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全球高校影視專業使用最為普遍的一本電影教科書,從1994年出版以來已經被翻譯為多種語言,並修訂出版了三個版本。
其在內容上浩繁淵博,上至電影誕生,下至21世紀的新媒體時代,從劇情片、紀錄片到先鋒實驗電影,將百年電影發展史娓娓道來;在結構上則力求系統周詳、清晰,以年代和國家、地區為坐標,論述各個時期、區域內世界電影的發展動向。
此次影印出版的第3版,繼續擴充對亞、非、拉等地區電影的研究篇幅,增添新媒體時代下的電影文化探討,體現了世界電影發展的最新趨勢。
同時,保留深度解析等獨具特色的板塊,在縱向梳理電影發展整體線索之余,又在橫向上針對電影產業鏈條上的各個部分進行深入分析,可謂點面結合。
影印版保留了原著的版式和索引部分,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想要參考、學習和收藏原著的讀者們的需要。
大衛•波德維爾(DavidBordwell,1947—)和夫人克里斯汀•湯普森(KristinThompson,1950—),當代美國重要的電影理論家,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榮譽教授,國際電影學界最多產、最偉大的教科書編撰者之一。波德維爾是「認知電影理論」的創始人,並以其對小津安二郎、愛森斯坦等人的「作者」研究,以及對電影敘事學、香港電影和電影風格史的研究而廣受尊敬,目前他受聘擔任法國電影資料館(CinémathèqueFrançaise)顧問一職;湯普森則是新形式主義電影分析理論的領軍人物之一,她的BreakingtheGlassArmor(1988)是公認的新形式主義經典著作。
波德維爾夫婦著有多部享譽世界的電影學專著,如《世界電影史》《場面調度的藝術》《好萊塢怎樣講故事》等。但若論在世界范圍內最暢銷、最深入人心的作品,則非這部《電影藝術》莫屬。
2007年3月,大衛•波德維爾以其對亞洲電影尤其是香港電影的持續關注而榮膺「亞州電影學術研究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