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法昆多:文明與野蠻》于智利首版,作者根據民間的口頭傳說,虛構了一個歷史人物——胡安·基羅加·法昆多,借以探討文明與野蠻的主題,抨擊當政的阿根廷獨裁者羅薩斯。
《法昆多:文明與野蠻》並不完全是一本傳記,而更像是一部社科著作。開篇便以大量篇幅分析阿根廷的地理環境,以及潘帕斯草原上成長起來的人民的思想、性格、社會生活等。在作者看來,1810年的獨立革命是以歐洲文明為根基的阿根廷城市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戰爭,而革命后殖民者被趕跑了,野蠻的鄉村軍閥們洗劫了城市,法昆多便是其中之一。他出身於聖胡安的一個普通家庭,之後成了大軍閥,與羅薩斯結為盟友,對抗一切進步勢力。羅薩斯當政前夕,與其發生分歧的法昆多遭到暗殺……。此後,阿根廷籠罩在羅薩斯的“野蠻”陰影之下,苦不堪言……而隨着歷史的發展,羅薩斯終將滅亡,阿根廷人民終將走向文明。
書中圍繞“文明”與“野蠻”、“城市”與“鄉村”、“歐洲文明”與“拉丁美洲”、“集權派”與“聯邦派”等概念展開敘述,借“法昆多”的故事映射出19世紀初的阿根廷社會,設想了現代化的前景,語言犀利而飽含深情。
多明戈·福斯蒂諾·薩米恩托,阿根廷政治家、教育家、作家,他因反對阿根廷獨裁者羅薩斯而遭受迫害,多次流亡智利,並在流亡期間著成《法昆多:文明與野蠻》,揭露羅薩斯的殘暴統治。1868-1874年,薩米恩托任阿根廷總統。1875年被選為參議員,1879年擔任內政部長和全國教育最高總監。另有回憶錄《外省憶舊》、遊記《歐洲、非洲和美洲之行》及論著《論公眾教育》《美洲的種族衝突與和諧》等。薩米恩托被譽為阿根廷的“民族教育之父”,他逝世的9月11日被定為拉丁美洲的教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