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關於自我的管理學和金融學/吳伯凡
推薦序二 為未來的自己鋪平道路/袁希
推薦序三 確保每一步都在朝著終點前進/張麗俊
序言
第一部分 心理時間旅行:當穿越時空時,我們是誰?
第一章 時間流逝,你會一直是「一樣的」嗎?
從囚犯到重新做人
忒修斯之船
你現在還和8歲時一樣嗎?
你的身體決定不了你是誰
你的記憶決定不了你是誰
答案可能是道德品質
第二章 未來自我:模糊而又陌生
為人父母後我還是我嗎?
哲學家的爭論:關於自我
如何看待未來自我為什麼重要?
生日實驗:20年後的自己像是陌生人
比起他人,大腦更關心「自己」
感知怪癖:無法看清未來
把未來自我當作陌生人,很糟糕
第三章 與未來自我建立積極聯繫
永生的前景
極端情境下的思考
測量你和未來的「你」的關係
決策、行為與投資
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果關係的討論
與未來連接,超越現在
第二部分 思考未來:我們容易掉入的思維陷阱
第四章 被放大的當下
我們被錨定在當下的感覺上
價值貼現
當下的選擇與理想中的相反
偏好逆轉:一種認知陷阱
一隻緊抓在手的麻雀勝過千隻飛鳥
當下更易被感知
時間觀念的「扭曲」
什麼是「當下」
第五章 會思考,但不夠深入
用不深入的方式思考未來
想讓未來的自己去做當下想逃避的事
原諒過去懶惰的自己
對未來的感受沒有今天的這麼飽滿
從另一個人的視角預測未來
「是的-可惡效應」
第六章 過於依賴當下的偏好做決策
一時的衝動不會帶來長久的快樂
一個案例:邁阿密毛衣
預測偏差是什麼
預測偏差的常見錯誤
過去的變化大,未來的變化小
歷史終結錯覺:看不到自己將在未來繼續改變
控制一些結果,而不是所有結果
回到開始
第三部分 設計當下:讓明天比今天更好
第七章 拉近未來:促進當下與未來對話
進入虛擬未來
個體比集體更能引起同情
看見「年老」的自己
遇見未來的你
「親愛的未來的我」:致未來的信
高中的時光膠囊
第八章 對未來做出承諾並堅持
一個案例:酗酒的詹姆斯?坎農
總有一個當下的「你」符合未來的期待
事先承諾機制
瞭解什麼樣的承諾機制是對自己最有效的
移除所有的誘惑選項
增加適當的懲罰
著陸
第九章 讓當下的決策變得更輕鬆
享受美好,承受殘缺
「好壞兼收」:在不適中尋找快樂的體驗
誘惑捆綁
化大為小
慶祝當下
後記
致謝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