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春天,一場看似勝負已定的盲目試飲會,竟意外掀起撼動葡萄酒世界的革命。《1976巴黎品酒會》,訴說這一波段仍在發展中的故事。
*****
1976年5月24日,英國酒商斯伯瑞爾為了向法國人引介加州酒,在巴黎舉辦一一場品酒會,評比八支名氣最大的法國葡萄酒和十二支默默無名的加州葡萄酒。因為對手「實力」懸殊,從主辦人、評審到媒體,一致認為法國酒贏定了。
不料評比結果一出爐,全場譁然。加州蒙特雷納酒莊(Chateau Montelena)的白酒與鹿躍酒莊(Stag's Leap Wine Cellars)的紅酒,雙雙擊敗波爾多與布根地的知名酒莊。法國評審大驚失色之餘,心裡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加州人是怎麼辦到的?
著名的法國酒莊幾乎都有顯赫、悠遠的歷史傳承,一九七○年代的加州酒廠則多屬半路出家。鹿躍酒莊與蒙特雷納酒莊的主人,一個原本是大學講師,一個則是職業倦怠的房地產律師,除了滿腔熱情,兩人都是葡萄酒的門外漢。但他們受益於納帕谷不藏私的互助精神、現代科學研究的輔助,以及自己的開放心態,另闢蹊徑,終得驚世佳釀,也鬆動了法國在葡萄酒世界中唯我獨尊的態勢。
今天我們能以更平實的價格,品嘗選擇更多、質地更好的葡萄酒,巴黎品酒會居功厥偉
。而這場世紀評比的來龍去脈、參與人物、深遠影響,以及新、舊世界葡萄酒業的今昔樣貌,在《1976巴黎品酒會》中,終於生動、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作者簡介:
喬治.泰伯 George Taber
美國加州人,曾任《時代》(Time)雜誌記者與編輯二十一年,足跡遍及布魯塞爾、波昂、休士頓、華府、紐約等城市。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六年派駐巴黎,期間大幅報導法國的烹飪與葡萄酒。一九八八年離開《時代》,創辦紐澤西州唯一的商業性週刊《NJBIZ》,後於二○○五年轉手。現與妻子住在美國羅德島州的布洛克島(Block Island)。
喬治‧泰伯是巴黎品酒會唯一在場的媒體記者,偏偏他正是發行量龐大的《時代》雜誌的記者。正因為他當年所寫的報導,巴黎品酒會才能在葡萄酒世界響起平地一聲雷。
譯者簡介:
劉佳奇
政治大學哲學系、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職誠品書店外文圖書企畫、採購多年,目前在居家忙碌之餘,兼事翻譯。
審訂者
劉鉅堂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十年後,於一九九一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與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與葡萄酒相關的學、經歷豐富,包括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特優高級文憑與葡萄酒講師認證、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等,著、譯有《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導言
劉鉅堂
在葡萄酒的世界裡有所謂「新世界」與「舊世界」之分,舊世界指的是在歐洲釀酒歷史比較久遠的國家,如法國、義大利等,新世界則是指北半球的北美洲以及南半球所有產酒國,釀酒歷史相對淺,而且大多數是經由舊世界的移民所帶來的釀酒文化與技術奠定基礎的。
在一九七○年代,所謂的佳釀幾乎都是指來自舊世界的,特別是法國的紅、白酒,新世界的加州所生產的葡萄酒,不但法國人嗤之以鼻,連葡萄酒鑑賞家或甚至一般葡萄酒愛好者都不會重視;然而,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四日一場「陰錯陽差?的品酒會不只改變了加州葡萄酒業的發展,同時在新世界釀酒國家也產生深遠的影響。
說是「陰錯陽差」,因為主辦品酒會的英國人斯伯瑞爾和他的夥伴美國人蓋勒格在籌辦品酒會之前,完全沒有預期會產生後來的驚人結果,他們只是利用美國紀念建國兩百週年的機會,辦一場輕鬆的加州酒與法國酒的評比,目的是宣傳他們在巴黎所經營的酒店與葡萄酒學校。被邀的九位法國籍的頂尖評審,一開始也抱著好玩的心情來品嘗加州酒,不但事先沒被通知要與法國酒做「盲目比較品嚐」,更沒想到後續的結局讓他們背上一輩子的罵名。
如果當時沒有媒體在場,這場評比會的影響可能就減弱很多,可是就算僅僅來了一位記者,偏偏他又是影響力深遠的《時代》雜誌派駐巴黎的記者喬治‧泰伯,更重要的是評比結果又出乎當時一般人的意料之外,加州的紅、白酒都擊敗法國酒而奪冠,使得泰伯的報導更有刊登的意義,於是……
憑這場評比就論定加州酒打敗法國酒,或法國酒不如加州酒了嗎?當然不是,它只是讓加州酒在國際葡萄酒舞台上嶄露頭角,更重要的是顯現了加州也有適合生產頂級葡萄酒的風土條件,進而使得新世界其他產酒國更有信心去生產可媲美法國酒的佳釀。
不甘心法國酒在一九七六年評比中受挫的人士多會有一種說法:當時參與評比的法國酒酒齡尚淺,它們需要陳年時間才能顯現真正的實力,表現更好。三十年後的二○○六年五 月二十四日,加州與倫敦分別有一場一九七六年品酒會的重演(只有紅酒部份),結果加州的蒙特貝羅山脊葡萄園一九七一年份在兩地都獲得第一名(一九七六年這支酒名列第五)--加州酒又打敗法國酒了嗎?從此法國酒就不如加州酒了嗎?以一場評比去下此定論是過於簡單,我個人的結論是加州頂級酒也能像波爾多佳釀一樣,可以陳年,發展出更好的風味--這何嘗不是追求多樣風味的葡萄酒同好的福氣,因為我們有更多的選擇了。
名人推薦:導言
劉鉅堂
在葡萄酒的世界裡有所謂「新世界」與「舊世界」之分,舊世界指的是在歐洲釀酒歷史比較久遠的國家,如法國、義大利等,新世界則是指北半球的北美洲以及南半球所有產酒國,釀酒歷史相對淺,而且大多數是經由舊世界的移民所帶來的釀酒文化與技術奠定基礎的。
在一九七○年代,所謂的佳釀幾乎都是指來自舊世界的,特別是法國的紅、白酒,新世界的加州所生產的葡萄酒,不但法國人嗤之以鼻,連葡萄酒鑑賞家或甚至一般葡萄酒愛好者都不會重視;然而,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四日一場「陰錯陽差?的品酒會不只改變了加州葡萄...
章節試閱
前言
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好的工作嗎?一九七○年代中期,我擔任《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派駐巴黎記者。辦事處很小,所以我幾乎什麼新聞都得寫,從法國政治到流行時尚,無所不包。此外,歐洲其他國家也歸巴黎分社負責,若是發生大新聞,我還得兼程趕往;一下飛到馬德里採訪西班牙總理遇刺,一下到里斯本報導革命,一會兒又到阿姆斯特丹,調查荷蘭女王的王夫涉嫌捲入收賄醜聞。
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四日,我人剛好在巴黎。之前的一個星期,我向紐約的主編提了一個題目,要寫一篇酒評報導:幾支名氣最大的法國葡萄酒將和初出茅廬、默默無名的加州葡萄酒一較高下。這件事看似沒什麼了不起--顯然法國酒是穩贏的,但身為土生土長的加州人,我對葡萄酒早就培養出興趣,而且我在瑞士、德國、比利時,當然還有在法國求學、就業期間,對歐洲的葡萄酒也略知一二。
《時代》雜誌派駐世界各地的記者每週都會提出好幾百個新聞故事,但只有少數被排上出版時程,能登出來的更是鳳毛鱗角;這可是活生生、血淋淋的適者生存競爭,搏的是奇貨可居的版面,最後呈現出來的必然是生動精彩的報導。雖然我提的報導被排上版面,但我很清楚,刊登的機率渺茫。如果正如大家所預期的法國酒獲勝,這則報導就沒戲唱。但誰知道呢?再說,我到了評比現場,說不定有機會品嘗名酒--至不濟,那也是個很不錯的好所在,供我消磨漫長的午後時光。
這場酒評會的會場設在洲際飯店(InterContinental Hotel),而雜誌辦公室則在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ees)附近,相距不遠。如果是冬天,我會搭地鐵前往,不過時值春天,風和日麗,所以我選擇步行穿過沿著大道的美麗公園,來到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巴黎是全世界最美的城市,而我認為,協和廣場是巴黎最美的地方,歷史建築處處可見、文人雅士熙來攘往,教人好不興奮。這裡也是蓋希文(George Gershwin) 創作︿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背景的所在。我信步經過美國大使館、矗立在協和廣場上被暱稱為埃及艷后方尖碑(Cleopatra's Needle)的埃及方尖碑,來到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騎樓下服飾店林立,展示著最新的時尚精品。洲際飯店就坐落在加斯提里昂路(Rue de Castiglione)上,緊鄰里沃利路和宏偉華麗的凡登廣場(Place Vendome)。洲際飯店是巴黎最時髦的飯店之一,散發著高尚品味和奢華的氣氛。
飯店門房引我到中庭酒吧的另一側,進了一間小而雅緻的房間,評比的會場正在此。穿著燕尾服的服務生正忙著佈置會場、鋪桌巾、擺杯子。我認得這場酒評會的主辦人斯伯瑞爾,他是英國人,在附近開了一家叫做瑪德蓮酒窖的葡萄酒鋪,也見過他的事業夥伴蓋勒格,她是美國人。我曾在瑪德蓮酒窖附設的葡萄酒學院(Academie du Vin)上過她的葡萄酒入門課程,而我之所以會報導這場酒評會,她的請託也是因素之一。這場酒評會是為了替他們的酒鋪和學校打知名度,但是幾乎引不起任何媒體關注,事實上我是在場唯一的記者。我和蓋勒格打過招呼後,便開始做起筆記。
九名評審陸續抵達。我一個都不識,不過個個來頭不小,都是法國頂尖的葡萄酒專家。評審在就座前先握握手,稍事寒暄一番,然後才在長條桌後坐定。這是一場盲目試飲(blind tasting)的品酒會,意思是,酒的標籤都被遮去,評審不知道喝的是什麼牌子的酒,只知道酒是產自法國和加州,紅酒是波爾多(Bordeaux)風格的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白酒則是布根地(Burgundy)風格的夏多內(Chardonnay)。下午三點一到,服務生便拿著沒有酒標的酒瓶沿桌倒酒。裁判的面前只有分數卡、兩只玻璃杯,以及一小條用來清除口中酒味的小麵包,別無他物。按照品酒會慣例,評審先從白酒品起。
這是一場非正式的品酒會,所以評審在品酒時,我可以在會場隨意穿梭走動。評審偶有輕聲交談,但在正式的品酒會,評審一定都是靜靜專注眼前的工作。
白酒的評審進行到一半,我開始注意到一件事,很令我震驚。我手上有一份酒單,注意到評審開始搞混;他們把法國酒當成加州酒,把加州酒當成法國酒。長桌這頭的評審堅持某支葡萄酒是法國產的,但那頭的評審卻說那是加州酒。
雷蒙‧奧利佛(Raymond Oliver)是法國巴黎大維富餐廳(le Grand Vefour)餐廳的主廚兼老闆,這家餐廳是法國美食的代表之一。他搖了搖杯中的白酒,舉杯對著燈光仔細察看其淡黃色澤,聞一下,然後喝了一口,過了一會兒,他說:﹁啊!又回到法國酒!﹂我看了酒單兩次,確定奧利佛喝的其實是來自加州納帕谷一九七二年的弗利馬克修道院(Freemark Abbey)的夏多內白酒。接著,法國美食與美酒指南《戈爾米歐》(GaultMillau)的發行人克勞德‧杜布瓦-米約(Claude Dubois-Millot)嘗了另一杯白酒,信心滿滿地說:﹁這絕對是加州酒,毫無香味。﹂但那其實是拉莫內-普呂東(Ramonet-Prudhon)酒莊一九七三年的巴塔-蒙哈榭(Batard-Montrachet),布根地最上等的白酒之一。
斯伯瑞爾主辦的這場巴黎品酒會有可能變成一篇有趣的報導。
前言
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好的工作嗎?一九七○年代中期,我擔任《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派駐巴黎記者。辦事處很小,所以我幾乎什麼新聞都得寫,從法國政治到流行時尚,無所不包。此外,歐洲其他國家也歸巴黎分社負責,若是發生大新聞,我還得兼程趕往;一下飛到馬德里採訪西班牙總理遇刺,一下到里斯本報導革命,一會兒又到阿姆斯特丹,調查荷蘭女王的王夫涉嫌捲入收賄醜聞。
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四日,我人剛好在巴黎。之前的一個星期,我向紐約的主編提了一個題目,要寫一篇酒評報導:幾支名氣最大的法國葡萄酒將和初出茅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