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學者認為古代教父奧古斯丁不談神化教義,神化教義是屬東方(東正教)的神學。但本書作者獨排眾議,認為奧古斯丁的神學隱含神化教義,且是他重要的神學思想。作者以五章談奧古斯丁的神學如何呈現神化的思想。
第一章談三一神,強調三一神聖位格的共享並不抹殺彼此,反而實化另一方,這樣,奥古斯丁以類比的方式表明所有受造物是轉向神的。
第二章談人論與罪,說明在良善的受造物中,人恰好是神獨一的形像;只有亞當和夏娃的被造無條件地像其創造主。人的罪的基礎是,有「像神」的渴望卻又驕傲地拒絕有分於神。
第三章討論救恩論。藉著子降下成為人,人才能從這虛假神化得蒙拯救。神的兒子成為人,使人能成為同一位天父的兒女,成為其他「諸神」,有分於神的性情。
第四章探討成聖。聖靈帶人進入這新生命,憑藉祂聯合的內住,藉著分賜祂自己的聖別而在基督裡救贖罪人。聖靈實現一種真正的變化,提升人脫離罪而更新人的所是。
第五章談教會論與聖禮。類似於子的身體在祂成肉身時成為可見並具體的,教會也成為一個可感知體:它現今藉可見的聖禮來維持並延展,聖禮造成合一,將信徒與神跟彼此連結在一起。
本書透過這五章總結奧古斯丁沒有忽視神化思想。同樣地,我們也不忽略神化思想。透過此書,我們能知道:始祖所盼望卻走上歧路而不可得的像神,如今,我們將能透過主耶穌基督成為人而拯救人,聖靈的內住而真實地像神。
好評推薦:
「本書挑戰了對奧古斯丁的刻板印象,開創性地提供了對奧古斯丁神學的全面概覽、再思和驚人解讀。……奧古斯丁遠比其他拉丁教父更倚重『神化』一詞。更重要的是,神化生命的實際,貫穿奧古斯丁所呈現之基督教的每個主要方面。」
──召會資深弟兄 周復初
作者簡介:
大衛.文森特.麥考尼(David Vincent Meconi, SJ)
從牛津大學獲得教會歷史學博士,目前是美國聖路易斯大學(Catholic Studies at Saint Louis University)歷史神學與天主教研究副教授,也是《講道與教牧評論》(Homiletic and Pastoral Review》的主編。
他的著作包括Augustine On Self-Harm, Narcissism, Atonement and the Vulnerable Christ (Bloomsbury Press, 2020)、Christ Unfurled: The First 500 Years of Jesus's Life (TAN Books, 2021) ,以及將於2022年出版的Five Encyclical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AN Books, 2022)。除此以外他也發表過多篇論文。
章節試閱
聖奧古斯丁在顯示基督徒在基督裡之新生命的方式上,人的 神化(deification of human person)佔有重要的角色。奧古 斯丁是以神的兒子成為人而使人能成為神的措辭,來陳述基督 徒的生命。這位希坡主教透過此一變化性聯合(transformative union)勉勵他的會眾:「讓我們喜樂並感謝,因我們不是成為基 督徒,我們乃是成為基督。」1 或者用他喜愛的經文習語—聖靈 把愛澆灌在我們心裡(參羅五 5)—奧古斯丁教導他的聽眾, 他們藉著愛(拉丁文 per dilectionem)已經成為基督身體的肢體: 「並且藉著愛被合併(in compage)進入基督的身體;在此有一 位基督愛著祂自己。」2 這一類的信息多的驚人。本書的主題是要 顯示,奧古斯丁如何以無可替代的方式使用神與受造物聯合的圖 像。特別的是,此研究要駁斥許多之前的學者並顯示,事實上, 在希坡的聖奧古斯丁整個思想中,人的神化是個中心的教義。
人性的神化(humanity’s deification)的經典基督徒公式 是,神成為人為要使人能成為神,聖奧古斯丁以這句話表達這 個公式:「為使那些只是人者成為神,這一位神者使祂自己成為 人。」3 基督為自己穿上的人性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基督裡, 神性與人性相遇,因而,正是在這裡,基督使自己與被收養的弟 兄姊妹聯合。子藉成為肉身(incarnation)帶進此一新生命,它 因而成為基督與基督徒之間的一種關係,因為子已經來「使祂的 肢體與祂自己聯合(transfigurauit in se suos),正如祂在所說的 話中指出這點:我餓了你們給我吃(太二十五 35)。還有當祂從 天上向那逼迫神聖子民的掃羅呼叫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 迫我?(徒九 4)時,祂使我們與祂自己聯合。雖然當時沒有人 用一根指頭碰到基督自己,??基督說,『在我裡面看你自己的 投影。』」4 有時奧古斯丁清楚地用神化來解釋這種變化,他也會 談到被神收養的兒女,而有時他會呈現基督徒的目標是「成為 神」,或成為團體基督(Christus totus)的肢體,甚至是成為基 督自己。本書藉著查考如此廣泛的隱喻探究奧古斯丁關於人性在 基督裡神聖變化的教導,並尋求證明,神化是奧古斯丁所陳述之 基督徒生命中一個關鍵的隱喻。 那些熟悉奧古斯丁的標準解讀的人很快會看出,這種了解與 傳統上對奧古斯丁關於救恩之教導的陳述相衝突。不幸的是,傳統解讀阻止了這種了解,如 1925 年 Joseph Mausbach 的一項研究 所例證的。他將東方對人類神聖化的了解,與他所描繪的西方對 人類受奴役於並最終從罪得釋之強調,做了對比。他指名說,奧 古斯丁該為這種悲觀主義的宣導負責。Mausbach 挑選出奧古斯 丁為希臘人的唯一對頭,他是以人性墮落為中心之神學異象的獨 一代表。結果就是,如 Mausbach 所認為的,奧古斯丁應該為拉 丁西方在基督徒救恩中摒除神化和變化而受責備,因他偏好補救 與和好式的解析。Mausbach 這樣的判斷並非孤例,它在整個二 十世紀中以各種不同方式出現過。5 例如,Myrrah Lot-Borodine 在關於希臘教父神化論之開創性 研究中有力地論證說,奧古斯丁未能提出神與人之間任何一種的 聯合或滲透(compénétration)。Lot-Borodine 認為,在歷史上, 西方在理解基督徒生命時,神化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因為奧古 斯丁沒能構想到,神與人如何能彼此接觸而不削弱前者或抹除後 者。因此,這也是她為何主張奧古斯丁的基督教觀可能受真福 (beatitude)的應許所推動,卻絕對不是受神化所推動(mais non à la déification)6 。其他人也有相似的看法,就是奧古斯丁認為神 性「不可分享與不可知,」7 這造成神與人魂(human soul)之間 絕對的屏障,他們並下結論說,此一神學該為西方與東方對造物 主和受造物之關係上的最終分離負責。也就是說,每當西方無法 解釋,受造次序如何與神不可變的他性相互作用時,東方區分了 神聖素質(essence)與神「非受造的能量」,而這一舉動「是奧古斯丁無法接受的」8 。這些學者都主張,他們所聲稱奧古斯丁缺少神化的用語,與他可能未能將神與受造物帶進任何和諧關係相 呼應。
不幸的是,此一觀點至今仍常常出現在許多流行的著作 中。近期的一個例子是 Linda Woodhead 的《基督教介紹》(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ity。中文暫譯),她在文中堅稱,神化 是「基督徒生命中持久的中心主題,特別是在禁欲派和修道派 中??禱告、聖餐、成為肉身(incarnation)本身的目的,都是 神成為人(human)以便人能成為神(divine)。」9 她認為,這中心的信條只在東方發展,因為「拉丁的傳統在奧古斯丁的影響 下,經由其墮落和原罪的教義,傾向於在人與神中間設置一道不 可踰越的鴻溝」10。再一次,奧古斯丁被視為否認人性在基督裡可 以神聖化,他因而被控告為西方那位提議人性貶抑並缺乏與神聯 合的人。考慮到奧古斯丁著作中神化用語的稀少,我們確實可以 理解 Mausbach 和那些據此得出結論之人的立場。但是,為了能更完整的評估奧古斯丁,我們須從奧古斯丁更寬泛的神學架構來 看奧古斯丁對神化觀念的了解。為此,我提出兩個主要命題。 第一個是,在強調與查驗奧古斯丁取徑之有限性的同時,我 要說迄今無人欣賞這位希坡主教有力地宣導一種神化的神學。他 使用神化(deificare)一詞的數量和方式,西方基督教無人能出其右。而在神化的語彙沒有出現的方式和地方,他也清楚地陳述人性神化的真實。奧古斯丁有能力使用神化詞彙而無需辯護或評論,這是出自他對基督徒救恩之寬廣並始終如一的了解。基督裡的生命最終是受造物對神的生命之有分,和聖靈在基督的教會中並藉著教會對基督信徒之更新。如果我們僅僅看「神化」一詞 (deificare)出現的十八個例子,我們會將神化限制為一種名義上的真實;更不幸的是,我們會常常錯失奧古斯丁所作的。藉著一 個個主題,我們能對奧古斯丁神學中神化所扮演的多種角色有更 全面的了解。
因此,第二個命題是要斷定,一個更寬泛之神聖聯合的隱喻 貫穿奧古斯丁的思想,它對他的整體神學關注是不可或缺的。 我將論證,受造物與神的聯合始終是奧古斯丁思想中常見的神 學原則。抑或如 Robert Wilken 近來所寫關於奧古斯丁對「緊聯」 (adhaerere)一詞的使用,「對奧古斯丁來說,似乎沒有別的聖 經詞彙能如此完滿地體現整個信仰的奧祕」11。
我將要論證,奧古斯丁認為緊連於神最終意味著,以一種非字面、卻非常真實的方 式被變化進入神。為了顯示此關於神化的全面意象(imagery), 本書的鋪陳將運用奧古斯丁用各種意象和概念來述說神與受造物 之共享(communion)的代表性原始文本。如此,以下各章就不 只是詞彙的簡單編年史,而是查考奧古斯丁描繪受造物如何與神 聯合的許多方式。這種方法使得本研究能糾正那些著作,就是那 些研究奧古斯丁之神聖聯合觀點卻僅專注於他對 deificare 一詞之 使用者;本研究同時也要顯示,他的神化用語受到他其他更寬廣 的關注點的影響。 這是第一本對奧古斯丁神化神學之研究的書籍。迄今只有 一份未發表的博士論文論及奧古斯丁在講道中對 deificare 一 詞的使用。12 另外還有少量關於奧古斯丁神化神學的啟蒙性文章。13 最後,還有關於他神化神學的百科全書詞條。14 然而,對奧 古斯丁神化觀最有助益的查證,與那些因使用 theosis 而受推崇的希臘教父們相比,也顯得過於簡短。15 在檢視這些著作之後, 我們發現了一個所謂孤立式的不良習慣,即只在奧古斯丁明確使 用 deificare 一詞時,才把這當作他的神化神學。說它不良有兩個 原因:(1)這不可避免地過度強調奧古斯丁對 deificare 的使用, 使之成為不可替代,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並且(2)這一取徑忽 略了可能出現在他的講道和小冊中神化的語言,因為它們很容易 融入奧古斯丁常說的話。換言之,在此是我的論點,即奧古斯丁 明確地使用 deificare 一詞只有零星的例子,並且沒有詳細解釋, 因為這只是他強調人與神、基督徒與基督之間神聖化聯合的另一種方式,所以奧古斯丁並沒有努力發展他所使用 deificare 之含義,因他視其為關於神聖聯合的許多可能隱喻中的一個。
因此,本書一開始是檢視奧古斯丁如何構想造物主與受造物 的聯結。那些輕忽或至少是抱持評斷眼光來看奧古斯丁神化神學 的人在這一點上是對的:按照奧古斯丁,神與受造次序的關係是 任何神化神學的基礎。我們因而必須問,奧古斯丁視此為敵對的 關係還是內在共享(communion)的關係?要盡可能透澈地回答 這個問題,我們要先深思三一神的生命,特別關注於那道在創造 的角色。為了了解三一神創造方式的動能,第一、二章聚焦於奧 古斯丁關於受造次序的神學。第一章集中在一段出自奧古斯丁最 成熟之創世記註釋書《創世記字面解》(De Genesi ad Litteram。 中文暫譯)裡的話,因其提供了一個啟發性的例子,一切受造物 在效法子當中,如何「轉向」父。奧古斯丁對受造物的追問總是引他到「人」,所以接下來的第二章論及聖經所宣稱的男人與女 人都是照著神的形像和樣式造的之問題。奧古斯丁從創世記創造 的故事中彙集了什麼,以及他如何理解「形像」(imago)的性質?分析奧古斯丁對於「形像」的理解後,我們轉到《三一論》 (De Trinitate。中文暫譯)7.3.5,奧古斯丁在此論證,人做為受造 (並因而是不對等的)形像,當他效法並靠近子這父的完美形像 時,就與神成為一。
第三、第四章構成第二組,論及子和那靈在信徒與神聯結中 的角色。奧古斯丁認為子和那靈在救恩經綸中的角色是一致的, 據此他對神化語言的使用就帶進正確的觀點。第三章中分析了奧 古斯丁每一次對 deificare 的使用,但這字只做為許多隱喻中的一 個。不過,這隱喻表明了基督徒救恩的基本意象,也指明了人與 神之間的聯合:成為眾神、神聖的兒子名分,以及「偉大的交 換」之語言,這些都用以闡明奧古斯丁對基督徒生命的理解。雖 然 deificare(及其同源詞)只用在與成肉身的子之關係上,但若 與聖靈分隔開,就無法了解這字。因此,第四章論及那靈是將男 人與女人與子聯合的神聖位格,並且祂使受造的人成為神在地上 的聖殿。
最後一段我們要來看人據有(appropriation)神的生命,是 如何首先在教會中並永遠的在天上實現出來。奧古斯丁認為,從 罪人到聖徒的轉變,總是藉著可見的基督徒信仰並總是在與他人 的共享中達成的。因此,第五章論及,教會做為神化的處所,是 基督的生命在地上延及祂忠信肢體的地方。第六章以簡短的瀏 覽天上的生活而圓滿結束本書。雖然被神化的生活(deified life) 在地上可以達成,其只有在聖別之魂(soul)與復活身體再聯合 時才得完滿。那在地上帶給我們與父神建立關係之盼望(in spe) 的教會進程,最終在天上才得實現(in re)。
聖奧古斯丁在顯示基督徒在基督裡之新生命的方式上,人的 神化(deification of human person)佔有重要的角色。奧古 斯丁是以神的兒子成為人而使人能成為神的措辭,來陳述基督 徒的生命。這位希坡主教透過此一變化性聯合(transformative union)勉勵他的會眾:「讓我們喜樂並感謝,因我們不是成為基 督徒,我們乃是成為基督。」1 或者用他喜愛的經文習語—聖靈 把愛澆灌在我們心裡(參羅五 5)—奧古斯丁教導他的聽眾, 他們藉著愛(拉丁文 per dilectionem)已經成為基督身體的肢體: 「並且藉著愛被合併(in compage)進入基督的身體;...
作者序
推薦序
讓我們喜樂並感謝,因我們不是成為基督徒,我們乃是成為基督。
“Ergo gratulemur et agamus gratias, non solum christianos factos esse, sed Christum”
——《約翰福音小冊》21.8
多位學者認為奥古斯丁否認人性在基督裡可以神聖化,因而控告他為西方提議人性貶抑並缺乏與神聯合的唯一之人。例如,Joseph Mausbach將東方對人類神聖化的領會,對比於西方對人類受奴役於並最終從罪得釋之強調。他提議,奥古斯丁應該為拉丁西方將神化和變化從基督徒救恩中摒除而受責備,因他偏好補救與和好式的解析。Myrrah Lot-Borodine認為,奥古斯丁未能提出神與人之間任何一種的聯合或滲透(compénétration)。Linda Woodhead認為,神化是「基督徒生命中持久的中心題目」,但這中心的信條只在東方繁盛,因為「拉丁的傳統,在奥古斯丁的影響下,傾向於在人與神中間,經由其墮落和原罪的教義,設置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但本書挑戰了對奧古斯丁的刻板印象,開創性地提供了對奧古斯丁神學的全面概覽、再思和驚人解讀。對於任何「卡」在奥古斯丁所謂悲觀主義裡的人,這是一本必讀之書;而對於那些想探究,奥古斯丁所說關於神對我們之計畫的人,就更是如此。
本書作者指出,奥古斯丁是以「神的兒子成為人,而使人能成為神」的措辭,來陳述基督徒的生命。此一變化性聯合(transformative union)使他能這樣勉勵會眾:「讓我們喜樂並感謝,因我們不是成為基督徒,我們乃是成為基督。」而神在基督裡為自己穿上的人性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基督裡,神性與人性相遇,因而基督使自己與弟兄姊妹聯合。由子的成為肉身帶進新生命,因而成為基督與基督徒之間的一種關係,因為子已經來「使祂的肢體與祂自己聯合,正如祂所作的,當祂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太二十五35)。還有當祂呼叫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徒九4)時,祂使我們與祂自己聯合」。有時奥古斯丁清楚的用神化來解釋這種變化,有時他會展現基督教的目標,是「成為神」,或成為團體基督(Christus totus)的肢體,甚至是成為基督自己。憑藉查考如此廣泛的隱喻,當前此研究探究了奥古斯丁關於人性在基督裡神聖變化的教導,並尋求證明,神化是他所陳述之基督徒生命中一個關鍵的隱喻。
關於神化教義,聖經資源中心已出版之三本書:《希臘教父傳統中的神化教義》、《與神的性情有分:神化在基督教傳統的歷史與發展》和《加爾文的梯子》。前兩本皆是論及神化教義在歷史上的發展,《加爾文的梯子》則是論及加爾文改革宗神學的神化教義。以琳出版的《神的同工》是論及希臘正教的神化思想。而本書《一位基督》是天主教學者論奧古斯丁的神化思想。盼讀者能從這五本書的內容看出神化教義在歷史上並在天主教、基督教改革宗和希臘正教中的全面發展。
周復初
中央大學榮譽教授
推薦序
讓我們喜樂並感謝,因我們不是成為基督徒,我們乃是成為基督。
“Ergo gratulemur et agamus gratias, non solum christianos factos esse, sed Christum”
——《約翰福音小冊》21.8
多位學者認為奥古斯丁否認人性在基督裡可以神聖化,因而控告他為西方提議人性貶抑並缺乏與神聯合的唯一之人。例如,Joseph Mausbach將東方對人類神聖化的領會,對比於西方對人類受奴役於並最終從罪得釋之強調。他提議,奥古斯丁應該為拉丁西方將神化和變化從基督徒救恩中摒除而受責備,因他偏好補救與和好式的解析。Myrrah Lot-Borodine認為,奥古斯...
目錄
推薦語
推薦序 再思奧古斯丁的神化論述/周復初
縮略語
介言
第一章 創造是聯合的序言
第二章 受造以像神:神聖形像之賜予與被破壞
第三章 子的降下
第四章 聖靈的內住
第五章 教會接受神聖生命
結語
參考書目
推薦語
推薦序 再思奧古斯丁的神化論述/周復初
縮略語
介言
第一章 創造是聯合的序言
第二章 受造以像神:神聖形像之賜予與被破壞
第三章 子的降下
第四章 聖靈的內住
第五章 教會接受神聖生命
結語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