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雖為佛教禪修的要訣心法,但它的精神卻是普世適用,不僅對佛教徒,對所有人亦深有實質上的助益。本質來說,正念即是覺醒。當我們面臨每個當下所展現出來的獨特之美與潛能時,心靈總處於麻木而非覺醒的狀態。儘管我們的心性習於自動運作,卻常使我們忽略了真切地去生活、成長、感受、去愛、學習、形塑事物、自我療癒的珍貴時刻,然而同時,我們的心也擁有與生深俱的力量,來喚醒我們面對生命的重要瞬息,並運用這股力量造福自己、造福他人與我們居住的世界。如欲蒔花,不任蔓草叢生,我們便要悉心照料花園;同樣的,正念亦需孜孜不怠地培育,培育吾心,使之覺醒,這就是禪修。正念之美在於:無論身在何方,去向何處,只要正念在心,便彷彿隨身攜帶著一座花園。正念既超乎時間,又寓含於時間之內。
喬‧卡巴金在書中標出每個人生命中培育正念的簡要路徑,禪修入門者和老參皆一體適用,甚至對所有想重拾生命瞬息的豐盛的人士,也深具參考價值。
【名家推薦】
為何一本平易近人的禪修小書,竟能如此暢銷呢?答案似乎不在於它的宏言偉論,而在於它忠實地反映出西方社會靈修的迫切需求。
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助理教授
作者短短的每段行文,像貼心老友和自己娓娓道來:如何關愛自己的心,鼓舞自己勇敢面對不想看的問題等,教導讀者學會安然地過生活。
自鼐法師∥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
禪修是專注和聆聽內心的藝術,非但不是從世間隱退,反而幫助你更完整、更有效率、更平靜地享受世間,喬恩‧卡巴辛在本書中道盡禪修的本質。
狄恩.歐寧胥∥心臟病權威醫師
本書是十分清晰而實用的禪修指南,看似簡要,卻觀照深刻。
肯尼斯‧白里悌∥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
理想上,禪修不該是去做的,而是去活出來的,喬‧卡巴金以清明、自在和詩句,為這種活生生的精神劃下一條路徑。
雪倫‧薩爾茲堡∥《慈心與信仰》作者,知名禪修導師
喬‧卡巴金再次以他清明的智慧,闡揚了禪修歷程的簡樸和深度,書中充滿深刻觀照,提醒我們覺醒的境界並非遠在天邊,而就在我們置身當下的時刻。
克莉絲汀‧費曼∥《女性之覺醒與靜默》作者,英國蓋婭禪修之家創辦人之一
作者簡介:
喬‧卡巴金博士(JonKabat-Zinn,Ph.D.),生於194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麻塞諸賽州醫學院的榮譽醫學博士,也是禪修指導師、作家。1979年,卡巴金博士為麻州大學醫學院開設減壓診所,並設計了「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StressReduction,MBSR),協助病人以正念禪修處理壓力、疼痛和疾病,獲得多方肯定。1995年,麻州大學再邀請卡巴金博士設立「正念醫療健康中心」。他開始進行關於身心互動療癒效能的研究與相關臨床應用,希望能藉此有效緩減慢性疼痛與壓力引起種種失調症狀。二十多年來,卡巴金博士創發的「正念減壓療法」已被醫療、學校、企業、監獄等機構廣為應用,目前美、加等地約有二百多家醫療院所和相關機構都運用正念減壓療法幫助病人。卡巴金博士對靈性療癒的貢獻良多,獲獎無數,他亦為精神與生命研究所(MindandLifeInstitute)的董事,協助推動佛教界領袖與西方科學家的對話與交流,以期更深刻探索人類的心智、情緒與疾病。卡巴金博士著有多本暢銷書籍,包括《多舛的生命之旅》、《每日的祝福》、《藉正念安度憂鬱時光》、《安抵家門︰關於正念的一○八堂課》等。目前定居波士頓。
章節試閱
上樓
日常生活中可以修習正念的機會不可勝數,上樓對我就是個好練習。我在家時每天就得上樓幾百次,到樓上拿東西,或與樓上的人講話,可是我的長期基地在樓下,所以我常在樓上樓下來回奔波,我上去是因為找到我需要的物品,或上完洗手間之後要下來。
於是我發現自己常需要被拉到另一處,或被下一件必須做的事、下一個必須去的地方所牽制。有時我察覺到自己三步併做兩步衝上樓;有時正念會覺醒,逮到自己在狂熱中衝刺,我覺知到自己有點喘不過氣,心臟在疾速跳動,內心也一樣。當時我整個生命被一些匆忙的目的所驅策,以致上樓以後常常忘掉這些目的的意義何在。
如果我能在樓梯最低一階或剛開始上樓之際,捕捉到這股能量的波動,我就會慢下來,不只是一步一階,而是非常慢,也許一息一步,提醒自己,為了此時此刻生命的全然存在,沒有什麼地方不能等到下一刻再去,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等到下一刻再拿。
我發覺當我記得運用正念時,一路上比較能夠連繫上我的生命,也比較有中心;我也發覺其實並沒有所謂外在的匆忙,只有內在的匆忙,而這份匆忙是被缺乏耐性和失念下的焦慮思考所驅策,有時細微到我必須仔細聆聽才偵測得出來,但也有時明顯到怎樣也扭轉不了它的力量。只要我覺知到內心的匆忙及其後果,這份覺知本身就會幫助我,使我在擾動的時刻裡不會完全失去自己。還有,你可能已經猜到了,下樓也是一樣,但下樓時因著地心引力,所以要慢下來更困難。
【請試一試】
用家中尋常且一再重複的機會來修習正念,開門、接電話、找家人講話、去浴室、從烘乾機中取出衣服、走到冰箱前,都是可以慢下來,也都是與每一時刻緊密連繫的好機會。留意一下,推你走向電話或聽到第一聲門鈴響的內在感覺,你為什麼需要這麼急著反應?快到將你從生命中平順的前一刻抽拔出來?這樣的過渡期能否更優雅一些?可不可以一直保有正念?
還有,試著與這些事情同在,像是淋浴或吃飯等等事情。淋浴時你真的在淋浴嗎?有感覺到水流過皮膚嗎?還是你思緒飛走了,或在念頭中迷失,而根本沒有真正在淋浴?吃飯也是另一個練習正念的好機會,你嚐到食物了嗎?你察覺到自己吃得多快、吃了多少、在何時何地吃、吃了些什麼食物嗎?你能整天都與自己同在、一再一再將自己帶回當下嗎?
什麼是我此生的使命?
我們最好一再自問:「什麼是我此生的使命?」不然,我們可能履行了別人的任務還不自知;說得更明白些,這個別人可能根本是我們想像力所虛構出來的我,甚且是我們想像力的囚徒。
身為會思考的動物,我們一如所有生物,一方面被所謂「軀體」這獨一無二的有機體所包圍著,另一方面又被一視同仁地鑲嵌在縱橫交織生命現象之中。只有我們,在活在陽光下的短暫人生裡,能夠扛起「為何而活」的責任,不幸地也唯有我們才會被這顆思慮的心迷障短暫的一生,而只要我們一直躲在思考慣性和制約的陰影之下,我們甚至有可能永遠發掘不了自己的獨特性。
發現並發明「網格球頂」(geodesic dome)的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三十二歲那年經歷一連串生意失敗,深感自己一無是處,最好還是自行了斷,至少可以讓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兒日子好過些。某天晚上,他在密西根湖畔徘徊數小時,輕生的念頭縈繞不去,雖然他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日後讓人驚嘆不已,但顯然他當時覺得凡嘗試過的、努力過的全都一事無成。然而,他並沒有選擇結束生命,反而從此決定活下去(也許是因為他深刻的信念,相信宇宙的統一和秩序,而他是其中的一部分),彷彿過去的他在那晚真的死去了。
他既死了,就不必再擔心個人的事往後會如何發展,而可以自在地以宇宙代表的身分活著,他的餘生就算是件禮物了。後來,他並不為個人而活,反倒經常自問:「在這星球上(他稱我們這個星球為地球太空船〔Spaceship Earth〕所需要做的事,那些是我知曉箇中一二,且又是我不做就沒人做的?」他決定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然後根據所得的啟發來做事,並跟隨直覺而行。如果你也這樣受雇於整個宇宙,為人類盡力,你可以由你這個人、你的風格以及你的行事,對你身處的環境做出修正和貢獻,然而這一切不再關乎個人,反倒是宇宙整體運作中的一部分。
我們很少決心去質疑,內心對我們的召喚是要做什麼、要成為什麼,然後就此深入思惟。我總喜歡將這類努力置於問題的形式中來陳述:「什麼是我此生的使命?」或者「我最關心且不計代價去做的是什麼?」如果我問了這樣的問題,卻只有「我不知道」這種答案,那麼我就會繼續再問。如果你二十幾歲開始反思這類問題,等到你三十五歲或四十歲,甚或五、六十歲,這個探索本身會帶領你到達一些境地;你若只遵照主流傳統或父母的期望,甚至僅跟隨未經檢驗、自我設限的信仰和期望,是達不到此番境界的。
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年齡開始問自己這些問題,因為每一段生命時光對你的觀點和選擇都有深刻影響,這並非改變你該做的事,而是改變你看待或觀照事情的方式,以及做事的方法。一旦宇宙是你的老闆,即便你仍領著別人付你的薪水,事情也會開始變得有趣起來,但是你必須有耐性,你的生命要花點時間才能成長到這種境地,下手的地方當然是此處。至於最恰當的時間呢?你覺得當下如何?
你絕對料想不到這樣的內省會帶給你什麼啟示。富勒本人常喜歡說:「在當時看起來發生的事件,從來不能夠代表整個故事。」他指出,對蜜蜂而言,蜂蜜自然是最重要的,但蜜蜂同時也是大自然執行花粉交配的媒介。沒有一件事是孤立的,每一事件都與其他事件有關,大自然的基本原則是相依相存,現象不斷在不同的層次展現,我們必須盡可能認識到交織錯綜的整體,並學到以誠實和決心,在繁複的生命織錦上追隨我們自己的那條絲線。
富勒相信大自然有一基礎的結構,在其中,形式和作用不可避免相互連結在一起。他相信大自然的藍圖終將顯示出意義,終將在許多層次上與我們的生命產生實際的關連。在他去世前,X光結晶體研究顯示許多病毒──介於生命邊緣的大分子中的次微組成──其結構與他研究多面體而發現的測地學原則是一致的。
可惜他生前未及見到,他的種種發明和想法深深影響了後人,他也未能料到後來的科學家竟奠基於此,而發現一種具有奇妙性質的足球狀碳化合物──後來稱為富勒烯(Buckminsterfullerenes)或巴基球(Bucky Ball)──因而開啟了一個嶄新化學領域。因為他在自己的領域興味盎然地嬉遊,追隨自己的道路,以致他的冥想引導出新的發現和一個意想不到的世界,有為者亦若是,你當然也可以如此!富勒從未以為他有任何特殊之處,他只是一個喜歡嬉遊於想法和形式的普通人,他的座右銘是:「如果我能了解,那誰都能了解。」
***
堅持做你自己,絕不模仿。你本身的天賦,可以隨時用畢生所培育、所累積下來的修養力量展現出來,但模仿他人,你只不過暫時持有一部分而已。……事情加在你身上了,就去做,你也不可能寄望太高或過於造次的。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自助》
上樓日常生活中可以修習正念的機會不可勝數,上樓對我就是個好練習。我在家時每天就得上樓幾百次,到樓上拿東西,或與樓上的人講話,可是我的長期基地在樓下,所以我常在樓上樓下來回奔波,我上去是因為找到我需要的物品,或上完洗手間之後要下來。於是我發現自己常需要被拉到另一處,或被下一件必須做的事、下一個必須去的地方所牽制。有時我察覺到自己三步併做兩步衝上樓;有時正念會覺醒,逮到自己在狂熱中衝刺,我覺知到自己有點喘不過氣,心臟在疾速跳動,內心也一樣。當時我整個生命被一些匆忙的目的所驅策,以致上樓以後常常忘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