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吠陀是生活中的健康與幸福的工具箱,
能為我們的身體進行排毒和淨化。
代表著古老智慧的阿育吠陀,你可以從中找到如何保養消化功能、各種疾病的療法、針對身體體質的飲食和邁向幸福的訣竅。
透過日常的實踐,好好地善待自己,遵循書中早晨、午間到晚上的各種儀式,提升自我健康外,也讓心靈獲得久違的平靜。
早晨
.用阿育吠陀調息法和晨間瑜伽迎接一天的開始
.消化之火虛弱時刻,要吃易於消化的食物,不讓身體產生負擔
.使用印度線香和阿塔淨化空間
午間
.配合午餐的消化之火,不宜匆忙進食,佛寶餐是你最佳選擇
.以敲擊療法或是EFT(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應對工作繁忙的壓力
.善用正念技巧
夜間
.提早時間進食,不讓未消化的食物殘留產生毒素
.靜心、唱誦和祈禱等儀式,能療癒疲憊的心靈
.按摩和夜間瑜伽放鬆身體,讓你有個好眠
本書特色
◎溫暖與正念的氛圍,是以古老印度儀式「阿育吠陀」為基底的療癒之書。
◎指引讀者觀照自己的生活。若想要了解阿育吠陀這種古老療法,是入門的首選,以簡簡單單的儀式:不同的瑜伽姿勢、冥想練習和飲食食譜等方面的實踐。就能夠創造出「知足」的幸福感。
◎跟隨阿育吠陀飲食能確保消化功能良好,也能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
◎附錄有各種阿育吠陀草藥的療效與介紹,這些草藥有不同的妙用,像是增強認知能力、消化、失眠、調節血糖、關節等,使人一窺印度草藥學的奧妙。
誠摯推薦
島嶼芳療師 Fanna(專業推薦序)
/閱讀這本書時,我腦海裡不斷跳出生活的美麗畫面,就在緩慢而規律的過程中逐漸呈現。
Origin Yoga & Wellness 起源瑜伽創辦人 Lydia Chang (專業推薦序)
/阿育吠陀書籍通常會有深奧理論和難以理解的術語,但是這本書不一樣,作者Mira的寫作風格清晰簡單,她摘下了阿育吠陀的神秘面紗,使其原則和實踐對所有人都易於理解。
晶荷花精創辦人 Sunny蔡桑妮
一心學院創辦人 彭芷雯 老師
作者簡介:
米拉.馬內克 (Mira Manek)
身兼多職,她是作家、健康與保健教練,也是印度奶茶品牌Chai by Mira 的創始人,活躍於社群,常在Instagram分享食譜和阿育吠陀的健康秘訣。她接受過EFT (情緒釋放)和呼吸練習的訓練,並以為他人改善健康為目標。
她的第一本書: Saffron Soul,是烹飪暢銷書,匯集了根植於她心中印度傳統和現代的素食食譜,並以家庭故事作為點綴。 第二本則是《實踐阿育吠陀的生活》以自己婚姻失敗告終和在外國生活的孤寂中尋找幸福的個人旅程開始,與讀者分享她如何使用阿育吠陀的工具包走出陰霾。
Instagram:@miramanek
譯者簡介:
郭珍琪
中國文化大學畢業。譯有《乳癌與牛奶》、《維生素C:逆轉不治之症》、《The Book Body:飢餓法則、力量科學》、《椰子用法大全》、《椰子生酮飲食代謝法》、《0-5歲完整育兒百科》、《告別莫名的疲倦感:腎上腺疲勞症》、《生酮飲食聖經》,還有安東尼威廉系列《369排毒飲食聖經》、《369排毒食譜》、《守護大腦的激活配方》、《守護大腦的療癒食譜》、《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等數十本書。
章節試閱
我的旅程
我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印度大家庭中長大。古吉拉特語(Gujarati)是我的母語,我們在節日和家庭場合中會穿夏瓦兒(salwaar,寬鬆的燈籠褲款)和紗麗(saris,印度婦女包裹全身的長條布)。在印度新年那天放假一天;在為期九天的九夜節幾乎每晚都在跳舞;在排燈節時向祖父學習蘭果麗(rangolis,一種傳統藝術,在節日期間使用彩色米、沙子或花瓣在地上創作繽紛的彩繪圖案)。在人生重要的時刻會舉行美麗的儀式,從嬰兒出生後第六天舉行的恰蒂(Chaathi),這是一種迎接新生兒、算命的儀式,到一歲時剃髮的巴爾穆瓦拉(balmuwara)儀式,以及類似準媽媽產前派對的科羅(khoro)儀式。我很小就在印度各地旅行,主要是和我的靈性導師莫拉里.巴普(Morari Bapu)一起參加在村莊和城市舉行的Ram Katha 靈性誦唱,並探索這個多彩繽紛的國家。我的經歷非常有趣且多采多姿,從向居住在賈伊浦爾有「瑜伽之母」之稱的85 歲的達亞.維亞斯(Daya Vyas)學習瑜伽,到位於艾哈達巴德的甘地阿什拉姆靜修處,與Manav Sadhna 本地專為不同的貧民窟社區和兒童設立的非營利組織合作,再到位於南印度的阿育吠陀度假村獨自度過我的18 歲生日!我不太記得當時的細節,但我父親總是能在我環遊印度的期間,從喀拉拉邦到加爾各答的各個地方,為我找到一個新的阿育吠陀度假村。那時的我變胖了,臉上有青春痘,所以我非常投入阿育吠陀的實踐中,積極地排毒和淨化身體,即使我不太明白那些油和按摩的作用,以及為何食物具有神奇的療效。
大約從青少年後期開始,我的生活變成一連串斷斷續續的學習、工作和旅行,隨著年齡的增長,旅行的時間也變長。即使結婚了,我仍然在杜拜和烏干達兩地來回生活,作為一名旅遊記者四處旅行,我認為這個職業與我的丈夫周遊各地的生活相得益彰。這意味著我的生活變得一團混亂,不再像以前那樣平衡。我很喜歡那段時光,我以自由靈魂的代表為榮,滿懷驕傲和沾沾自喜,但我的健康、情緒以及後來的婚姻也陷入困境。
婚後,在我住在杜拜的那段時間,我遇到一位阿育吠陀的醫生(Vaidya)。他透過把脈告訴我關於我的身體問題、生活和過往的一切,內容精準無誤。最後,他微笑略帶猶豫地補充道:「米拉,你少了喜悅的脈動,我感覺不到任何幸福。」當時的我並不認為我不快樂,但實際上我只是在過生活,抱著妥協的心態面對婚姻中的孤獨感,越是努力內心就越空虛。這種麻木感很快變成了憂鬱、憤怒和怒氣,或者更明確地形容是潰堤化為這些情緒。
直到多年後的今天,我才明白那種脈動,是內心喜悅的意義。重振生命的脈動需要時間,在重新覺醒的過程中,可能會真實的展開一場奇蹟般的轉變。正是這種脈動賦予靈魂生命,提供生存的理由,同時也是連結的本質。
我從未意識到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事情需要改變:我被規條制約、我被自己的看法限制、我被自己的思考模式框住。這些與我如何看待與感知自己的身體,以及我對美的理念有關。尋找靈魂的旅程與找回平衡和健康密不可分。
轉變就像分娩的過程,痛苦時刻讓人難以忍受,你只想停止這種煎熬,但你必須堅持下去,最終,你會凝視著這個美麗的新生兒。同樣地,當你在絕對的低潮時,你可能會覺得快被淹沒,但在這些最深層的情緒中蘊含著智慧,如果你允許它們發生,你可能會發現一場奇蹟般的轉變,一種力量的重生,深藏而被壓抑的所有喜悅都會湧現。
通常是情感潰堤引導我們找到生命的目標並做出改變。練習瑜伽、內省、運用呼吸和靜心的儀式,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清晰思緒、頭腦和心靈,還可以在我們身陷危機時提供隨時可用的工具。在高壓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將這些工具轉化為武器保護自己,幫助我們接受現狀,並理解痛苦是旅程的一部分,同時戰勝逆境,帶著成長的啟發快速擺脫困境。
Part 1
晨間
晨間瑜伽
當我練習瑜伽時,內心會有一種平衡感。我也在練習過程感受到肌肉放鬆和伸展的美妙,接著,是溫和的平靜(我不一定在每次瑜伽課後都會感到平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多次練習後,瑜伽確實有這種效果)。 最後是各種感官的釋放,但最重要的是情緒上的釋放。有時在瑜伽中,我發現思緒不斷湧入我的腦海,而在其他時候,又像是一種靜心的修行。基本上,它讓我回歸真實的自己。
瑜伽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哲學。它與阿育吠陀相輔相成。瑜伽結合身心靈,其最終的目標是連結更高的意識。瑜伽喚醒身體的活力,按摩內臟器官,同時平靜心靈,最終達到一種忘記身體,進入全神貫注的境界。這是向內探索內在的寧靜空間,尋找內在的力量和柔韌性,擴展意識的過程。
晨間瑜伽可以提振精神,有一個連貫的練習流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體僵硬的部位、刺激淋巴系統,喚醒食慾。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做瑜伽可能不切實際,但在有空閒的日子裡,進行半小時的拜日式和伸展運動(參見前頁),然後進行調息呼吸(參見第40頁),可以讓這一天有一個成功的開始。
拜日式(Surya namaskara)
拜日式(Surya namaskar)是專為早晨而設計,目的在於喚醒內在太陽的能量,在一天開始時刺激血液循環和消化,使身體充滿活力,同時打開身體的前後。實際上,拜日式的意思就是「對太陽頂禮膜拜」,所以當你在進行敬拜的動作時,試著觀想太陽,或者感受對太陽和光的感激之情,這會讓儀式變得更特別,把這想像成一個動態的祈禱,一種流暢的動能。
拜日式有不同的順序,你可以在進行過程中添加和更改一些體式或姿勢(asanas),重點在於從一個體式到下一個體式之間的吸氣和呼氣。
◆ 從山(tadasana)開始,雙手合十置於心輪
◆ 吸氣,將手臂舉過頭頂,進入展臂山式(urdhva hastasana)
◆ 呼氣,放下雙臂,上半身彎軀,進入前彎式(uttanasana)
◆ 無論是指尖或是手掌平放在地板上,呼氣時右腳向後踏一大步,進入弓箭步(lunge),然後左腳再向後踏一步,或者向後跳躍,雙腳併攏
◆ 吸氣,向前移動,進入平板式(plank)或膝蓋放在地上的半平板式(half plank)
◆ 吐氣,彎曲肘部,將身體放低及地,進入鱷魚式/八肢點地式(chaturanga dandasana),胸部靠近地板,像做伏地挺身一樣
◆ 吸氣,將上半身向上拱起,手臂伸直,進入上犬式(upwarddog),頸部和頭部朝上
◆ 吐氣,回到下犬式(downward dog)
◆ 吸氣,右腳往前踏與雙手臂齊,形成弓箭步,然後左腳往前踏,使雙腳併攏,進入前彎式(uttanasana),呼氣時身體仍保持前傾
◆ 吸氣,抬起上半身,雙臂伸直舉過頭頂,進入展臂山式(urdhvahastasana)
◆ 呼氣,放下雙臂,進入山式(tadasana),雙手交叉放在心輪
◆ 重複此過程,第二次換側改由左腳先往後踏,形成弓箭步開始
一開始先做5 次拜日式,隨著練習的進展增加次數。你也可以根據身體僵硬的部位逐漸增加瑜伽動作,在兩側加入一個低弓步式,加深腿部的伸展。英雄式與延展三角式(Trikonasana),確實有助於伸展身體的兩側,旋轉的側身角式(逆向旋轉體式,Parivrtta Parsvakonasana)或伸展側身角式(側三角伸展式,UtthitaParsvakonasana)可以更進一步伸展和拉長這些側面。
靜默
清晨漫步在街上,當人們還在熟睡時,黎明即將來臨,清冷的空氣輕撫我的皮膚,我感受到城市的呼吸,在公園裡看著露水從草地上蒸發。一陣陣輕柔的風聲嗡嗡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大自然正在甦醒。我深深吸一口氣,微笑著,然後對著廣闊的空氣打了個哈欠。當我看著天空綻放出的微光,我心想,也許我正在這座城市的夢境中漫步,還是這是它最清醒的時刻?在世界甦醒之前,此刻的寧靜真是不可多得。
生活充滿聲音和噪音、音樂和言語、旋律和混亂聲。在充滿孤獨的世界裡,我們在噪音和人群中尋找慰藉。無論是與他人相處或是獨處,靜默可能會讓人感到尷尬、不安和不舒服。但內在的力量和韌性卻來自內在這個沉靜充滿智慧的地方。
儘管我很享受寧靜;儘管我獨自旅行並喜歡獨處;儘管我喜歡深入思考,但我仍記得生命中那些寂靜到讓人發慌的時刻。當時我住在杜拜一棟大樓的90 樓,望眼看去是沉寂廣闊的天空。這呼應了我內心的孤獨、空虛的幸福、對愛深深未滿足的渴望,以及我迫切尋找的自我價值。如今,多年過去了,寂靜對我而言就像一聲長嘆,一個家的擁抱,一場迎接內心之旅的邀約──我帶著微笑醒來,讓自己在清晨沉浸其中。
格雷姆.特納(Graham Turner)在他的著作《靜默的力量》(The Power of Silence)中,探討在印度寂靜的靈性價值。在這個充斥嘟嘟聲和喇叭聲,茶販在車站高聲的吆喝聲的所在。人們即使在家也會大聲交談,寺廟的鐘聲響起,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一起誦經,如果你認真聆聽,日常生活的喧鬧存在著一種節奏。
雖然,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崇尚靜默。蘇菲派,即穆斯林神秘主義者,藉由心靈的連結,透過無聲的交流和愛與神合一;伊斯蘭學者(ulema 烏理瑪)第二種與神連結的方式是透過靜默沉思,一種專注於心靈的靜默。印度教徒稱沉默的誓言為「maun vrat」。我曾經和我的精神領袖莫拉里.巴普(Morari Bapu)一起度過一整個月的「Shravan」,這個月敬拜濕婆神。在那段時間,仍有許多人來見他。他在這個月會進行為期九天的《羅摩卡塔》(Ram Katha)朗誦,並講述與詳細解釋神聖的《羅摩衍那》(Ramayana)經文,但他只在朗誦《卡塔》(Katha)的幾個小時內講話。
我的旅程
我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印度大家庭中長大。古吉拉特語(Gujarati)是我的母語,我們在節日和家庭場合中會穿夏瓦兒(salwaar,寬鬆的燈籠褲款)和紗麗(saris,印度婦女包裹全身的長條布)。在印度新年那天放假一天;在為期九天的九夜節幾乎每晚都在跳舞;在排燈節時向祖父學習蘭果麗(rangolis,一種傳統藝術,在節日期間使用彩色米、沙子或花瓣在地上創作繽紛的彩繪圖案)。在人生重要的時刻會舉行美麗的儀式,從嬰兒出生後第六天舉行的恰蒂(Chaathi),這是一種迎接新生兒、算命的儀式,到一歲時剃髮的巴爾穆瓦拉(balmuwara)...
推薦序
【推薦序一】
阿育吠陀的生活美學
文◎/島嶼芳療師 Fanna
在閱讀本書不久前,本巫才觀賞了一部名為《我的完美日常》的電影,電影內容主要敘述主角每天規律看似無聊的生活習慣,卻在生活的細節中處處顯見恬淡細膩的質感,讓生活在心中變得美麗起來。
這也許是宇宙的共時性吧!閱讀這本書時,我腦海裡不斷跳出生活的美麗畫面,就在緩慢而規律的過程中逐漸呈現。是的,瑜伽生活的實踐就是這麼簡單純粹又樸實無華,日復一日規律的練習之下,讓時間在我們的心中緩慢下來,使得我們能好整以暇的看見生命在前進中的變化,生活的溫潤及美於焉現形,這不僅僅是一本分享如何邁向身心健康的書籍,它更是能引導我們如何建立生活美學的基本態度。
此外,本巫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個概念就是,阿育吠陀和瑜伽嚴格而言是屬於不同縱向發展的知識系統,儘管這兩部知識系統的基礎哲學都源自吠陀哲學Veda,記得本巫2013 年夏天在Banaras Hindu University 參加一個短期的阿育吠陀研習班,當時一位教授就對著一群老外闡明瑜伽和阿育吠陀之間的關聯:「阿育吠陀是生命的科學,瑜伽是生命科學的實踐」。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關聯。起源於吠陀知識中的一部分。瑜伽起源於《夜柔吠陀》,而阿育吠陀則起源於《阿闥婆吠陀》。
多數人注重養生,因此,常常關注怎麼維持健康,但有系統地學習嚴謹的自然醫學(包含中醫或阿育吠陀),其專業性及複雜性,對多數人而言是沉重的,因為多數時候個人片段雜亂的學習方式,很難精準掌握自己的體質判斷。而現代越來越多人喜愛瑜伽,因為它更容易練習。由於阿育吠陀和瑜伽是相互關聯的,兩者有共同的身體知識。阿育吠陀更著重在疾病的治療,使身體恢復健康(這意味對藥草知識、病理、生理得更專業的看待);瑜伽注重身心靈和意識的覺察及成長,更著重在健康習慣的養成。因此,這兩個體系在印度被視為姊妹科學,兩者相輔相成。
然而這個兩個體系的基本的認識,因在現在主流醫學倍受重視,就連現在多數的印度年輕人也很難分辨清楚兩者之間的差別。所以這本名為《實踐阿育吠陀的生活》其本質上應該稱為《瑜伽的完美日常》更為貼切,希望現在生活日常正擁抱瑜伽的「伽人」,或是正徘徊於是否下定決心改變生活方式的人,請您放心收下這本書;展開雙臂、敞開身心,放鬆地體驗您的完美日常。
【推薦序二】
生命是一種神聖的儀式
文◎/起源瑜伽創辦人/阿育吠陀療程師 Lydia Chang
我的阿育吠陀之旅始於一次意外的印度之行,當時我生病了,並與一位阿育吠陀醫生有了一次改變命運的相遇。與我以往看西醫的經驗截然不同,這位特別的阿育吠陀醫生,花了將近一小時深入了解我的身心狀態――從我脈搏、日常作息、飲食習慣、壓力反應、情緒狀態、甚是晚上的夢境他都一一細心分析。最後他開出了一個獨特的 「太陽浴」療法:穿著白色衣服,赤腳觸碰泥土,並背曬太陽直到開始流汗。他請我做完太陽浴後再來回診,在這期間他會從自己的花園裡採集和製作屬於我的草藥藥物。
第二天,我不僅收到了新鮮熬煮的草藥,醫生還給了我瑜伽動作的指導、冥想技巧,以及一個加速康復的咒語 Mantra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阿育吠陀的整合療法開始感到好奇,更下定決心要深入了解這門古老智慧。
時光飛逝,過去十年我不斷在研習阿育吠陀,並也成為了阿育吠陀療癒師開始分享我的經驗。阿育吠陀不僅幫助我治愈了許多身體的問題,更引導我走上了一條靈性之路――在這條路上,我不是與大自然分離,而是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所有生物深深地相互關聯。
遵循自然的節奏生活,正如Mira 在這本書中美麗地展示的那樣,讓我們的細胞變得聰明;讓我們的身體得以康復;讓我們的靈魂得以茁壯。
在這本書中,作者 Mira 邀請我們進入她的世界,分享她生活方式的親密細節,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從她最愛的美食到音樂播放清單,感覺就像是與一位親密的朋友談心。
阿育吠陀書籍通常會有深奧理論和難以理解的術語,但是這本書不一樣,作者Mira 的寫作風格清晰簡單,她摘下了阿育吠陀的神秘面紗,使其原則和實踐對所有人都易於理解。我特別喜歡書中作者Mira 分享她童年的故事,她生動地描繪了靈性智慧在印度是如何被融入日常生活和文化中。透過她的故事,我們被帶到她家鄉充滿活力的街道,那裡大自然的節奏和人們的正念讓生活每一刻都充滿了魔力和意義。
我由衷地贊同Mira 的說法,生命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在一個經常在義務和分心中匆忙過去的世界裡,阿育吠陀成為了一個錨,讓我們扎根於當下,讓我們的日子充滿了意義和目的。
《實踐阿育吠陀的生活》不僅僅是一本書――它也是一本日記,是一本指南,教導我們過上一種光輝健康、無盡喜悅和深刻滿足的生活。願它激勵你愛上阿育吠陀,開始你自己的通往真正幸福的旅程。
【推薦序一】
阿育吠陀的生活美學
文◎/島嶼芳療師 Fanna
在閱讀本書不久前,本巫才觀賞了一部名為《我的完美日常》的電影,電影內容主要敘述主角每天規律看似無聊的生活習慣,卻在生活的細節中處處顯見恬淡細膩的質感,讓生活在心中變得美麗起來。
這也許是宇宙的共時性吧!閱讀這本書時,我腦海裡不斷跳出生活的美麗畫面,就在緩慢而規律的過程中逐漸呈現。是的,瑜伽生活的實踐就是這麼簡單純粹又樸實無華,日復一日規律的練習之下,讓時間在我們的心中緩慢下來,使得我們能好整以暇的看見生命在前進中的變化,生活的溫潤及美...
目錄
推薦序•阿育吠陀的生活美學/島嶼芳療師Fanna
推薦序•生命是一種神聖的儀式/Lydia Chang
簡介
我的旅程
般若(Prajñā)
阿育吠陀
印度的生活和儀式
Part 1 晨間
一天的開始
阿育吠陀調息法
晨間瑜伽
晨間冥想
慢活的早晨
淨化特調飲品
簡單的早餐
總結
Part 2 午間
午餐「阿耆尼」
飲食儀式
準備午餐和食譜
健康的工作習慣
下午的能量
應對壓力
正念:活在當下
總結
Part 3 夜間
放鬆的空間
吃飯的時間
晚餐食譜
溫暖人心的飲品和甜食
按摩和另類療法
夜間瑜伽
準備入睡
靜心、唱頌和祈禱
總結
生活即是解脫
附錄
資源和建議
特別感謝
推薦序•阿育吠陀的生活美學/島嶼芳療師Fanna
推薦序•生命是一種神聖的儀式/Lydia Chang
簡介
我的旅程
般若(Prajñā)
阿育吠陀
印度的生活和儀式
Part 1 晨間
一天的開始
阿育吠陀調息法
晨間瑜伽
晨間冥想
慢活的早晨
淨化特調飲品
簡單的早餐
總結
Part 2 午間
午餐「阿耆尼」
飲食儀式
準備午餐和食譜
健康的工作習慣
下午的能量
應對壓力
正念:活在當下
總結
Part 3 夜間
放鬆的空間
吃飯的時間
晚餐食譜
溫暖人心的飲品和甜食
按摩和另類療法
夜間瑜伽
準備入睡
靜心、唱頌和祈禱
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