚至反饋日本殖民母國產生重大影響,亦為殖民地研究值得挖掘的重要面貌。政治上,已有學者以「擴張之逆流」論來檢視殖民地「紛爭」的擴大並「逆流」回日本,對日本國內政局產生重大影響,臺灣高等法院院長高野孟矩罷職事件即為一例。以「擴張之逆流」觀點分析產業經濟的研究,相對較為缺乏;相較於農學研究、農產品改良相關研究已堪稱豐碩,酒類改良的研究也相對頗具研究空間。林佩欣〈從臺島之酒到帝國之酒:日治時期樹林酒工場的紅酒改良與行銷〉一文,探究紅酒如何從臺灣在地人的嗜好酒品,經專賣局的操作及包裝,成為日本帝國內的普及酒品。指出專賣局為增加產量、穩定品質,接收樹林酒工場後即著手興建紅麴製造場,使樹林酒工場成為紅麴獨家製造場。在技術改良方面,技師神谷俊一在樹林酒工場率先進行阿米羅法實驗,穩定米酒的產量並降低生產成本。酒工場場長野本只勝研發利用根霉菌製造紅酒,讓向來只能低溫製造的紅酒得以四季釀造。1935年之後,專賣局以「蘭英」及「玉友」為品牌名稱,在代理商明治屋的行銷下,順利將老紅酒銷往日本。中日戰爭爆發後,專賣局派遣甫卸任樹林酒工場場長的野本只勝前往中國指導造酒,複製專賣局經驗,臺灣紅酒的銷售版圖甚至擴及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矢內原在談臺灣的資本主義化時雖強調土地調查等基礎事業之重要,但對於與近代化息息相關的通信、鐵路、港灣、上下水道等基礎工程(infrastructure)之角色,顯然忽視或弱化。特別是交通事
業,對於殖民統治者而言,不僅是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更是落實、強化統治的重要手段。曾立維〈有線到無線—對外無線電報系統在臺灣的建立與發展(1928-1949)〉一文,指出自1917-1945年,臺灣就不再鋪設新的海底電報線,而是建立無線電報局以應付逐漸擴大的臺日通信數量。1928年臺北無線電信局完工,與日本國內各局間的固定業務正式開始,為重要分界點。1931年,臺北電信局改裝短波送受信設備,並建設性能優秀的指向性空中線,使得系統疏通臺日間電報的能力顯著進步。臺日間電報通信轉為以無線系統為主,解決臺日間電報傳遞的問題。隨著臺日間電報量增加,加上1935年臺日定期航空開始後,對航空通信及氣象通信設施上的需求越來越大,1937年,中日戰爭的戰時需求,加上南進政策下為推動臺灣的航空事業、確保航路之安全,加速設置航空無線專用局。再者,特別指出戰後初期臺灣和中國重新成為同一統治圈下時,十分重視彼此間的電報聯繫設施,無線電報系統擔負起與中國方面的聯絡角色。由電信事業清楚可見,殖民地的技術革新主要來自於官方需求,或言為官方政策推動時之配套。臺灣、日本間三條海底電報線常常故障,才走向技術革新。但由編入之預算與敷設、普及的速度觀之,並不積極。待戰時需求才積極導入,可謂配合殖民母國需求之色彩濃厚。
相較於產業經濟之大動脈—臺灣總督府鐵道部之國有鐵路,與林業發產相關的林業鐵路和專營交通運輸的私設鐵路、輕便軌道,相關研究尚不多見,卻又是能檢視日本帝國統治政策不同面向之重要課題。總督府完成矢內原所謂的資本主義的基礎事業中的林野調查之後,如何開發山林資源並兼及「理蕃」政策,為一重要課題。拙文〈由森林鐵路到觀光鐵路—戰前阿里山鐵路經營策略之轉變(1896-1945)〉指出,興築阿里山鐵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經營森林資源」、「理蕃及開發蕃地」。承包開拓經營的藤田組,認為總督府低估森林開發的困難度,森林蓄積量被高估,鐵路實際建設成本遠超過預估,1908年1月,放棄經營阿里山。1910年2月,轉由總督府以官營方式經營阿里山。就經營成績觀之,1935年度以後砍伐事業才有收益,且獲利十分微薄。營林所透過延伸鐵路擴大伐木面積、增加搬出材,但成效不彰。因此,阿里山招致經營成績不良、設施規模過大的批評。
到了一九二○年代後期、一九三○年代,阿里山已經不只是林業地,也是臺灣著名的觀光地以及「國立公園候補地」,作為觀光聖地的角色日益濃厚,成為砍伐事業經營困境的解套。營林所將阿里山鐵路往新高山延
長,改良機關車、客車,運行汽油車,調整列車時刻表,增加客車連結,行駛賞櫻列車。興築新高山登山道路與汽車道路為臺南州的重大事業,完成阿里山.祝山間登山道路。各項配套的發展下,阿里山鐵路的乘客人數大增,1931到1941年的11年間,有7個年度是客運收入高於貨運,就產業鐵路而言十分特殊,彰顯營林所「觀光鐵路」、「強化客運」的經營政策有其成果。若非遭遇戰爭,其作為「觀光鐵路」的角色會強化得更快速、顯著。
矢內原認為,1905年臺灣總督府財政獨立之後以迄1916年度為止,已不再募集公債,改以普通歲入及臺灣銀行的短期借款作為原公債支應事業的財源,由此可知當時臺灣歲入之富裕,也使得林野調查及阿里山林業的
官營成為可能。然而,即使如矢內原所言,林野調查使得官方將林野撥給事業家具法律上及經濟上的基礎,有助日本資本家來臺發展。然而,由拙文可知,轉為官營是民營資本逃離下的不得已結果,且不論是民間或官方經營,結果終歸失敗。亦即,即使獨占經營,也未必能成功。
輕便鐵路作為地方交通機關,在日治50年間其重要性有不同階段之變化,該業界也呈顯臺灣人資本於殖民地時期的存續與發展,臺灣人於殖民地社會活躍於中小企業的實況。臺中輕鐵,是在臺日本人和臺灣人資產家合併原有鐵道公司而成立,以收購的方式接管葫蘆墩輕便鐵道合資會社、牛罵頭輕便鐵道株式會社、員林輕鐵株式會社的路線,後來又透過股票交換的方式收購中嘉輕鐵組合的路線。林采成〈台中輕鐵(株)的經營分析—軌道.鐵道.汽車〉一文,分析主要股東、經營幹部,指出臺中輕鐵應屬在臺之日系企業,修正前人研究以為是民族資本的看法。強調臺中輕鐵的軌道和鐵道都有殖民地的僱用結構,不僅有工資差異和依民族別的職位配置,因應景氣波動也進行以臺灣人為主的僱用調整。一九二○年代末,受到來自汽車運輸的市場競爭,不得不兼營汽車運輸,一九四○年代更將業務轉為汽車運輸業。然而,因獲利微不足道,總督府依「臺灣私設鐵道補助法」提供補助金,才能保障股份公司的正常分潤。
此案例呈顯出臺灣總督府除了對重要的糖業有周延的保護、獎勵政策外,為了普及、獎勵私設鐵路,1922年3月頒布「臺灣私設鐵道補助法」。然而,適用此法獲得補助的只有兩間公司:臺北鐵道株式會社及臺中輕鐵株式會社。因此,本研究對象實有其代表性與重要性,具驗證殖民政策成效之意涵。以會社經營史的角度,析論公司內輕鐵、私鐵、汽車的營運、收益變化,兼論民族差別的實況、臺日資本之競合,亦為本文之
特色。
面對前述殖民時期所建構的複雜且龐大之各項基礎或遺存,戰後臺灣社會如何承接與看待,有其階段性的變遷,且值得探究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不同領域之間的共相或異相。三澤真美惠〈由白克和林摶秋的足跡試論戰後臺灣電影的「雙重連續性」〉一文,指出臺灣史研究有切分日治時期和戰後中華民國時期的傾向,但是戰後臺灣是具有殖民地時期的連續性和抗戰時期從中國大陸帶來的連續性,亦即「雙重的連續」。
作者以大陸出身的白克(福建省廈門市)和臺灣出身(新北市鶯歌)的林摶秋為例進行考察,指出戰後臺灣電影在外來政權(統治權及地理上雙重斷裂)與新住民的交會當中轉變樣貌,同樣具有雙重的連續性。兩人的見面,即是雙重連續性的交會。由《桃花扇》20名演出顧問名單中,也傳達出當時臺灣的「雙重的連續性」之交會。誠為戰後臺灣史研究,不可忽略的觀察視角。
即使如此,雙重的連續性當中的殖民時期遺存,也有被另一方的強大政治力壓制而不彰顯的實況,文化資產領域即為一例。戰後政治環境的影響,獨尊漢文化,未能顧及臺灣多元文化特色,「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後十數年間的指定物件,以漢人遺產占絕大多數,影響民間誤認為「古蹟」就是漢人的廟或大厝等。開始指定日治時期的文化資產,其背景與1987年解嚴後日益蓬勃發展的本土化運動,臺灣史研究的興盛以及史觀的
變化有關。1991年,勸業銀行舊廈(今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被指定為三級古蹟,為日治時期建物被指定為古蹟之藁矢。
文化資產的指定登錄只是賦予法定身分,後續仍需要有管理、維護,尤其當原有機能無法持續運用時,活化再利用勢在必行,特別是2000年,臺灣文化資產的再利用觀念逐漸興起,對於殖民地的遺存展現積極保存、
活化、再利用的企圖,在東亞各國中相對先進,也確實有令人稱羨的成果。王淳熙〈臺灣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的檢視〉一文,考察占所有建築類文化資產的10.1%的日宿舍後,指出儘管日式宿舍有各種樣態、等級,但在修復與再利用,已經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從調查研究到修復,已建立相當完整的流程與看法。以往許多民間團體批評文化資產再利用作為商業性使用,但事實上展示、社區公益或靜態使用,仍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個別縣市的相似案例,呈現出相近的再利用模式,突顯出特定委員群組在決定再利用過程中,有其偏好。
四、 結語—由臺灣史研究到東亞史研究的起手勢
臺灣史,從荷西時期、清領、日治以迄戰後,皆充滿著多族群、多元文化的特質,以及相當濃厚的國際原素。善用臺灣史的特質與原素,自然能延伸研究觸角,擴大研究視野,展開饒富深義的國際對話。臺灣、日
本、韓國、中國同為東亞的重要成員,必然面對許多共同的課題,需共同研討,進而合作尋求解決之道。本研究群初步運作以東亞成員為主,日後也將尋求歐美視角下的東亞研究,展開與歐美學者的合作。
除了如同前述,以四年一個循環的方式來累積具體的研究成果之外,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機構,培養下一個世代的人才為責無旁貸之神聖使命。因此,作為研究群運作下的延伸,也將善用此一國際網絡,展開和東亞著名大學的學生論壇交流,培養新世代具東亞宏觀視野的人才。未來,也將以實體結合線上的方式,跨國連線合作開設「近現代東亞專題研究」、「近現代東亞研究經典閱讀」課程或讀書會,奠定年輕學者、研究生、大學生的研究基礎與學術網絡。期待一群志同道合的跨國學術夥伴力量之結合,愉悅地共同努力,實踐在研究上、教學上的神聖使命。
《臺北大學歷史系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1)《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的出版,實有其重大的階段性意涵。編輯出版過程,十分感謝匿名審查人的嚴格把關,歷史系大家長何淑宜主任的大力協助,王超然老
師、山口智哉老師、林佩欣老師、王美淑助教的戮力分工,以及周俊宇老師、專業譯者曾健洲博士的精確翻譯,使本書更臻完美,特此致謝!時值中秋,咸信本書的出版、研究群的初試鶯啼,以及本系未來在學術上的發展,有今夜之明月般地圓滿!
臺北大學歷史系教授 蔡龍保
於中秋.高雄2023.9.29
寫在前面
本書主要依據2022年11月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以下簡稱本會)和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在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共同舉辦的「東亞近現代史中的變遷、對抗、融合—歷史、教育、產業、經濟的視角」國際學術研討
會中,諸位學者的報告內容編纂而成。
這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尚未完全結束的情況下舉辦,儘管我們已經預期會有一些限制,但這次的經驗還是令人驚訝。去程時,我們剛抵達機場,一下飛機,還未辦理入境手續,即領到快篩試劑,並被要求在飯店裡笨手笨腳地進行檢測。回程時,我們同樣遇到了非常...
目錄
校長序/李承嘉
寫在前面/阿部純一
論叢緣起/何淑宜
主編序/蔡龍保
經濟政策的形成及其展開
文明基 〈為何沒有《帝國主義下の朝鮮》?—矢內原忠雄的殖民政策研究以及臺灣與朝鮮〉
陳德智 〈帝國 殖民地的海洋—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從沿岸到遠洋漁業調查試驗之研究(1909-1922)〉
林佩欣 〈從臺島之酒到帝國之酒:日治時期樹林酒工場的紅酒改良與行銷〉
基礎工程的建構與經營
曾立維 〈有線到無線—對外無線電報系統在臺灣的建立與發展(1928-1949)〉
蔡龍保 〈由森林鐵路到觀光鐵路—日治時期阿里山鐵路經營策略之轉變(1896-1945)〉
林采成 〈臺中輕鐵(株)的經營分析—軌道‧鐵道‧汽車〉
戰前到戰後的連續性與再利用
三澤真美惠 〈由白克和林摶秋的足跡試論戰後臺灣電影的「雙重連續性」〉
王淳熙 〈臺灣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的檢視—以日式宿舍為初探對象〉
關鍵字索引
校長序/李承嘉
寫在前面/阿部純一
論叢緣起/何淑宜
主編序/蔡龍保
經濟政策的形成及其展開
文明基 〈為何沒有《帝國主義下の朝鮮》?—矢內原忠雄的殖民政策研究以及臺灣與朝鮮〉
陳德智 〈帝國 殖民地的海洋—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從沿岸到遠洋漁業調查試驗之研究(1909-1922)〉
林佩欣 〈從臺島之酒到帝國之酒:日治時期樹林酒工場的紅酒改良與行銷〉
基礎工程的建構與經營
曾立維 〈有線到無線—對外無線電報系統在臺灣的建立與發展(1928-1949)〉
蔡龍保 〈由森林鐵路到觀光鐵路—日治時期阿里山鐵路經營策略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