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教育界開始認識到教育科技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科技的介入,提供學生更多學習的自主性。自律學習被比喻為推動學生前進的一股隱形力量,它不僅關乎個體自我管理,還包括共同調節、社會共享調節以及情緒調節。
本書探討自律學習的概念,透過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對話,闡述如何在教學現場落實目標設定、學習監控與成效反思。此外,藉由作者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專長,本書提供了多種教學活動設計範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整合教育科技與自律學習理念於教學實踐。
商品特色
結合理論與實例,描述自律學習的理論與教學上之應用
提供多種自學、組內共學與組間互學策略與活動設計規劃
提供高引導、平衡式、高協作與高自學自律學習活動設計範例
作者簡介:
賴秋琳
學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應用科技研究所 博士
現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研究所 副教授
經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教學科技推廣組組長
臺灣教育部數位教學講師群聚計畫主持人
臺灣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北區輔導計畫協同主持人
臺灣教育部高中職行動學習輔導計畫協同主持人
臺灣教育部結合適性回饋機制之自主科學DIY數位創新學習計畫協同主持人
學術獎勵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10學年度教學優良獎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實施特殊優秀人才(學術研究類)
研究專長
自律學習、學習行為歷程分析、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數位學習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定義、目的及發展
自律學習一直是教學與教育研究領域相當注重的議題。這件事情總會跟終身學習畫上等號。你可能聽過人們說:自律學習是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自律學習吧?這個章節,我們先從許多人的發表以及想法中,來看看何謂自律學習。
首先,先做個介紹。自律學習這名詞,大約在1970年被提出以來,學者們一直關注著個人學習表現和學習信心。
興起之故,自律學習從非正式學習的議題開始;因為網路學習逐漸變成一種重要的學習途徑,自律學習的討論轉向個人和多人線上自學的議題。在臺灣,自律學習從零散的教育研究開始,逐漸發展成為許多國家大型教育推動計畫。本章節將探討自律學習的定義、特性、教學趨勢和教育目標,以及國內外的發展情況,以探討這種能力如何在制式教育、非正式課程和終身學習中伴隨個人成長。
一、自律學習的定義及特性
終身學習是一個持續的學習過程,人透過終身學習,幫助自己不斷拓展知識和提升技能。在現代社會中,終身學習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因為新技術(如:生成式人工智慧)和新知識(如:新的醫學疾病傳播原理等)的不斷湧現,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則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進修。然而,要實現終身學習,自律學習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自律學習是指個人能夠主動地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包括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習計畫的制定、學習行為的監督以及學習效果的評估。這種主動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學習動機和學習信心,進而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
Barry J. Zimmerman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心理學博士,提到自律學習,一定會提到他。透過他雙眼的觀察以及無數的研究紀錄,為我們揭開自律學習的面紗。他在1986年提出了自律學習的三個核心元素,包括自我觀察、自我評估和自我反思(Zimmerman,1986)。自我觀察指個人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從而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自我評估指個人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估,從而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自我反思則是指個人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和檢討,從而找出問題並加以解決。這三個核心元素,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掌握自律學習的技巧,進而實現終身學習。
(一)從研究家的觀察
自從許多研究家觀察自律學習,它涉及學生的認知行為、認知發展、後設認知以及社會認知的表現:
(1)從認知行為的討論來說,自律是一種自我主導以達到學習目標的表現(Meichenbaum,2017)。學生會為了達成或避免某些事情,而為學習採取行動。例如,學生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開始安排讀書規劃並進行學習。又學生擔心無法通過某個重要的檢定,他們會反覆練習,並找尋可以協助的人;期望自己在接受檢定時,表現出最好的一面。沒想到吧!自律學習不是只有規劃自己的學習;個體決定如何進行這件事情,也是自律學習的一環。
(2)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說,自律是一種個人根據外在鷹架而產生的自我指導表現(Pressley等人,1985)。最經典例子是Vygotsky(1962)所假設的兒童學習語言的方法。他認為,兒童會從周圍其他人所發出的音調與意義,逐漸內化成為自我能理解的內容;這過程就如同指導自己順應周遭環境,並學習跟他人相同的語言與行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類似的自律表現,如:學生會參考他人做筆記的方法,並將其應用在自己學習與作筆記的策略裡。又我們到了異地國家,會由聆聽當地人的語言,逐漸學習如何用當地語言說早安或謝謝。
(3)從後設認知說起,可以將其視為完成前兩項的手段。它代表個人要完成目標而採取的手段或策略;若這些手段或策略無法讓他們有效達成目標,他們會持續調整直到達到理想目標為止(Zimmerman & Schunk,2011)。例如,為了考上理想大學,學生會研究採計科目與加權,並評估自我能力而調整讀書計畫。為了快速記住知識,學生會開始發展多種口訣或筆記方法;當他們發現這個筆記方法不好時,他會嘗試調整記憶的方法。要做到這件事情的前題,就是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用這個筆記方法做筆記,這是所謂的「知道自己如何學習」。除了為個人的學習與成長,找尋合適的手段外,後設認知相關研究學者更認為,自律在於個人會針對當前表現調整與選擇適當的策略。也就是說,為自己選擇良好的策略,定期監控自己的表現,是自律過程重要的後設認知表現(Borkowski等人,1987)。
(4)在社會認知上,它強調的是個體在學習過程的學習信心與學習動機等社交表現。在自律過程,行為與策略固然重要;但社會認知學者認為,學生的自我效能以及學習動機等,亦是自律中的重要議題。個人的心理狀況會左右一個人如何選擇策略與制定目標(Anderson等人,2007;Brown等人,2016),又目標的達成狀態,亦影響一個人的學習信心與堅毅程度(Kuo等人,2021;Villavicencio & Bernardo,2016)。例如:學生能依照自己的規劃,完成每月的讀書計畫,他們會獲得滿足感與自信心。又有些學生可能會嘗試透過外在獎勵來激起自己履行目標的動機,為此,他們會跟自己立約,當完成本月的讀書計畫,可以放一日假並看一整天的小說。
由上述的觀察,你們有發現嗎?「自律」這件事情,可能不單單指學習,它有可能涉及是人要如何與周遭環境互動以及找尋適合自己「生存」方法。當嬰兒餓了哭了,是一種對外尋求協助的調節;他們會吸吮手指來安撫自己情緒,是一種找尋策略控制自己情緒的調節。到了大一點,當要與哥哥姐姐玩玩具時,可能用哭鬧的方式或用談判的方式來獲得我想要的玩具。當我們踏出家門,開始認識幼兒園或公園裡的朋友時,我們會開始模仿他人做相似的事情,嘗試融入這個群體。到了校園裡,我們會嘗試遵守班級規則,與同學共同學習。如果,遇到了心儀的對象,我們還會努力表現自己好的一面,並時時檢視自己是否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我們可以說,「自律」是一種嘗試讓自己達到某個目標或者完成某件理想的事情,而開始驅使自己做某些特定行為的動力。而如果把這股動力用在學習上,那就是關於達到學習的相關目標,我們驅使自己的方法與規劃,就可以稱之為「自律學習」。因此,自律學習並不是一種讓自己將知識背起來或技能學起來的策略;它可以被視為一種手段,我們透過使用手段,讓自己安心、有信心且有目標的去實現自己想達成的事情,如學習知識或精熟技能。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我們舉在校園中的例子讓大家思考。為了這次的期中考,同學們都會念書。小A同學每一堂課都認真做筆記,下課時間也會把握機會背誦單字。回家之後的學習,她會把今天的筆記拿出來複習,並做一些題目來檢核自己是不是都懂這些知識。小B也同樣的,會做筆記,也會背誦單字。只是,她有一套自己的筆記方法,為了讓自己可以方便查閱筆記,她為每個科目買了活頁筆記本,為自己記錄上課重點。回家學習時,小B的複習方法是先從練習做題目開始。當她發現某些題目錯的特別多時,她會去翻閱筆記與課本,找尋跟題目相關的單元內容,然後嘗試再把筆記做得更完整。因為小B的複習方法是倒過來,所以她在每天都可以為自己多安排其他課程的預習或複習。接著,我們來看看小C,她在每學期都會先去詢問老師本學期的上課進度,她的目的是想在老師開始教授那個單元之前,就先預習過一遍。這樣她上課,可以直接針對她有問題的地方進行提問或更深度的學習。她做了一件可能跟其他人很不一樣的事情,但她同樣有自己做筆記以及背單字的方法。
上面看來,三位同學做事情的目的可能是相同,都是想要精熟某部分的學習內容。這也是為什麼說,自律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習得知識,還有包含獲得知識的技能。但三位同學為了達到目的,他們採用的方法不同。所以,自律學習可定義為人們為了達到某件學習任務,而針對目標進行規劃與採取行動的歷程表現。在過程中,個人會透過察覺,評估自己與目標的距離以及自己學習的偏好,為自己規劃最佳的行動路線。此外,亦透過觀察環境周圍提供的利弊訊息,而調整進行的方法。最後,人們也會產生情意上的自律表現,例如達到目標的信心、挑戰困難與堅持的毅力以及達成成效的滿足感等。
(二)從教學現場的觀察
在教育上,我們經常聽到的名詞為Pedagogy,即所謂教育學。這個名詞通常被理解為教學方法,及教學者如何將學習理論落實於教學現場。教學者會根據課程規劃,以教育學科內容為目的,提供教材與引導等方式,陪伴學生將知識與內容轉換成養分,吸收至大腦中。這種模式經常出現於我們的教育階段,學生坐在教室裡,老師在課堂上運用簡報、講解、演示等方法,將知識內容傳遞給學生。學生運用筆記、背誦或練習等模式,進行學習。而如同表1所述,這個教學模式,學習者依賴教師或教科書提供的引導,學習動機可能來自於外部,是因為教師、課程需要或升學需求等,才開始進行學習。
另外兩個,可能較少人討論的名詞,是Andragogy與Heutagogy。Andragogy發生的時機,是在於學習者因對某項知識或技能有興趣,而進行學習。舉例來說,有學生因為喜歡繪圖,而開始學習素描,甚至於學電腦繪圖。他們的學習方法,可能不是來自正規的教學現場,有可能是找專家學習、購入相關書籍學習臨摹或者上網蒐集相關教學資源等進行自學。雖然,Andragogy的翻譯名為成人教育,但更廣義的說法是,由學生自己主動發起的學習,皆可為此範圍的學習模式。就定義上而言,Andragogy是一種自我導向學習或自律學習的表現,在這個學習情境下,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轉換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是自動自發獨立的學習者;而他們的學習動機較多來自於內在,是為了滿足自己對知識或技能的知能,而嘗試為自己學習並解決問題。當然,這個學習情境亦適用於學科學習,當學習者自身對於學科內容的相關知識有興趣時,他們亦會透過自己的能力獲得更多知識。例如,學生在閱讀教科書後對遺傳學產生興趣或有待解決的問題,他們會自發性地上網搜尋更多資料、課後詢問教師更多關於遺傳學的內容或者請益其他專家等。而這種教學模式,亦是臺灣一〇八課綱的重要內涵之一,在領綱中這個內涵稱之為「自主學習」。學生利用每週二到三小時的彈性學習時間,自己訂定學習主題與日程,並依照自己的學習興趣與目標進行學習。
而Heutagogy的定義為何呢?如果我們把學習當作是一個工廠最後產出的產品,那Heutagogy的意義在於如何讓這個生產更快速或更有品質。一個工廠出產的產品要好,除了了解原料的特性外,當然工廠的機具、環境因素以及原料與設備的搭配等,都是影響的關鍵。學習亦包含相同的特性。我們經常在市面上看到許多名校老師或學生的重點整理筆記,亦能看到不同種的學習內容型態(紙本、網路資訊、影音甚至於互動模擬等),但每位學生的學習成效不一定相同。而Heutagogy所強調的,就是如何在認識自己與了解自己的偏好後,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學習。每個學生的學習偏好可能不同,有些人在圖書館念書的效率是最好,但有些人需要聽著Podcast才能靜下心來念書。又舉例,有些學生會去觀察其他同學如何讀書,如何做筆記,然後嘗試模仿同儕的學習方法或從中挑出對自己有利的學習策略。這些都是學生依照自己的偏好、優勢或甚至於弱勢,為自己精心安排的學習情境。而在這個情境下,教師提供的不會再是知識上的傳遞或者技能上的指導,提供更多是關於學習方法或學習資源上的輔助。例如,我們可能聽過老師說:「你現在需要的不是再找一本參考書來唸,而是去做考古題,找出自己常犯的錯誤」。「睡前的時間通常拿來背誦口訣是最好的時機」。這些可能都是有經驗的人,根據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優勢與問題,給予的學習策略建議;目的不在於教學生更多知識內容,而是陪伴學生調整學習方法。所以,Heutagogy較少重視於學習內容本身,它更強調學習者要了解自己、觀察他人,從與多個人互動的過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第一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定義、目的及發展
自律學習一直是教學與教育研究領域相當注重的議題。這件事情總會跟終身學習畫上等號。你可能聽過人們說:自律學習是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自律學習吧?這個章節,我們先從許多人的發表以及想法中,來看看何謂自律學習。
首先,先做個介紹。自律學習這名詞,大約在1970年被提出以來,學者們一直關注著個人學習表現和學習信心。
興起之故,自律學習從非正式學習的議題開始;因為網路學習逐漸變成一種重要的學習途徑,自律學習的討論轉向個人和多人線上自學的議題。在臺灣,自...
作者序
什麼是自律學習?是學生自發、主動學習的過程嗎?這個問題曾是我心中的第一個疑問,也可能是您的第一直覺。但自律學習並非止於此。它涉及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設定目標,並反思學習的成效。這與Zimmerman等學者的自律學習循環理論呼應,但我們的認識可能僅限於此。
有幸深入研究自律學習的我,更要感謝許多前輩的引導,讓我能在臺灣協助推動科技化教學相關計畫。近年來,教育學界逐漸意識到平板、手機等行動載具對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學生在課堂的討論愈發活躍,他們的眼神充滿了熱情和好奇。他們開始將生活中的問題帶到課堂上,並形塑自己喜愛的學習方式。科技的介入不僅加強了師生、生生間的連結,更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多元化。學者們漸漸察覺,有一股隱形的力量正在推動學生不斷前進。
自律學習就是那股悄悄的推動力。本書的靈感來自2000年由Barry J. Zimmerman所著的《自律學習》。同樣採用了Zimmerman的寫作模式,探討自律學習的理論與科技的腳色,並透過生活案例進行驗證。您可能不知道,自律學習還包括共同調節、社會共享調節和情緒調節。在本書中,我們將共同探討這些方面以及許多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策略。您無需擔心,書中的生活案例和常用科技工具都是實用且易於理解的。
此外,本書的最後兩章提供了16個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您了解如何讓這股隱形的力量更加有力地推動您前進。
最後,我要感謝家人、師長的支持和栽培,以及臺灣許多中小學教師,他們的慷慨分享讓我得以深入學校觀察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並感受教學現場的脈動。完成這本書的特殊時刻——八月八日,臺灣父親節,我想將這本書獻給一直默默陪伴的父親。當您沉浸在自律學習的世界並透過這些教學案例深入理解時,您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中其實隨處可見那些默默付出的自律學習的指導者。
什麼是自律學習?是學生自發、主動學習的過程嗎?這個問題曾是我心中的第一個疑問,也可能是您的第一直覺。但自律學習並非止於此。它涉及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設定目標,並反思學習的成效。這與Zimmerman等學者的自律學習循環理論呼應,但我們的認識可能僅限於此。
有幸深入研究自律學習的我,更要感謝許多前輩的引導,讓我能在臺灣協助推動科技化教學相關計畫。近年來,教育學界逐漸意識到平板、手機等行動載具對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學生在課堂的討論愈發活躍,他們的眼神充滿了熱情和好奇。他們開始將生活中的問題帶到課堂上,並形塑自己...
目錄
推薦序一/李政軒 教育部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
推薦序二/郭伯臣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前司長
推薦序三/黃國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副校長
自 序
第一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定義、目的及發展
一、自律學習的定義及特性
(一)從研究家的觀察
(二)從教學現場的觀察
(三)從學習者的看法
二、科技融入自律學習的趨勢與教育目標
(一)科技在自律學習中的腳色
(二)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教學模式探討
三、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政策推動
(一)南韓的作法
(二)英國的作法
(三)新加坡的作法
(四)美國的作法
(五)臺灣的作法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自律學習的相關理論與應用
一、社會認知理論
(一)行為
(二)個人
(三)環境
二、自我效能
(一)自我效能參與學習活動的歷程
(二)自我效能的評估方法
三、後設認知
四、自我決定理論
五、動機理論
(一)內在動機
(二)內在控制與外在控制
(三)掌握目標與績效目標
六、社會認知期望值模型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自律學習的一家人
一、自我調節
(一)自我調節的定義與歷程
(二)科技與自我調節的結合
二、共同調節
(一)共同調節的歷程與促發時機
(二)科技與共同調節的結合
三、社會共享調節
(一)社會共享調節的意義與歷程
(二)科技與社會共享調節的結合
四、情緒調節
(一)情緒調節的意義與重要性
(二)科技與情緒調節的結合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自學策略應用
一、自我評估
二、組織和轉化
三、目標設定與規劃
四、尋求資訊與社交幫助
五、保持監控與複習紀錄
六、環境結構
七、自覺後果
八、時間管理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組內共學與組間互學活動設計與規劃
一、組內共學
二、組間互學
三、組內組間學習設計範例
(一)國語科文本理解活動
(二)國語科修辭與寫作活動
(三)自然科魯布.戈爾德堡機械設計活動
(四)寫作活動
(五)醫學類科醫療決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
一、高引導科技輔助自律學習活動設計
(一)英語課程:單字練習
(二)數學課程:解題練習
(三)英語與閱讀課程:文章理解
二、平衡式科技輔助自律學習活動設計
(一)自然課程:生態觀察紀錄
(二)語文與綜合課程:書信體寫作
(三)綜合課程:職涯探索
(四)語文課程:語文解析與創作
三、高協作科技輔助自律學習活動設計
(一)跨領域課程
(二)科學探究課程
四、高自學科技輔助自律學習活動設計
(一)營養學
(二)資訊課程
參考文獻
推薦序一/李政軒 教育部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
推薦序二/郭伯臣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前司長
推薦序三/黃國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副校長
自 序
第一章 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定義、目的及發展
一、自律學習的定義及特性
(一)從研究家的觀察
(二)從教學現場的觀察
(三)從學習者的看法
二、科技融入自律學習的趨勢與教育目標
(一)科技在自律學習中的腳色
(二)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教學模式探討
三、科技輔助自律學習的政策推動
(一)南韓的作法
(二)英國的作法
(三)新加坡的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