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喬安‧凱恰托蕊

的圖書
如果用心去愛,必然經歷悲傷:你不必故作堅強,也可以盡情哭泣;被痛苦撐開的心,能裝進更多的愛。
$ 214 ~ 342
如果用心去愛,必然經歷悲傷:你不必故作堅強,也可以盡情哭泣;被痛苦撐開的心,能裝進更多的愛。
作者:喬安‧凱恰托蕊(Joanne Cacciatore,PhD) / 譯者:袁筱晴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18-06-14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68頁 / 21 x 14.8 x 1.9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圖書介紹14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喬安
喬安

《喬安》是美國歌手女神卡卡的第五張錄音室專輯。於 2016 年 10 月 7 日開始預購,10 月 21 日正式釋出。由Streamline以及新視鏡唱片發行。主要製作人包括女神卡卡、馬克·朗森以及BloodPop,其餘合作人有凱文·帕克、埃米爾·海伊尼、傑夫·巴斯克、約書亞·歐姆以及RedOne。

《喬安》的音樂風格大致上以樸實輕鬆的軟搖滾及流行舞曲為主,並著重於凸顯歌手的嗓音。歌詞深受歌手逝世的姑姑—喬安‧史蒂芬妮‧潔曼諾塔 (Joanne Stefani Germanotta) 的影響,以探討家庭、生活等情感元素為主軸。

當女神卡卡參與拍攝《美國恐怖故事》時,過程不僅影響了《喬安》的創作過程、讓她找到過去真正純樸的自己,也使專輯整體特色囊括了卡卡在衣著上以鄉村音樂為主要定位的視覺變化。例如,帶有1970年代風的柔性粉色寬邊帽。

為了宣傳《喬安》,官方釋出了三張單曲: 《完美幻象》、《百萬個理由》以及同名歌曲。《完美幻象》作為主打單曲於 2016年9月9日釋出,於法國及西班牙榜單上位居第一位,而《百萬個理由》則在美國位居第四位。而《喬安》,作為最後單曲由特定地區電台釋出。

專輯宣傳演唱會—喬安世界巡迴演唱會於 2017年8月1日開始巡迴演出,並於 2018年2月1日告終。

《喬安》作為卡卡在美國連續第四張的冠軍專輯,在釋出時獲得了「普遍好評」的成績。 它同時也在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日本及韓國的國際排行榜上位居第一、於超過十五個區域排行榜內位居前十強、以及來自多個唱片協會的銷售認證。

專輯《喬安》在第60屆葛萊美獎受提名為「最佳流行演唱專輯」,單曲《百萬個理由》受提名「最佳流行演唱歌手」;單曲《喬安》在隔年第61屆葛萊美獎則榮獲「最佳流行演唱歌手」。許多文章都指出這張專輯簡樸並凸顯人聲的風格影響了許多歌手的音樂事業,例如凱莉·米洛、麥莉‧希拉、凱莎以及賈斯汀‧提姆布萊克。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如果用心去愛,必然經歷悲傷:你不必故作堅強,也可以盡情哭泣;被痛苦撐開的心,能裝進更多的愛。

內容簡介


 ──沒有一顆心比破碎的心更完整──
誰說一定要用笑迎接每個明天?
學會與悲慟相處,練習向悲慟臣服
悲慟會轉化成愛

 
 
母親問道:「你看到死神帶著我的小孩經過嗎?」
「有啊。」黑刺李樹叢回答,「但是,除非妳用心靠著我,讓我暖和起來,
不然我不會告訴妳的。我快凍死了,全身覆蓋著冰,很僵硬。」
母親用盡全力把心貼在黑刺李上面,幫它取暖,刺深深穿透她的身體,
鮮紅色的血大滴大滴的流下來。
母親的心如此溫暖,整株黑刺李在黑暗的冬季夜晚綻放,長出綠葉。
然後它告訴母親該往哪個方向走。
──安徒生童話‧母親的故事
 
 

我們都曾經歷失落、承受痛苦

而也正是這些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別離

幫助我們從自滿的沉睡中覺醒

教會我們用「愛」與悲慟同在

我們的心會成長,生命更能活出意義


內容特色

既然死亡是我們無可避免的課題,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去面對;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讓我們幫助自己和他人面對失親之痛。
──許瑞云/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

從悲慟的黑暗中,轉化、蛻變,進而成為慈愛的化身,回應生離死別背後,那不死意義的召喚。
──釋自鼐法師/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


 悲慟造訪所有人的生命,無一豁免;然而「悲慟」的使命任務並不只是帶來眼淚與哀傷──若我們能如實經驗悲慟、接納它並給予尊重,而非一味逃離或恐懼──當我們願意與悲慟同在,視之為完整生命的不可或缺時,它會給我們正向積極的力量,幫助我們打開心門,更深刻地用「愛」與「慈悲」連結人我之間。

 本書作者喬安‧凱恰托蕊博士不僅研究悲慟情緒,還是一位禪師,更是全美首屈一指的諮商師;她伴隨許多人走過失去至親至愛的低谷。書中匯集了其二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描述她曾經陪同與支持的個人、家庭以及團體,其中也包括了她自己的悲慟經驗──透過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故事,以及那些「遭逢哀慟、面對悲傷、接受失去」的心路歷程,帶領我們學習同理他人及自我療癒,度過生命中每一個最難熬的時光。

 
▎衷心推薦

美國AMAZON讀者
Goodreads書評網站


▎專文力薦

許瑞云/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
釋自鼐/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


▎感動盛讚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本書是我讀過在面對悲慟時最好的書。幫助讀者感受到每個悲傷背後那不同形式但深深的愛。
──孫宗民/龍巖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中華一世協會理事長

愛有多深,悲慟就有多大,但生命總有同樣源自「愛」的能量,在悲慟時出現撫慰傷痛。書中每個故事都展現著因悲慟而出現的愛,撫慰每個閱讀的心。
──蔡仲庭/中華一世協會死亡體驗講師

這本日記式的生命之書,無疑帶給喪親者和實務工作者更大的勇氣,從「說」和「聽」失落故事的陪伴裡,看到悲中即有愛的道理。
──鄧明宇/諮商心理學博士、仁德醫專輔導中心主任

關於面對悲慟過程,我所讀過的最佳著作莫過此書!讀來既令人感到揪心,同時備受鼓舞。
──依拉‧以瑟瑞(Ira Israel)/赫芬頓郵報

本書看待悲慟的角度既非老生常談,也無陳腔濫調,提供如實透過悲慟成長的方法。這個方法並非超越悲慟,而是比較接近靈魂經歷化作春泥又重生的循環。某些人覺得失落彷彿斬斷他們與人性和生命循環過程的連結,但本書提供了希望。在這個花園之中,每個人都有修復與重生的機會。
──道格‧柏閔納(Doug Bremner)/醫學博士,埃默里大學精神科教授,著有《下金蛋的鵝》(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二0一一年)

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份經驗。書中許多情緒煎熬的例子,保證引發讀者暗藏的淚水,本書描述強烈悲慟難以言喻的深奧及迷宮般的本質令人讀來耳目一新,收穫良多。
──傑洛米‧維菲德(Jerome Wakefield)/社會工作學博士,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著有《我的悲傷不是病》(The Loss of Sadness,左岸文化,二0一七年)

凱恰托蕊博士的著作充滿力量,帶著誠實與勇敢檢視人類共有的經驗,引導悲慟者重拾悲慟,重新看待這個正常而神聖的過程,當悲慟者能堅持自己定義這個過程的時候,也能邁向療癒。
──瑪麗‧妮爾‧維坦(Mary Neal Vieten)/博士,美國專業心理學委員會(ABPP),戰地英雄前進非營利基金會(Warfighter Advance)執行董事

這是一本非常有智慧的指南,讀來親切、溫柔且強烈,讓我們充分體會完整的愛。這是一本神聖的書,充滿洞見與慈悲。
──法蘭西思‧威爾(Francis Weller)/著有《憂傷的狂野力量》(The Wild Edge of Sorrow)

這本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許多字句讓我讀來屏息。喬安博士與我們在生命心碎之處相遇,這是一個讓人徹底改變與轉化的空間。
──蜜拉白‧思達爾(Mirabai Starr)/著有《沒有絕望的商隊》(Caravan of No Despair)

這本傑作是一份偉大的禮物,適合送給經歷悲慟情緒者,或是正因失去所愛之人而面對喪慟者。
──「刺青的佛陀」網路平台(The Tattooed Buddha)

深刻而鼓舞人心的著作,本書適合經歷悲慟者、即將面對悲慟者,以及支持他人度過悲慟者閱讀。
──蓋博‧馬特(Gabor Mate MD.)/著有《在餓鬼之域》(In the Realm of Hungry Ghost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安‧凱恰托蕊Joanne Cacciatore,PhD
 喬安‧凱恰托蕊博士與「悲慟」有著深刻而多重的關係。她曾在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七日遭逢喪女之痛,這悲劇性的一刻猛推了她一把。縱然並非自願,她卻從此踏進「創傷性悲慟」的領域。
 凱恰托蕊博士持續進行與悲慟相關的研究與書寫,及擔任創傷與悲慟專題課程的負責人,幫助全球經歷失落與悲慟的人們。除此之外,她還是國際性民間組織「母親互助關懷協會」(The MISS Foundation)的發起人,此組織以協助痛失孩子(不論年齡或死因為何)的家庭為核心,並指導機構成員如何為這些家庭服務以及開設臨床教育課程。
 她同時也是受戒禪師,服務於禪蔓道場(Zen Garland)及其位於紐約市外的兒童悲慟中心。凱恰托蕊博士正在亞利桑那州瑟多納城外打造席拉之家(Selah House),這是一座為關懷動物而建立的農莊,也是為承受難忍之慟的人們所打造的中途之家,目的是提供團體互助療癒,旨在透過不同的方法,像是園藝、冥想、瑜伽、小組活動、與動物互動以及其他非醫療性的方式,協助悲慟者重新與自我、他人及大自然連結。

譯者簡介

袁筱晴
 來自氣候宜人的台中,曾於美麗的花東海岸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及中國語文學系,而後畢業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電影研究所。現為專職口筆譯者。喜愛哲學、音樂、及旅行。相信偉大的心靈傳統對現代生活及靈性發展的影響與助益。
 曾經擔任台灣首次舉辦的Google SIY搜尋內在關鍵字工作坊同步口譯,及家族排列大師史蒂芬‧維克多(Stephen Victor)和國際入世佛教協會禪修研討會逐步口譯。

 

目錄

【真心推薦‧感動盛讚】
【推薦序1】接納悲慟,踏上心靈轉化 釋自鼐法師
【推薦序2】面對才是療癒的開始 許瑞云醫師
【推薦序3】通往智慧及猛烈慈悲心之門 傑佛瑞‧儒本博士(Dr. Jeffrey B.Rubin)
【譯者序】 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袁筱晴
前言
本書提及之悲慟練習列表

1. 他人在我們悲慟中擔任的角色
2. 公開悲慟與私下悲慟
3. 悲慟儀式和藝術性的表達
4. 悲慟初期的表達
5. 缺乏養分的土壤
6. 文化敏感度
7. 承受難忍之慟
8. 暫停、內省及感受意義
9. 恐懼背後的恐懼
10. 一味追求快樂的危機與融合對立的感受
11. 不入悲慟,則難入愛
12. 悲慟強度與因應能力
13. 收縮與擴張的過程
14. 愛與失落的碰撞
15. 超越時空的愛
16. 悲慟擬人化
17. 暫停下來,感受悲慟
18. 練習與悲慟共存
19. 我心哭泣,淚如海
20. 赤腳走路
21. 自我關懷的重要性
22. 自我關懷與睡眠
23. 關愛自己的方法
24. 向家人與朋友表達我們的需求
25. 把自我關懷當成分心的藉口
26. 學習、適應與相信直覺
27. 當悲慟再現
28. 臣服與伸展
29. 當我們破碎時
30. 悲慟會持續多久?
31. 回憶的勇氣
32. 手牽手
33. 未處理的創傷性悲慟的力量
34. 數十年的沉默
35. 罪惡感與羞恥感
36. 向內與向外
37. 愛的功課
38. 悲慟的波瀾
39. 她說:「想起我,」
40. 儀式和小儀式
41. 慈悲行動的意義
42. 善意計畫
43. 在了解痛苦之後
44. 猛烈慈悲心
45. 馬兒雀瑪闊
46. 未被理解的悲慟及創傷所造成的代價
47. 跨世代的悲慟
48. 悲慟高湯
49. 黑暗帶來的禮物
50. 就我所知

後記
感謝
關於作者
 
 

 【推薦序1】接納悲慟,踏上心靈轉化 釋自鼐法師/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 

一、悲慟是怎麼一回事?
 在一個北美大學校園的冬晨,陽光透過氣窗斜斜地灘灑在屋內中央的大桌上,環繞著大桌,坐著十幾位社工系的研究生。因為一起修諮商輔導課的同學,邀請我旁聽這堂社工系的課,我倆並肩坐在大桌旁。上課鈴響後,走進來一位微胖的女老師,她簡單地和大夥打招呼之後,彎下身,略為遲疑的,將手伸到一個裝滿布塊的籃子內,隨手拿起一塊薄薄的布塊,在空氣中平整的張開,……咻!毫無預警的,布塊不見了,被撕裂成兩條長布條,無力的從老師握著的手中垂下來、飄盪著……。頓時,教室的空氣凝住了,訝異和困惑漸漸瀰漫在教室內。老師輕咳了一響後,還在蕩漾的訝異,似乎稍稍地被安撫了一些。大夥深呼吸一下,微微挺身,似乎告訴自己:「嗯,可以回來上課了……。」

 接著,老師說了這一段讓我至今仍然清晰記得的話:「失落親人、摯愛,就像這塊布被撕裂成了兩半一樣,無法再連接回去……。」接著,她刻意的轉動身體,舉起手中的兩條布,讓學生們更仔細看清自己眼前這不可逆轉的事實。清朗、穩重的聲音再度響起:「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你要知道,你很難規勸在你眼前,正在承受錐心之痛的遺屬:『要想開一點,不要傷心,早點回到正常生活等等。』這些話,無異要他們將撕裂的布塊,重新回復原狀一般……。」真是一語中的。借用物質上「撕裂」的動作符號,也在學術的殿堂上,定義了「悲慟」是一種「生、死」之間的斷裂,一種不可逆轉。但是,等一等,還有其他的嗎?在「不要」勸告之外,還有什麼是活著的人不能不知、不能不做?

二、悲慟是一種情緒創傷,需要陪伴和療癒
 二十年前,在理性的學術殿堂上,論及悲傷照顧的層面和過程頗為有限。然而,二十年後,隨著安寧醫護對靈性照顧的重視,諮商輔導界持續對「悲傷輔導」在理論和實務上的研究,有更多的看見和體會。然而,這仍然屬於專業學術界的成果。事實上,走筆至此,我不禁反問自己,當我對亡者的家屬說「節哀順變」之際,我是否在暗示遺屬,將悲慟封鎖在過去的記憶,就如同設置亡者的牌位一般。還是我願意告知遺屬:你已經開始走上自我探索的旅程,在那裡需要學習自我照顧的療癒。沒有人告訴我們,處在悲慟境遇的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面對這個「情感的傷口」,要當成類似車禍傷害一樣地看待悲慟的創傷。此情此境之際,是需要給自己時間、需要專業的知識教導我們,甚至需要一位「心靈復健師」,陪伴我們去敷傷、去復健。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活生生的將輔導悲慟者的歷程,從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透過協助個案的經驗實錄,從身體的、直觀體驗等面向,更博引各種靈性傳統的轉化方法,深度探索生死斷裂的缺口,要告訴我們的訊息是:從悲慟的黑暗中,轉化、蛻變,進而成為慈愛的化身,回應生離死別背後那不死意義的召喚。

 失去摯愛,有千萬種不同的原因。但是由此而生的悲慟,則是整個生命的失陷,無法逆轉的失陷,彷彿將人推到一個臨界點,讓人,無法回到過往的生活,而被迫走到一個新的處境上。遇到此情此境……,有人,因此跟著這個失落隱沒入黑暗,蹲身嗚咽,從此不再起身而活。有人,躲進各種讓自己分心的癮癖中,嘗試用心牆抵住悲慟的侵入,最終只能宣告無效。然而,卻也有人直視、擁抱這悲慟境遇的黑暗,包容、接納這黑暗帶來的痛苦、憤怒、失望、妄想、懷念等等……,勇敢矗立在黑暗中、融入黑暗;能夠逐漸地不被否認的狂想、爆裂的情緒所挾持,進而能從黑暗中,觸摸到溫馨的亮光,成為指引他人走出哀愁、悲傷的深谷中,再次回到這個世界的指引之光,成為慈愛之光的行動家。本書的作者,就是這樣一個行動家。

三、接納悲慟的轉化力量
 因為失去摯愛,而經歷不可言喻之苦,是人生中很難迴避的情境;但是,因為失去的悲慟而走上慈愛他人的選擇,則是一種心靈的轉化。這樣的轉化經驗,在人類文明史上早有許多智慧的洞見,例如:佛門所謂的「以苦為師」,基督宗教肯定的「受苦者有福了」等,都不約而同觸及到本書作者所分享的核心價值:承受、轉化不可言喻之痛。本書的貢獻在於作者將個人轉化悲慟的歷程,以及二十多年的悲傷輔導經驗,藉由深度的同理,並且以敘事的手法重現悲慟者各種情境,因而能提供讀者各種具體可行的自我照顧方法,讓讀者學習到:面對失去之痛,需要時間學習如何自我照顧和療癒。更且,本書介紹不少因為「失去」而傷心欲絕的個案,從面對、關照個人的悲慟之後,進而將悲慟轉為助人的動力。這些實例活活潑潑地揭示:悲傷療癒過程中逐步的接納,能帶領人們與這不可逆轉的悲慟,有不一樣的連結──因為接納而能承受;因為承受,進而能夠感知、體諒他人悲慟之苦。由此,關愛他人的力量也隨之逐步綻放,如同浴火後重生的鳳凰一般。生命之苦,成為試煉慈悲和智慧。


【推薦序2】面對才是療癒的開始 許瑞云醫師/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

 死亡是人生必然要面對的課題,不少人問過我該如何陪伴安慰失去親人的哀慟者。面對痛失摯愛的親友,如果用錯方式安慰或講了不恰當的話,很可能會造成他們更大的傷痛。
 
 本書《如果用心去愛‧必然經歷悲傷》的作者,是一位母親,她將失去孩子的親身經驗寫下來和讀者分享,因為走過這樣的歷程,作者後來進入該領域從事寫作和研究,幫助世界各地許多同樣經歷喪親之痛的人,一起將哀慟轉化為平靜的力量。
 
 本書前半部點出許多我們在安慰受喪親之痛的人時,很容易產生的問題,包括不當的言語、眼神、態度和行為。書中給予安慰者建議,告訴我們如何真正的同理和陪伴,才不會讓喪親之痛的親友感到被二度傷害。
 
 書的後半部,作者以親身經歷和多年來的研究及輔導經驗,告訴我們失去至親的創傷過程可以如何被療癒。很多人會想盡辦法避開這樣的劇痛,儘量不想也不提,但一味逃避卻往往扼殺了被療癒的可能性。作者建議我們要去切切實實的經驗和面對巨大的痛苦,因為面對才是療癒的開始。
 
 只有在如實經歷和體會自己難以承受的痛苦過程中,我們才能學會接受「痛苦是無可避免的」,也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無助感」。一旦我們接受了這樣的事實,就能啟發慈悲心,而慈悲的對象最初往往是自己,慢慢的,就會對所有眾生之苦都能懷有慈悲心。
 
 既然死亡是我們無可避免的課題,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去面對,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讓我們幫助自己和他人面對失親之痛。


【譯者序】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袁筱晴/本書譯者

 當我拿到本書的書稿時,充滿好奇。是什麼樣的人會想要研究悲慟,以及撰寫和悲慟有關的書?這會是一趟怎麼樣的閱讀旅程?當至親逝去而必須面對悲慟,絕非易事。當我們陷入這樣的生命情境,或周遭的親朋好友遇到了這種狀況,即使有心想幫忙卻使不上力,該怎麼辦?

 埋頭坐在電腦桌前對著螢幕和書稿的日子裡,我一邊帶著眼淚及微笑翻譯,同時找到了答案。我在許多失落的故事中感受到那份椎心刺骨之痛,同時一窺悲慟的本質,也明白了為什麼正視自己及他人的悲慟如此重要。正如凱恰托蕊博士在書中強調的,面臨悲慟與失落的當事人,她往往不設定「恢復的目標或方向」,她重視的是如何提供安全的空間讓失落者如實經歷湧上來的情緒或念頭,閱讀本書就像是親身走過一趟陪伴悲慟者的旅程,讓悲慟者覺得被了解,也讓陪伴者對於悲慟狀態有更多理解,進而產生同理心。

 我在她的字裡行間感受那股堅定而溫柔的力量──這股力量並非憑空得來,而是透過再三如實經歷失去女兒的劇痛,不抗拒,也不執著,就只是去經歷當下痛苦的感受,所慢慢生長出來的力量,要具備這份力量,先要必須不害怕粉身碎骨,願意臣服,因為莫大的勇氣,她不但親身經歷這個過程,並且持續在這條路上幫助其他人這麼做。

 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學習到看待悲慟情感的不同觀點。因為自身失落與悲慟的經驗,凱恰托蕊博士點出一般大眾面對悲慟的方式,如何影響悲慟者表達 (或不表達)他們的情感。日常生活中,表達悲慟,甚至看到或聽到悲慟,都是不尋常的事,通常悲慟就只在告別式當天,或在那前後一陣子發生。許多人的生命中都經歷過悲慟,但是我們只習慣在初期表達強烈的悲傷,之後對逝者的思念和不捨就只能放在心裡,讓時間將之沖淡。她進一步指出,這些沒有被表達的情緒對於另一半、親子之間以及未來世代及社會的影響,需要更多的關注。

 此書同時提供許多練習方法,讓願意如實去經歷悲慟的人知道他們可以透過什麼方式幫助自我療癒,更寶貴的是,凱恰托蕊博士為我們指出,悲慟沒有特定的時間長度,也沒有某種表達方式,每個人的悲慟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曾有悲慟情緒卻不知如何跟他人表達或訴說的經驗者,讀到這句話,應該都鬆了一口氣吧!我認為,每個人的悲慟,就如同令人懷念的逝者在我們心中獨特的面貌一樣特別、一樣不可取代。而這一點恰好引領我們走到本書中最令我受用的其中一個觀念:不入悲慟,則難入愛。

 談到悲慟,往往令我們心生畏懼,但是我們忘記如果因為失落而經歷深刻的悲慟,正是因為我們曾經深刻的愛。假如因為恐懼抹滅了悲慟,是否同時也將曾有的愛拒於門外呢?還好凱恰托蕊博士提醒了我們這一點,還好她懂,所以我們在不同的章節裡面,或哭泣,或微笑,都是因為這些生命故事打動我們的心,而讓我們願意鼓起勇氣,重新敲開悲慟的章節,並且知道我們並不孤單,知道有人懂得,還有很多人曾經、正在或即將面臨這段旅程。

 很慶幸能夠以譯者的身分將這本書分享給更多中文讀者,不論您是正在經歷悲慟者,或是需要陪伴他人度過失落的情緒,相信凱恰托蕊博士面對悲慟平實的處理態度及深富同理心的文字,都能讓您在閱讀的過程中知道您並不孤單。

 在此特別感謝楊書婷老師以及法鼓文理學院的翻譯夥伴對我在翻譯上的指導與支持;同時,也非常感謝橡樹林的嘉芳總編輯,和編輯璧如在翻譯過程中給予的協助與鼓勵。最後,要感謝長期關心及推動身心成長,而願意為此書作推薦序的許瑞云醫師以及自鼐法師,以及所有提供推薦短文和掛名推薦的專家們,謝謝你們對這個主題的關注,讓更多人能學習到面對自己悲慟的方式,同時更知道如何關心周遭經歷悲痛過程的親朋好友,期許這本書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生命課題,並且得到更多力量來面對這一段人生的經歷。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613754
  • 叢書系列: 眾生
  • 規格:平裝 / 368頁 / 21 x 14.8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5歲~99歲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真的好奇怪5
作者:國家地理學會叢書部
出版社: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1
66折: $ 15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套書(二冊):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法蘭西特派週報
作者:伊恩.納桑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3-07-10
66折: $ 85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榮格與史坦納:靈性心理學的曙光
作者:格哈德.威爾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1-20
66折: $ 50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岩合光昭 貓
作者:岩合光昭
出版社: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6
66折: $ 23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波段的紀律:我在海龜操盤手訓練、法人交易現場學到的進場、加碼、退場紀律,守住紀律獲利至少50%
作者:雷老闆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4-09-27
$ 363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NO猥婦NO LIFE!【黑條修正】
作者:chin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0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英文作文,抄這本就夠了:實用句型+學測例題+豐富範文,輕鬆擺平英文寫作
作者:李宇凡
出版社:捷徑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06
$ 28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暢銷全新修訂版):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作者:佩特.沃克
出版社: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1-06
$ 39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神奇柑仔店18:紅子與錢天堂的起點
作者:廣嶋玲子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4-10-31
$ 28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童話裡的心理學
作者:鐘穎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01
$ 33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異劍戰記  瓦倫迪歐-06
作者:七尾七希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1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誤信︰為什麼理性的人會相信不理性的事
作者:丹.艾瑞利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1
$ 375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