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身不易的年頭,我得賺多少才感覺幸福?
要跟誰比,才是激勵而非打擊?
心理學家幫你找出了答案 : 就從了解你內心的「破梯效應」開始 ◎「賺得比某同事少」,才是多數人離職的主因,有人還為此放棄做得開心的工作。
◎有頭等艙的航班,經濟艙乘客失控行為的機率高四倍。
◎為什麼重金挖角來的人,反而會讓團隊的整體表現更糟糕?
你知道嗎?光是換個社區住,居然可以讓一個家庭的收入多30%。
我該搬去哪種社區?
為什麼有些組織不該有地位階梯,有些組織反而一定要有層級?
作者奇斯.裴恩(Keith Payne)是北卡羅來納大學知名心理學教授,
他發現,人的內心(其實猴子也一樣)很在乎公不公平,甚至愛斤斤「比較」,
因為這件事給大腦的感受,等同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偏偏,這世界已沒有你要求的公平,地位階梯上的不平等感越來越大。
於是,這種對地位的比較──比收入、比居住、比消費,
讓很多人變成有錢的窮人,產生沒必要的挫敗感,憂鬱或是暴怒,最糟糕的是
導致不理性行為:孤注一擲、投機、先拿先贏、購物、奧客行徑,結果變窮、更窮。
該如何打破這日益不公的地位階梯?
在翻身不易的年頭,我得賺多少才感覺幸福?
要跟誰比,才是激勵而非打擊?心理學家幫你找出了答案 :
就從了解你內心的「破梯效應」開始。
◎人的優越感與生俱來,連重刑犯也自認比人善良
.對地位的主觀知覺,預言個人命運
心理學家已發現,不平等的感覺,會讓根本不窮的人,出現前述貧窮行為,
而定位自己在低階,未來歲月就比較可能罹患憂鬱症、焦慮症與慢性病。
多數人攀登社會地位階梯了,卻不感到幸福。怎麼會這樣?
◎乞丐不羨慕百萬富翁,卻嫉妒混更好的乞丐
.感覺窮,比真的窮更真實:但,是貧還是富,永遠是相對當時、當地而言。
在英國之類已開發國家,窮不是餓肚子,買不起智慧型手機就感覺窮。
所以,人們不但時時都在比較,也在做微妙假設,判斷哪些事物比較重要。
於是做了愚蠢投資、非理性消費,導致變窮,難以翻身。
.人天生就很會目測社會地位
你知道哪些特質,會無形中透露出階級差異?
例如,越富有的人,聊天時會花更多時間玩弄手邊的筆。
階級判斷、比較都是潛意識就形成,你如何表現得像個富足的人?讓人目測不出。
◎地位就是壓力,被人管比管人的壓力大,難怪總裁延長壽
.你主觀認定的社會壓力,會縮短你壽命
研究顯示,越窮、自覺地位越低的人,壓力荷爾蒙和發炎反應比他人多,
光是階級排序、他人社會評價就能馬上影響你的生理反應。
怎麼破梯?富人和窮人的壓力,到底差在哪裡?
◎所以,人要有多少錢就能擁有幸福?
.和誰比,才能夠激勵我而非打擊我?
有項調查發現,光是換個社區住,可以讓一個家庭的收入多30%,
這也是破梯:善選「社會比較」。但如果你無法搬家、換工作或爭取調薪呢?
作者也有方法。
這本書道出人們內心最不願說出的心底話:
重點不是多少,而是我不能「比你少」。
不公平是社會議題?不!它會持續影響著你的生理、思考還有行為。
作者簡介:
奇斯.裴恩(Keith Payne)
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教堂山(Chapel Hill)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在不平等與歧視心理學領域享有國際領導地位。
《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與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都曾專題報導裴恩的研究,他也替《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和《今日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撰稿。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與傳播,曾任雜誌採訪編輯及報社編譯,現專事翻譯。
譯有:《007真有其人,孤膽寫歷史的間諜之王》、《股神巴菲特的神諭》、《全球教養聖經》、《工匠之魂,讓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裕》、《英國的不打不罵鋼鐵管教》、《珍奧斯汀的神回與已讀不回》、《閒聊中的套話技術》、《壞公主寫歷史》《全世界最熱門的九十九個願望》(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章節試閱
人總自覺高人一等──烏比岡湖效應
我們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和各式各樣的人進行社會比較,神奇的是,不管對象,我們總是發現自己落在階梯的上半截,屢試不爽,畢竟那個位置的感覺最舒服。想想看,你在工作上的成就如何?你的智商有多高?道德情操如何?對朋友有多忠實?駕駛技術可好?你內心深處曉得,自己在上述方面都優於一般人──可是誰都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這項發現稱作「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該名稱是美國作家蓋瑞森.凱羅爾(Garrison Keillor)虛構的小鎮,那裡「所有女子都強勢、所有男子都英俊、所有兒童都比普通小孩優秀。」西元1965年,一項針對車禍倖存者的研究,無意間發現到這個效應。
研究人員花6個月的時間,訪談西雅圖市(Seattle)某家醫院,在這段期間收治的全部車禍傷患,被拿來和對照組做比較,兩組的年齡、性別、種族、教育程度全然相仿。
訪談者要求病患回答問題,並請對方為自己的駕駛能力打分數。雖然這並非該研究的原本宗旨,但後來世人卻因此記住這項研究,因為住院傷患都評斷,自己的駕駛技術優於一般人。事實上,他們給自己打的分數和對照組並沒有不同,只是對照組成員未曾經歷過車禍。
顯然出車禍住院這件事,並未動搖傷患自認是優良駕駛的想法。有沒有可能這些傷患並非車禍肇事人?研究人員仔細檢討每件車禍的警方紀錄,以釐清誰是案件中的肇事者和被害者,結果發現傷患裡頭的車禍肇事者,對自己的評價也和其他人一樣有過度的自信。
主辦SAT大學入學考試的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早就發現這種效應的另一個實例。某年約有100萬個學生,參加當年度SAT考試,大學委員會要求他們拿自己,和中等程度學生(成績落在全體的50%水準)相比,評比項目不僅止於SAT的表現,還包括個人特質,例如領導力和合群程度。結果70%學生自認領導能力優於中等學生,85%認為自己比中等學生更擅長與人相處。
心理學家康絲坦汀.賽迪姬蒂絲(Constantine Sedikides)與同事做過另一項研究,要求受試者評估自己在好幾個方面的表現,結果他們自認比一般人更有道德感、更善良、更值得倚賴、更受到信任、更誠實。
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只不過這些受試者,是在監獄中服刑的重刑犯。他們唯一自認不如的項目是「遵循法律」,即便是這一個項目,分數仍與普通人相當。有鑑於這些人自我評價的時機是坐監服刑期間,答案看起來似乎有欠客觀。
這麼多年來,有數百項研究重現烏比岡湖效應,證明我們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的智商、毅力、責任感……甚至羽毛球技都優於一般人,事實上只要是涉及正面特質,結果都莫不如此。一個人越重視某項特質,就越容易在這方面自我膨脹。
自我感覺貧窮,就會短視近利
即使是短暫的富裕感或貧窮感,也會使得人們或多或少短視近利起來。前面的章節曾談到貧富的主觀意識,具有強大的效果,而那通常是根據我們和他人比較而得。
心理學家米契.凱稜(Mitch Callan)與同事合併這兩項原則,預測人們若經過比較後,自我感覺貧窮,就會變得短視近利,不計後果搶奪眼前的收穫,對未來則漠不關心。反之,如果他們自覺富裕,就會把眼光放遠,做長久的打算。
這項研究先請受試者回答一大串深入的問題,包括對方的財務狀況、支出習慣,甚至個人特質和品味。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需要這些詳細資訊的原因,是電腦程式將會拿這些資料,來計算個人化的「可自由支配所得比較指標」(Comparative Discretionary Income Index)。研究人員還告訴受試者,電腦會給每人一個分數,顯示此人與其他年齡、教育程度、人格特質等條件相仿的人相比之下,擁有多少錢。
事實上,電腦程式根本沒有做這些事,只不過呈現一條細細的、閃爍的進度尺,旁邊寫著:「計算中,請稍等……」接著電腦會隨機提供回饋,對其中半數說他們比同類人有錢,再對另外一半說他們的錢比同類人少。
接著研究人員又請受試者做些財務決策,從一系列選擇中,挑選提早獲得數額較少的報酬,或是延後拿到較多的報酬。舉例來說,研究人員可能問他們:「你寧願今天拿到100美元,還是下星期拿到120美元?寧願今天拿到100美元,還是下星期拿到150美元?」等到受試者回答許多類似的問題之後,研究人員就能夠計算受試者,對立即報酬的重視程度,以及有多願意等候比較長的時間,以便獲得更高的酬勞。
這項研究發現,如果人們自覺貧窮,就會在快慢與利弊權衡之中,傾向選擇立即滿足,但若他們覺得自己相對富有,就會顧及比較長遠的利益。為了強調這項結果,並非受試者不顧真實世界後果,所做的抽象決定,因此研究人員又找第二組受試者,重新做一次實驗。
這次不是提供假設性選項,而是真的發給受試者20美元,讓他們用這筆錢賭博。受試者可以拒絕賭博的邀請,把錢塞進口袋直接回家,但也可以和電腦賭一場牌局試手氣,若贏了獎金自然比20美元多很多,萬一輸了則一毛錢也拿不到。
那些覺得自己相對富有的人當中,有60%選擇賭一把,而自覺貧窮的受試者當中,願意賭博的比率高達88%。由此可知,自覺貧窮使人們更願意孤注一擲。
這些實驗令人吃驚之處,在於一個人短視近利的程度,不需要看整個童年生長環境,就可能產生變化。哪怕只是主觀感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也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態度。
報酬與貢獻不成比率,人們會設法「恢復平衡」
高階主管與時薪員工之間的薪資越不平等,產品的品質就越差。大部分產品是經過冗長而複雜的生產鏈才完成,牽涉到不同層級員工的數千次互動。所以說,工作場所越需要團隊合作,薪資不對等就越容易產生憎惡感,也抵銷本來的激勵作用。
其實員工要的並非齊頭式平等,他們了解受過高等訓練、擁有技術和經驗的員工,薪資自然會高於低技術的新進員工。人們真正渴望的是貢獻與報酬之間的平衡,如果把它想成一個比數的話,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就是,每工作1小時的酬勞。當然,酬勞不僅包含金錢,而貢獻也不只是完成的工作量。
當酬勞與貢獻比失去平衡,人們會設法恢復平衡。有趣的是,恢復平衡的辦法可以是增加酬勞,也可以是減少貢獻,兩者都會令當事人開心。以每小時酬勞這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提高薪資(完成的工作量不變),或是減少工時(薪資不變)。
當員工感覺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適當酬勞,可以和雇主談判,以爭取更高的薪資或福利。萬一無法如願,他們往往能夠想出新穎的對策。
例如,他們可以怠工,亞當(Adam)就是一個例子。亞當在一所大學擔任維修員,他解釋說:「無論什麼時候,我們看起來都像在幹活,可能是因為戴工作手套,開著大學校徽的卡車吧。大學校園延伸到整個紐澤西市,所以高興去哪裡就去哪裡,頂頭上司根本不會懷疑。這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做一切想做的事。我們經常開卡車去某個同事家裡,在那裡小睡兩個鐘頭,再開車回去,打卡下班。」
另一種改善平衡的辦法是監守自盜、增加收入,在一家酒品倉庫擔任運輸職員的洛伊(Roy),就是這樣做。他的公司正要從波士頓,搬遷到路易維爾(Louisville),同時計畫要裁掉所有員工。
因此,洛伊丟掉最廉價的酒瓶,把最好的酒留給自己。他說:「每個月我們都會盤點庫存。最後運輸部門的夥伴們決定,不如我們也替自己安排一些離職紅利好了。上班的最後一天,本來應該把所有剩餘的庫存裝進貨車廂,然後運往肯塔基州,不過我們沒那麼做,而是將200箱各種酒品裝進一輛廂型貨車裡,然後在城裡跑來跑去,所有員工的家裡都去了一趟。等貨車回到公司時,車子裡頭已經空了。到現在,我家裡還有一些那次分到的酒……。」
監守自盜輕則侵蝕公司利潤、重則搞破壞,可能導致沒有意義的傷害。這些行為看起來不可理喻,直到我們想起人們企圖達到的平衡,就能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透過這樣的負面貢獻,來改變報酬貢獻比率,無法增加好處,卻能平衡當事人的情緒。
就像大學維修員亞當所說:「假如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找合理的藉口,我會說那並不是為了報復,只是公平交換罷了。」
人總自覺高人一等──烏比岡湖效應
我們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和各式各樣的人進行社會比較,神奇的是,不管對象,我們總是發現自己落在階梯的上半截,屢試不爽,畢竟那個位置的感覺最舒服。想想看,你在工作上的成就如何?你的智商有多高?道德情操如何?對朋友有多忠實?駕駛技術可好?你內心深處曉得,自己在上述方面都優於一般人──可是誰都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這項發現稱作「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該名稱是美國作家蓋瑞森.凱羅爾(Garrison Keillor)虛構的小鎮,那裡「所有女子都強勢、所有男子都英俊、所有兒童...
推薦序
推薦序一
住在信義計畫區的兩年,是我覺得自己最窮的時候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臨床心理師/方格正
當年我為了工作從基隆搬去臺北,房子找了好一陣子,幸好有朋友牽線,好不容易落腳到一處租金、大小都可接受的小窩。入住後才發現,原來我不小心住到全臺最貴的地段,這是我過去所不曾認識的臺灣。
這裡的公園很大、樹很高、馬路寬敞筆直、舒適的人行道上沒有違停的機車,就連豪宅旁的保全,還會親切禮貌的向路人問好。白天可以欣賞從象山飛過來的鳥兒,包含拖著長尾巴的臺灣藍鵲;到了夜晚更是寧靜,一邊散步、一邊欣賞夜色裡的臺北101大樓,是每天的小確幸。我這才知道,寸土寸金的臺北,竟存在著這麼多豪宅,還有許多大得荒謬的歐風別墅。
即便住了兩年,這裡始終沒有家的感覺,我覺得自己更像是觀光客,時常看見自己在經濟上的渺小,而且無能為力。別說房子了,路邊隨便一輛長得似比目魚的超級跑車,就超過我大半輩子的收入。如同貫穿本書的主旨,富裕與匱乏常是從比較來的。
我的工作讓我知道,現代的年輕族群中,時常瀰漫著強烈的不安全感,害怕自己缺乏競爭力,淪為無法生存的「魯蛇」。然而現代人的生活,真的比較匱乏嗎?我的爸媽告訴我,在他們那一代(約一九五〇年代)的小孩,穿著麵粉袋做的褲子,大半時間裡不知肉味,便當中有荷包蛋就值得炫耀。
現在的人均所得雖翻升好幾倍,貧富差距卻日益擴大,加上房價飆漲,買房成為受薪階級高不可攀的夢,我們也在生活與媒體中,見識到越來越多的名牌、超跑與豪宅。相比之下,自己變得好窮。
我們的貧窮,並非源自物質的匱乏,而是心靈上的不平等。
本書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讓讀者了解社會情境如何讓人「身不由己」的去比較,以及不平等感如何危害人的生活品質、生涯選擇,甚至是一輩子的幸福健康,因此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努力建構更平等的社會。
然而,我們並非活在烏托邦,資本家設立的遊戲規則,注定了一去不復返的貧富落差,身為心理師,我所能做的就是幫助來諮商的當事人(以及我自己),在這不公平的世界裡安身立命。
對「錢途」感到焦慮的人,我時常提出一個問題:「你一個月需要多少錢才夠花?」我驚訝的發現,許多人甚至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我的提問幫助了他們察覺,自己的焦慮並非因為客觀上的匱乏,而是停不下來的比較;一旦察覺到自己在比較,我們也就有了「不比較」的可能。
閱讀本書也有同樣的效果,能協助讀者從宏觀的角度,看見人類、乃至於自我的痴貪。在察覺自己「身不由己」的歷程中,改變正由此而生,這是心理諮商裡,一個可愛的悖論。
推薦序二
透過知識之眼,看見當中隱晦不明的根源
臺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蔡宇哲
一本科普書該讓人獲得相當多的知識,而一本優異的科普書則是讓讀者用知識,洞悉到生活、社會的許多現象,其背後的可能原因。這本《破梯效應》就是屬於後者。
有幾次跟老婆聊到社會少子化的問題,疑惑為什麼高社經地位者所生的小孩比較少,而低社經地位者反而生得比較多,這樣不是很不符合現實嗎?既然經濟能力有限,那就應該要生少一點才對,而經濟較佳者應該要多生一點。
當時我們想到一些解釋,像是多生幾個可以增加人力資源、少生是因為想要過好的生活品質……這些都是屬於個人選擇、意識層面上的解釋。但閱讀《破梯效應》這本書後發現,原來除了個人有意識的選擇外,還有無意識的因素,那就是生物體的天性就會有這種傾向!
另一個現象就是許多人為了要追求幸福,拚了命的賺更多錢、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但不管是現實生活也好、研究也好,都發現人們並不會因為賺的錢變多、物質享受變好,就覺得更幸福,甚至有時還會降低幸福感。這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相對剝奪感。也就是說,當你變有錢的時候,周遭互動的人也都是差不多物質水平,然後還會遇到更有錢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永遠有比自己有錢、更享受的人,因此也不會覺得所求有足夠的一天。讀了此書也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不幸福的根源,都來自於自身,因為人們天性就是會比較!從知覺到人際與自我價值、從意識到無意識的層面,大腦持續在對這個世界做比較,來讓我們更快速的因應變動。
本書的每個章節都會給你如上的頓悟,透過描述生活情境與社會現象,勾起你平日所觀察與經歷的記憶,再透過知識之眼,去看見當中隱晦不明的根源問題。作者奇斯.裴恩的文筆深入淺出,將比較心態、公平以及控制感,這三者人們內建的行為態度,結合得相當好。看完本書之後,讓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受,對許多社會現象都有了更合理的解釋,而這都是透過心理學實驗與研究調查所推論出,有扎實的實證基礎,絕不是空口說白話。
如果你想知道心理學,如何透過了解個體來洞見社會現象,那麼請不要錯過此書。
推薦序一
住在信義計畫區的兩年,是我覺得自己最窮的時候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臨床心理師/方格正
當年我為了工作從基隆搬去臺北,房子找了好一陣子,幸好有朋友牽線,好不容易落腳到一處租金、大小都可接受的小窩。入住後才發現,原來我不小心住到全臺最貴的地段,這是我過去所不曾認識的臺灣。
這裡的公園很大、樹很高、馬路寬敞筆直、舒適的人行道上沒有違停的機車,就連豪宅旁的保全,還會親切禮貌的向路人問好。白天可以欣賞從象山飛過來的鳥兒,包含拖著長尾巴的臺灣藍鵲;到了夜晚更是寧靜,一邊散步、一邊欣賞夜色裡的...
作者序
導言
飛機上的頭等艙效應
設有頭等艙的班機,乘客行為失控的機會高出四倍
最近心理學家凱瑟琳.戴索斯(Katherine Decelles)和麥可.諾頓(Michael Norton)的研究資料顯示,飛機上的地位階級,明顯左右乘客在飛行途中的行為,哪怕只是一股隱晦的力量。他們分析好幾百萬個航班,想要釐清有哪些變數,能預測出飛航途中發生乘客飆怒的事故。
研究人員首先比較設有頭等艙,和沒設頭等艙的航班,假如地位不平等促使乘客行為失序,那麼設有頭等艙的航班,發生乘客飆怒事故的次數,便會高於不設頭等艙的航班。結果他們發現,在設有頭等艙的航班上,經濟艙乘客突然發飆的機會,比不設頭等艙的航班高出將近四倍。當然,其他變數也有關係,例如班機延誤,可是頭等艙觸發乘客飆怒的強度,竟然相當於班機延誤九個半小時。
為了檢測這項假定,研究人員又採取另一條途徑,他們探討登機程序,如何彰顯乘客的地位。大多數設有頭等艙的航班,採用前方登機的方式,迫使經濟艙旅客,必須腳步艱辛的擠過機艙走道,努力拉著行李、路過頭等艙時,眼巴巴的看著那些有錢人已經舒服就座。不過,大約有15%的航班,採取由飛機中間或後側登機,如此一來,就免除經濟艙旅客的煎熬。不出所料,從前方登機的航班上,乘客飆怒的機率是從中間、後側登機航班的兩倍,等同於班機延誤六個小時的效果。
這項研究結果十分露骨,不僅是說明不平等導致貧富階級之間的對立,更令我驚訝的是,即使飛機乘客並非真正的窮人,這些飆怒事件依然發生。由於普通的經濟艙機票要價好幾百美元,窮人家根本買不起,哪怕只是相對差異感,也能使平常備受尊敬的中產階級人士,在飛機上製造衝突和混亂。
事實上,混亂不限於經濟艙,上述研究顯示,在前方登機的航班中,頭等艙乘客近距離面對自己所鄙夷的階層時,爆發怒氣的機會也增加好幾倍。當不平等的落差太大,再也無法視而不見時,每個人的行為都將開始走樣。
不平等讓人感到貧窮,行為也很貧窮
不平等其實遵循一套一再重複、有系統、可以預測的模式影響著行為與情感,讓人們忽然變得短視近利、傾向冒險行為,寧願為了當下的滿足而犧牲穩妥的未來。在這樣的影響下,我們更容易做出自毀長程的決定、相信詭異的事物,在迷信的趨使之下,揪著想要的世界不放,卻忽略現實世界根本不是這個樣子。
不平等將人們一刀劈成不同陣營,不僅是不同所得水準的差別,不同意識形態和不同種族也壁壘分明。它還製造壓力,讓所有人的健康與快樂水準都跟著下滑。
想像一下,假如你的街坊鄰居都像我剛剛形容的那樣:短視近利、不負責任、做決定不經大腦;被種族和意識型態分化,內心多疑;不可理喻、盲目迷信;為了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和焦慮,淪落到自我毀滅……。這些都是談到貧窮時的典型刻板印象,適合套用在任何市中心的貧窮社區,或鄉村拖車園區。然而,讀者將會在本書章節中發現,即使是位處中產、富裕階級的人,不平等也可能在他們身上,引發前述的行為。
有錢人有錢,與我何干?
坊間早有許多關於經濟不平等的論述,焦點多半放在科技昌明、全球化貿易模式之類規模龐大的歷史趨勢,或是賦稅和支出優先順序等政策議題。本書不做這樣的分析,反之,要檢討的是不平等對我們這些「有血有肉的人」造成什麼影響,還要調查他人(最有錢的5%、1%、0.1%人口)的財富,如何改變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生活經驗。
為什麼有錢人的財富,會影響中產階級的生活?畢竟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邏輯關係。說起來,我坐在火車上時,隔壁列車的行進方向和我的運動方向,也沒有邏輯關係,然而前者還是會影響後者,只不過我們沒辦法用火車的特性加以解釋,能夠解釋的反倒是人的心靈,亦即心理力量能把知覺(我們在動耶!)轉變成行動(抓緊扶手!)。
舉個例子,為什麼自覺貧窮會讓人壽命減短,效果和真正的貧窮沒有兩樣?為什麼鄰居房子的大小,會影響你的壓力荷爾蒙?為什麼對財務沒有安全感,會導致人們做出自毀長城的決定,到頭來讓人更沒有安全感?為什麼你在財務上卓然有成,會使你看輕意見不同的人,視他們為白癡、智障,而不僅是意見相左而已?
找出這些答案並不會改變所得分配,本書也不會提出改變稅率,或加強社會安全等新的政策提案,卻打算扛起另一個同樣重要的使命─解釋生活在現代化、全球化、高科技世界中的某些弔詭現象。平板電視價格低廉,卻無法讓我們有財務安全(按:financial security,此指對現在的財務狀況有信心,足以應對未來的生活支出與目標)的感覺;這個世界的平均住屋面積,是兩千六百平方公尺,可是住在裡面的人萬一碰到急難時,連四百美元的現金都湊不出來。
評估不平等的整體成因,與其經濟後果固然重要,但是我的目標其實更具私人因素。我想將所得分配及普查數據的知識,聯結到此時、此地生活的真實樣貌,因為我們與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全都往同個未來前進,然而誰也搞不清那究竟是什麼樣的未來。了解財富分配如何塑造我們的思考方式,讓我們在這套體制下生活得更加如魚得水,如果接受這些觀念的人夠多,或許能減少不平等的程度。至於眼前,就先從發生騷亂的飛機、靜止的火車、別人家富麗堂皇的房子開始,體味箇中的人生經驗。雖然這些經驗都使人產生,自己好像一無是處的挫敗感。
導言
飛機上的頭等艙效應
設有頭等艙的班機,乘客行為失控的機會高出四倍
最近心理學家凱瑟琳.戴索斯(Katherine Decelles)和麥可.諾頓(Michael Norton)的研究資料顯示,飛機上的地位階級,明顯左右乘客在飛行途中的行為,哪怕只是一股隱晦的力量。他們分析好幾百萬個航班,想要釐清有哪些變數,能預測出飛航途中發生乘客飆怒的事故。
研究人員首先比較設有頭等艙,和沒設頭等艙的航班,假如地位不平等促使乘客行為失序,那麼設有頭等艙的航班,發生乘客飆怒事故的次數,便會高於不設頭等艙的航班。結果他們發現,在設有頭等艙的...
目錄
推薦序一 住在信義計畫區的兩年,是我覺得自己最窮的時候
推薦序二 透過知識之眼,看見當中隱晦不明的根源
導言 飛機上的頭等艙效應──使人行為失控
第一章 人的優越感與生俱來,連重刑犯也自認比人善良
1. 對地位的主觀知覺,預言個人命運
2. 人窮未必不滿,不平等連猴子也暴怒
3. 社會公不公平?財富不是評斷標準
第二章 乞丐不羨慕百萬富翁,卻嫉妒混更好的乞丐
1. 感覺窮,比真的窮更真實
2. 人天生就很會目測社會地位
3. 破梯效應:攀登社會階梯,卻不覺提升幸福
第三章 不平等不只會扭曲行為,甚至改變體質
1. 毒品經濟學助你看透貧者的邏輯
2. 破梯效應:把握當下。生存邏輯不是幸福邏輯
3. 個性愛冒險?大黃蜂的飛行告訴你不是這回事
第四章 比較決定地位,地位改變理念,理念驟變毫無察覺
1. 每個人的理念,就像燕八哥一樣
2. 嫌惡弱勢的你和同情弱勢的你,都是堅定的你
3. 你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
4. 破梯效應: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害你做出不理性選擇
第五章 地位就是壓力,難怪總裁延長壽
1. 地位影響壽命,所得影響有限
2. 破梯效應:你主觀認定的社會壓力,縮短你壽命
3. 領導者壓力大?被領導壓力才大
第六章 社會不公讓信徒變多了,感恩、讚嘆
1. 雲朵、麵包上出現神的臉!我看見了,你呢?
2. 破梯效應:宗教信仰幫你腦補那一塊失去的公平
3. 所得越不公,信仰越虔誠
第七章 地位階梯的位置越高,越帶著內隱偏見
1. 人種歧視、種族偏見,你能說你沒有嗎?
2. 內隱偏見:即使意圖良善,一樣帶有歧視
3. 領社會福利的人長什麼樣子?答案洩露你的偏見
第八章 薪資不平等,真能刺激員工績效嗎?
1. 所謂好工作──相對地位比薪酬更重要
2. 薪資較低?還好;但不接受比隔座同事賺得少
3. 盈利組織必須有階級,主管薪水多高算合理?
第九章 人要有多少錢就能擁有幸福?
1. 有的人就是不試著逃離困住自己的環境,為什麼?
2. 破梯效應:加薪許多我也不快樂。為什麼?
3. 和誰比,才能夠激勵我而非打擊我?
4. 寫下你最重視的價值,有神奇實效
推薦序一 住在信義計畫區的兩年,是我覺得自己最窮的時候
推薦序二 透過知識之眼,看見當中隱晦不明的根源
導言 飛機上的頭等艙效應──使人行為失控
第一章 人的優越感與生俱來,連重刑犯也自認比人善良
1. 對地位的主觀知覺,預言個人命運
2. 人窮未必不滿,不平等連猴子也暴怒
3. 社會公不公平?財富不是評斷標準
第二章 乞丐不羨慕百萬富翁,卻嫉妒混更好的乞丐
1. 感覺窮,比真的窮更真實
2. 人天生就很會目測社會地位
3. 破梯效應:攀登社會階梯,卻不覺提升幸福
第三章 不平等不只會扭曲行為,甚至改變體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