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審校楊子樵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電影與文化冷戰: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

內容簡介

  《電影與文化冷戰》探索了在冷戰政治高峰時期,新興獨立國家和殖民國家之間的跨國合作和競爭,如何形塑了二戰後的亞洲電影。李順真在對亞洲電影文化和產業的分析中,同時採用了全球和區域取向的研究方法。亞洲地區的新經濟格局和早期電影創業家間共通的戰後經驗,受到冷戰政治、美國文化外交,以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期間更加旺盛的文化流動所影響。作者詳細審視此混亂時期的文化現實,並根據冷戰時期因「不結盟」運動的影不斷擴大而形成、破裂和重建的國際關係,在此脈絡下全面重建亞洲電影史。

  作者闡述了當時東亞和東南亞電影界高層、創意人員、政策制定者及學者力求將他們受好萊塢啟發的體系產業化,進而擴大市場,並提高其文化產品的競爭力。為此,他們成立了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共同主辦亞洲影展,並聯合製作電影。《電影與文化冷戰》闡明,亞洲戰後最初密集形成的電影製片人網絡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冷戰文化政治的結果和美國霸權的產物。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吉隆坡等眾多城市舉辦的亞洲影展,是冷戰期間電影人才一年一度的展示場合,而中央情報局也藉此機會,建立並維持美國與亞洲之間在文化、政治和制度各方面的聯繫。《電影與文化冷戰》以躍然紙上的筆觸,高度還原了這段幾乎被遺忘的亞洲劇院和電影產業史。

學界推薦

  王萬睿|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
  王潔瑩(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施茗懷(Evelyn Shih)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助理教授
  孫松榮|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柏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謝欣芩|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依中文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尚峻 Sangjoon Lee
 
  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著有本書之原文專書Cinem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 US Diplomac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Asian Cinema Netw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0), 同時也是以下著作之編輯/ 共同編輯:Hallyu 2.0: The Korean Wave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5)、Rediscovering Korean Cinem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9)、The South Korean Film Indust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24)、Remapping the Cold War in Asian Cinemas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24),以及Routledge Companion to Asian Cinema (2024)。曾於2019年獲得「The David H. Culbert Routledge-IAMHIST Prize」最佳論文獎, 目前正在撰寫其最新專書Destination Hong Kong: South Korean Cinema’s Encounter with Sinophone Cinemas。
 
譯者簡介
 
萬象翻譯股份有限公司(Linguitronics Co., Ltd)
 
  1993 年成立,提供口筆譯、撰寫、版面與多媒體編輯等服務,具備ISO 9001: 2015 及ISO 17100: 2015 認證,名列世界百大語言服務供應商。
 
鄧冰瑩
 
  在雪梨大學英語系修完研究型碩士學位,完成關於中國大陸功夫與黑幫片的論文。目前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攻讀博士學位,研究題目為:「在中國大陸的華裔電影明星與『中國性』(Chineseness)」,同時也對後殖民文化與文學感興趣。
 
校譯者簡介
 
應修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博士論文聚焦1970 至1980年代北美台灣人民主運動中之媒介影響力。
 
邱宗怡
 
  紀實影像創作者,關心離散遷徙處境及動能,因而投入流亡圖博紀錄與研究,現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班。
 
王梵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教育NGO、政策研究單位及表演樂手。對文化、政策和音樂領域頗有興趣。
 
審校者簡介
 
楊子樵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研究博士,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研究員。研究專長為媒介與電影研究、批判理論、冷戰文化工業與政治宣傳。
 

目錄

導讀|地緣政治的微觀與感官/楊子樵
《電影與文化冷戰》中文版作者序

致謝
縮寫詞
前言|文化冷戰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誕生

第一部分:第一個網絡
第一章∣亞洲基金會的電影計畫
第二章∣FPA、美國宣傳和戰後日本電影
第三章∣奧斯卡光臨亞洲!
第四章∣建立反共製片人聯盟
第五章∣將亞洲電影推向世界

第二部分:第二個網絡
第六章∣發展型國家製片廠的興衰
第七章∣香港、好萊塢與網絡的終結

結 語|從亞洲到亞太

附錄一|延伸閱讀推薦書目
附錄二|參考書目

 

《電影與文化冷戰》中文版作者序
 
  《電影與文化冷戰》(Cinem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是2020年10月當疫情將一切喊停時,於美國首次出版。那時我無法離開新加坡,只能坐在研究室裡透過Zoom,與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澳洲、香港和台灣,對我的工作成果感到興趣的各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學者和學生們會面。在這些新書分享中,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尤其來自博士班學生,是我當初如何想出要寫這樣一本書。我的研究綜合了電影研究、美國研究、冷戰歷史研究與區域研究等方法,於是相較於這些學門傳統定義下的學術訓練,我的研究顯得較為獨特。另外,如何在許多不同國家、多個圖書館間處理大量檔案素材,也是常被問到的問題。因而當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請我為中文版書寫序言時,我想台灣讀者或許也會有類似疑問,便藉此機會將這個過程整理給讀者們。
 
  這本書前後花費了十三年,開始於香港並擴展至六個城市,包括紐約、安娜堡、首爾、新加坡與坎培拉。這一切起自我因攻讀紐約大學博士班而待在香港的那六個月,當時我計劃書寫1950至1970年間香港與南韓之間合作製片的歷史。這個題目的靈感來自2004 年釜山影展的特殊回顧單元──「南韓香港聯合製作的年代」(The Age of Korean-Hong Kong Coproduction)。被南韓電影與香港華語電影產業之間獨特的電影交流歷史深深吸引的我,於2007 年夏天抵達香港。那是香港移交後的第十週年,一個混雜了各種期待與焦慮的時期。我待在香港島東面的西灣河──香港電影資料館所在地。我每天去那裡看片,並且在老電影雜誌、政府文件與各種檔案素材裡掘考資料。當時香港電影資料館是一個充滿生氣的地方,香港電影學者們包括已逝的黃愛玲(Wong Ain-ling)、何思穎(Sam Ho)、羅卡(Law Kar)、張建德(Stephen Teo)與高思雅(Roger Garcia),都積極書寫乃至重寫香港電影跨越亞洲、歐美多國的產業網絡歷史,組織學術活動、出版各式書籍與專刊。在他們的慷慨支持下,我有幸能面見並訪談諸多退休導演、製片與影星,讓我博士論文的研究能順利進展。
 
  某次至香港大學圖書館特殊典藏閱覽時,我發現一本古舊的影展手冊,那是1956 年於香港舉辦的第三屆東南亞影展(Southeast Asian Film Festival)。我當時不知道這個影展,它從未在亞洲電影文獻中被提及討論,而我同時也很驚訝,在那個年代,一個亞洲的國際影展竟可以累積出將近百頁的英文報告。我試著收集更多該影展相關資料,但僅找到寥寥數行,只有大部分由香港電影學者寫的簡短評論以及趣聞筆記,除此之外,就沒有關於該影展更有價值的文字了。然而,這個影展集結了來自八個亞洲國家的一百多位導演,包括南韓、日本、香港、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台灣,他們齊聚一堂放映各自的電影作品,也會舉辦論壇,討論區域聯合製片的展望,和分享在學習現代電影拍攝技術上所遭遇到的困境。同時最新的攝影機、錄音設備,和其他各樣拍攝器材,也都在電影設備展中被展出。
 
  更讓我訝異的是,影展主席是由曾被控戰爭罪的日本大映映畫總裁永田雅一(Nagata Masaichi)擔任,好萊塢當時也有派代表與會,除此之外,美國電影協會(MPAA)主席艾瑞克.強斯頓(Eric Johnston)亦曾向影展致上問候並表示為無法出席感到遺憾。1956 年,這一距離太平洋戰爭結束十一年、韓戰停火甚至僅過三年的時刻,我們就看到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南韓、台灣與日本導演們與日本影業代表一起構築反共戰線、討論如何聯合製片,讓人不禁感到困惑。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這件事?以及首先,何為「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Federation of 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in Asia)?作為影展籌組組織,他們的資金如何籌措又從何而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沒有人確實清楚這個影展與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我於是將它放入我電腦的一個檔案夾裡,決定先專心完成博士論文。
 
  2012 年,五年後,我才再度回到對亞洲影展的研究,那時我剛取得博士學位,受聘為密西根大學助理教授。我前往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尋找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的資料,這一基金會我曾於博士論文中簡短提及,是一個總部位於舊金山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待在檔案館的那三天,我很快速地翻閱著關鍵檔案,本不預期能有收穫。結果發現,中情局當時提供了非官方支持,並以「自由」亞洲名義與學者、記者、藝術家結盟,試圖強化美國影響力創造一個反文化(counterculture)。在這之下亞洲基金會於焉形成,可謂為文化冷戰(Cultural Cold War)的產物。當我明白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原來是在永田雅一的協助下由亞洲基金會資金挹注,而亞洲基金會早期活動的主要焦點之一便是電影產業,突然間一切都明朗了起來。亞洲各國電影導演、學者、政治家們在這場精微的拔河中入列,聯手打造一個出於各自需求與利益的聯盟,並最終成為戰後亞洲地區第一個電影產業網絡─這與美國政府為建立霸權與最大化自身利益去串連自由亞洲的意圖,展現出赤裸裸的對照。
 
  2012 至2018 年間,為尋找線索完成研究,我旅行了許多國家與城市,包括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與密西根大學的特殊典藏、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大學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檔案館、亞洲影片資料館、韓國映像資料院、韓國國家紀錄院、澳洲國家影音資料庫與雪梨國家圖書館。全書完成後最終於2020 年10 月由康乃爾大學出版社出版,列為「世界中的美國」(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系列叢書。韓文版則在2023 年7 月出版。
 
  我很高興我的研究可以來到台灣的學生、研究者以及對亞洲電影文化產業與冷戰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面前。我從沒想過這本書能被翻譯為中文,因著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和文化研究國際中心願意出版並翻譯此書,它能更深地走入世界與更多台灣讀者相遇。為此我要特別感謝楊子樵博士相信這本書的潛力,啟動翻譯航程將它帶入中文世界。
 

詳細資料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我的99個私抽屜︰唐鳳的AI時代生存心法
作者:唐鳳(口述)、丘美珍(執筆)
出版社: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23-03-04
66折: $ 244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出版社:莫克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28
66折: $ 264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作者:愛瑞克
出版社:新樂園
出版日期:2021-07-28
66折: $ 25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春風的異邦人 05
作者:紀伊カンナ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12
$ 11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空白鍵Space Bar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閱覽注意(無修正中文版)(限)
作者:岩崎ユウキ
出版社:更生文化設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17
$ 35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繽紛.色彩 (首刷限定版)(全)
作者:芹澤知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12
$ 20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純情有什麼不對 全(首刷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06-19
$ 212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開創者之路︰亞裔女性部長第一人趙小蘭傳
作者:傅士玲、周慧玲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31
$ 528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戀愛吧,假面天使! (首刷限定版) 01
作者:卯月coco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11
$ 16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排球少年!!10週年編年史 全 (首刷限定版)
作者:古舘春一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04-02
$ 629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