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既不在於主題的選擇,也不在於準確的真實,而在於感受方式。」作為對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的回應,浪漫主義藝術家尋求自我表達以變革當時的藝術觀念。他們將藝術視為改變社會和精神的媒介,催生了一批歐洲最偉大的藝術、文學和音樂作品。
本書將浪漫主義與當時的新古典主義、哥特式復興運動聯繫起來,呈現浪漫主義藝術運動與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之間紛繁複雜的關係。
[英]大衛·布萊尼·布朗(David Blayney Brown),泰特不列顛美術館高級策展人,負責透納遺贈作品的管理工作。他為塞繆爾·帕爾默、大衛·威爾基、透納等浪漫主義藝術家寫過專著。此外,他也經常給《伯林頓雜誌》(Burlington Magazine)和《大師素描》(Master Drawings)供稿。
馬燦林,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