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的調查顯示,台灣國中及高中職學生的憂鬱症盛行率約為9%,自殺也躍居青少年十大死因的第二位!
但是青少年的憂鬱症,並不像成人一樣有明顯易認的症狀,也可能因為孩子情感表達或溝通方式不成熟而造成混淆。家長和老師很容易將疾病的癥狀誤以為是青少年叛逆期的行為表現,或只是一時鬧情緒而輕忽帶過,以致延誤重要的治療時機。
身為醫學博士的柏林傑醫師就錯失了對兒子憂鬱症第一時間的察覺,所以他結合自身經驗、對其他憂鬱症家長的訪談與心理專家的意見,擬定出一套協助青少年成功戰勝憂鬱的十大陪伴策略,包括如何覺察隱藏的青少年憂鬱症狀、隨時警覺自殺的危險、尋找適當的醫療與心理協助、在家中進行談話治療,以及評估學校與安排學習進度等實用的建議。
克服憂鬱症是條沒有捷徑可走的艱辛路,但絕非不可能的任務,孩子需要你在身邊給予支持與保護。家長參與治療除了能夠顯著降低孩子的憂鬱程度、引領他們越過絕望的深淵、避免復發之外,還能改善親子溝通方式、化解舊有的衝突,並加深家人間的情感。只要陪他走過,一切付出都將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