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夢會告訴我們靈魂的目的
說到夢,大家心裡會浮現什麼呢?
難以捉摸,每天晚上都會見到的畫面和故事;意義不明,一醒來馬上就會忘記的東西……或許,也有些每天辛勤工作的人會說:「我不做夢!」
我從事在日本也相當少見的夢療法家工作已經超過二十年,倚靠案主的夢境協助對方找回原本擁有的光輝與活力。
對我而言,夢是再可靠不過的導師,也是勝過任何事物的最強夥伴。無論人生中發生什麼事,夢都會告訴我們解決的方法。
夢會在我們即將面臨麻煩前提出警告,也會告訴我們引發麻煩的理由;甚至在身體狀態即將惡化之際,給予我們具體的飲食和運動建議。
我敢肯定地說,只要能理解夢,則無論面臨何種困境,我們都能輕易掌握人生,積極地活下去。
因為,夢就是每個夜晚通知我們人生目的,更準確來說,是「靈魂目的」的專任顧問。
人類只要不偏離自己的靈魂目的,就能保持身心健康。雖然很多時候,靈魂的目的會與世間或父母灌輸給我們的價值觀截然不同;但即使不被周遭所理解,只要堅定相信那就是自己的生命主題,我們便能以穩健的步伐走下去。
所謂的人生,就是不要迷失自己的「靈魂目的」,並且誠實面對。若是在途中感到迷惘,只要再次聆聽夢的訊息就好。夢正是一直在我們身旁給予鼓勵,絕對不會厭倦也不會放棄我們的優秀教練。
話雖如此,或許還是有很多人會感到毫無頭緒。那麼,接下來我就簡單談一談自己為何會對夢如此深信不疑的緣委吧。
與艾德格.凱西相遇
我從小開始大約有四十年時間都是處於體弱多病的狀態,被周遭的人戲稱是「生病百貨公司」。被說成是百貨公司,就是身上不只有一種毛病,總是會有哪邊不舒服的意思。
我去過醫院,也吃過昂貴的藥,卻都效果不佳。無論是我自己,還是身旁的人都深信我幾乎不可能健康度過接下來的日子。在這樣的人生中,我有幸遇見的就是凱西療法。那是一位美國人艾德格.凱西所提倡的疾病應對方式。
這位名為凱西的人物是位已故的美國攝影師,從小便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只要他一處於催眠狀態(改變意識的狀態),就能解答任何問題——從極為困難的科學、醫學相關內容,到政治、經濟趨勢、宗教及哲學等,甚至包含夫妻吵架等人際關係問題的解決方法,內容包羅萬象。
凱西本人是名虔誠的基督徒,個性相當勤奮。但由於他出身貧窮,並未受過高等教育,他的「言詞」明顯就像是來自另一個次元的訊息。訊息的來源充滿謎題,至今尚未解開,儘管有諸多假設卻都難以證明。
或許有很多人會認為這種事情聽起來很可疑,但重點是凱西說的內容十分具體,實際上也非常有效。他幫助受疾病所苦的人,為研究遭遇瓶頸的人提供提示與解答,也給予絕望輕生的人希望。
發明大王愛迪生就曾在聽聞此事後,前去向凱西尋求建議;而除了這個有名的故事外,據聞當時的美國總統也曾暗中拜訪凱西。因凱西的建議而痊癒的患者接連不斷,根據他所述內容製作而成的藥品和化妝品,至今也仍深受多數人喜愛。
很遺憾,我知道這個人時他已經不在世上了,所以無法從他那邊獲得專屬建議。不過,我從凱西遺留的語錄中判斷「食療法」、「蓖麻油濕敷」、「洗腸」應該對我有幫助,開始投入其中。由於凱西療法的詳情已有專書出版,在此就不做贅述;但總而言之,每種療法都有它驚人的效果。
我默默實行這些療法後逐漸消除了身心靈的緊張,不知不覺間身體的水腫消失了,四肢也不再冰冷,連好幾位醫生都放棄的惱人問題也全數煙消雲散。當時,就連我也半信半疑,想不到自己竟然能擁有夢寐以求的健康身體。從此之後為了維持健康,凱西療法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健康生活的三大工具
因為前述的體驗,我對艾德格.凱西產生了絕大的信賴。在痊癒後,我不只閱讀他醫療相關的言論,也開始看起他關於人類生活方式的建言。
在長年與疾病的相處之中,我開始思考生病與生活方式是否為一體兩面?疾病是否為內心的一種展現?凱西也曾說過:
「只要對人生抱持健全的看法,就能透過飲食與運動緩和並克服大部分的疾病。」
身體與心中所思果然是息息相關的。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對人生抱持健全的看法」呢?關於這點,凱西也留下了許多建議,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其根本就在於冥想與祈禱,與此同時,保持打從心底奉獻的態度,經營規律而有建設性的生活相當重要。」
「注意呼吸與食物,每天早晨醒來時,要仔細記錄昨晚的夢境並進行分析。」
「夢是與超意識自我交流的一扇門。」
〔出自《超能力的祕密——艾德格.凱西報告(World Within)》(暫譯)吉娜.舍明那拉(Gina Cerminara)著 十菱麟譯 多摩出版〕
他的意思或許就是「藉由祈禱確立自己的意志,再透過冥想和夢境察覺神給予的答案」吧。只要反覆實行這些步驟,就不會偏離人生應行的方向。凱西的提案簡單得令人驚訝。
這麼說來,我對凱西療法產生興趣沒多久後就做了這樣一個夢:
突然有一架幽浮飛來停在我頭上,從正中間射下光線。一個圓形物體咕溜地降了下來。
我伸出雙手收下,發現那個東西就像是裝沙拉的木盆。木盆裡裝著油,油裡浮現出一張人臉。我覺得他彷彿在呼喚我喝光那盆油,便將其飲盡。
我雙手不停在膝蓋上翻轉空了的沙拉盆後,盆子便化為一堆稿紙,我明白那是正是寫作書籍用的稿紙。
當時,我尚不知道油中的人臉是誰。那是個長相嚴肅、表情宛如哲學家的人。做那個夢時,正逢我剛加入美國艾德格.凱西探索和領悟學會(A.R.E.)的時候,沒多久我便收到了說明手冊,印在手冊上的凱西肖像正是我夢裡出現的那個人。
我當時的唯一心願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健康,夢正是針對這點給了我確實的答──實行凱西療法。由於凱西療法經常使用油,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油療,因此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我會在夢中喝油了。
而稿紙堆的部分,是因為我當時抱著小小的期待,心想或許將來能將自己的體驗寫成書。
我興奮不已,認為能夠給予如此明確建議的夢,其中一定存在著某些意義。很明顯地,這不僅僅是單純的占卜或咒語,只要能夠好好解讀夢境,它或許還能教導我們更多各式各樣的事……。
希臘神話中的名醫亞希彼斯也曾在治療中使用夢境;此外,馬來西亞的色諾族(Senoi)習慣在早晨讓孩子談論夢的內容,透過夢來共享孩子的成長。同樣地,聽說美國原住民家庭也會每天早上談論夢境,確認彼此的心靈狀態,這點對小孩子的成長特別有幫助。而佛洛伊德和榮格對夢的解析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即使到了現代,世界各國都有將夢實際運用到臨床治療的案例。
可惜的是,能實際感受到夢的價值的人並不多。開頭也有寫到,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夢是一種難以理解的東西吧?
我從那時起到現在都覺得這樣相當可惜。就算不到生病的地步,人生總還是會伴隨著困難。在這種時候,夢能伸出比所有人都準確的援手。這件事,我在這世上活了超過四十個年頭都沒能察覺;即使無奈,我仍強烈盼望大家能夠發現這份每個人每天都能獲得的恩惠,哪怕多一個人都好。
與夢共生
之後,我便開始正式面對自己的夢。我走自學路線,廣泛閱讀關於夢的各類書籍,並透過自己的夢來驗證其中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再次讓我切身體會到夢的力量的,便是我五十歲結婚的時候。我先前曾在別本書中提過,在此便不做贅述(請參考《Dream Book「夢」的符號辭典》(暫譯)Betty Bethards 著,坂內慶子譯,中央ART出版,卷末短篇)。從我與先生相遇到結婚之間的迂迴曲折,夢都悉心仔細地給予我支持。
應該跟這個人來往嗎?吵架的時候該麼辦?下定決心結婚是對的嗎……只要一談戀愛,煩惱就會伴隨而來。
不過,夢會配合一個人的內心成長,時而溫柔、時而嚴厲地持續傳達訊息。當然,這在婚後也未曾改變。
我越來越信任夢,在這之後便以夢療法家的身分獨立開業。雖然剛開始時也常發生完全無案可接的情況,但夢在這種時刻依舊持續支持我,讓我以逆境為食糧,學習堅強。
我認為,婚後有了能互相談論夢的對象也很棒。伴侶是最適合一起談論夢的人。
解夢靠自己也能完成,如果從不要受他人想法左右這點來看,大多數時候一個人解夢確實比較好。不過,與熟知自己的優點、缺點、過去的痛苦等的人談夢,有時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靈感。有時只是單純地有人傾聽自己說話,內心就會平靜下來,能夠做出冷靜的判斷。正因為夢的建議如此正確,所以有時也會相當尖銳;若是連這些都能兩人一起承受的話,解夢就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我希望已婚的朋友務必夫妻倆一起談論夢,你們會變得更加深愛彼此。正在考慮結婚的朋友也請別害怕,試著和對方說說自己的夢吧,這樣或許能從不一樣的角度離對方更近一步。有孩子的父母有時也能藉由聆聽孩子的夢,發現孩子們說不出口的煩惱。
不知道我是否有稍微傳達出一些與夢共同生活的美好了呢?當然,不管再怎麼重視夢的價值,生活中仍會遭遇難過與悲傷。有時也會發生出乎意料的事,讓你對有夢的指引卻依然失敗的自己感到不耐。但世上不可能存在沒有試煉的人生。
只要擁有「無論何時背後都有支持在」的安全感,確信自己走在應行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就不會過度消沉。你會能夠發揮柔軟度,平靜卻傾己所能地過生活。
即使面臨失敗和困難,這些都是「靈魂的磨刀石」。儘管感到痛苦,但從中學習必要的事物後,就只要再朝自己靈魂的目的地跨出步伐就好。或許,當我們能抱持這種簡單的態度時,無論我們是否富有、健康,都會是幸福的。
沒錯,與夢共同生活就是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