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2010-11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結合北科大百年校史,主題以百年情境台北為發想。面對百年歷史的發展,用一座城市,一年的時間,建構出三十四個不同面貌的故事。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姚德佑的圖書 |
$ 110 ~ 224 | 一個城市.三十四個臺北
作者:姚德佑、何震寰/主編 出版社:田園城市 出版日期:2011-06-30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08頁 / 11.5*16.5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共 2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本書特色
2010-11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結合北科大百年校史,主題以百年情境台北為發想。面對百年歷史的發展,用一座城市,一年的時間,建構出三十四個不同面貌的故事。
前言
蘇瑛敏(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主任)
適逢民國百年國慶及本校建校百年校慶,今年畢業設計成果在『百年北科,百年建築』專業經驗交流,及理念延續傳承上,特別深具意義。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位於台北市都會中心,體察社會脈動與實務結合是本系所責無旁貸的特色與責任。本屆畢業設計在何震寰及姚德佑老師夥同實務界新銳的兼任老師帶領下,師生們共同演繹了一場設計饗宴。老師們的努力用心,激發出同學們的創意與熱情,我們看到更多元化,多重觀點的設計嘗試與企圖:含括建築到都市多元化的題目類型,由抽象概念的思考,闡述到實質空間的建構;由數位,多媒體到傳統圖面模型的多元表現方式,各種創新的模型素材,及製作方式;讓這次的畢業設計,呈現出較以前更為強烈的風格與特色。
建築需要堅持與熱情,除了大膽,時時觀察社會環境對話之外,更要不斷追尋與超越自我,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在百年之始,將以更宏觀,更寬廣的認知,與實力展現,老樹新知的新風貌。
何震寰(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老師)
在這裡我們試著這樣說:設計的本質是操作變化,是為因應設計條件,或達成設計策略生產“差異化”的空間形式。
作為都市空間組成的一分子,建築是顧慮周遭並加以回應的單元體,而非獨立自存的封閉個體,建築被讀作一種空間系統,為討論空間系統作為一種“機械”,以及效率,功率,運作體制,最佳化等,參數式軟體或參數式的設計,設計想像被積極的導入這些設計案,使這些設計方案,被看待為具備下列幾種能力:有機的,動態的,可調整的,可縮放延展的,可生長的,有生命週期的,可變形的,具有反應能力的等。
在這裡,關注的設計議題仍然圍繞著傳統上的秩序,機能等建築核心,或新興的永續設計,生態設計,有機,回收再收等。需要強調的是,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必定需要具備的是,一種具有實驗性的過程,其可看作是一連串的試驗、創新公法,操作手法,生產流程。缺乏實驗性或實驗精神在此處是一種重大的狀況,將失去作為Research Design的核心價值,或說,浪費了 Thesis Design在學院特殊環境中的珍貴機會。實驗中會需要“培養皿”,也就是一種具有控制的,抽離至普遍涵構的虛擬環境來做為空間操作的實驗地方,用以試探空間的影響因子,譬如鄰里活動的發生條件,實需空間比例等,以導向後一階段在普遍環境中的普遍性的差異化操作。
過程中通常有一個重要的過程,即為form finding。Form需要被找出、被挖掘出,以及被重複地討論以不斷地被挑戰,直到這個form具備了系統性的特徵,以及邏輯推演的合理性。Form finding的實質內容是在處理data、關係、表象等,藉由透視〈,解釋〉表象下的底層關係與運作機制,次而掌握其運作關係與機制,進而加以操作機制以便間接地操作form。若以人偶比擬form或設計方案的最終面貌,那麼設計的重點階段性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一套操偶的機械裝置與操偶技術。過程中也有很多的try error,需要設計者預先備妥遭受一連串挫折的心靈準備。過程中,以類型(typology)來閱讀分析既有空間、顛覆既有環境認知架構是經常必要進行的階段,並以之為操作空間的方法。
而這幾個產出的設計方案呼應了幾個當前設計發展的關鍵詞:generative、多孔質、morphing、連續性的差異化都市地景、differentiation、self organization、ecological friendly〈social + environmental 〉urban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