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成果回顧 7
第三節 研究論題與章節安排 23
第四節 研究材料與範圍 26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基礎 27
第二章 宋代音在漢語音韻史的地位 35
第一節 從中古音到近代音的過渡階段 35
第二節 宋代音文獻中的音變訊息 56
第三節 宋代音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90
第三章 宋代音文獻探討 99
第一節 宋元等韻圖──《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切韻指南》 99
第二節 具有實用目的的文獻──《集韻》、《九經直音》、《五音集韻》 113
第三節 具當時語音特徵的綜合性韻書──《古今韻會舉要》、《皇極經世書.聲音唱和圖》 126
第四章 宋代音文獻中所反映的聲母演變 137
第一節 匣母字在現代方言中的表現及其與宋代音的對應 137
第二節 唇音字在宋代音文獻中的措置及其與現代方言的對應 172
第三節 知、照系字在宋代語料中的措置 193
第五章 宋代音文獻中所反映的韻母演變 215
第一節 宋代音文獻中三、四等界限模糊的現象 215
第二節 蟹、止攝在宋代韻圖中的分化與合流 233
第三節 宋代韻書與韻圖對介音的措置 252
第四節 精系三等字在宋代語料中的措置 279
第五節 《四聲等子》內外混等現象在現代方言中的對應 293
第六章 結論 309
第一節 宋代音在漢語語音史的過渡性地位 309
第二節 宋代音與現代漢語方言的對應情況:本著作所討論的宋代音現象並未集中表現在特定方言 315
第三節 宋代音韻學文獻編輯角度已趨向客觀分析音節 320
第四節 等韻學的思考方法使得韻書脫離為科舉考試服務的藩籬 321
第五節 待研究的延伸議題 322
參考文獻 325
表次
表2-1 《古今韻會舉要》除了官、關兩韻以外,一、二等無別的現象 82
表2-2 《古今韻會舉要》「-iən銀真申人(巾韻):-in欣緊釁(欣韻)」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對比 83
表4-1 《古今韻會舉要》中的匣母字與合母字 144
表4-2 《古今韻會舉要》、《切韻指掌圖》、《四聲等子》、《切韻指南》匣母字列表 151
表4-3 《古今韻會舉要》的匣母一等字與現代方言的比較 155
表4-4 《古今韻會舉要》的匣母二等字在現代漢語方言的呈現 158
表4-5 《古今韻會舉要》的匣母四等字與現代方言的比較 169
表4-6 《古今韻會舉要》「公」(-uŋ)字母韻的中古音韻地位 178
表4-7 《古今韻會舉要》「媯」字母韻(-uei)的中古音韻地位 180
表4-8 《古今韻會舉要》「分」字母韻(uən)的中古音韻地位(輕唇音) 181
表4-9 《古今韻會舉要》「分」字母韻(uən)的中古音韻地位(重唇音) 182
表4-10 《古今韻會舉要》「浮」字母韻(-ou)奉母的中古音韻地位 182
表4-11 《古今韻會舉要》袞字母韻(-uən)除了奉母之外的唇音的中古音韻地位 183
表4-12 《古今韻會舉要》「公」字母韻(-uŋ)在現代方言的呈現 185
表4-13 《古今韻會舉要》「媯」字母韻(-uei)在現代方言的呈現 187
表4-14 《古今韻會舉要》「分」(-uən)字母韻在現代方言的呈現 187
表4-15 《古今韻會舉要》「浮」字母韻(-ou)奉母在現代方言的呈現 189
表4-16 《古今韻會舉要》「袞」字母韻(-uən)奉母在現代方言的呈現 190
表4-17 國語非捲舌音的照系二等字在現代方言中的分布 203
表4-18 國語非捲舌音的照系三等字在現代方言中的分布 205
表4-19 國語非捲舌音的知系字在現代方言中的分布 207
表5-1 《五音集韻》四等青韻在漢語方言的呈現 221
表5-2 《五音集韻》四等齊韻在漢語方言的呈現 223
表5-3 《五音集韻》四等添韻在漢語方言的呈現 225
表5-4 《五音集韻》四等先韻在漢語方言的呈現 227
表5-5 《五音集韻》四等蕭韻在漢語方言的呈現 229
表5-6 《切韻指掌圖》第十八圖(開口)在現代方言的呈現 237
表5-7 《切韻指掌圖》第十九圖(合口)在現代方言的呈現 239
表5-8 《古今韻會舉要》與精系字並列的捲舌音中古音韻地位 282
表5-9 《切韻指掌圖》從三等移到一等的精系字在現代方言中的表現 286
表5-10 宋代念舌尖元音的莊系字在現代方言的分布 289
表5-11 莊系果假攝在漢語方言的表現 297
表5-12 莊系曾梗攝在漢語方言的表現 299
表5-13 莊系宕江攝在漢語方言的表現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