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屈能伸、冷血無情、一手遮天
從嬪妃到帝王,她以智慧與權謀顛覆男權天下
成為千古唯一女皇,書寫不朽傳奇
⚑ 一代女皇
本書詳細描寫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生平的傳記,展現她從唐太宗的才人,歷經宮廷鬥爭與權謀較量,最終成為大周王朝的開創者。本書以嚴謹的史料為基礎,融合生動的敘事手法,描繪了武則天如何憑藉非凡的智慧與手腕,一步步攀上權力巔峰,挑戰傳統封建體制,實現國家的變革。
⚑ 權謀與策略
武則天有極高的權謀能力,她善於操控輿論、排除異己,透過扶持文人、提拔寒門來削弱傳統門閥勢力,最終確立自己的統治基礎。書中詳細描述了她如何利用陰謀除掉王皇后與蕭淑妃,並在高宗病重時逐步掌控朝政。此外,她設立「告密制度」,利用酷吏懲治異己,鞏固皇權,展現出強大的控制力。
⚑ 改革與建設
武則天也積極推動國家發展。書中突出了她在文化與政治上的貢獻,包括推行科舉制度,使寒門子弟有機會入仕,打破世家壟斷,提高政治流動性。此外,她重視農業發展,減輕賦稅,並鼓勵女性參政,提高婦女地位。這些舉措對後世影響深遠,使她不僅是權謀女皇,更是一位有遠見的統治者。
⚑ 情感與人性
書中深入探討她的個人情感與內心掙扎。她與唐太宗、唐高宗的關係錯綜複雜,既是寵妃,也是政治夥伴;與親族之間的糾葛更是充滿矛盾,她不惜對親生兒女與手足痛下殺手,以確保自己的地位。這些故事展現了她作為一位統治者的冷酷與決斷,也反映出她的孤獨與無奈。
⚑ 封建社會中的女性突破
本書更是一部探討女性在封建社會中如何突破束縛的作品。武則天以無與倫比的手腕顛覆「男尊女卑」的傳統,改變女性在政治舞臺上的角色,為後世女性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榜樣。書中也揭示了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與歧視,使讀者更能理解她的成功背後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 不朽傳奇
本書描繪了一位獨特且充滿爭議的女性統治者。她的權力之路充滿權謀與血腥,但她的改革與貢獻同樣不可忽視。本書既刻畫了宮廷政治的詭譎,也展現了一位女性在封建社會中如何突破禁錮,成為千古傳奇。這不僅是一本歷史傳記,更是對女性力量的頌歌,值得深入閱讀與思考。
本書特色:本書描寫中國唯一女皇武則天如何憑聰慧、權謀與堅毅崛起,掌握皇權。書中突顯她的政治手腕,如操控輿論、拉攏新貴、打壓權臣,或是推動科舉、扶持文人、改編史書以鞏固正統性。作者不僅記錄她的權力鬥爭,也深入探討其情感與內心世界,呈現其複雜性格。既揭示宮廷權謀之詭譎,也展現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與挑戰。
作者簡介:
宋可書,就讀於香港教育大學。劇本《腥紅戀人》與《影子》皆有獲獎。有多篇小說、散文、影評發表在網路和紙本媒體。
章節試閱
恐怖政治
武則天站在金字塔的最頂端,展現著強大的控制能力,她利用培養好的酷吏開始大規模執行恐怖政治。她心裡明白,一批又一批的「謀反」官員之中有很多是被冤枉的,但是她寧可錯殺一千,也不願放過一個,除了處置反對她的人之外,她還想借助這種大規模的恐怖政治來提高她個人的威信。武則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和恐懼,在沒有坐上寶座之前,她內心只有一個目標,心無旁騖。如今她坐在寶座之上,卻惶恐不安起來,因為她面對世人的指責和批判,感到巨大的壓力和害怕,可是她不能表現出來,她決定用恐怖政治恫嚇敵人,並且震懾所有人,以安定自己的內心。周興也是酷吏之中的典型代表,他與來俊臣關係密切,並且教授了來俊臣很多網羅罪行的招數。有一次周興誣告左使江融,說他與揚州叛亂的徐敬業有連繫,罪名告到了武則天那裡,武則天下令將江融處死。周興知道江融正直有才,十分嫉妒江融,武則天給了他一個處死江融的好機會。臨死前,江融強烈要求面見武則天,而周興卻不允許,說他是囚犯,沒有資格覲見。根據《朝野僉載》記載:「唐左使江融,耿介正直。揚州徐敬業反,被羅織。酷吏周興等枉奏殺之,斬於東都都亭驛前。融將被誅,請奏事引見,興曰:『囚何得奏事?』」江融兩眼瞪得像球一樣圓,一副怒髮衝冠的樣子說:「我就是死了,也不會放過你的!」說完這句話,他就被周興斬首。「融怒叱之曰:『吾無罪枉戮,死不捨汝。』」。江融的頭顱掉到了地上,可是他的屍體竟然站起來走了幾步,這個場面嚇壞了好多人,用刑的人趕忙又將他的屍體踹倒,屍體又坐了起來,持續了三次才斷氣,地上的頭也怒睜著雙眼不能瞑目。「遂斬之,屍乃激揚而起,蹭蹬十餘步,行刑者踏倒。還起坐,如此者三,乃絕。雖斷其頭,似怒不息。」。
恐怖政治席捲了整個朝廷,沒有人敢多言。然而一個不討武則天喜歡的人卻恰巧在這個時候出現,這個人就是馮元常。馮元常是高宗時期的大臣,高宗非常喜歡他,他做事非常有條理、有見地。根據《舊唐書.馮元常傳》記載:「元常清鑑有理識,甚為高宗之所賞。」馮元常時常告訴高宗,中宮權重,一定要防患未然。這句話被武則天得知,一直記恨在心。高宗死後,馮元常更加沒有出頭之日,在朝廷之中也是默默無聞。武則天在登基之前大搞祥瑞以顯示威信,馮元常卻提出不可迷信祥瑞的主張,導致武則天一度將他貶往隴州當刺史。「元常奏言:『狀涉諂偽,不可誣罔士庶。』則天不悅,出為隴州刺史。」。然而馮元常卻依然盡職盡責,帶兵討伐安南首領李嗣仙,屢有功績,武則天卻不加以獎賞。周興暗中觀察到這一點,知道武則天討厭馮元常,便把他誣陷入獄,賜死。「尋為酷吏周興所陷,追赴都,下獄死。」。
恐怖政治席捲了無數無辜的人,就連宰相魏玄同也不能避免。魏玄同曾經同情周興,當時周興的名氣比較大,才華被高宗看上,高宗便想提拔周興當官,但是卻被同朝的很多內流官人所阻止。唐朝的制度,官吏大致分流內、流外兩種。流內官包括三至五品以上的公卿,四、五品的大夫,六到九品的士和士官的貴族子弟。在這以下等級的就是流外官了。周興當時就是屬於流外官,由於高宗沒有堅持提拔他,所以,這件事就告吹了。但是,也沒有誰想告訴他這個消息。魏玄同出於好心,覺得周興非常可憐,便去告訴周興,請他收拾東西回家。根據《資治通鑑》記載:「興不知,數於朝堂俟命,諸相皆無言,唯玄同令其回。興以為玄同沮己,深銜之。」可是周興心胸狹隘,認為是魏玄同在說他壞話,才導致自己不能升官,周興將這筆帳記在魏玄同的身上。終於等到恐怖政治的這一天,周興誣陷魏玄同,說他謀反,武則天便下令賜死魏玄同及其一家。有人替魏玄同出了一個主意,讓魏玄同也向武則天告密,這樣就可以面見武則天,證明自己的清白。「丈人何不告密,冀得召見,可以自證!」。魏玄同感嘆一聲說:「我怎麼能用這種方式苟且偷生呢!」「玄同嘆曰:『人殺鬼殺,亦復何殊,豈能作告密人邪!』乃就死。」。魏玄同臨死時,都守著自己的氣節,壯烈而死。
恐怖政治
武則天站在金字塔的最頂端,展現著強大的控制能力,她利用培養好的酷吏開始大規模執行恐怖政治。她心裡明白,一批又一批的「謀反」官員之中有很多是被冤枉的,但是她寧可錯殺一千,也不願放過一個,除了處置反對她的人之外,她還想借助這種大規模的恐怖政治來提高她個人的威信。武則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和恐懼,在沒有坐上寶座之前,她內心只有一個目標,心無旁騖。如今她坐在寶座之上,卻惶恐不安起來,因為她面對世人的指責和批判,感到巨大的壓力和害怕,可是她不能表現出來,她決定用恐怖政治恫嚇敵人,並且震懾所...
推薦序
序言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明在今天依舊燦爛輝煌,墨漬點點記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存亡,從遙遠的五帝時代到清末的變革,封建帝制的起起落落刻在文明的卷軸中。
每一個時代的人物都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時代的興衰沒落必然與這個時代的大人物息息相關。而一個時代的特色也不僅僅是偶然。「男耕女織」的思想觀念帶來的是男尊女卑的等級制度。在封建制度之下,「男為仕途,女為家婦」。歷史將男女明確地分工,也讓女性沒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世界都是男人的戰場。風起雲湧的楚漢換了霸王,輪到劉氏坐擁天下。翻雲覆雨的大唐盛世逼退李淵蒼涼落馬。堪比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政治爭鬥席捲宮廷,每個男子都有英雄夢。
男人的天下,或玄武門之變奪得皇權,或俠遊四方推翻王朝,卻從未與女人有半點關聯。有的只是史書記載的太后、皇后們一時風光無限,大權獨攬。歷史長河中的女人多數伴著東昇西落的太陽,站在溪邊搗衣採桑,午夜時分便闔窗服侍丈夫入睡,如此日復一日,光陰的痕跡在她們的臉上爬滿褶皺。
也就是在這樣的封建時代,一個女人的出現徹底顛覆了男人的世界,顛覆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她是武則天,日月當空「曌」的創造者。她的出身因為日後的成就變得富有傳奇色彩。武則天兼負了男人的堅毅剛強和女人的詭計聰慧,她的出現,使大唐流傳了「武代李王」的傳說,她的出現,讓西晉崛起的八柱國轟然倒塌,她的出現改變了五千年來男人一統天下的局面。武則天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
歷數權力爭奪戰中的人們,不乏女流之輩。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雉也曾大權獨攬,孝莊皇后智勇雙全,慈禧太后老謀深算。她們也是歷史潮流中的佼佼者,在男權社會有自己的一席地位,暗合權謀之術。可是無論哪位大權獨攬的女人,都無法真正擺脫男權社會、封建帝制的制約。從名分上來說,她們依舊是某位皇上的皇后、母親等,未曾真正擁有自己的江山名號,萬人敬仰、改朝換代,從歷史的夾縫中掛上自己的成績,號令天下,自稱帝王。
這些遺憾在武則天的面前終止了,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名分的女皇帝,她將李家王朝推翻,改朝換代,以周代李。她用自己的智慧審時度勢,前後經歷兩個男人,兩位皇帝帶給她不一樣的生活。從她入宮受寵到被冷落,流落感業寺,青燈古佛的日子讓她更冷靜地看待這個世界。再度入宮後的她創立了一番霸業,在她年老色衰的日子漸漸逼近後,她選擇將自己一手打造的天下再歸還李唐。她駕崩後,一塊無字豐碑讓人無限遐想。有人說,是她功不可沒,豐碑無法記載她的傳說;而更多的人認為武則天的無字豐碑是她知道,自己的功過只能由後人評說。
序言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明在今天依舊燦爛輝煌,墨漬點點記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存亡,從遙遠的五帝時代到清末的變革,封建帝制的起起落落刻在文明的卷軸中。
每一個時代的人物都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時代的興衰沒落必然與這個時代的大人物息息相關。而一個時代的特色也不僅僅是偶然。「男耕女織」的思想觀念帶來的是男尊女卑的等級制度。在封建制度之下,「男為仕途,女為家婦」。歷史將男女明確地分工,也讓女性沒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世界都是男人的戰場。風起雲湧的楚漢換了霸王,輪到劉氏...
目錄
序言
第一章:初入皇宮
第二章:再度得寵
第三章:終得后位
第四章:皇帝野心
第五章:曌臨天下
第六章:還位李唐
序言
第一章:初入皇宮
第二章:再度得寵
第三章:終得后位
第四章:皇帝野心
第五章:曌臨天下
第六章:還位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