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美術館的發展史來看,傳統型態的美術館著重歷史的研究,強調鑒往知來的功能;不過,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美術館的社會角色遭遇了論述與參與兩波的轉向,越來越強調提出新的議題、並創造不同的參與體驗。臺北市立美術館除了面對國際這波美術館角色變遷的浪潮之外,還必須積極回應在地藝術界的期待,為健全本地藝術生態的完整,善盡人才培育的責任。 從台灣整體藝術生態的角度出發,上個世紀九〇年代以降迄今有個明顯的趨勢,也就是策展人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無論在展示方式的變革、新的議題脈絡的提出,甚至是對於組織與制度的思考,都提出了許多有趣且獨特的觀點。為了面對這個藝術生態結構的轉型,在人才培育上提供制度性的支持,創造具有持續性的遠景,北美館在原有的「申請展」之外,成立了策展專案,將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培育分流,希望以具有彈性且完善的思考,回應在地藝術生態的改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破身影》雀屏中選,成為臺北市立美術館策展專案的第一檔展覽。策展人游崴持續關注台灣九〇年代以降的藝術發展,特別是身體與文化彼此間的互涉關係,並提出許多重要而發人深省的論點。他與同樣長期關注本土藝術與文化生態、持續記錄歷史發展並收集相關文獻的「在地實驗」藝術團隊合作,以「探討台灣90年代以身體官能反文化實踐的原始文本,進行再版、改編以及致敬」為主軸,希望透過《破身影》這個展覽,與參展的藝術家蘇匯宇、余政達及許哲瑜共同思考這些歷史檔案之於當代人的意義。檔案因而不是只在庫房中漫長等待它們的未來,而是真正地參與當下社會與文化的建構。就此而言,策展人、藝術家、藝術行政團隊、甚至是過往的檔案都不是孤立的行動者,而是網絡化的文化能動者(cultural agency),他們共同組成了當代藝術生態的全貌。對北美館來說,策展專案一方面是形塑這個微型生態得以成形的力量,卻也是這個生態的重要環節,我們積極地與藝術界其他重要的行動者一起建立共同的未來。 當然,最要感謝的,還有本屆「策展徵件計畫」的評審委員:羊文漪、余思穎、胡朝聖、秦雅君、鄭慧華與蘇珀琪。因為評審們的努力,讓我們有幸透過《破身影》這個展覽,從不同角度觀看90年代的檔案、歷史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