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為本書寫序,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老五屆大學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代知識份子群體,值得一書。他們一般是從1949年至1953年上小學,隨後上中學,1960年至1965年考上大學的優秀青年,接受了12年完整、系統的中小學教育。至於大學教育,在那個「運動」多發的年代,能在大學安靜地讀上兩三年書就不易了。在他們之前的大學生,又有誰在課堂上完整地完成了學業呢?這代老五屆大學生是新中國、執政黨自己培養的大學生,他們是同代人中的佼佼者。他們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和一部分幹部子弟(那時家庭出身階級成分不好的是很難上大學的),幾乎是國家提供全部經費培養了他們。他們對國家懷有感恩之心、報效之情。但同時,後來越演越烈的「左」的流毒也不能不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影響。他們激情似火,勇於為國為民獻身;由於引導不當,「文革」之初,他們和中小學生一起被當成「點火」工具,使「文革」兇焰迅速燒向全國。應該說,這代大學生大多數本來已經從書本等管道接觸到關於民主、科學的價值和其他多方面的人類文明的知識,他們已經或正在學會用審視的眼光看世界。事實上,隨著「文革」運動的展開,除極少數人之外,大學生中的絕大多數逐漸清醒,繼而反思:為什麼「文革」中一方面高喊堅持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另一方面卻大搞形而上學唯心論、「思想頂峰論」?為什麼一邊高喊為民、為公,另一邊卻大搞以權謀私、拉幫結派、封妻蔭子?有的大學生當時就對「文革」採取了批判態度,因此而被批判、被整肅,甚至慘遭迫害。「文革」對於國家、民族、百姓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人們生活在動亂之中,無安定可言,甚至被挑動相互鬥爭。對於發動「文革」的執政者來說,也是一場災難:它打亂了正常的國家秩序,使大批無辜黨員、各級幹部受到衝擊,甚至摧殘;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專制特權的弊端,暴露出腐敗的真相。對於一度被寵為「小將」的青年學生來說,更是一場災難:他們不僅被迫中斷了學業,而且離開學校、城市,下放社會底層;然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被分配到農村、軍墾農場、邊疆和廠礦後,也從社會底層認識了中國的國情,對工農大眾的疾苦、思想和願望有了真切的體會,改革開放以來他們都在各條戰線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據我瞭解,老五屆這批知識份子雖然大多沉寂於社會基層,但他們大多保持了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特點: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當中國改革開放時,他們正年富力強,他們大多在自己未必理想的崗位上盡己所能,努力工作,成為骨幹。他們心甘情願為國家、為百姓奉獻,同時又有清醒的頭腦。當他們看到「文革」中暴露的官僚特權在後來越發肆無忌憚、越演越烈時,他們逐漸以冷峻的眼光來反思自身、反思時代、反思釀成「文革」之禍的體制和意識形態的根源。進入本世紀後,他們雖心憂天下卻都逐步成為身處草澤的「赤子」了。我在這裡稱他們為「赤子」,有三重含義:其一,他們退休後成為不承擔正式法定工作任務的一無所負的赤身之人;其二,依然對國家、民族、社會懷有真誠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其三,對故土、母校和祖國依然純真眷戀。他們多為「海內赤子」,少數是「海外赤子」。
簡而言之,「文革」前老五屆大學生有過五段必須牢記的歷史:即「文革」前所受的教育;「文革」中的被驅使 ;發配後受到的磨礪;工作後的經驗體會;退休後的感悟。這五段歷史,我概括為:「文革」前的驕子;「文革」中被作為「棍子」;被「發配」後的「棄子」;改革開放後的才子;退休後的赤子。這裡還要解釋一下「棄子」。當時老五屆被下放基層,說的是「接受工農兵再教育」,實際上是因為「文革」三年之後國家陷入嚴重經濟困境,給上千萬大中學生在城市安排工作已難於辦到。當然,他們下基層幾年也有收穫,受到鍛煉,改革開放後充分顯示出他們的才幹和能力。一個人一生歷經驕子、「棍子」、「棄子」、才子、赤子的五重奏,可謂藍、黑、白、紅、黃五彩人生,歷史奇觀。老五屆大學生要正確對待這五段歷史,認真分析、歸納、提煉、整合,既不怨天尤人,又要深刻思索,理性地從中總結出寶貴的經驗、教訓。這樣,對於自己和後人都是難得的有益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為此,我很願意拜讀他們撰寫的回憶錄,並為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