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走進和風便利商店
「叮咚」響了一聲,門開了,那音符跳躍而可愛,隨即傳來「歡迎光臨」的招呼聲,元氣飽滿、小巧明亮的一間店,就像街上的一個亮點。
冬夜裡的一道冷空氣降臨東京,無所不在的寒氣逼近我身上的每一個毛孔,沁涼沿著脊椎往上竄,覺得自己就像寒毛直豎的小貓,縮著身子骨在街上走,這時候,遠遠望見了便利商店Lawson的淺藍色店招——啊!不由得心裡微微一笑,這不正是我此刻需要的嗎?凍得手腳冰冷的我,正需要鑽進它的溫暖懷抱,點杯熱飲,來份冒著熱氣的包子或關東煮,天冷讓人食欲開,最好再買些薯條、洋芋片等小零嘴拎回旅館,補充抗寒熱量。
我在店內整齊羅列的食物櫃前流連,多元陳列的各款種類簡直就像個迷你小宇宙。這個季節站在冷凍櫃前的人很少,熱飲食區前的人多了一點,有泡麵、餅乾和洋芋片的那一區依然維持著不墜的人氣,賣季節限定商品的專櫃聚集了兩三位猶豫不決的客人,不知該選擇那一種口味。
我想著也許先來瓶暖櫃裡的熱奶茶暖暖胃,再來片關東煮中的油豆腐和黑輪墊墊肚子,對了!我最愛的Pocky是否又出新口味了?還有飽滿餡豐的脆皮捲心餅Collon、Calbee薯條、Morinaga巧克力呢?我是那麼專注於眼前琳瑯滿目的小零嘴,以及品牌、口味的選擇,是啊!可要專注啊!那麼那麼多種類的小零嘴令人目眩神迷,不專注點兒實在很難抉擇啊!
將場景從日本拉回台灣,不知你是否也有和我一樣類似的經驗呢?在台灣這個便利商店密度極高的地方,下雨到便利商店躲雨,天冷到便利商店取暖,想吃點、買點什麼時就到便利商店,親切、方便、多元,宛如一個包容度非常大的好鄰居,隨時滿足你的需求。
再將場景拉回日本,同樣的,日本也是一個便利商店相當密集的國度,family mart、Lawson、ampm、7-11,從外面看進去總像個自足完滿、色彩絢麗的小世界。我是便利商店的樂遊族,有機會到日本旅遊時,假如經過便利商店,管他有事沒事,都會忍不住鑽進店裡蹓躂逛逛,而最吸引我的,往往總是那些新鮮有趣的零食商品。
比方說,我向來最感興趣的季節限定商品。隨著四季的流轉,日本便利商店會跟著時序推出與季節印象有關的零食——春有櫻花,夏有熱帶水果,秋天來了楓葉紅,冬天則是雪精靈飛舞的銀白世界,藉由這些零食小點讓人從味覺體驗日本鮮明的四季風情。
又好比說,小零嘴的設計包裝,從顏色、繪圖到材質無不用盡心思,圖文結合經常呈現一種情景共生的樂趣——從小丸子點心麵的包裝上,那碗油光照人的豚骨拉麵照片,我好像真的嘗到了豚骨拉麵的美味;從Pocky盒子上一張色澤飽滿的雷諾瓦名畫,我忽地想起自己曾在奧賽美術館親臨大師畫作的美妙……。
不止這樣,還有呢?在發掘,在品嘗這些零嘴的某個時刻,偶然一些意念、想望、感觸,會像靈光乍現一樣從腦子底層閃爍出來,有些與食物本身有關,有些卻全然無關,比如:洋芋片vs.王建民、巧克力vs.不期而遇、蒟蒻vs.清淨、優格vs.五年後的自己等,類似這樣的小零嘴,輕隨想。
啊!我是不是想太多了呢?啊!真是沒辦法,迷戀和風便利商店零食的我,就是會這樣呀!「叮咚」一聲門開走進去,在與和風便利商店零嘴交會的那個瞬間,和我相遇的不僅僅是五花八門的美味,還有那源源不斷,耐人發想的趣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