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2 項符合
大衛.米德的圖書 |
$ 209 ~ 315 | 找到你的為什麼:尋找最值得你燃燒自己、點亮別人熱情的行動計畫
作者: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David Mead,Peter Docker) / 譯者:韓絜光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8-05-23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普通級/ 初版 5 則評論 共 17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 238 ~ 511 | 先問,為什麼?: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新增訂版)
作者: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 譯者:姜雪影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8-05-23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9 則評論 共 16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米德認為自我發展是社會經驗累積而成,強調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提出「社會自我」理論。
另外,米德亦是開創出符號互動論的社會學家,提出人對於情境定義的互動觀點的重要性和在情境下的角色扮演。 當某一種情境下開始廣泛被人們所接受,就會容易形成一種穩定與持續秩序性的社會。 他認為兒童期是自我發展、兒童社會化的關鍵期,並將其分為「模仿階段」、「遊戲階段」及「團體遊戲階段」三個部分。
1.「模仿階段」:三歲前的兒童,深受「重要他人」影響,並模仿其行為舉止,來學習與了解他人行為。
2.「遊戲階段」:三至八歲兒童,透過在遊戲中扮演生活中大人的角色,並學習模仿屬於該角色的行為。
3.「團體遊戲階段」:八歲以上的兒童則受「概括化他人」的影響,開始觀察其他人的角色與看法,學習以他人的角度看自己。
1931年4月26日,米德因心臟衰竭逝世於芝加哥,享壽六十八歲。
米德是互動學派的創始人,主張社會是一個有意義的人際溝通體系,人的自我觀念是透過語文和非語文符號在社會行動中不斷建構。
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