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中國的政治與社會,可謂變怪百出,學術思想的力量,實與有大力焉。百年來的中國學術,有二大特徵,一是視世界歷史的發展為一元,二是以近代西方的價值為準繩:「以理限事」於是變成了學術研究的最大弊病。然而在西力東侵以前,中國學術縱有萬變,似乎從未與前此的傳統割裂。源自《周易‧大傳》的「通變」二字,大概最可用以說明傳統中國的學術與思想變遷。本書〈敘論〉,即是對此的概說。本書正文部分,分別論述清初王夫之、清中葉袁枚與稍後的丁晏,以及民國史家呂思勉、陳寅恪諸人的思想,以見近世中國學術的通變歷程。是為〈本論〉。另有二篇,所探討的是問題而非人物,則列為〈廣論〉。最後有〈附錄〉一篇,對百年來現實政治與意識形態的糾葛作檢討與反思,可作本書寫作背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