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比現在經濟更不平等、政治更加極化、社會更為分裂的時代,但是它沒有繼續沉淪,反而翻轉局面,向上提升數十年
《階級世代》作者普特南充滿啟發的新作
一百多年前的美國與現在相比,經濟更不平等、政治更加極化、社會更為分裂、公眾言論也同樣尖刻粗暴。令人訝異的是,儘管當時的人絕望地認為自己身處最糟的時代,然而一切卻開始反轉,不但沒有繼續往下坡走,反而一路向上提升,直到一九六○年代中期的高峰。在這段期間,貧富差距持續縮減,政治上的尊重合作取代抹黑攻訐,社會參與的風氣也高於私利絕對優先的心態。
作者普特南認為,這幾方面的發展在時間上幾乎完全同步,並非單純的巧合。他巧妙運用各種可得的資料作為衡量的指標,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甚至種族與性別議題編製出趨勢演變的圖像,並透過細膩的敘述,解說各個領域的發展情況。
他認為,討論我們當前難題的時候,一般只關注一九六、七○年代以來開始往下坡走的趨勢,鮮少注意到更久之前我們其實也經歷過跟現在極為相似的糟糕情況。這段歷史最具啟發性的地方在於,美國社會擺脫了惡質的「鍍金時代」,翻轉向上持續數十年。曾經深入研究美國教育與階級逐漸僵化情形的普特南,這次把眼光往前延伸,探討當年美國是如何從令人窒息的絕路當中,成功改造自己的發展軌跡。無論是對臺灣或世界各地想改善現況的國家來說,本書的故事都是相當寶貴的參照。
專文推薦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各界讚譽
長久以來,普特南都是我們理解當代美國不可或缺的嚮導。他探討社會資本、宗教,以及兒童的著作,都是必讀的經典。《國家如何反彈回升》又是一部傑作,其中把看似互不相關的故事納入一套涵蓋過去百年的大敘事裡。一項巨大成就。
——迪頓(Angus Deaton),諾貝爾獎得主,《絕望之死》共同作者,愛丁堡皇家學會榮譽院士
這是普特南的幾部傑出著作當中野心最大也最引人入勝的一本,以精湛的手法重新框架了美國從鍍金時代直至今日的歷史。普特南匯總了各種不同層面的資料,……描繪出一幅資料豐富度驚人的圖像。
——大衛.甘迺迪(David M. Kennedy),史丹福大學麥拉赫蘭歷史名譽教授
覺得我們現在正身處於歷史上最糟時代的美國人,讀過《國家如何反彈回升》之後必然會感到精神為之提振,並且重新燃起希望。普特南引人入勝的敘事是以對資料趨勢的仔細分析為基礎,揭示了我們為什麼應該從過往獲取啟發與指引:美國的第一個鍍金時代曾是與今天相當近似的絕望時期,卻在後來轉變為進步時代,而推動美國在超過半個世紀當中朝著積極正面的方向前進。任何人如果納悶我們如何能夠重拾這個國家的前景,《國家如何反彈回升》絕對是一部必讀的著作。
——威廉.威爾森(William Julius Wilson),哈佛大學蓋瑟講座名譽教授
沒有人比普特南更瞭解美國,除了他,也沒有人能夠寫出這本不可或缺的著作。《國家如何反彈回升》結合了他廣博的知識、對於資料的熱愛、講述故事的能力,以及深切的熱情。
——安德魯.麥克費(Andrew McAfee),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著有《以少創多》(More from Less)、《第二次機器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
《國家如何反彈回升》是一部啟示之作,專為這個極化時代而寫,注定將成為迫切辯論與堅定社會行動的核心參考點。在這本書裡,這位美國最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讓我們對自己的歷史獲得新的理解,也提供了一份深富洞見的路線圖,引導我們打造一個唯有團結合作才能成就的未來。普特南與蓋瑞特正面面對種族與性別不平等,讓我們對於一群面貌多元的美國人士在超過一個世紀之前所引發的道德覺醒與集體行動獲得了新的認識,並且展示今天的我們如何能夠立足在他們的榜樣之上繼續努力,同時也從他們的盲點當中學習教訓。
——布里格斯(Xavier de Souza Briggs),紐約大學傑出客座教授、福特基金會前副總裁
作者簡介:
羅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
哈佛大學馬爾金公共政策教授,曾任該校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二○○六年榮獲政治學界最高榮譽史蓋提獎(Johan Skytte Prize),二○一二年美國國家人文獎章得主。曾擔任歐巴馬、柯林頓、布希等多位美國總統的顧問,至今已出版十五部著作,包括《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獨自打保齡球:美國社區的衰落和復興》(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使民主運轉起來》(Making Democracy Work)等經典作品。
夏琳.蓋瑞特Shaylyn Romney Garrett
哈佛大學政治系畢業,曾擔任和平工作團義工。現為作家及社會企業家,參與成立亞斯本研究所(Aspen Institute)底下的「編織:社會紋理計畫」(Weave: The Social Fabric Project)。
譯者簡介:
陳信宏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1491:重寫哥倫布前的美洲歷史》、《全球化矛盾:民主與世界經濟的未來》等數十本書。
章節試閱
1 過去乃是序幕(節錄)
「……過去乃是序幕,未來則是你我的責任。」
——莎士比亞,《暴風雨》
一八三○年代初,一位名叫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法國貴族在政府的要求下前往美國,任務是對美國監獄制度獲得更多瞭解。當時美國是新興的民主國家,建國才不到半個世紀,因此許多國家都將美國視為一項大膽的實驗。透過憲法及參與式政府來確保自由與平等的做法是否能夠成功,仍是尚無定論的問題。
托克維爾在這個新成立的國家四處遊歷,寫下詳細的筆記,滿滿都是只有從外人的觀點才能夠提出的觀察與洞見。他思索了美國公共生活的幾乎每個面向、與無數的美國公民談過話、觀察日常互動,也檢視了構成這個新國家的各種社群與制度。最重要的是,他注意到當初那些粗獷的拓荒者奮力爭取個人自由之後,現在他們的後代也堅決捍衛個人自由。不過,他也觀察到眾人會因為共同目標而團結合作,無論在公領域或私領域都是如此,而且他還發現各式各樣的社團對於無限制的個人主義形成了一種節制。托克維爾深深明白個人主義的危險(「個人主義」是他創造出來的詞語),因而在美國目睹的情景令他深受激勵:美國的公民極力保護自己的獨立,但藉著廣泛而且深入的結社,他們得以克服自私的欲望、集體參與解決問題,並且合作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相較於當時的歐洲也平等得令人吃驚的社會。而他們做到這一切的方法,就是追求他所謂的「正確理解下的自利」。
無可否認,托克維爾看到的美國乃是建立在屠殺美洲原住民、奴役非裔美國人,以及剝奪女性投票權的基礎上,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奴隸制度的弊端;但我們這個國家對於民主的實踐雖然遠非完美,托克維爾卻在其中看到了一種求取平衡的嘗試,包括在自由與平等這兩種理想之間的平衡,還有在尊重個人與顧全社群這兩者之間的平衡。他看到獨立的個人一起合作捍衛共同的自由、追求共享的繁榮,並且支持公有事業以及為那些公有事業提供保護的文化規範。美國的民主雖然仍有盲點,也有危險潛伏在它的若干缺陷與特點當中,但托克維爾認為美國的民主發展得欣欣向榮。
托克維爾要是在美國經歷了更多歲月之後再次來到這裡,可能會得到什麼樣的發現?美國是不是能夠達到個人自由與共同利益之間的平衡?機會平等是不是能夠獲得實現,並且確實造成所有人的共同繁榮?此外,眾人共有的文化價值觀、對於民主制度的尊重,以及活躍的結社生活,是否真的能夠抗拒暴政?且讓我們來看看美國在這些方面的世紀末資產負債表。
在包羅廣泛的繁榮問題這方面,美國的發展可說是達到了不能再好的程度。通訊、運輸與生活水準的大幅進展,為幾乎所有的美國人民帶來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愈來愈多的教育機會大幅促進了社會與經濟方面的公平競爭。各式各樣可供大眾消費的平價商品,以及創新的娛樂形式(而且全都愈來愈易於獲取),也改善了幾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整體而言,美國人享有的教育機會、富足生活以及個人自由,都達到了先前世代只能夠夢想的程度。這種現象也許會促使觀察者對於這個美國描繪出一幅美好的圖像:教育、科技創新與長久持續的經濟成長,促成了廣泛的進步與繁榮。
然而,這樣的繁榮畢竟有其代價。由科技進展所催生的產業雖使巨型公司得以賺取空前利潤,但這些財富向下滲流的部分卻是少之又少。貧窮人口的實際生活也許比前人有所改善,但經濟成長的效益卻高度集中於金字塔的頂端。極端富裕和極端貧窮的現象隨處可見。
根深柢固的菁英階級與無法掙脫的下層階級之間的階級區隔,對於努力想要往上爬的人口而言,經常是在生理層面、社會層面與心理層面上的嚴重阻礙。年輕人與新進移民滿懷希望投入勞動市場,認定自己可以藉著毅力與努力實現美國夢,結果卻經常不免幻滅,發現自己的競爭劣勢如此之大,而且要跳過鴻溝加入另外那一半人口的行列又是如此困難。美國人的理想主義因此愈來愈轉為憤懣不滿,認為自己面對的是受到操控的體制。
不過,與過往的分歧不只是表現在日益高升的不平等現象以及因此造成的悲觀,也可見於愈來愈深刻形塑了這個國家的制度當中。幾乎在每個產業部門當中,企業集團都取代了地方經濟與工藝經濟,包括農業部門也是如此。美國吃苦耐勞的個人在喪失認同、自主性與掌控力的情況下苦苦掙扎,被吸收進入過度整合的企業機器當中,成為沒有面貌的勞工,被迫湊集微薄的薪水勉強維持生計。獨占企業透過併購而獲取大量利潤,並且得到無與倫比的經濟影響力。由於企業擁有極大的力量,勞工的籌碼因此縮減,而資本家也把市場力量以及對股東負責當成壓低薪資的藉口。企業不斷在國內外找尋更加弱勢的人口,以便用更低的薪資雇用所需的人力。
美國社會底層的生活在不少重要面向都獲得了大幅改善,有些評論家因此抱持樂觀態度,認為狀況只會愈來愈好。不過,這些改善主要乃是長時間從事缺乏保障的低薪工作所獲得的結果。奴隸制度確實受到了廢止,但結構性不平等的嚴酷現實卻導致許多有色人種身陷跨世代的貧窮當中,而且美國黑人的處境在某些方面其實愈趨惡化。此外,在這個明顯偏好男性工作人口的社會裡,女性仍然難以獲得平等的參與。中產階級的經濟福祉逐漸萎縮,飆升的私人債務則經常是所得難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企業的經濟實力已然轉變為政治實力。企業的蓬勃發展雖是得益於公共體制的結果,但隨著利潤增長,這些企業也以愈來愈有創意的方式規避自己對公共體制應負的財務與道德責任。商業巨擘藉著收買政治人物與政黨,成功阻擋了對企業施加規範的薄弱嘗試。政治人物向富有的捐款者收取鉅款,用於贏得選舉,從而在財富與權力之間造就了一種危險的相互關係。利益團體也從不停歇地施壓政治人物,一方面要求他們支持企業追求的目標,另一方面又矛盾地要求他們不要干預自由市場。因此,日趨互賴的經濟當中有巨大的區塊大致上並沒有受到規範,於是整套體系也就偶爾不免失控。不過,極富者還是不受影響,儘管他們莽撞的行為經常促成經濟崩盤。
規範不足又更加促使美國龐大的天然資源遭到不負責任的使用。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雖然迅速飆升,但野生動植物消失的速率令人憂心,燃料來源與各種原物料受到恣意開發,汙染也對生命造成威脅。美國雖有許多土地劃定為公有地,但那些公有地的命運卻受到激烈辯論,原因是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一再施壓政府,要求開放保護區從事採礦、放牧,以及開採燃料,主張永不饜足的經濟需要自然資源的餵養。原住民族雖然居住在那些土地並且將那些土地奉為神聖,但他們的權利與文化卻遭到商業利益排擠。此外,受到汙染的產品,包括食物在內,也還是照常出售,絲毫不顧慮消費者的健康或安全。當前這個時代的企業心態,似乎是只顧經濟利益,不管會造成什麼後果。
當今的書報雜誌,充斥著社會領袖在私人生活與職業生活中的醜聞,只見記者忙著揭露走火入魔的美國當中的腐敗核心。政治人物經常遭到踢爆貪腐行為:他們以權力和恩惠進行交易,並以愈來愈有創意的方式善用自己的地位。性醜聞在菁英階層也相當常見,甚至連知名宗教領袖也不得倖免。犯罪與道德腐敗是大眾娛樂裡到處可見的主題,凸顯了金字塔頂端的放縱與底端的貧乏這兩者之間的對比。
美國許多最富有的人士都會試著藉由履行公民義務以掩飾自己的惡行,從而向各種慈善事業捐贈大筆金錢。這些善款打造了建築物、成立了機構、支撐了文化基礎建設,但交換條件通常是讓捐贈者的名字得以永垂不朽地標示於某個立面。產業領袖經常因為出身寒微但發揮了創業家的「真實毅力」而備受崇拜,並且因此成為社會與文化偶像,儘管他們的行為不盡合乎道德。這種現象對一般美國大眾所傳達的訊息似乎是,任何人只要願意不擇手段,都可以鹹魚翻身,脫貧致富。
目前廣受美國社會矚目的許多企業泰斗,確實都遵行一種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幾乎毫不掩飾內心的自私以及自認高人一等的姿態。把自力更生奉為至高價值的人生哲學普遍可見,追求不受限制的自利也被視為一種值得讚揚的道德標準。認為人在每個關頭上都應該採取對自己最好的做法,而且只有願意奉行這種準則的人才有資格在經濟當中獲得勝利:這樣的想法已經轉譯成一套細膩但深富影響力的文化敘事,主張市場的公平性無懈可擊,窮人則是咎有應得。重分配方案經常被批評為浪費,並且是對資源不負責任的使用方式。不過,奢華浮誇的派對、全球旅行以及富麗堂皇的豪宅這類炫富的表現,卻是菁英階級的社交貨幣。而撐起這一切的,則是一群日益成長的下層階級,成員以外來移工為大宗。
私人生活趨向自我中心的這種發展,也可見於公共領域當中。在政治上,過度強調利己而不惜損人的傾向,已造就了一種毫不留情的零和競爭環境,也一再導致妥協無法達成。公共辯論的重點不在於思辨不同觀念,而是要把對手妖魔化。政黨的政見也趨向極端。至於掌權者,則是為了鞏固影響力,只要有選民不支持自己的觀點,就致力剝奪對方的投票權。這些情形造成的結果,就是國家在經濟、意識形態、種族與族裔等面向愈來愈分裂,而且支配國家的領導者,也愈來愈是最精通於將對手各個擊破的人物。如此一來,無可避免的結果就是政治僵局以及公部門做起事來綁手綁腳。基礎建設衰敗、基本服務不足以及公共計畫跟不上時代的狀況,乃是國家的恥辱。公民因此有充分理由認為民選官員根本完成不了任何事情。
這樣的氛圍,也造成各方普遍對於國家的政黨感到幻滅。兩大黨似乎都沒有能力因應美國的問題,許多選民因此轉向第三黨尋求更好的選項。自由至上主義的傾向廣為普及,但在另一個極端,社會主義的追隨者也增加了。此外,高漲的民粹主義浪潮掀起了許多人的熱情,尤其是鄉下人口。美國的民主制度承受著極化的沉重壓力。
除了這種經濟與政治方面的問題之外,社會與文化上的不滿也逐漸上升。迅速進展的科技改變了美國,新型態的通訊和運輸以無數的方式造成人際連結的斷絕與重新建構,也造成認同、信仰以及價值體系的重整。有些人抱著樂觀的態度宣揚科技打破藩籬並且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但其他許多人卻是在傳統社會結構逐漸消失的情況下體驗到寂寞、孤單,以及缺乏群體互動。
愈來愈全球化的資訊時代,使人對於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新聞應接不暇,想要理解這一切的人恐將無法招架這樣的資訊爆炸。科學、哲學與宗教的新觀念以驚人的速度一再推翻傳統圭臬。此外,受到商業與消費所支配的文化,也使得廣告成為美國日常生活中一個無所不在而且經常令人感嘆的部分。即便是民主制度的組成元素當中至關緊要的自由媒體,其可靠性也開始引人質疑,只見對於利潤的追求壓倒了挖掘真相的責任感。
急促的生活步調經常被認為是造成壓力和焦慮普及的元凶。在美國民眾忙著跟上別人以及奮力追求成功的同時,各類興奮劑的需求也逐步上升。對於生產力日益成長而且不計代價的需求,導致許多個人與家庭付出了身體健康與情感健康的代價。這些科技、經濟、政治與社會的強大力量共同造成的結果,是一種令人暈頭轉向的感受,令人普遍覺得一般人愈來愈沒有能力控制那些形塑自己個人生活的力量。焦慮在年輕人之間也逐漸上升,原因是他們面臨了史無前例的挑戰,而且他們的人生不論是壽命長度還是富足的程度,看起來也都很可能會比不上他們的父母。在那些生長於較早時代的人口眼中,這個國家已經變得讓人認不出來也難以理解,使得許多年長的美國人都轉而懷念起過往的時代。
有些美國民眾面對這許許多多的失序型態,採取的反應是在愈來愈激烈的社會與經濟競爭當中對他們認定的對手展開攻擊。種族與性別歧視不但持續存在,甚至還更加惡化。實際上,先前在種族平等方面達成的進步,在許多面向上都遭遇逆流。白人至上主義的暴力行為逐漸增加,而且白人當局對於這種行為經常是予以鼓勵,而不是加以遏止。緊張關係一再出現,衝突也經常趨於血腥,而對於執法機關的信任則是隨著每一次的衝突而不斷降低。大批湧入的外來移民,由於帶著在美國人眼中顯得陌生又充滿威脅的觀念與宗教信仰前來,因此遭到仇恨與暴力的對待。本土主義(nativism)不但常見,而且許多人還認為這種思想在文化上可以接受,甚至是愛國的表現。限制甚至暫時禁止特定群體的外來移民,已經獲得愈來愈多的支持,而這些遭到針對的群體可能是來自特定國家,或是抱持著異於美國的政治或宗教觀點。非法進入美國的移民人數節節高升。另一方面,受到意識形態驅使的恐怖分子則引發了對於所有外來移民的負面反應,其中包括執法機關的取締,由檢察總長支持的全國性查緝,以及威脅公民自由的措施。遠比以往更多的美國民眾似乎不再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是身在同一條船上。
面對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美國人除了彼此之間相互為敵之外,也紛紛轉向自毀式的行為與信念。藥物濫用情形猖獗不已,對於家庭結構造成悲劇性的衝擊,也奪走了許多生命。物質主義所承諾提供的也只是虛妄的撫慰。另外一種吸引人的做法,則是採取憤世嫉俗、袖手旁觀或者末日世界觀的態度,主張美國實驗已然失敗,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在這一切崩解之後再從頭來過。美國大眾不論是採行指責、內省、放空還是放棄的反應,總之都愈來愈因為歧見、幻滅與絕望而陷入麻木狀態。的確,當今許多美國民眾似乎只在這一點上意見一致:現在是古往今來最糟的時代。
美國的創立理當就此消除經濟與政治權力結構相互重疊的狀況,但隨著這種情形以細微而不易察知的方式再度浮現,憂心忡忡的觀察者(托克維爾如果還在,想必也會是其中一員)因此以「寡頭政治」、「金權政治」、甚至是「暴政」等字眼提出警告。另外有些人則是感嘆美國在道德與文化方面都踏上了錯誤的道路。他們不禁納悶,美國的民主是不是已經處在崩潰邊緣?
前述的這個國家雖然從各個面向來看都像是今天的美國,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以上描寫的這份資產負債表,實際上是對這個國家在另一個時代的一幅精確畫像,在二十世紀開頭,距離托克維爾對於這個欣欣向榮的民主國家寫下那份振奮人心的描述僅有五十年而已。
一八七○年代、一八八○年代與一八九○年代的美國,和今天的相似程度高得驚人。不平等現象、政治極化、社會失序以及文化自戀廣為盛行,而且和現在一樣全都伴隨了史無前例的科技進展、繁榮以及物質財富。其相似程度之高,使以上的描述幾乎可以完全套用在當今的美國。在今天回顧馬克.吐溫貶稱為鍍金時代的那段時期,竟然有如看見鏡中的倒影。
當然,其他評論家早已注意到這種令人擔憂的相似性。他們正確地提出警告,指稱我們如果不改變方向,今天的美國人將會犯下任由自己歷史上的醜陋章節再度上演的過錯。不過,這項比較雖然極為恰當,卻終究不免引人好奇:上次這個國家陷入這麼引人憂心的狀況,最後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明顯可見,十九世紀晚期的那些末日預言以及令人深感絕望的焦慮都沒有實現;害怕美國實驗將會無可挽回地脫軌失控,也已經證明是沒有根據的恐懼。所以,我們到底是怎麼從上一個美國鍍金時代演變到當今的困境?在這兩者之間的那一百年間發生了什麼事?
本書的用意在於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所以不是對現況的仔細評估,也不是對十九、二十世紀之交那段時期的詳盡描繪,而是企圖提供一個比較廣闊的歷史觀點,並且援引眾多新近彙整的統計證據。這套證據為這個國家過去一百二十五年來的歷史提供了一幅奠基於資料之上的圖像,不但新穎又引人注目,概括於圖1.1。
以下闡述的趨勢,乃是彙整了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這四個關鍵領域在一百年間的現象,運用數十種不同標準予以衡量的結果。(構成這四條曲線的數字將會在後續四章加以探究。)仔細檢視美國生活這四個面向的同時,我們提出了這個基本問題:自從二十世紀之交以來,情形到底是有所改善還是更加惡化?換句話說,自從上一個鍍金時代以來的這一百二十五年間,美國究竟是朝著什麼樣的方向邁進:
●經濟平等程度是提高還是降低?
●政治當中的禮讓(comity)和妥協是增加還是減少?
●社會生活的凝聚力是加強還是減弱?
●文化價值觀當中的利他精神是增加還是減少?
我們記錄這些問題的答案,結果發現一項確切無疑而且令人訝異的模式。在每一件個別的案例當中,趨勢曲線看起來都像是顛倒的U字形,在同一個時間點開始緩慢上升,然後也在極為相似的時間範圍內反轉向下。
1 過去乃是序幕(節錄)
「……過去乃是序幕,未來則是你我的責任。」
——莎士比亞,《暴風雨》
一八三○年代初,一位名叫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法國貴族在政府的要求下前往美國,任務是對美國監獄制度獲得更多瞭解。當時美國是新興的民主國家,建國才不到半個世紀,因此許多國家都將美國視為一項大膽的實驗。透過憲法及參與式政府來確保自由與平等的做法是否能夠成功,仍是尚無定論的問題。
托克維爾在這個新成立的國家四處遊歷,寫下詳細的筆記,滿滿都是只有從外人的觀點才能夠提出的觀察與洞見。他思索了美國公...
目錄
推薦序/林宗弘
1 過去乃是序幕
2 經濟:平等的興起與衰退
3 政治:從部落主義到相互禮讓,接著又退回原點
4 社會:孤立與團結
5 文化:個人主義相對於社群
6 種族與美國的「集體」
7 性別與美國的「集體」
8 二十世紀的發展曲線
9 漂流與駕馭
誌謝
注釋
推薦序/林宗弘
1 過去乃是序幕
2 經濟:平等的興起與衰退
3 政治:從部落主義到相互禮讓,接著又退回原點
4 社會:孤立與團結
5 文化:個人主義相對於社群
6 種族與美國的「集體」
7 性別與美國的「集體」
8 二十世紀的發展曲線
9 漂流與駕馭
誌謝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