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茲與加塔利的話說,它是如根莖般寫就的。《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問題」可以分解成五類:
(1)認識論問題:思想該如何運作才能與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們棲居之所的相對解域,有時足夠幸運的話,甚至達到絕對解域的無限速率,或者「純粹的內在性」?「根莖」高原、「平滑與紋理」高原最直接地處理這一「問題」,「游牧學」高原的一些部分處理皇家科學與游牧科學以及公理體系和問題體系之間的差異。其目的是要發展出一種最適合通過生成來把握存在,通過潛在來把握現實的思想圖像。
(2)本體論問題:宇宙以及其中的生命如何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存在:它們既是變化的結果,同時又總是對未來的變化敞開懷抱。我們怎樣才能依據生成來理解存在,依據差異而不是同一,來將存在理解為開放系統的一個動態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如此這般地理解世界到底有什麼好處?它怎樣給我們的社會變化帶來更好的前景?最直接而又全方位地處理這個「問題」的是「道德地質學」高原與「迭奏」高原——前者主要處理無機層的問題,而后者則主要處理異質成形層的問題。
(3)人類學問題:第三類問題可以被稱作人類學問題,但僅僅在結構主義(反人文主義)的意義上關涉「象征秩序」:人類的生命形式是怎樣以象征的方式占據異質成形層的;人類的社會自我組織是如何通過符號來實現並在符號中獲得反映——怎樣通過語言、貨幣與圖像來實現的?在此,相關的高原是「語言學公設」、「符號的機制」、「顏貌」和「捕獲裝置」高原。
(4)倫理問題:人類個體要如何自我組織,才能與他人一道盡可能地實現既有成效又愉悅的去層化?這里最切題的顯然是「怎樣使自己成為無器官的身體?」高原;但「一匹狼還是一些狼」、「三則短篇小說」和「生成」高原也同樣處理倫理「問題」。
(5)政治問題:我們要如何把人類生命形態理解為社會性的自我組織,才能使它既能解釋畜群行為又能解釋集群(獵群)行為,既能解釋壓抑的專制暴政又能解釋外向擴張的經濟帝國主義,既能解釋嚴苛層化的約束又能解釋去層化的逃逸?「游牧學」、「微觀政治與節段性」高原最為直接地處理這個「問題」,當然其他許多高原也會處理這個「問題」,只是不那麼顯而易見罷了。
尤金•W. 霍蘭德(Eugene W. Holland),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比較研究系教授、知名德勒茲研究專家。著有《德勒茲與加塔利的「反俄狄浦斯」:精神分裂分析導論》(Deleuze and Guattari』s Anti-Oedipus: Introduction to Schizoanalysis)、《游牧民》(Nomad Citizenship)以及《波德萊爾與精神分裂分析》(Baudelaire and Schizoanalysis)等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