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用「心」生活
今天的人們,在享受著物質上的極大豐富,同時却陷入了精神上的極大貧困,人們的幸福感與快樂感遠不如前。一個重要原因,
是我們過於重視身體的貪求,而不是適當的需要,我們為了滿足肉體表面感官的樂受,不惜殺盜淫妄酒,甚至不擇手段,看似很照顧自
己,實際上已遠遠超出了這個肉體自身所必需的承載力,我們很少慢下來靜下來問問我們的身體,即使它反覆通過一些不適的信號預警,
希望我們簡單一些,減少一些,調理一下,休養一下,可是我們對待自己的身體仿佛是他人一般,仍然我行我素,高速運轉,以至負擔過
重,於是産生了一系列的富貴病、慢性病、疑難病,終至疲憊不堪,病倒在床。這是身體不健康帶來的苦惱。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過於忽視精神的需要。大多數人沒有認識到生命對精神生活的需要,即使知道,也大多停留在文化與藝術
層面,最多是哲學層面。或者雖然達到了信仰的層面,但真正有正確信仰的人少之又少,不是誤信,就是迷信,或者是不究竟不圓滿的
信仰。正因為如此,我們常常處於精神饑渴狀態,於是産生了一系列的精神疾病,如失眠、抑鬱症、神經病,嚴重者自殺。有專家甚至預
言,威脅21世紀人類的疾病將是精神病。這是心靈不健康帶來的苦惱。
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也是為什麽我們吃飽喝足但仍不幸福快樂的根本原因,因為我們一方面過度放縱身體的貪求,另一方面遠遠沒
有滿足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
要解决上述問題,一方面,要減少身體的貪求,也就是不再「縱欲」;另一方面,要滿足心靈的需要,也就是要多多「關心」。
如何「關心」自己?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時時「觀心」。也就是說,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仿佛
是旁觀者一樣,用第三只眼睛觀察著自己的所 作所為,一言一行,起心動念。
我們的本心都是清淨的,如果我們真正能够做到時時觀照事事,做或遇到不好的事情時,我們自然也就能够覺知到,也就相對容
易規避。這也就是常說的「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觀心式」的生活, 也就是真正用「心」生活,這也才是真正地 「關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