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寂靜
宇宙,是個亙古常新的詞語,亦是個說不盡的話題。
它最深刻的隱義便是時空。
芸芸眾生都是茫然四散在時空瀑流裡的過客,從出生即奔向死亡。在有限的生命裡,被動或者主動地探尋,追求,直至幻滅,像個不斷抽動的陀螺般,片刻不能停歇。
熵增定律主導下的無序和湮滅,終究不會因為這些塵埃的逆流溯上,或者巋然不動而戛然終止。
這是生的痛苦。
在物理學家,乃至生物學家眼裡,智慧生物在這個時空裡一定出現過很多次了,漫長時間的堆砌中,一定有更高的文明對這個浩渺的宇宙時空有極致的研度。
依照他們的推論,宇宙應該是擁擠而熱鬧的,但事實卻與此相反,座落在波多黎各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列跨越了一個世紀,不斷在接收遠在光年之外的宇宙微波背景與電磁波,希冀可以與地外文明溝通,但除了收到令人不安的寂靜以外,依然一無所獲。
失落過後,一些先進學者自然地將目光放在了我們的鄰居:那些隨處可見的其他物種身上。
哈佛大學的愛琳•裴珀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作為一位動物行為研究專家,他大膽地推論,動物的智慧理性來自於它所處的環境反應,而不是它的物種決定的。
為此裴珀博士進行了一個名叫鳥類語言實驗的計畫,一隻名叫「ALEX(阿歷克斯)」的非洲灰鸚鵡被她幸運地選中,在博士的教導下,阿歷克斯懂得了一百五十個英文單詞的意思,並且可以用英文描述五十種物體的名字,乃至他們的形狀和顏色。
人類一直以來傾向於自己的獨一無二,但博士用一系列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阿歷克斯可以理解那些意識形態裡的抽象概念,即最終達到能與人類做交流和對話。
阿歷克斯的出現,否定了動物只會無意義學舌的看法與偏見,它的種族已經與我們共同生活了千年之久,而我們最近才想起來動物是否也可能擁有智慧,就在它們也快要與這個宇宙一般沉默不語的時候。
其實真正去理解與自己迥異的行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光憑射電望遠鏡豎起的耳朵,怎能聽懂數百萬光年外的聲音?
阿歷克斯沒有多久就死了,在我們還沒有能力進一步去探究它更多的可能性的時候。在它臨終的那一晚,它給飼養員留下了一句短語,「 You be good,I love you!」,「你保重,我愛你!」
阿歷克斯的離開,讓那些俯瞰宇宙的人有了更多猜想,如果無盡的時空是一個浩瀚的大海,那適宜智慧生命居住的星球,會否就是浮在這個大海上一個個零星的孤島,而這些孤島上的居民對彼此來說是如此的遙遠和寂靜,以至於無法向其他島上的智慧生命問候,那是多麼的令人遺憾和沮喪。
最終是否它們也會像無數未被發現的阿歷克斯那樣,在自然演變的過程中,悄悄地產生,沉默地離開。
如果這個大過濾理論是正確的,可以肯定宇宙就是一個孤單的,沒有迴音的世界,這實際上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就像被困在一座孤島上,而那無聲的宇宙和夜空也許就是一片墳場,我們終將會歸於塵埃和寂靜。
而事實真的會是這樣絕望嗎?先驅太空理論家和科幻作家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唯一好的解釋。
他們認為有一種生物原始的思維角度在作祟,當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對方是否具有善意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隱藏自己或者消滅它們。在他們看來生存才是一切的根本,而交流一定會暴露自己,暴露在任何其他文明底下,都意味著一定概率的危險和毀滅。
所以嚴謹地分析推測之後,宇宙就是一座漆黑的森林,裡面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如果發現了別的生命,最好的消除威脅的方式便是,朝他開一槍。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這種黑暗森林法則不僅是他們所信奉的真理,其實也漸漸會變成了一種頗有爭議的觀點進而令人無法忽視,因它遵循著生命發展史的本能層面,也讓這片夜空充滿了更多的冒險與遐想,哪怕這會否只是一廂情願也無關緊要。
相較這些最前沿的先進理念,宗教這一邊卻安穩而持續的進行它們的布教,秉持著高維智慧生物創造論的大旗,顯得依舊經典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