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作者的回憶錄,記錄她陪伴19歲兒子渡過精神危機的經歷,寫作令她自己得到修復,重建生活。它帶給我們一些思考,對於精神出現問題的孩子而言,他真正需要的是藥物,醫院,還是家,很多很多的愛和無限的希望?以及更美好生活的答案在哪裡?
在媽媽的心裡,沒有特殊孩子。經歷痛苦,就會理解“擁抱彼此、不要轉身離開”的意義。我們都有可能遭受創傷,或精神崩潰。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也許更敏感、更有同理心。他們只是站在了第一線參與這場戰鬥。對一個媽媽而言,治愈孩子也是在治愈自己。媽媽先完成自我建設的課題,把自己當成自己的終生情人,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生活,才能在孩子成長中給予更好的愛與陪伴。
作者簡介:塔尼亞·弗蘭克(Tanya Frank),從我能夠辨認文字開始,我的意第緒語語媽媽就給我講故事,告訴我見證個人故事意味着什麼。我第一次嘗試寫作是1999年,當時我贏得了一部電視短劇《親吻布巴》(Kissing Buba)的比賽——取材於我對俄羅斯移民祖母的一次探訪。2002年,我搬到洛杉磯,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獲得了創意非虛構寫作藝術碩士學位。畢業后,完成了心理健康社會心理康復方向的實習,在洛杉磯的滴滴好施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工作,利用撰寫回憶錄作為幫助自我表達和康復的工具。我是馬西婭·麥昆創意非虛構獎的獲得者,作品曾出現在英國《衛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刊物上。2017年,我在精神病峰會-南灣項目資源中志願擔任倡導者,在那裡我採訪了有精神病生活經歷的同齡人和家庭成員。作為一名自然愛好者,我在新象海豹保護區接受了講解員的培訓。我目前住在倫敦。
譯者簡介:黃瑤,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媒體管理學碩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曾赴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進修英國古典文學,譯有《不屬於我們的世紀》《美國的凱撒大帝:麥克阿瑟》《夜鶯》等近30部文學、歷史、文化和傳記類作品。曾遊歷歐亞22個國家,譯有法國、泰國、葡萄牙等國導遊書籍,現居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