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由人生經驗和常識出發,力求從哲學角度啟迪思辨,嘗試回答“人生是什麼?”(真)、“人生應當是什麼?”(善)、“人生能夠成為什麼?”(美)這樣三個問題。
本書稿第一部分回答“人生是什麼”,即關於“真”的問題,分為三章:人生的壽律、人生的階段、人生的實存。分別對生命的壽數、生命的節律和效率、人格面具與社會角色,以及實存與本質等涉及人生本體論的概念範疇進行初步闡釋。第二部分回答“人生應當是什麼”,即關於“善”的問題,分為三章:人生的理想、人生的道路、人生的價值。分別對理想的形成、理想的認同、競爭與協作、自利與利人,以及相對與絕對等涉及人生認識論的問題進行詳細探討。第三部分回答“人生能夠成為什麼”,即關於“美”的問題,也分為三章:人生的純樸、人生的崇高、人生的不朽。分別對真誠與虛偽、驕傲與自卑、心靈與外表,德操和人格、必然與自由,以及有限與無等涉及人生方法論的問題進行了認真辨析。
宋希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倫理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道德科學院院委會副主任等職。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