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唐孝威的圖書 |
|
$ 70 ~ 300 | 尖端科技新知系列─分子影像與單分子檢測技術
作者:唐孝威、羅建紅、章士正、王彥廣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語言:繁體書 ![]() |
|
唐孝威1949年自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52年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從事核探測器研究以及π介子實驗。1956年至1959年間赴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從事高能物理研究。1960年回國後參加兩彈工程,後前往青海核工業部九院工作,他領導的研究室在中子點火實驗、核試驗近區測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66年12月的一次氫彈原理實驗中,他成為現場判斷和證實中國氫彈原理成功的第一人。
1970年代曾加入中國「一星」研製工作,1978年由他帶領的科學實驗小組赴德國漢堡電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從事高能物理實驗,加入丁肇中領導的馬克·傑探測器合作組工作。後來合作組通過實驗了傳遞強作用力的膠子的存在。1980年他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其後,他又在國內帶領研究組參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由丁肇中領導的L3國際實驗組工作。實驗組最後證實了三代中微子的存在。
1980年代後,他結識了貝時璋等知名生物學家,此後他便轉而進行物理學與生命科學交叉領域的研究。1994年出任攀登計劃項目「核醫學和放射治療中先進技術的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此後又開始從事腦科學、神經信息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曾參加973計劃項目「腦功能和腦重大疾病的基礎研究」中「腦高級功能的機制」課題的研究,還代表中國參加過全球「人類腦計劃」神經信息學工作組。
2013年6月5日,浙江大學將最高榮譽「竺可楨獎」頒給了唐孝威院士。
維基百科
系列簡介
「尖端科技新知系列」包含仿生材料、隱形材料、基因材料、基因晶片技術─解碼生命、分子影像與單分子檢測技術、光化學技術、磁製冷技術、環境生物修復技術等八本書。參與編撰的作者都是在材料科學、奈米科技、光電工程、生物科技、生物醫學等各最尖端學門領域造詣高深的專家與教授,叢書編委會中包括了中國科學院院長及數位院士;每位編著者均為學識淵博的學者,並且活躍於國際各領域科技學術界,掌握世界尖端的資訊。
本叢書中各書均獨立自成體系,但彼此之間也互相關聯,綜觀而言,都涉及了當前最先進也最熱門的奈米科技、材料科學、生物科技等議題。這套書讓大眾了解先進科技的研究進展及其對生活的影響,我們也從書中看到我們未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我們期望這套書的出版,能提升科普閱讀的風氣,讓人們願意去瞭解、認識這些最新科技的發展。
這套書對相關領域的課程也是很好的教材,內容詳盡,除了詳述相關技術及原理之外,也可瞭解到該技術目前的發展進程與研究展望。更適合教師們提供學生做為延伸閱讀的書單,在有限的課程時數之外更深入的學習。
本書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分子影像技術與單分子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方法、進展情況和發展前景。全書共分五章,包括分子影像、磁振分子造影、核醫分子造影、生命科學中的單分子檢測、單分子檢測中的螢光標記技術。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是較為宏觀的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而單分子檢測(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則屬於微觀的領域,在基礎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價值,本書集合中國科學院院士與多位教授、主任醫師,將二者有系統的結合起來。
本書注重語言的科學性與通俗性、知識的先進性與系統性、圖文並茂,具有“系統、新穎、易懂、實用”的特點,可做為大專院校相關課程入門教材,也可供從事醫學造影、分子檢測等相關研究與開發的科技人員使用,同時也是廣大讀者一窺尖端科技之科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