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變老嗎?
哥德曾說:「年紀總讓我們措手不及。」
我們從一出生就註定開始變老,但變老並不意味著衰敗及陳舊
而是擁有更多成長的嶄新機會和可能關於「變老」這件事,我們總是充滿著疑惑和未知──「變老對我們的意義為何?」「我們該如何面對熟齡生活?」「為什麼我們如此在意變老?」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害怕變老,大家漸漸將年老視為醫學問題,不計代價想避免老化,企圖消除一切的歲月痕跡。
不過本書作者希望能翻轉這樣的思維:藉由爬梳「年紀」如何被歷史、文化及社會所定義和侷限,並舉出古今實例讓我們看見盲點、突破舊有思維,向我們證明──老後的日子一樣可以過得既活躍又充實豐富。
這本書破除我們對於長者的既定印象,解放我們對於一個人該如何生活的刻板想像,並拒絕描繪單一的老後生活藍圖。一旦我們能將逐漸增加的年紀看作人生必經的過程,變老的挑戰將無異於生命的其他任何挑戰,並不足懼。
▍人生學校 ▍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學校」的全新系列自助書籍,帶領我們深入探討生命最為棘手的議題,內容充實、深具實用性且療癒人心。本套書也充分證明了「自助」二字並非膚淺無深度或過度理想性的代名詞。──人生學校創始人|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人生學校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新穎的方式取得無價的人生智慧。──《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系列書籍致力於探索生命中的大哉問:「如何找到實現自我的工作?」「人類能否知曉過去?」「人際關係為何難以掌握?」「若是我們能改變世界,需要做出改變嗎?」人生學校的總部設立於倫敦,並在全球廣設分部,致力提供課程、療程、書籍及相關服務,試圖幫助學員開創更為圓滿的人生。雖然無法盡善盡美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期待能引導各位透過哲學、文學、心理學及視覺藝術等多元的人文思想,刺激啟發、滋養並撫慰人們的生命。
作者簡介:
安妮‧卡普芙|Anne Karpf
作家、醫療社會學家及獲獎記者。曾擔任《柯夢波丹》(Cosmopolitan)雜誌的特約編輯多年,同時也為《衛報》(Guardian)撰寫家庭版專欄,每週撰文探討社會、政治與文化等議題。除了為《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及其它刊物撰文,亦在BBC 4任廣播節目主持人,並出版有《人的聲音》(The Human Voice,暫譯)等三本著作。現於倫敦都會大學教授專業寫作與文化探索課程。二○一四年,她以本書及《衛報》上的「老後議題」新聞贏得樂齡傳媒大獎(Older People in the Media award)的最佳個人發聲獎。
譯者簡介:
王方
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業,現就讀於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中國生產力中心中英文專業口譯師養成班結業。現為國際翻譯公司Spectrum Translation的一員。
章節試閱
Chapter1|什麼是變老?
每次說起年紀,大部分的人都會自動聯想到一堆皺紋、健康鞋、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似的東西。但其實這些完全只是誤導我們,將年齡增長這件事扣上衰老與病痛的帽子而已;人類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老去──生命意即年齡不斷增長,不出生根本也不會老化。但只要瞭解到老化其實自始至終貫穿整個生命週期,而且你我不論年齡大小無時無刻都身在其中,你將能夠從另一角度看待這件事情,不再覺得:現在我是年輕人,接著──砰!一下變成二十五、三十、四十、五十歲(隨便你挑)然後就進入老化階段。這種深植在文化當中的概念實在難以根除。年輕人總是想要快快長大,因為長大就代表著自由、代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什麼時候才能十點才去睡覺?什麼時候才能自己去參加音樂祭?我等不及要滿十八歲可以自己買酒了。孩提時代,長大就是脫離父母的暴政、自己做決定、掌握自己的生活,年紀的增長就是你各種能力發展的媒介(學習走路、寫字、論理)、尋求獨立的康莊大道。以前還得到二十一歲,現在十八就可以喊「終於長大了」!
但話說回來,對於多數人而言這種想法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大概到了二十多歲,期待長大的樂觀情緒逐漸被焦慮、甚至恐懼代替;不需要付責任的短暫自由時間結束,現在開始得掛心成年人的責任,比如學著謀生。不再有兩個月的暑假實在令人害怕,大家期待你做一個成年人該做的事情,不管你覺得自己長大了沒有,甚至不管你知不知道長大到底是什麼樣子。你開始感覺年紀越大越像是失去了什麼、沒有收穫,應該要強力抵制成長。一個人到了二十五歲,基本上從前想做的事都可以做到了,眼前漫漫的餘生卻開始顯得令人恐懼。一位叫做艾莉莎(Alexa)的十六歲女學生曾經跟阿姨說過自己半夜驚醒,就因為擔心到時候不知道怎麼填寫納稅申報表。
的確有許多年輕人支持二十五歲開始才算做成年,並且不是平白無故就訂下二十五歲這個年紀。人類的前額葉一般在二十五歲時發育完全,認知能力成熟,可以不需要得到立即的情感滿足、學會同理心與長期計劃的能力。現在二十四歲的貝琪(Becky)把二十五歲當成一種警告,提醒自己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了。她打算二十五歲戒菸,彷彿一過了這個生日,存活率就大幅降低,或者無法不承認自己終將逝去。我們的態度在這一、二十年間改變的實在太快:從看不起在家裡或學校的那些年輕人,到鄙視那些年紀大的人……。
|在今日所謂的長大
如今走到二十一世紀,變老這件事情實在令人困惑,一個三十四歲的人常常看上去像是五十年前才二十四歲的人,四十四歲的看起來也只像過去三十四歲的人一樣。但是外表卻又不一定代表內心年齡;從前長大意味著離家獨立,成年人必須脫離其他成年人的依靠才算長大,才算是一個成熟的個體,現在我們卻已經放鬆長大的標準。這點或許值得讚許,對年紀增長的一些想法不再死板,大部分的人已經不需要緊緊按照程序在一定的年紀找工作、結婚、買房子和生小孩。
但是學費貴、失業率高、房價也高的今天卻讓年輕人在金錢方面依賴父母時間將會更長。「青年時期」過去曾經只是童年和成年之間過渡時期,現在三十多歲也還算是青年。家長必須投資好大一筆金錢到孩子身上,多到有些希望自己的投資有所回報。這些人還因此認為自己有更大的權利為子女做出決定──畢竟錢由他們支出──就算自己其實沒有能力建議孩子如何面對眼前前所未有的社會景象。(福特汽車現在新增了一個功能,讓家長提前設定孩子駕駛的車速、確保孩子繫上安全帶、油箱裡有足夠的汽油。這樣孩子開車就像爸爸媽媽也坐在旁邊,或像是簽下某種標準化的協議才能上路──青少年簡直可以在「不要妨礙我做事」邊上再加一句口頭禪「不要妨礙我開車」。)
越來越多二、三十歲的人害怕長大。老小孩緊緊抱著電動遊戲和漫畫並拒絕做出任何改變,他將變老與無趣畫上等號。但是成長或許更像是為自己的花費負責,不是有沒有貸款或養老金;成長是學習等待收穫而不是堅持「我現在就要」,是同時為別人著想而不要想到什麼就馬上說出口?換句話說,長大就是擴展視野。不只有年紀大的人才要思考,我們每到不同的年齡就要想著長大變老意味著什麼。
|穿越時光回到過去?
就算問問長不大的孩子要不要重來一次少年時代,他們大概也會拒絕。來,抱怨一下那些抵毀老化的人:或許變老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或許十五歲那年沒有我們現在想像的美好。帶著現有知識回到過去一趟不是很不錯嗎?重返青春,還更具有智慧──誰沒做過這樣的夢?但有比這個更可笑的幻想嗎?這就如同要孩子一出生就會行走,或者在三歲時用拉丁文背誦荷馬(Homer)的奧德賽(Odyssey)──就算勉強可以理解,這還是一種荒唐幼稚的幻想,竟然想要磨滅時光的痕跡。
好多不同的電影都演過打亂生命週期、重置角色年齡的故事:從湯姆‧漢克斯(Tom Hanks)的《飛進未來》(Big,1988):一位十二歲的男孩穿越到三十歲男子身體裡,到《重回十八歲》(18 Again,1988),喬治‧伯恩斯(George Burns)扮演的八十一歲爺爺與十八歲的孫子交換身體;還有根據費茲傑羅(Scott Fitzgerald)的短篇小說改編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2008),其中布萊德‧彼特(Brad Pitt)所飾演的角色神奇地一出生就是個老人,卻彷彿時光倒轉越活越年輕。
這些流行的幻想故事可以看作一代人為了定義年齡的意義所做的掙扎──電影最終要不以悲劇收場,要不就是主角回到自己的真實年齡。這結果可想而知,因為無論如何,我們最後都將與同儕共同經歷成長,被孤立的話實在太寂寞了;每個人當然都是獨特的個體,但同時我們也承載著社會與文化的共同經歷。生於當今二十一世紀,青春在我們眼裡獨特且受人羨慕、維持越久越好,但過去在一九四○年代的成長卻是完全不同的經驗:在青少年服裝、文化出現之前,年輕人迫不及待地成長茁壯、想做大人做的事、想看起來像個大人。
人們因為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大幅改變思想,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是因素之一。在一九六○年代以前,人只被分成小孩跟大人兩種,過渡時期幾乎不存在,而且從衣著服飾到可供選擇的休閒活動都看的出來。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和「青少年」的出現,一種全新人種的「消費者」也跟著走入社會的各個年齡層。在「青春」被看得如此了不起的同時,現在看起來反而是大人想要看起來像是孩子一般──當然我們是回不去了。如同禪宗佛教徒所言,存在與時光不可分割。我們存在於時間:我們活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屬於一個世代、一個年代。
變老當然不只是生理上的狀態改變,它同時牽涉心理、智力、社會和文化層面的進程,單單把它想成換種責任來承擔實在是不太公平,其中的複雜程度
和豐富的經驗完全就被忽視掉了。我們在身體慢慢變化的同時逐漸成熟(除非硬撐著堅持什麼都還跟以前一樣),變老因此不代表陳舊,而是全新的成長。我們的腦力、思想、交際能力,只要得到足夠食物、愛、治療和鼓勵,一定會有所發展,玩耍的能力(特別是那些小時候沒有好好享受的人)也可以隨著年齡增長開花結果。這難道不值得慶祝嗎?
如果你也想玩穿越時空的遊戲,不要想像自己變年輕卻仍保有現在的知識和成熟度,反過來發揮吧。年輕點的自己會怎麼看待現在的我?除了那些在年輕的時候對於未來有著過高荒唐期望的人,其餘一般人大概都會想用「早知道……」開頭:如果早知道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就好了。
|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成長
家長總是樂於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茁壯,那我們是否也可把這種想法用在自己身上?比如觀察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渡過難關?這跟自戀不一樣,這是自助。對於多數人而言,來之不易的成長將帶來源源不斷的滿足感,是我們絕對不會拋棄的東西。我們樂見成熟的自己,慶幸自己有這個機會不斷發展。成長──無論是在十歲、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都很值得,也可以很有收穫。那些用陳腔濫調嚇唬年輕人學生時代是人生最幸福的階段,或者把學生時代做為他們最快樂的時光,只是透漏出自己不幸地無力改變生活,對於了解年齡的增長一點幫助都沒有。
不同的人當然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感到快樂,但是這跟對年輕人擺擺手、斥責他們已經過的比自己還好有什麼關係?跟我們輕率地說他們「啊,還沒三十歲呢」又有什麼關係?同樣的,年輕人充滿刻板印象地問一個年紀比較大的人「人生最風光的日子是什麼時候」又是什麼道理?一位來自曼徹斯特的六十三歲教師露西(Lucy)如此輕盈地回答自己的兒子:「就是今天,明天我也一樣很好。」
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完美變老」的樣本。英年早逝的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活得比普通人更燦爛──這雖然又是用來安慰死者家屬的台詞,卻也無比真實。每個人都以自己獨特方式成長、成熟;年輕人可以很有智慧,老人也可以愚蠢無比,反之亦然;大部分的人都是有時候聰明有時候笨,一星期、一天、甚至一個小時之內都可能轉換數次。生命不斷變化,成見卻使得各種年齡的形象定型,像乾燥花一樣死板。比如說年輕人都是不知疲倦為何的享樂主義者、永遠在找尋下一個樂子,或者徹底沉迷於網路社群──比起那些憤世嫉俗的成年人,年輕人其實更在乎找尋生命的意義,這個事實卻完全被掩蓋;現實中,他們的提問正好就是感覺敏銳且深思熟慮的人們不斷思索的問題,卻經常被忽略,甚至被嘲笑只是青春期焦慮作祟。
|培養生命旅程中重要的東西
若是把自己想像成品酒師,收起一瓶瓶會越陳越香的紅酒,或許就可以幫助自己了解年齡增長的過程,培養那些會隨著時光歲月,越來越深刻而豐富的人格特質。這些特質因人而異,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都包括了尋求別具意義的事物:例如事業、人際關係、社會回饋,又或者探索自我、認識他人,並學習如何愛人、愛護好的理念、愛惜寶貴的經驗。這些都是內建在生活當中、不論幾歲的人都可以繼續發展的能力;就像我們即將在之後第七章所提及的,雖然面對人生終有盡頭的想法令人害怕,如此卻能更清楚的看見生命旅程中哪些事情真正重要並且值得培養。
這一切聽來如此嚴肅,好像赤子之心與童趣真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枯竭一樣──怪不得總是有人想把它們一股腦塞給年輕的自己。但其實不論哭哭笑笑,任何的情緒表達都是透過實際演練習得而成,年紀一大把了還能像小時候那樣盡情歡笑的,很棒,也再正常不過。
|放下重擔,往前更進一步
真正享受年齡增長過程的人會是什麼樣子?在二十五歲之後繼續說「好想長大」、「好想變老」?真的滿心期待年紀變大而不只是接受數字增加?說到這個,厭世的人大概會要你想想伏爾泰(Voltaire)的小說《憨第德》(Candide)裡,主角的老師邦格羅斯(Pangloss)那句「世界盡善盡美」(all is for the best)。雖然伏爾泰確實在諷刺毫無限制的樂觀主義,但他也沒有歌頌悲觀主義,而是說「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花園」。我主張的就是這種很實際的樂觀思想;只要我們不要理所當然的認定自己一定長壽,而是體認到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特別是活在發展中國家的那些人)也都一樣時間有限,這種想法很容易能夠被接受:能夠長大變老就是福氣。在這樣視年紀為負擔的社會情緒下將高齡看作一種殊榮看來好像很激進,但卻的的確確能夠清楚地提醒我們人類才剛剛開始獲得長壽這種珍貴的寶物。
能夠擁有完美老年生活的通常是那些不帶包袱的旅人們,一旦他們發現自己對事情的想法已經不能滿足人生下一階段的需求,立刻就能拋棄成見──適應力在此非常重要。唯一的問題在於這些用來自救的道理說起來容易,卻不可避免地讓事情聽起來比動手去做更輕鬆。捨棄舊時的想法和概念可能極為困難,你會因為事情的發生與否而感到難過,你必須承認自己的失敗、錯誤,以及不當的選擇。最糟的是,你還得接受自己其實無法全然掌控生命。
佛洛伊德(Freud)定義出「反應」與「處理」之間的差別:前者只是不斷重新經歷創傷的過程,後者則代表雖然不忘受創或喪親的經歷,卻能夠平心接受過去,改變自己,進而恢復活力。雖然有時候我們會需要藉助專業人士的幫助,但這對變老過程極其重要,它使我們能夠放下身邊過重的行李繼續人生旅途。
如果我們用「成長」替換「衰老」一詞,整個生命週期將看起來完全不同!「老」這個字已經被恐懼與輕蔑污染殆盡,害得我們想要完全將其捨去;最好的方法卻是把它回收、解毒,並把它連結到完整的生命週期,不要限制在最終階段。活著就是成長,年齡增加就是生命的進程,對抗老化根本無異於為反對生活(而市面上竟然有這麼多產品驕傲地宣稱自己能做得到)。全心歡迎老化就等於擁抱生命本身,接受期間所有的痛苦、歡樂和艱困;如果我們能夠尊重自己的成長、以現實但正面的態度迎接逐年增加年紀的自己、不須嘲笑青春或將其理想化,那就是給自己加上受用一輩子的重要能力了。
下一章將談到充滿年齡歧視的現代生活,但有意思的是,老年生活的前景卻從未如此令人期待。最近新成立了一個會定期向各界捐款的組織「老化新動力」(New Dynamics of Ageing);有鑑於當今社會對老化不斷的檢視和質疑,這名字的確起得很好:現在已經有許多人、許多團體漸漸提出各種不同以往的方式面對老化。接下來我們將舉些「創意變老」的例子;這裡所謂創意不一定指真正進行創作,而是說人們不論遇到哪些失望與失落,都能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和適應力面對人生各個階段。
「活到老創到老。」──似乎是個不錯的座右銘。
Chapter1|什麼是變老?
每次說起年紀,大部分的人都會自動聯想到一堆皺紋、健康鞋、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似的東西。但其實這些完全只是誤導我們,將年齡增長這件事扣上衰老與病痛的帽子而已;人類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老去──生命意即年齡不斷增長,不出生根本也不會老化。但只要瞭解到老化其實自始至終貫穿整個生命週期,而且你我不論年齡大小無時無刻都身在其中,你將能夠從另一角度看待這件事情,不再覺得:現在我是年輕人,接著──砰!一下變成二十五、三十、四十、五十歲(隨便你挑)然後就進入老化階段。這種深植在文化當中的...
作者序
前言|不斷成長的自己
吉娜(Gina)頭上的毛囊不遺餘力地提醒她今天是它們的三十歲生日。一大早,吉娜就發現了第二根白髮。等她進了辦公室,就有兩張卡片擺在桌上了,其中一張寫著,「已經三十了就也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人生自然會來折磨妳的!」,另一張則印了孟克(Munch)的名畫《吶喊》(The Scream)外加一個大大的三十。
吉娜的男朋友傑克也沒起什麼安慰的作用。上個月他過四十歲生日的時候,最好的朋友寫給他「四十歲!?你還年輕,可以再活一陣子……但是要把握時間!」,弟弟的卡片則說,「生日快樂!別太難過,你很快就會習慣年過四十的生活……大概等到五十歲的時候就沒問題了!」
吉娜和傑克從未跟家人朋友提起自己因為這種卡片感到多麼不適,反正說了也只會被取笑「怎麼一點幽默感都沒有?」或者「開不起玩笑嗎?」。我們根本不需要讀過佛洛伊德(Freud)的《笑話及其與潛意識的關係》(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就知道幽默感只是人類緩解焦慮的方式之一(不過有空真的可以看看,非常好笑)。
吉娜從父母身上一樣得不到慰藉。她五十六歲的媽媽莎拉(Sara)剛上完皮拉提斯課、正要趕去診所打膠原蛋白,還計畫做個假日水療;六十二歲的爸爸克里夫(Clive)準備嘗試高空跳傘,還要參加由《長生不老》一書的作家主講的講座。
雖然吉娜的父母看似絲毫不在意老化(或者只是把焦慮跟皺紋一起雷射掉了),他們其實和吉娜和傑克一樣為此感到心慌,他們害怕變老。假如人口統計預測沒有出錯,吉娜和傑克大概都會活到一百歲,那可得繼續心驚膽戰好一陣子;身為戰後嬰兒潮的一份子,爸爸媽媽則選擇相信已經不再有老化這件事情──克里夫堅稱,就像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的主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所言,「魚尾紋就只是笑紋而已」。(不過顯然他不知道作曲家與爵士歌手喬治‧梅利﹝George Melly﹞已經酸過傑格,「沒有什麼比這還可笑的」。)
這一家的兩代人都十分關注自己身上出現的老化跡象:莎拉很愛拿網路上「越老越難看的名人」跟自己比較,吉娜則是擔心過了生日就代表青春將一去不復返──老一輩的人拒絕承認自己正逐漸變老,年輕一輩則是為此深感恐懼。
|否認和恐懼以外的第三條路
不過他們可不是憑空幻想出這些自虐的想法,一切都是由歷史和文化塑造而成。幸好不論當今的西方文化如何運作,我們還是可以找出第三條路面對年齡增長:一條重新審視老化、不再將老年人視為單一均質團體的路──不再有個「老人星球」,一到五、六十歲的人就自動成為永久居民──或者你天性悲觀,還得早個一、二十年上去。
把四十幾、五十幾、六十幾到一百歲的人劃到同一陣營實屬荒謬,這跟把零到四十歲歸為同類一般可笑!啊,你或許想要反駁,人生前四十載的確是處於巨變的時候。在此我們要挑出對於老化最根深蒂固的偏見,也就是將年齡增長看作時間的停滯──或者不是停滯,甚至是完全單方向的衰退。但正如後文將要陳述的──變老的過程也可以豐富又充滿動力,讓人有無限的成長性。也許這就是為何老化又稱作年齡增「長」。
更重要的是,主流研究者一致同意人與人間的差異將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大,不會越來越小;歲月不會抹去我們的個人特質和自我身份,相反的,它還將為其增色。事實上同齡個體之間的差異,比起年齡層和年齡層之間的差異還要更大:一位來自倫敦的七十二歲中產階級健康白人男性大概與一個同住倫敦的三十二歲中產階級健康白人男性有更多共同點,而不是與一位七十二歲、營養不良、育有八名子女、需要照顧四位孫子的厄瓜多黑人女性更為相像。這些人甚至不會視年齡為最重要的人類特質(收入、種族和社會階級還更為可能)。
吉娜聽到這裡可能會非常驚訝,難道領到公車老人票的時候,不就是變成一個「老人」,所有的人格特質、自我成就與獨特的個性通通被重重的「老」字給壓碎?才三十歲,老這個字的陰影就已經蔓延過來了,有誰不會嚇壞呢。
吉娜現在滿心想著年齡問題,她的母親卻絲毫不願向歲月低頭,彷彿一旦承認自己老了整個老化過程就會神奇地瞬間加速。莎拉為此有些自責自己浪費了太多精力對抗老化,犧牲了原本可讓生活更為充實的寶貴時間。
我們即將在書裡細細解釋的第三種變老方式絕對更有效且更吸引人。事實上,人類自出生起就開啟了逐漸老化的過程,老化並不侷限在人生的最終階段,期間更是充滿自我成長的機會──成長本來就是人生目的之一。我們首先必須打破根深蒂固的老化迷思、承認變老是人生必經的道路,才能深入探討這個概念:不論是因為良好的基因組成、手頭足夠闊綽,或者只是運氣很好,能夠變老就是福氣。演員伍迪‧艾倫(Woody Allen)就很堅持自己絲毫不介意變老,「畢竟也沒有人找到其他的方法來避免英年早逝」。
哀傷的情緒絕對會伴隨老化而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總是會失去一些東西,比如健全的身體機能(沒有人五十歲還能贏得溫網冠軍,甚至連三十五歲都很困難)、比如親朋好友死亡,或是必須面對自己生命總有終點這個事實。雖然哀悼的確意味著必須忍受悲傷、使人痛苦,但將變老說成一路向下的衰退過程,完全只是誤導人的迷思。
|年齡增長的好處
事實上一旦擺脫老化的「負債模式」,不難發現大自然其實非常公平:根據近期的神經科學研究,三十五至六十五歲(或甚至以上)的中年大腦遠比一般想像的更有彈性,雖然短期記憶能力可能會隨年齡下降,但是事情一旦進入長期記憶,腦細胞彼此之間的連結就強多了。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六十六歲才出任首相,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完成了畢生傑作紐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的時候也已經八十歲了。
人類歷史上不乏大器晚成的例子。這些人不一定是打破紀錄的天才,而是找到方法培養新能力、新關係的普通人,他們理解到人類只要還會呼吸就能繼續成長,也明白我們的確需要時間培養某些能力,比如心靈的成長。這種成長對許多人而言將是老化過程中意外的收穫,而且一旦步入成年就有可能發展這種能力。為了寫本書,我採訪了來自各個年齡層的對象,令人吃驚的是幾乎所有人都感到自己隨著年紀增長更加充實,沒有逐漸萎縮。
如果我們願意,大家都可以透過年齡增長看見不斷變化的景色、看見那些被諷刺漫畫模糊或簡化的東西。就像是人類不是簡簡單單的兒童一步躍為成人;就算超過二十歲,我們還是會為了親子關係及為了獨立生活而掙扎。然而沒有一個詞特別用來形容成年子女,彷彿過了童年親子關係就再也不存在,也不需要「成年小孩」這種矛盾的術語。
這本書叫做《關於老化這件事》,寫出來的目的在於呼籲大家抗老唯一的方法並不是不要老化,我們不會配出一種處方解決問題;相反的,我們希望大家跳脫傳統思想,不要再先入為主的認為年紀多大就該有什麼樣的行為舉止、說話方式,甚至生活態度。根據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威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的說法,要活得有創意,人就必須保留很大一部份的「自己」。本書提倡鼓勵與反思、連接年輕逐漸老去的自己,但絕對不會假裝年紀大了不需面對侮辱和挑戰:我們在整個生命週期中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只是年紀有所變化。「更重要的是,年齡的增長使得人生更加圓滿,讓自己更充實而不會黯然消逝。」──作家梅‧薩頓(May Sarton)在她的日記《七十歲月》(At Seventy)裡如此說道,這本日記記載了她自七十歲生日起每天的生活點滴。年歲漸長這件事,無論在生命哪個階段,都能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且充滿活力。
假如吉娜能走出恐懼的陰影,她將會發現自己仍不斷地在成長──三十歲的自己比起二十歲的自己對人生更滿意──她比以前更加了解自己,人際關係也更加穩固。吉娜因為恐懼潛在的負面改變而害怕變老,卻也因此無法體會在這過程中的收穫;這就好像認知失調般,有兩種想法在腦中互相拉鋸一樣:她害怕衰老,卻其實持續富有生命力地成長。
威尼科特還認為我們都會為生活中的創新感到驚訝。感到驚訝、好奇,或是熱衷於某件事情並非年輕人的特權(我們應該嚴正拒絕使用「年輕人」這個詞,就像捨棄「老人」一詞一樣──人類不該被視為同質性的整體),這些能力反而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強。
|迎接變老的自己
要為老化去病理化(depathologize),首先必須分辨抵制年齡歧視(對年齡具有刻版印象或者歧視某年齡層的人)和拒絕老化之間的差別:前者為我們開拓一條康莊的大道、讓我們可以一路發展成長,後者則是關上大門、使自己陷入無限輪迴,不斷嘗試挽救不可逆的反應。
再來,我們還需了解到自己如同女作家瑪格麗特‧格萊特(Margaret Morganroth Gullette)所說的「被文化給變老了」。西方文化經常將老化視為一種生物醫學的行為、一種生理的狀況;人類當然都是生物沒錯,身體的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啟動或停止某些機能,但文化同樣也會改變我們如何變老、如何面對待年齡增長,影響甚至比自然機制更大。
很多人認為年紀越大生活越貧困,老年人生只會因此日趨乏味單調。但其實,愈是大力宣揚這第三種變老的方式、擁抱老化、將其視為終身旅程,大家愈是能夠認識到年紀大不用和貧窮劃上等號──那只是社會和政策忽視、蔑視老人和老化的結果,不論幾歲,每一個人的人都能夠擊退這種錯誤觀念。
我將利用接下來的章節敘述老化如何作為一種終身演進的過程、我們為什麼該擁抱年齡的增長,並且利用吉娜和她的父母作為例子說明我們有多麼受制於對老化的恐懼。接著,我將舉幾個全心擁抱老化的例子,探討大家如何跟隨這些人的腳步,再來譜出歷史和文化上人類如何發展面對老化的態度,證明年齡隔離主義受到的挑戰。我將用一整個章節探討性別之間看待老化的不同方式,以及最近發展出來的男性自我檢視。接著,按照猶太智者拉比札爾曼‧莎克特‧薩羅米(Zalman Schachter-Shalomi)的說法,「死亡並不是宇宙生成的錯誤」,說明從小開始接觸老化概念其實可以減緩我們對衰老的恐懼。死亡因此變成「生命之弧」的最後一部分,讓我們將生活經驗串成一個有意義的連結。
「年紀總讓我們措手不及」歌德(Goethe)說。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簡直不敢相信,站在鏡前的自己「已經四十歲了」。格洛麗亞‧斯泰納姆(Gloria Steinem)發現「一早起來,有一個七十歲女人躺在我的床上。」(有趣的是這句話比起她說的下一句話更知名,她告訴記者,她的確看起不像四十歲,「四十歲的人就是我這樣子。」)老年人最常否定的就是年紀增長的過程,他們常說「我不覺得老啊,我還是十八歲」──或者八歲、二十八歲、三十八歲、四十八歲、五十八歲──過去的年歲沒有平白消失,反而像是年輪一樣刻在我們身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無論身體經歷什麼樣的物理限制,我們並不需要放棄自己的興趣、熱情、嗜好與感觸;人類不會都突然一躍成為一模一樣的「老人」、從前所有的生活痕跡都被一筆勾銷;生活的熱情不會因為喪親之痛或者我們一路上遇到的悲傷而消失──變老沒有那麼可怕。
跨世代的反年齡歧視團體美國灰豹組織(American Gray Panther)的創始人麥姬‧孔恩非常能夠體會吉娜年近三十的痛苦。八十五歲的時候,孔恩回憶起自己的三十歲,說那是她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生日。
前言|不斷成長的自己
吉娜(Gina)頭上的毛囊不遺餘力地提醒她今天是它們的三十歲生日。一大早,吉娜就發現了第二根白髮。等她進了辦公室,就有兩張卡片擺在桌上了,其中一張寫著,「已經三十了就也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人生自然會來折磨妳的!」,另一張則印了孟克(Munch)的名畫《吶喊》(The Scream)外加一個大大的三十。
吉娜的男朋友傑克也沒起什麼安慰的作用。上個月他過四十歲生日的時候,最好的朋友寫給他「四十歲!?你還年輕,可以再活一陣子……但是要把握時間!」,弟弟的卡片則說,「生日快樂!別太難過,你很快就會習慣...
目錄
前言|不斷成長的自己
Chapter 1|變老這件事
Chpater 2|為什麼我們恐懼老化?
Chapter 3|擁抱增加中的年紀
Chapter 4|年輕世代VS年長世代的異與同
Chapter 5|連變老都有性別差異?
Chapter 6|面對死亡
Chapter 7|檢視我們的生命週期
結論|重新定義自己的生命歷程
延伸閱讀
前言|不斷成長的自己
Chapter 1|變老這件事
Chpater 2|為什麼我們恐懼老化?
Chapter 3|擁抱增加中的年紀
Chapter 4|年輕世代VS年長世代的異與同
Chapter 5|連變老都有性別差異?
Chapter 6|面對死亡
Chapter 7|檢視我們的生命週期
結論|重新定義自己的生命歷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