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紀錄:
國家文官學院102年度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推廣活動推薦延伸閱讀書目
名人推薦: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前董事長 陳世敏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馮建三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羅世宏
超越技術、回歸文化的提醒:評介尼爾‧波斯曼的傳世名著
文/ 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這本書終於在台灣出版,意義重大。尼爾‧波斯曼的這本傳世名著,絕對是值得傳播領域學子人手一冊研讀的經典譯著,也頗適合有心思考和反省科技文明的一般讀者閱讀。
先介紹本書作者與譯者。本書作者尼爾‧波斯曼(Neil Postman)已於七年前(2003年10月)辭世,但他這本最重要的著作中譯本卻一直未能在台灣出版。而今,隨著《科技奴隸》一書在台以繁體字出版,他名聞遐邇的媒介環境/生態學名著「三部曲」(另兩本是《童年的消逝》和《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電視時代》),也終於在台灣全部到齊了,意義自是非比尋常。
譯者何道寬先生是中國大陸傳播學界的資深學者兼翻譯名家,自2002年退休以來,筆耕不輟,每年出版的譯著逾100萬字,生平累積各類翻譯書籍已達四十餘種。何道寬先生迻譯了傳播學的重要支系--「多倫多學派」--的多本經典著作,包括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的《理解媒介》、《機器新娘》,以及殷尼斯(Harold Innis)的《傳播的偏倚》等書,自述引介多倫多學派的用意在「糾正美國經驗學派一派獨大的局面」。此外,傳播思想史家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重要著作《交流的無奈》的中譯本,也出自其手筆。曾說「我看不慣不負責任的譯作」的何道寬,對於譯事的態度,可謂一絲不苟,非常嚴謹。
本書從媒介生態學/環境學入手,提示一個歷時的史觀,將人類文明區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工具使用時代」、「技術統治時代」與「技術壟斷時代」,各自有其相應的文化。藉此,他重新分析並反思傳播科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深刻探討科技與文化互動下形成與變遷的制度面向。他借用詩人艾略特的話說:「就像竊賊總是隨身攜帶滋味鮮美的肉團來分散看門狗的注意力一樣」,在探討科技帶來的影響時,若只關注用何種手段可幫助商人銷售更多商品,或是問不同媒體是否有助於政客取得不一樣的效果,不僅是錯問了無關宏旨的問題,而且因為「這些問題只對提問題的人有直接的價值,它們反而會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看不見新媒介引起的社會、思想和制度危機。」
尼爾‧波斯曼延續他在《童年的消逝》一書的觀點,描述印刷術的發明與普遍應用,如何催生甚至「發明」了童年,而電視全面進入兒童的生活之後,又如何造成童年的「消逝」。這樣的轉折,不只與兒童有關,更關乎整個社會的變遷,既是充滿社會史的細膩觀察和紀錄,也是處處機鋒充滿洞見的文化思考。同樣地,他也在《娛樂至死》一書觀點的基礎上別求新聲,對經歷印刷術、電報、攝影術、廣播電視和電腦等五階段的「資訊革命」提出警語,提醒人們不要因為科技變遷快速而目眩神迷,更不能毫不批判地接受、迷信或膜拜科技,甚至受科技所役使,終至使文化臣服於科技,對人類文明與社會制度造成難以平復的破壞。
終身不用打字機也不用電腦的尼爾‧波斯曼,被稱作「技術決定論者」與「科技悲觀主義者」,但這兩個稱號都不符事實,也有點小看了他。尼爾‧波斯曼繼承的是宏觀的科技人文主義,有濃厚的道德與社會關懷。這也反映在他的學術立場,畢生對塗脂抹粉、裝模作樣、有身無魂的偽/唯「科學」深惡痛絕,因為這些「科學化」的人文社會研究,同樣是「技術壟斷」的一種徵候,缺乏歷史深度,更不知現實、人文和道德的關懷為何物。
在本書裡,擅長說故事的尼爾‧波斯曼,開篇即說了一個關於古埃及法老塔姆斯的故事,提醒我們資訊不等於知識,更不等於智慧。技術帶來的往往只是(偽)資訊的充斥,不見得帶來(或甚至有礙於)智慧的提升。
最後,要特別強調的是,他並不是「反技術論者」。在這本書中他用一貫溫柔的口吻提醒我們,在任何技術的發展普及過程中,同樣是既有贏家又有輸家,「每一種技術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賜,不是非此即彼的結果,而是利弊同在的產物。」在開卷掩卷之間,尼爾‧波斯曼引領我們思考該為輸家做些什麼,如何超越技術並回歸文化的終極關懷,值得細細品讀。
媒體推薦:
波斯曼先生以有力的論辯、堅強的信念和駕馭文字的高超能力,把他的思想傳達給讀者—紐約時報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