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心靈的寶典,能改變你的內心和念頭,使之成為良善與寬容,只要照著練習,自我強烈剛硬的個性會逐漸獲得改善。
改變內在,外在的一切自然跟著轉變,任何事都能成為善緣,這樣的進步勝過任何世俗的財富。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藏傳佛教所推崇並修持的基本課程,將佛陀的教言及論典的思想要點集合在一起,清楚羅列佛子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事情,並教導我們以慈悲心來對治自心貪、瞋、癡三毒的煩惱。每個佛子在進入佛學院之初,皆需熟背《佛子行三十七頌》,作為學習一切佛法的基礎。
譬如當心中生起憤怒的情緒時,《佛子行三十七頌》教導我們「修忍辱是佛子行」,引導我們從利他的角度出發,發自內心生起慈悲心,則一切障礙自然消解。
堪布慈囊仁波切藉由闡釋《佛子行三十七頌》,把諸佛菩薩主要的實修方法以及發菩提心的重要性,以淺顯扼要、清楚明晰的文字,完整無誤地做了一個開示,可以當作我們一生修持的精要,當內心生起任何糾結複雜的情緒時,只要能思維誦文的意思,並如實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將猶如一把利劍,為我們淨除此生一切障難,並種下來生美好良善的種子。
作者簡介:
尊貴的上師大堪布慈囊仁波切出生之日巧逢殊勝吉祥日,當日出現一些吉祥瑞相。仁波切幼時即與眾不同,稟賦無量的慈悲與智慧。仁波切自幼出家,即開始學習佛法儀軌,持守清淨戒律,經研甚深顯密經論,並契入各種殊勝法門實修,年幼即先後完成四加行等前行儀軌。稍長,發願朝聖,遠赴拉薩及桑耶寺等地朝聖參拜圓滿。年輕時即進入「札西丘宗閉關中心」,作三年三個月之閉關實修,出關後,追隨稀有金剛持—大堪布噶瑪徹滇仁波切精研顯密經論—大手印、大圓滿、解脫道等甚深口訣教理亦是大堪布噶瑪徹滇仁波切重要的傳承弟子,並領受慈怙尊貴的太司徒仁波切、老仁波切及大成就者噶瑪旺丘仁波切……等等善知識並接受了噶舉(白教)的傳承。曾於色達「五明佛學院」、「達舉阿日札佛學院」、「哲蚌寺佛學院」深研般若、中觀、量學等五明。依止法王堪千晉美彭措領受顯密的佛學;更從根本上師晉美彭措法王-特別學習及修行大圓滿成就口訣,以及寧瑪派(紅教)的傳承,是法王的心子與法脈持有者。經持律上座法王貝瑪才旺所主持授予精通顯密教理之「三藏法師-大堪布(堪千)」座床典禮,自此成為顯密精論解行具足的大學者。並為具神通知名的上師-凱查扎巴阿旺加查仁波切預言,仁波切的前世為大圓滿成就者—阿旺諾布。仁波切不分教派、不分種族,以利他無我之心奉獻一切,不辭辛勞,以利益眾生為志業,行遍世界各地,宏揚佛法教義,淨化人心,啟迪人性的善良面,是一位具格的上師。多年來任教於印度智慧林佛學院,為僧眾講授顯密經論,並培育了許多仁波切與喇嘛等出家眾主持教授,以及擔任欽饒寺的住持。在台灣、西藏、美國、印度、尼泊爾、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地很多的佛學中心、各大專院校、寺廟、佛學院、閉關中心傳法,對不同民族開示,行利益眾生之廣大事業,仁波切來台灣五年當中接受各宗教團體,以及社會團體、慈善團體等各單位的邀請,也為監獄受刑人及憂鬱症、躁鬱症、多病痛纏身者即心智頹喪者等心靈開示輔導,受到各界的歡迎與好評。為西藏偏遠落後的山區興建慈智學校造就學子,破除文盲、興建醫療所、養老院等照顧窮苦落後地區的百姓,讓病痛者能有所醫,孤獨老人能有所養以及風燭殘餘的老人,為其心靈開示與安撫。尊貴的上師秉持聖者慈悲利他無我之心,對眾生奉獻一切,如汪洋中的燈塔,永不疲憊。
章節試閱
思惟暇滿人身難得
頌一 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
故於晝夜不懈怠,聞思修是佛子行。
如果依此來解釋的話,首先發菩提心的原因是思惟暇滿人身難得 暇滿的人身寶是很難得到的,而現在我們已經得到這殊勝的人身了。舉例來說,輪迴好比痛苦的大海,要穿越大海,必須依靠一艘大船,現在我們得到了暇滿的人身寶,就好像得到一艘可以穿越大海的船一樣,帶領我們穿越痛苦的輪迴之海。
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得到暇滿的人身,是因為過去生的福報和累積善業所致。如果我們從原因和數量上來了解和思惟,就可以了解暇滿人身是難以得到的,而我們已在此生得到了具足閒暇和圓滿十八種條件的人身,因此在這一生的機會中,就不能讓這個暇滿人身寶毫無意義地浪費。不能心思渙散或懶惰,應當好好運用暇滿人身寶以利益自己和其他眾生,使自他都能脫離輪迴苦海,並把這個當作目標,努力去追求。淨除了渙散和懶惰之後,日日夜夜對正法做聞、思、修,這樣就是佛子行。
《入菩薩行論》中提到:「暇滿此身獲得甚艱難,士夫義利即今能成辦,若於此時不勤作饒益,後世此事何從得圓滿?」如此閒暇圓滿的人身是難以得到的,如果已經得到了,並善加利用,就能夠讓我們解脫成就一切智的佛果,同時擁有成就這種廣大利益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不運用暇滿人身以達成廣大利益的話,下一世是否還有機會獲得這麼圓滿的人身呢?此生已獲得暇滿人身,若不致力於正法的實修,下輩子就很難再有機會了。
「無暇」指的是我們學習佛法時,有八種情況根本不能學習佛法,如果加以避免,稱為「八種有暇」。另外,學習佛法的順緣還有十種條件,稱為「十種圓滿」,加起來是十八種條件,稱為「十八暇滿」。
八無暇
龍樹菩薩講到一段頌文說:「地獄餓鬼及傍生,邊鄙地及長壽天,邪見不遇佛出世,愚笨(瘖啞)此等八無暇。」其中提到生於地獄、餓鬼、畜生、邊鄙地、長壽天、邪見、不遇佛出世與愚笨(瘖啞)等八種無暇。
第一個是地獄道。如果投生在地獄的話,要經常受八冷、八熱之苦,除了持續受到痛苦的逼迫外,沒有一絲空閒的時間可以思惟佛法,所以稱為無暇。今天我們並沒有投生在地獄道,所以沒有受到八冷、八熱的逼迫,已經遠離了這種無暇,所以得到一個有暇。
其次是餓鬼道。餓鬼道經常承受饑餓乾渴之苦,沒有機會學習佛法。今天我們沒有投生在餓鬼道,避免了饑餓乾渴之苦,又少了一種無暇,得到一個有暇。
其次如果投生在畜生道,變成馬、牛、豬等等,要承受愚笨無知的痛苦,而且經常勞累地工作,沒有機會修行佛法。
其次是投生於蠻荒邊地,根本沒有佛法流傳,又怎麼有機會學習佛法呢?這也是一種無暇。
其次是如果投生在長壽天的話,內心就沒有任何想法,當然就沒有思惟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度過一生,也就不會想到要學習佛法。
其次是如果投生為具有邪見者,邪見者不會學習佛法,對佛法不相信也沒有信心,根本不會去實修正法,這也是一種無暇。
其次是佛不出世。如果佛沒有出現在世間,這段期間稱為「暗劫」,將無法聽聞佛和法的名字,也就不能學習佛法。
其次是愚笨。藏文中,愚笨和啞吧是同一個字,這裡所指的是愚笨,意思是內心功能的不適當。有些人精神異常或心識錯亂,心識功能沒有能力也不適合做實修,這也是一種無暇。
在實修佛法上會遇到的逆緣即是以上八種無暇,如果能夠避免這八種無暇,就是八種有暇,所以請好好思考一下這些內容,在實修佛法方面,這八種逆緣是否都已避免掉了?是否具足八種有暇了?
十圓滿
具足八種有暇後,進一步在實修佛法上還有十種順緣,其中,自己齊備的有五種,外在環境齊備的有五種,分別稱為「五種自圓滿」與「五種他圓滿」。
十種圓滿中,首先是五種自圓滿:「得生人中根具足,業際無倒信佛法。」五種自圓滿的第一個是人類的身體,然後要生在中原地區,要根門具足,不墮邊業,信依處。
六道眾生都有各自的身體,其中最特別殊勝的是人類的身體,所以要得到人類的身體。這個條件我們已經齊備了,這是第一個圓滿。
第二個圓滿是所生的地理環境殊勝,意思是要投生在佛法流傳的區域。佛法流傳的區域稱為「中原」,這個條件我們也圓滿了。
再來是功德圓滿,指的是能力。自己在實修佛法時,眼睛沒有看不到,耳朵沒有聽不到,手和腳也沒有斷掉,可謂根門具足。眼、耳、鼻、舌、身具足之後,實修佛法就會順利,這便是功德的圓滿。
在身體殊勝、場所殊勝、功德殊勝之後,第四個是想法殊勝,就是不墮邊業(敬信三寶)。對於正法、上師、善知識具有信心,並熱切追求,非常重視,這是內心想法殊勝。相反的,若根本不相信上師和正法,就不會熱切地追求,也不會想要學習。現在沒有這種情況,而是熱切追求,這是想法殊勝,又得到一個圓滿。
第五個是信依處,也就是相信依靠之處,指的是佛教皈依之處,意思是我們的內心相信佛法,因而想要學習,這是相信之心。以上是自己必須齊備的五種自圓滿,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經齊備了這五種條件呢?
其次是五種他圓滿:「如來出世與說法,佛法住世入聖教,為利他故心悲愍。」佛陀出現世間、開示教法、教法安住世間、入於佛教之門與善知識悲心攝受等五個條件,是外在環境要齊備的五種條件,所以叫作「他圓滿」。
首先是導師要出現世間。在各種時劫中,有時候是有佛的時劫,有時候是沒有佛的時劫。現在是有佛的時劫,所以是導師圓滿。
其次,雖然佛出現世間,但是會根據弟子的信心和根器來講說教法,若沒有適當的因緣並不會轉動法輪。今天並不是這種情況,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之後又開示教法,所以又得到一個教法圓滿。
佛出現世間,也開示了佛法,但是佛陀的教法流傳在世上是有一個期間的,如果佛陀的教法滅亡之後我才出生,也就不會有機會學習佛法。現在我出生的時候並不是這種情況,佛出現在世間,也轉動法輪,佛陀的教法還保留在世間,所以這是我們投生的時間圓滿。
其次,佛陀出現在世間開示教法,教法也流傳在世間,但是必須自己想要去學習,否則就毫無意義,這是入佛教之門的圓滿。
但是就算自己進入佛教之門來學習,若沒有開示正確實修教法的善知識,也會因為沒有教導者而無法做實修。今天有善知識慈悲攝受弟子來教導,這是大悲攝受的圓滿。
如果具足了八種有暇和十種圓滿,這個具足十八種條件的身體就和其他的身體不一樣,所以稱為「人身寶」。這種身體為什麼非常特別呢?因為具足這種閒暇、圓滿的身體之後,就能夠成就自他的利益,並成就解脫和一切智的佛果。因為在得到解脫和一切智的佛果、自他二利徹底究竟的方便上,逆緣已經都排除了,順緣也已經齊備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身體。
雖然得到人類的身體,但若不具足「在實修佛法上逆緣要排除,順緣要齊備」這些條件,亦即總是遇到逆緣而順緣也不具足,在這種情況下,得到的身體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身體,並不能算是一個特別人類的身體。例如,密勒日巴尊者對獵人龔波多傑所講的話:「整體而言,人身寶是很難得到的,但是像你這種身體就不是很難得到了。」對於要行善業、做實修而言,暇滿的人身寶是很難得到的;但是如果要造作罪業,則得到這種身體就不算困難。而且如果想要造作嚴重的惡業,比起動物道的身體而言,人類的身體恐怕有更大的力量,所以會有更大的危險。以畜生道而言,如果想要造作一個非常嚴重的、讓牠投生到地獄道的罪業是不可能的,因為畜生道的眾生沒有能力去造作一個強大的罪業;但是人類的身體卻可以造一個非常大的罪業,例如殺害很多人,他可以有強烈的貪念和瞋恨心去造一個嚴重的罪業。相反的,動物如果要殺很多人,或是在心裡產生強烈的貪念或瞋恨,就比較不容易做到了。所以比起動物而言,若想要造作罪業,人類的身體反而更加危險。
一旦造作了罪大惡極的罪業,這個身體就毫無意義可言,甚至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因為未來自己將會遭受到劇烈的痛苦。如果現在這個人身累積了種種嚴重的罪業,這些痛苦的因會使自己將來承受痛苦的果報。如果沒有造作罪大惡極的罪業,只是為了追求個人的衣食、名利、財富,而不能做到廣大的自、他二利,也不能好好地實修正法,這樣並不是運用身體的最好方式,意義也不大。
所以如果向上進步的話,運用這個身體可以得到佛的解脫和一切智的佛果,超越輪迴苦海;如果向下的話,讓人墮入地獄、遭受惡道猛烈痛苦的也是這個身體。所以,到底是要向上進步或是向下墮落,完全操之在己,也就是現在這個身體上。
《入菩薩行論》中曾經提到:「獲得如是有暇身,我今若不修善法,誑惑自欺無逾此,愚蒙過此亦無有。」得到人身寶之後,若不善加利用,從事廣大的善業與佛法的實修,反而平白地浪費,沒有比這更愚昧、更嚴重的欺騙了!所以,在獲得難以得到的暇滿人身寶後,就要讓這個身體更有意義,好好地實修。在了解了暇滿人身寶的珍貴難得,以及珍貴的理由後,就不能浪費這個暇滿人身寶,必須讓它發揮功效,成就自己以及其他眾生的利益,並且在此生中成就來世。要達到這個目標,應當好好地學習正法,以及做正法的實修。這是前輩聖者的典範,一切諸佛、菩薩的實修也是如此,因此我也應當傚仿往聖先賢,發揮暇滿人身寶的功效,行善業、好好地實修,這是我的重責大任。
去除惡劣的環境
頌二 貪愛親眷如水盪,瞋憎怨敵似火燃,
癡昧取捨猶黑暗,離家鄉是佛子行。
前面是珍惜暇滿人身寶,再來是去除惡劣的環境,這些都是菩提心產生的原因。第二個頌文說的是什麼呢?人心會產生貪戀、瞋恨、愚癡等等,如果有一個惡劣的環境,會使我們的內心產生煩惱,因此必須去除這個惡劣的環境。
在消滅煩惱方面,首先要認識煩惱產生之處。內心的貪戀、瞋恨、愚癡等等煩惱產生之處,稱為「家鄉」。提到「離家鄉是佛子行」的「家鄉」只是比喻而已,如同詩歌上的比喻,並不是指我真正住的家鄉。用「家鄉」來比喻讓內心產生貪、瞋、癡等外在的對境,依於外在的對境導致內心產生貪、瞋、癡,因此將這煩惱的泉源之處、這個對境比喻成家鄉,並且遠離這個對境,才是佛子行。
使內心產生貪、瞋、癡的這些對境,是什麼樣子呢?第一個句子講讓我們產生貪愛的親人,無論是父母、親戚、朋友,都是我們關愛的對象,因為依於這些對象而對他們產生強烈的貪愛、執著,讓我們的貪心愈來愈強烈,執著也愈來愈強烈,而強烈的貪戀和執著會導致內心動盪不安,好像水面上的波浪一樣,不會停止。這是指對於悅意的對境、喜歡的對境,如父母、子女等等,依於這些對境,內心經常產生貪戀、執著,如波浪般波濤洶湧。
所以,內心的貪戀是一種煩惱,但是這個貪戀煩惱是如何產生的?是依於美好的對象而產生。當我想到一個美好的對象,內心因而產生了貪戀的煩惱,就要把這個對象列為惡劣的對境,屬於一種逆緣,所以要遠離。不過,這裡說要捨棄對境是佛子行,如第一個句子說的:「使我內心產生貪戀、執著的對境必須捨棄。」這個捨棄不是說要消滅他或徹底離開他,到一個看不到他的地方去,而是指心須捨棄內心依於對境所產生的貪戀煩惱。貪戀煩惱是依於悅意的對境而生,如果想要去除內心的煩惱不再產生,就要在方法上好好努力。
譬如轉變一個外緣,不要去看這個對境,其次想想看煩惱有什麼過失?當煩惱產生時,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治?我們必須好好學習這些方法,善加運用,使煩惱不再產生。我們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消滅對境,而是如何讓內心不要產生這個煩惱,這才是最重要的目標。當然,如果不離開這個對境便無法淨除煩惱的話,就要考慮離開這個對境;但如果情況並非如此,那麼應對治的最重要部分並不是外在的對境,而是內心的煩惱。該如何壓制內心的煩惱不再升起呢?也許你可以考慮轉換一個對境,想想煩惱的過失、對治法門等等,繼而加以克服。
對我們而言,煩惱是因外在對境而引發的,所以外在對境非常重要,不過最重要的仍是如何消滅內心的煩惱。煩惱是經由外在對境的引發而產生,所以如果這個外在的對境是不好的,就予以排除,這當然也是一種方式;不過,淨除內心的煩惱才是最重要的。譬如就我們自己來討論:有一個美好的對象,也許是一個人或一樣東西,當我們看到這個美好的對象時,內心的貪戀和執著便愈來愈強烈,執著和貪心依於這個對象而產生,導致內心的貪戀不斷升起。如果認為內心的煩惱是次要的,外在對境才是最重要的,認為只要改變外在對境,內心的煩惱自然就會消失了。可不可能這樣做到呢?當然不可能。譬如以為這個令我生起貪戀的外境是最主要的,所以現在把外境排除了,不要去看、不要接觸、也不要有任何來往,但是當我到其他地方時,仍會看到美好的人、事、物,貪戀和執著之心又隨之而生了。所以,外在對境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自己的內心對外境產生了貪戀、執著,它的過失是什麼?如何對治?當然,煩惱和外在對境有一定的關係,改變外在對境也是應該要做的,但這只是其次,重要的是逐漸減少內心的煩惱。
第二個句子提到,依於令我不悅意的對境、仇敵等所產生的煩惱,是強烈得猶如熊熊烈火般的瞋恨之心。憤怒是內在的煩惱,但是這個煩惱是怎麼引發的呢?因為外在對境是一個不悅意的、不好的、不和睦,或者他是我冤家路窄的仇敵,遇到他時,我的內心就引發激烈怒火,是一個讓我生起煩惱、引發憤怒、生氣的外在對境,可以用「家鄉」來比喻,所以,必須去除這個惡劣的對境。這是一般的解釋。
不過更進一步地解釋:讓我產生瞋恨心的外在對境是冤家路窄的仇敵,這個不好的對境可以比喻為「家鄉」,必須去除;但是不僅僅是這樣而已,最主要的是如《入菩薩行論》中所提到的:「要去除自己內心的仇敵 瞋恨,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何在?如果不降伏內心的瞋恨、憤怒,只是想轉換一個好的環境,期望這個環境中沒有任何敵人,以為這樣就不會激起內心的憤怒,但究竟有沒有這種地方呢?答案是根本找不到。現在討論的這種情形,重點並不在於消滅內心的煩惱,而是放在想去一個沒有敵人的地方,這樣內心的煩惱、仇恨就不會產生,也就不會讓自己生氣了。但事實是,根本沒有這樣的地方存在。
《入菩薩行論》中提到:「悖逆有情等虛空,何能一一皆折伏?但能摧自忿恚心,一切怨敵皆調伏。」意思是說:「頑劣的眾生遍佈虛空,像天空一樣,如果想到一個沒有自己不喜歡的對象或敵人的地方,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消滅所有外在的敵人,如果能夠消滅內心這個瞋恨、憤怒的敵人,也就消滅了所有的敵人。」頑劣的眾生遍佈虛空,想要全部消滅,如何做得到呢?重點不要放在消滅外在的敵人,而是在於消滅內在的敵人。內在的敵人就是憤怒之心,只要把憤怒之心這個敵人消滅,內心就完全不會憤怒、生氣了;一旦內心完全不會憤怒、生氣,也就沒有敵人了!因為你根本不會生氣,怎麼會有敵人呢?所以,只要將內心的仇敵消滅,就等於消滅了外在的仇敵;沒有憤怒之心,就等於沒有敵人。重點在於消滅自己的憤怒之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善惡的取捨點
「癡昧取捨猶黑暗」意思是,由於心中的無明和愚癡,導致我們忘記了外在事物善惡取捨的關鍵。無明和無知,就是一個惡劣的對境,用一個比喻來講就是「家鄉」。至於對善惡取捨的不了解,當然也應該去除。不過,這只是一般的解釋。雖然這和外在的對境也有關係,因為依於外在的對境,使得我們忘記並忽略了善惡的取捨。對一般人而言,這當然是有可能發生的,不過最主要的還是我們內心忘記了善惡的取捨要點,這便是一個煩惱 愚癡的煩惱。雖然一般情況下,外在環境也會導致我們忘記正念、正知,不過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內心要不斷地加強正念與正知;如果內心正念與正知的力量很強烈,對於善惡的取捨時時刻刻謹記在心,那麼外在的惡緣即使不離開、不避免,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譬如與一個會引發我煩惱、使我忘記善惡取捨的外境相處時,由於內心正知、正念的力量,所以對善惡的取捨並不會衰微,內心仍是清明的,即使與逆緣環境在一起,也不會造成我的衰損,這是因為內心正知、正念強大的緣故。所以,平常實修佛法時,或是日常的行、住、坐、臥,或是工作時,最重要的是不間斷地依靠並牢記「正念、正知、不放逸」這三點。
我們平常要如何運用「正知、正念、不放逸」這三個項目呢?自己身、語、意三門的行為,不是在行善業,就是在行不善業。也許我的身、語、意三門正在努力行善業,但是大多數情況卻是在行不善業。所以,「不放逸」的意思就是對自己的身、語、意三門要謹慎小心,應該經常鞭策身、語、意三門遠離不善業,並把三門安置在善業中,以此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就是「不放逸」。
「正念」是分辨善業和不善業,辨別這是應當學的或是應該要避免的,這有什麼功德或過失,區分得清清楚楚的,不要忘記,這就是「正念」。正念的念力就是不忘記這是善的或是不善的。
「正知」指的是有能力檢討並分析自己的身、語、意三門平時都處在什麼狀況下。譬如觀照自己的身、語、意三門是否正在行不善業?是否正在做有過失的事情?或是正在做善業?隨時分析、檢討自己的身、語、意究竟是在行善業或是不善業,具備這個能力,就是「正知」。
我們必須依於正念、正知、不放逸,這樣,身、語、意三門的煩惱就會逐漸消失,而不會去行不善業,並經常努力做好事。同時,我們對於導致內心產生貪戀、瞋恨、愚癡等的這些外在環境,也應想辦法避免,並進一步努力滅除內心的煩惱。這件事是許多佛子菩薩付諸行動、劍及履及、實際去做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努力效法和實踐。
依止寂靜蘭若
頌三 捨離惡境惑漸減,棄除散亂善自增,
自心清淨起正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前面說暇滿人身難得,離開惡劣的環境,再過來就是要到好的環境。好的環境指的是什麼呢?是依止寂靜蘭若(蘭若:指寺廟)。我們必須捨離讓內心產生貪戀、瞋恨、愚癡等煩惱的惡劣環境,然而離開惡劣環境之後,要到什麼地方去呢?要到深山蘭若等寂靜的地方,這樣才可以好好地做實修。在排除了惡劣環境後,若能住在一個寂靜的地方,內心的貪戀、瞋恨、愚癡自然會逐漸減少,甚至淨除。如果我們不能滅除、離開或捨棄導致內心產生煩惱的惡劣對境,也就是如果我們對這些讓內心產生三毒、五毒煩惱的對境依依不捨、不願離開,這便是一個惡緣、逆緣,內心的三毒、五毒煩惱就會生生不息,不斷增加,無法消滅。
如果能夠把外在吵雜的環境、人事酬酢、往來等使我們產生煩惱的處所去除,內心自然不會渙散,煩惱和妄念就會減少,三毒、五毒的煩惱也會逐漸減少,自己就會努力地做實修,漸漸地,在善行、善業的觀想和實修方面就會增長進步。離開外在惡劣的環境,住到寂靜蘭若,有許多好處:首先你一定會神清氣爽,內心的理智會更清淨、明晰,對教法很容易做聞、思、修,同時聞、思、修的勝慧很容易會在內心產生。對於正法比較容易做思惟和實修,之後就會產生聞、思、修的勝慧。具足了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後,錯解教法意義的毛病就不會產生,便可以很正確地理解教法的真義。
所以,「離開惡劣的環境、依於寂靜蘭若」是指身離開吵雜而寂靜,語離開講說而寂靜,心離開妄念而寂靜,身、語、意三門都能獲得寂靜。因為身、語、意離開吵雜、講說、妄念是過往許多菩薩重視並努力實行的,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讓身體離開吵雜,語言離開講說,內心離開妄念,如此一來,內心的三毒、五毒煩惱一定會減少,相對地,自己的聞、思、修三業每天也會不斷地進步。
如果自己不能經常安住在蘭若中,便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更努力地修行。譬如自己的身、語、意三門若不能遠離吵雜、講說、妄念等環境,就要到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努力學習,這對一個初機的實修者是很重要的。如果自己的實修已經比較堅固、穩定,達到比較高的境界了,此時外在的任何外緣對自己已不再有任何改變或影響,那麼在深山或都市中實修並沒有分別。至於實修佛法是否一定要到深山裡去呢?這倒也不一定。一般來講,在深山安靜的地方,對我們的實修當然有很大的幫助,然而平常自己在小鎮、城裡、社會上生活、工作時,一樣可以實修佛法。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出家人在深山中安靜地實修安忍,一段時間後,內心就不再生氣了,因此他認為自己的安忍已經修得非常好了,於是就下山來。當他下山後,魔鬼化現成一群小孩子在路上玩,看到他時便問:「師父,您從哪裡來?」「從山上來。」「您到山上做什麼呢?」「做實修。」「做什麼實修?」「修安忍。」此時,孩子們開始胡言亂語,嘲笑他在山上如何如何,這個出家人便勃然大怒了。在深山實修時,他為什麼不會生氣?因為沒有遇到一個會讓自己產生憤怒的外境,所以感覺上好像實修得很好;可是下山之後,一旦遇到了外境逆緣的刺激,內心的憤怒仍會生起。依照這樣來看,在吵雜的環境中修安忍,是非常重要並有意義的。所以,即使身處於忙碌的社會中,善加利用都市的環境來做佛法的實修,仍然是可以做到的。
思惟暇滿人身難得頌一 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 故於晝夜不懈怠,聞思修是佛子行。如果依此來解釋的話,首先發菩提心的原因是思惟暇滿人身難得 暇滿的人身寶是很難得到的,而現在我們已經得到這殊勝的人身了。舉例來說,輪迴好比痛苦的大海,要穿越大海,必須依靠一艘大船,現在我們得到了暇滿的人身寶,就好像得到一艘可以穿越大海的船一樣,帶領我們穿越痛苦的輪迴之海。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得到暇滿的人身,是因為過去生的福報和累積善業所致。如果我們從原因和數量上來了解和思惟,就可以了解暇滿人身是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