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特博士的機車之旅 國際客座學者大多拜訪一兩次後,你就再也看不到他們。不過,偶爾會有個「老外」很快便能產生連結,並且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充沛精力,像在自己國家一樣自在。幾年前,在我擔任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系主任的時候,我邀請布里列頓博士來台向設計系的學生授課。而過去6年以來,布里列頓博士每年都會到台灣,並在不同的研討會和大專院校中演說。布里列頓博士的天份之一便是建立文化橋樑。我曾受他邀請,出席臥龍崗大學和雪梨科技大學的新媒體藝術研討會。後來,藉著學術與藝術上的密切合作,我們便發展出深厚的專業友誼。
寇特博士──這是他在台灣的稱呼,是個藝術家兼學者的「稀有動物」。寇特博士是個表演者, 可以遊戲於定期藝術展、出版冒險紀錄,以及跨越各個大學的滿檔研究指導。寇特博士的研究生來自世界各地,但他尤其將精力集中在亞洲和台灣方面。
這本以中英文寫成的雙語書《超台灣》顯露出他對台灣的熱情與關注。透過他身為藝術家、學者兼觀光客的敏銳觀察,他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奇特而有意義的台灣影像、圖說與評論短文。這本書設計成一幅彼此連結的大型文化地圖,並不具特定的開頭或結尾。
從一個「文化衝擊下的外國人」角度,寇特博士發現自己徘徊在台灣大都會的各樣街景中。雖然這些影像對台灣人而言應是相當熟悉的,但寇特博士透過藝術與文化的角度,用令人驚異的角度重新框架了台灣;由於我們經常這些熟悉物視為理所當然,因此,當它們以獨特方式作為象徵或反諷而懸掛起來時,便使我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而當我們發現自己變成這正面而幽默的手法懸掛、分析的對象時,我們更感到些許震驚。
這種驚異角度是透過後現代觀點的濾鏡所產生的,它能同時加以紀錄並將之解構。這本書的迷人之處除了在於較為顯著、知名的嶄新科技外,也同樣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世俗現實:我們看見凌亂而困惑的告示牌、布告欄、鐵皮屋與鐵窗、交叉的電線管路、小販、主題公園、穢水、污染、紊亂交通,或是不期然的街頭心靈導師..在台灣,功利主義或許已成為活力的驅動來源,但當前的政治混亂卻常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奇異產品。這些傷神的事件卻對文化中的起落產生了獨特的透視範疇──即使有時是令人擔心的。
在他過去幾年迅速而熱烈的短暫參訪中,寇特博士建立了一座台灣影像的大型資料庫,其中每一幅都可以作為跳出的出發點;他藉由這些影像觀察、評論他所見到的「超」,也就是驅動我們日常生產的特性。
藉由機車的修辭轉喻,他以一連串快速動力的運輸觀點分析台灣。一路上,寇特博士的台灣研究生製作的超藝術作品都聚集在這趟旅程中。對寇特博士而言,交通的扭曲線條和急速煞車啟動的節奏正是一種「根莖」模型,反映著在數位科技與全球經濟政治的引用下,世代與藝術品意義於不同層面所形成的轉變。這種力量衝擊著「我們是誰」和「我們如何自視」的問題。重要的是, 整本書頁間都標示著關於身分的質問。在略帶乖戾的反諷下,它經常使一個「局外人」注意到這種令人不快的扭曲「家務事」,並將它們反射回我們自身。而以他人的角度觀看自己,總是一件有趣的樂事。
新媒體科技同樣製造出一種「去物質化」的效果,將一切都加以複製。當複製的物件被「數位化」成由電腦0與1組成的模具時,數位的創作便不再侷限於文本。這些物件通過印刷、音樂、電視與電影,全都可以變成媒體機械中的數位燃料。正如布希亞提出的,在我們的「超度真實」中,世界成為虛擬化;而在真實效果的競賽中,這些數位複製品在各方面都勝過了物質物件的力量。
寇特博士邀請我們一同跳上他租來的機車後座,上下穿越過多變的街道與公路,尋找那些文化盲點中經常受我們忽略的不同台灣。對藝術家和設計者而言,當我們瞥見寇特博士那些閃爍在後視鏡中的藝術品時,我們也可以試著重新檢驗「台灣藝術」正朝往的方向。我很榮幸讓這位哲學博士坐在我的腳踏車上,經歷這場「超台灣」的瘋狂之旅。嘟嘟…嗶嗶…
林珮淳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所)
專任副教授/數位藝術實驗室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