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樹不同的是,你們的成長沒有盡頭
一棵大樹能存活數百年,而你們將與時間一樣永恆
你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必定對形成自身的性格帶來影響
◎閱讀並非只有好處,也許伴隨著危險?
◎究竟朋友多而雜,還是少而精比較好?
◎遇上愛惹是生非的玩伴,不知怎麼辦?
◎長大成人便能享受自由,再也無拘束?
本書首版出版於1846年,出版後年年重印,
常一年再版2-3次,成為當時美國年輕人成長的必讀書!
▎那無法抑制的「好奇」
•只是單純好奇,你有想過對方心情?
人都有探求的欲望,由於欲望過度膨脹,
迫使我們捲進和自己毫無相干的事件中。
關注別人的動態無可厚非,但這極易導致過度關注,
好奇心驅使你打探朋友的祕密,再將祕密洩露給他人。
•控制你的好奇心,別再插手他人私事!
除非朋友想找你傾訴,並且想從你那裡得到幫助或同情的時候,
你才可以禮貌地詢問一些細節以便判斷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與陌生人交談時,可以了解一些他的情況以示尊重,但別過分!
▎那不敢說出口的「拒絕」
•說聲「不」,需要很大的勇氣?
一開始你就毅然決然地拒絕,對方便不會再強求。
一旦猶豫不決,對方便有機可乘,你可能就此屈服,
漸漸地,你喪失了判斷力,開始違背自己的良心;
最終,你完全沒有了抵抗力,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不會說「不」,多練練就會了!
如果你舌頭打圈,或者喉嚨乾咳發不出聲,
那你自己找面牆,一遍遍說:「不,不,不……」
直到你可以清晰、果斷、堅定地說出「不」為止。
隨時準備好對誘惑你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說不,
當然,必須記住拒絕他人的時候要盡可能有禮貌。
▎那很難做到的「善始善終」
•如何做到不放棄?別做沒把握的事情!
一旦你沾染上「無法完成一件事」的惡習,
便逐漸成為缺乏主見、敏感懦弱的窩囊廢。
解救的辦法就是絕不做沒有價值的事情,
也絕對不要自認為沒有把握完成的事情。
如果決定要做,就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
•年輕人經不起考驗,常常半途而廢?
咬緊牙關克服困難,你的自信心就會增強,
那麼,下一次你就能夠很輕易地跨越困難;
你入錯了行或是接下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麼,愚蠢的堅持只會帶給你更多的麻煩。
➤➤➤
「現實的生活對愛幻想的孩子來說枯燥乏味,一切涉及現實的事物被認為太過陰暗和嚴肅。或許這些孩子不喜歡讀我的書,因為這本書裡到處都是真實與現實。但是我懇求他們為自己的將來考慮一下,他們必須知道人的一生主要是跟現實發生關係的,為了讓他們獲得最大的裨益,我們必須對他們說真話,不能只對他們講那些只屬於童話世界裡的虛幻的快樂。」──哈維‧紐科姆
本書特色:本書由美國著名作家哈維‧紐科姆所著,書中詳盡闡述青少年應具備的道德原則,以及成長中也許會遇到的迷惘與難題,對每位男孩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建議。本書專為男孩而著,抑或是為年輕的紳士而著,願每位讀者都能從中有所感悟。
作者簡介:
哈維‧紐科姆(Harvey Newcomb,西元1803~1863年),美國著名作家、教育家、牧師。他一生著述頗豐,多達178部,其中14部作品論述了宗教歷史方面。其餘大部分作品都是針對兒童教育和青年成長方面的書籍,代表作有《做優雅女孩》(Young Lady's Guide)、《做淑女》(How to be a Lady)、《布道百科》(Cyclopedia of Missions)及《北美印第安人的習俗和行為習慣》(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s)。
孔謐,華裔加拿大人,外籍專家、自由撰稿人。英美文學及語言學學士,企業管理碩士,輔修國際經濟與貿易。翻譯並著有《世界上最偉大的談判家》、《在組織中工作》、《無畏的希望》、《成長的法則》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兒童與青年
一方面,年紀小的孩子容易誇大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另一方面,他們做的還遠遠不夠。孩子自認為比父母、老師或者其他長輩懂得多,他們覺得自己最勇敢、最聰明,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勇敢和聰明之中。
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流傳過這麼一句老話:「小屁孩笑老人家傻瓜,老人家嫌小屁孩瞎說話」。當然,我絕不會當面叫你們小孩子「傻瓜」,因為你們已經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知道如何獲取更多知識的途徑,但是你們大多只是憑經驗獲取知識。不過「世界是用來體驗的,也是需要發現的」,所以你們必須清楚「事實總是走在想像前面。」
如果年輕人認為不管他們做什麼別人都不會指責他們,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可以原諒,這是對自己的認知嚴重不足。如果你看到有人拿根小木棍當武器玩耍,你不會覺得一根木棍能引起你的注意。但是我曾看過一棵參天大樹從一條細柳樹枝中噴薄而出,這條正是那人玩耍後帶回家的小木棍,後來被栽在了自己家的花園裡。
坐在遮蔭的大榆樹下,抬頭看見樹幹上那麼地粗壯挺拔,樹枝是那麼地剛勁有餘,萬千柔嫩的枝條迎風舞動著,此時你怎能不心懷感激和愉悅了?你說「多麼偉岸」、「不知道它年輪幾何」。可曾想這拔地而起的大榆樹正是多年前被植下的那粒種子,那粒不足芥菜籽大小的種子。
你看見祖父小心翼翼地照顧一株小樹苗,但你搞不懂為什麼老人幾年如一日辛辛苦苦伺候一株微不足道的小樹苗。假如一開始便讓它自生自滅,不加照顧,如今也不復有如此偉岸的樹木了。所以對於一株小樹苗來說,沒有那個階段比這個更重要。
看到小樹軀幹歪歪斜斜,樹幹也逐漸彎曲變形,如果當時不加以扶正,日後必將越來越嚴重,即使小樹長成了大樹,樹幹始終佝僂著抬不起頭。在某些方面,你們就像這株小樹苗,你們一開始也不是直挺挺的生長,不過性格是可塑的,如同年幼的小樹一樣。
與樹不同的是,你們的成長沒有盡頭,一棵大樹能存活數百年的時間,而你們將與時間一樣永恆。你們做的每一件事必定對你們形成自己的性格帶來影響。從這方面看,你們年輕人的力量不可估量,因為你們的種子裡蘊含著不朽的生命力。
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風和日麗的天氣,面對平鏡般的湖面,突然向如銀盤般平滑的湖面投擲一塊石頭。你注意到這樣的場景:石頭入水時瞬間激起的漣漪不斷掀起波紋向四周擴散,一點一點打亂整個平靜的湖面。投一塊石頭對你來說是舉手之勞,但卻攪亂了一湖水的平靜。這就像你在兒童和青年時期,最不經意間做出的舉動,會影響到你的性格,這種影響將貫穿你生命的始終。
有些話不能亂講,什麼「不管我現在什麼樣,長大了自然有大人的樣子」;什麼「有哪個小孩像男人一樣啊?」──這樣說不對。我從不要求男孩必須像男人一樣,處處逼他們想著自己是成熟的男士。我不要求他們模仿蟾蜍的模樣,費勁力氣把身體鼓得像牛一樣壯,然後「嘭」的一聲脹破肚子。我希望你們在不失童趣的前提下具有堅毅的品格。
你們應該勇敢面對困難,不管對誰都要彬彬有禮,並且堅持自己的原則,永遠保持高尚慷慨的情操,真正做你們這個年齡該做的事。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男孩,知道什麼是得體,什麼是合宜,能夠以身作則,做到這些就能稱作紳士了。
相反,那些從來不在乎自己的舉止的淘氣鬼和搗蛋鬼絕對成不了紳士。凡是勇於面對困難、堅持完成工作的男孩已經是一名男人了;而總是說「我不行」的膽小鬼和懶蟲不可能變成男人。我希望透過這本書,用紳士的標準把你們培養成一群性格堅毅、精力充沛、敢做敢當的孩子,將你們變成男人的同時,也變成紳士。
年幼的孩子有時生活在理想化的世界中。他們幻想嬉戲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他們腦中存在著一個小小的童話世界,那裡他們比在現實裡生活的更無憂無慮、更高興、更歡樂。我並非反對孩子做夢,但必須適可而止。通常的結局是他們沉溺在童話太深失去了對現實生活的清醒認知。
現實的生活對愛幻想的孩子來說枯燥乏味,一切涉及現實的事物被認為太過陰暗和嚴肅。或許這些孩子不喜歡讀我的書,因為這本書裡到處都是真實與現實。但是我懇求他們為自己的將來考慮一下,他們必須知道人的一生主要是跟現實發生關係的,為了讓他們獲得最大的裨益,我們必須對他們講真話,不能只對他們講那些只屬於童話世界裡的虛幻的快樂。
事實上,真實的事物反而比創造出來的虛幻更有趣,虛幻的東西吸引你的只是因為它的新鮮,不常為人所見。對那些村民來說,午後在樹蔭下乘涼是家常便飯,樹對他們來說早就失去了新鮮感,還不如一張樹的照片有意思;然而從小長在城裡的人才不要看照片呢,他們急急忙忙趕到鄉下就是為了體驗一下「大樹底下好乘涼」。空中樓閣固然激起人的幻想,可是你不還得有個自己的家嗎。
第二章 教育的本質與目標
初看本章標題,一些讀者馬上聯想到上學、書本、以及努力學習,認為這麼無聊的話題乾脆直接跳過,他們早已厭煩了學校生活,不希望閒暇的時候還想著學習的事情。不過我請求他們給我一分鐘時間解釋,耐心聽我說完,再把拙作扔到廢書箱裡也不遲。
我向他們保證這裡用到的「教育」一詞與其本身含義有著很大的不同,它不僅僅意味著上學和學習書本知識,那只是教育的很小一部分。沃克先生把教育定義為「青年之行為規範」。然而,這個說法卻絕非盡善盡美,恐怕還有人懷疑教育是否能與行為建立連繫。
韋伯斯特先生對此給出了一個更好的解釋,他說「教育乃各項教導與訓練之融合,旨在啟迪智慧,改良脾性,鑄就青年之品行,以使青年於未來有用施展。」事實上也就是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男人或女人,抑或打造紳士或淑女。
「教育」(Education)一詞的詞根本意義是「導引、行為、形成、闡述或鑄造」。關於樂器,我們經常說它們是由一片片金屬鑄造而成;論及雕塑,我們說它是由碩大的石塊雕鑿而成。這些例子為我對教育的定義提供了很好的詮釋,人的性格正是一個從粗糙未經開發的原材料到精細產品的過程。
性格的形成絕不囿於於書本的學習,一個人或許學識淵博,但可能一點都不懂做人的道理。這中間有很多的路要走。鐵礦石必須經過礦工開採,送入熔爐,把鐵金屬分離出鐵渣,送到鑄造廠壓製成型鐵,再交由鐵匠鑄造成鐵具,最後再由人拋光打磨直至成品。
一塊岩石首先經過開採,或由爆破岩架取得,接著削割成條石運至石場,交由石匠錘擊打磨,最終拋光上色。這也很好地解釋了何為教育。僅有學校教育不足以形成性格,而應綜合各方面那些有助於少年培養自己性格的因素和影響。
教育始自家庭,發展於學校。教育受到大眾信仰、演講、書籍、人文地理、娛樂、朋友等等各方面的影響,擇善而棲有之,隨波逐流亦有之。無論身處何地、境遇如何,總有一些因素影響著少年性格的養成。
教育或性格的形成與雕鑿塑像和萃取金屬有截然不同的區別。一塊條石,抑或一片金屬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是被動的,是在外力作用下完成的。然而,人的教育絕不可如此,凡是接受教育的人必須扮演主動的角色。你可以接受各式各樣的學校教育,可以在家庭或社會遊刃有餘,但如果你不是抱著積極合作的心態,你永遠學不會做人的道理。
如果決心要學會做人,每一次經歷都會引起你的思考,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為你提供學習的養分,你每觀察一物,你的知識系統就提升一個層次。無論身處何地,只要你行為謹慎,處置妥當,你便即刻擁有良好的習慣。你將像勤勞的小蜜蜂,採集每個花朵上的花蜜。
躺在床上與你的心做一次懇談,用思想的力量、用澆灌有意義的冥想。在自己的祕密花園與神交談,懇求神的智慧,他許諾有求必應。與人為伴宜少言多聞,不可與無知者相交,但可從他們身上學到教訓。用心對待你身邊的人和物。田野邊、溪流旁、山巒間、天堂口到處都是哲學。
不難發現,智者與蠢材的明顯區別是:一個行走世界,打開眼界;一個行走世界,雙目緊閉。不管你承認與否,教育始終伴隨著你,你的性格正在不斷地形成。你應該自覺遠離不良的影響,自覺促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轉變。牢記這條真理,性格形成便成永恆。
幾年前,密西西比河畔發現了深深印刻在堅硬岩石中史前人類的足印,這些印跡是人踩在軟泥上留下的,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硬化,直至形成了化石,如今沒有人能抹去這些印跡。你們少年恰如這軟泥,凡與你發生關係的事物都會留下你的痕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逐漸趨於穩定,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小,最終會像那塊堅硬的岩石一樣,身上的印痕慢慢變成了固定的習慣。
一切你性格上的影響將不會輕易移除。著名藝術家華盛頓•奧爾斯頓曾長時間創作一幅重要畫作,就在他幾近完工之時,突然發現畫中存在一些瑕疵,他在那塊略有瑕疵的地方塗抹修改,想重新勾畫新圖。可偏偏在他塗改的過程中死神奪取了他的生命,畫家逝去,僅留未竟之作。無人能重現畫家當時的創作靈感。
如果你正處於發育中的性格受到不良影響,死亡對你發出及時歸去的命令,那麼命運將被永遠定格,猶如奧爾斯頓畫布上那一筆的失誤永遠印刻在他的畫布之上。
第一章 兒童與青年
一方面,年紀小的孩子容易誇大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另一方面,他們做的還遠遠不夠。孩子自認為比父母、老師或者其他長輩懂得多,他們覺得自己最勇敢、最聰明,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勇敢和聰明之中。
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流傳過這麼一句老話:「小屁孩笑老人家傻瓜,老人家嫌小屁孩瞎說話」。當然,我絕不會當面叫你們小孩子「傻瓜」,因為你們已經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知道如何獲取更多知識的途徑,但是你們大多只是憑經驗獲取知識。不過「世界是用來體驗的,也是需要發現的」,所以你們必須清楚「事實總是走在...
推薦序
自序
「誰會閱讀前言?」很多人沒這個習慣,而是直截了當進入一本書的正文部分。不過開始閱讀本書前,對它做些了解終歸是好事。還有誰能比作者本人更適合給讀者介紹他的書的內容與布局等資訊呢?我希望看到我們的年輕一代積極生活,努力做到人群中的佼佼者、培養健康向上的性格、增強時代主角感。具體說我的書對引導年輕人向上能發揮多大作用,我不好妄下結論,不過我這本書的寫作理念將會對一些人性格的培養做出一定的貢獻,對培養國家未來的競選人、立法者、總督、法官、牧師,以及律師和醫生等這些優秀的從業者都具有一定的價值。我之前曾致力提高美國青年人的道德品行,從接受的程度上來看,我相信他們將真誠地閱讀書中章節所列提示。本書專為男孩而著,抑或是為年輕的紳士而著,讀者年齡範圍分布從八歲十歲到十五歲十六歲不等,但都屬青少年。本書大體涵蓋的內容與另一本同時發行的拙作《做淑女》立場基本相似,兩本書中有些章節內容接近一致,有些則截然不同,還有些部分有差異。最後,本書作者懇切希望凡讀此書者皆可成就男人氣概,不辱男兒之名。
西元一八四七年一月
自序
「誰會閱讀前言?」很多人沒這個習慣,而是直截了當進入一本書的正文部分。不過開始閱讀本書前,對它做些了解終歸是好事。還有誰能比作者本人更適合給讀者介紹他的書的內容與布局等資訊呢?我希望看到我們的年輕一代積極生活,努力做到人群中的佼佼者、培養健康向上的性格、增強時代主角感。具體說我的書對引導年輕人向上能發揮多大作用,我不好妄下結論,不過我這本書的寫作理念將會對一些人性格的培養做出一定的貢獻,對培養國家未來的競選人、立法者、總督、法官、牧師,以及律師和醫生等這些優秀的從業者都具有一定的價值。...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兒童與青年
第二章 教育的本質與目標
第三章 虔誠是行動的源泉,靈魂的指標
第四章 順敬父母
第五章 與兄弟姐妹及其他家庭成員的相處
第六章 孩子與學校
第七章 餐桌禮儀
第八章 家庭禱告
第九章 一個人禱告
第十章 恪守安息日
第十一章 習慣
第十二章 鍛鍊身體
第十三章 勞動光榮
第十四章 心靈教育
第十五章 思維的教育
第十六章 閱讀
第十七章 寫作
第十八章 懶惰
第十九章 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第二十章 善始善終
第二十一章 確定交際範圍,發展朋友圈
第二十二章 遠離惹事生非的玩伴
第二十三章 休閒
第二十四章 管好嘴巴
第二十五章 與人為善的說話藝術
第二十六章 害人的好奇心
第二十七章 學會說不
第二十八章 做個有用的人
第二十九章 知足常樂
第三十章 德性、歡愉與虔誠禱告
自序
第一章 兒童與青年
第二章 教育的本質與目標
第三章 虔誠是行動的源泉,靈魂的指標
第四章 順敬父母
第五章 與兄弟姐妹及其他家庭成員的相處
第六章 孩子與學校
第七章 餐桌禮儀
第八章 家庭禱告
第九章 一個人禱告
第十章 恪守安息日
第十一章 習慣
第十二章 鍛鍊身體
第十三章 勞動光榮
第十四章 心靈教育
第十五章 思維的教育
第十六章 閱讀
第十七章 寫作
第十八章 懶惰
第十九章 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第二十章 善始善終
第二十一章 確定交際範圍,發展朋友圈
第二十二章 遠離惹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