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技之長、認真工作,不代表就能擁有致勝職涯
打破專業領域、公司組織的框架,
賺取高報酬,成為企業高度需求的人才
為什麼在公司苦幹實幹、發揮專業,卻不被主管看重?
大企業進不去,小企業沒前景?我能做哪些選擇?
熟悉的產業運作受到科技影響,被迫改變工作模式,該怎麼辦?
在這個資源被少數人搶佔、科技帶來速變的時代,
選擇哪個產業、哪家公司、哪種工作,才能擁有成功的職涯?
AI、5G等數位浪潮不斷襲來,世界瞬息萬變、隨時都有可能被取代,《紐約時報》資深財經記者尼爾•歐文(Neil Irwin)觀察到現今工作組成、獎酬制度皆已悄然翻轉。
歐文發現,全球大型企業中成功的菁英,特質在於將多個專業結合在一起,並接納非階梯式職涯。比起鑽研單一領域,不如培養能協調不同專業的能力,成為「膠水人」(glue person);比起在同一間企業待到退休,定期換工作所培養的靈活性,能幫你更快跟上變化快速的世界。通過原始數據、仔細分析和案例研究,歐文深入淺出地解釋21世紀的經濟格局以及嚮往成功人生的人該如何做好準備。
本書中介紹微軟、沃爾瑪、高盛等全球巨頭以及在電影《猩球崛起》與金賓威士忌等企業員工,在技術創新之下不僅不被淘汰,更成功轉型生涯、進而改造公司。他們是如何在贏家全拿的世界中取勝?其中的成功方程式,值得作為個人職涯規劃的參考。
在本書中你可以學到:
●成為「膠水人」,也就是那些具有高度協助能力,能整合不同技能與資源的人。
●刻意在非擅長領域中累積經驗,而進步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的適應能力。
●就像全明星棒球運動員使用數據更有效地擊球一樣,上班族也能透過數據更有效工作。
●檢視目前工作的公司是否在經濟趨勢發展的軌道上,並了解自己適合的企業屬於哪種。
●企業不再強調忠誠度、終身任用,如何權衡要成為獨立工作者或投身企業?
●確保事業成功與你的人生目標保持一致。
我們可能無法改變世界經濟走向,但如果能理解趨勢、掌握趁勢而起的訣竅,就能成為贏家。
作者簡介:
尼爾・歐文(Neil Irwin)
《紐約時報》資深財經記者。曾任《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同時是《泰晤士報》「The Upshot」網站的共同創辦人。他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煉金術士》的作者,該書獲選為《麥肯錫-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獎。他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的MBA學位,並獲得該校奈特-巴傑特獎學金(Knight-Bagehot Fellowship)。目前住在華盛頓。
譯者簡介:
吳凱琳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職於出版社、雜誌、網路媒體,現為自由工作者。
章節試閱
掌握趨勢,打造最佳生涯
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上班,負責撰寫地方企業新聞。不過,更精確地說,我只是漫長生產線上某一端的勞工而已。
當我寫完一篇約四百字的文章,配上無聊的標題,例如「網路現金公司(CyberCash)出脫兩千萬資產」,就會啟動每天重複數百次的流程刊登出版。首先編輯會修潤我的初稿,然後稿子會傳到編輯台,由另一位編輯確認文章符合報社的拜占庭寫作格式。(但願我曾提到的每家企業,都有完整寫出正式全名,或寫出企業總部所在的城鎮。)之後還會有其他編輯進行校對,最後再傳給印前製程管理部門,不過我一直沒搞懂這部門的角色。接著就是印刷與折報,捆成小包裝之後,搬上貨車,再由送報司機將一份份報紙放在華盛頓大都會區數萬名訂戶的門階上。
當時的生涯發展完全是線性的。如果記者表現良好就會被升為編輯,負責管理一小群人,接著管理更多人。即使你無法在《華盛頓郵報》或是我現在的東家《紐約時報》找到工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其他大城市的數十家報社也提供了很不錯的生涯機會和獎酬,每座城市都至少有一家報社的獲利情況相當良好、可提供很好的工作機會。就生涯發展的角度而言,《費城詢問報》、《巴爾的摩太陽報》和《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之間並沒有太大差異。
當時我不知道的是,媒體產業的經濟模式即將發生改變,對於像我這樣試圖一步步往上爬的人來說,將會面臨劇烈的衝擊。如果你現在造訪《華盛頓郵報》,再也看不到從記者產出文章到紙本報紙印刷的線性生產線,而是具備多項技能的成員所組成的團隊。這些人不只做報紙,還包括播客節目、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以及沉浸式虛擬實境體驗。
沒錯,在媒體業建立成功生涯的方法已徹底被顛覆,如今沒有明確規則供人們確保自己有工作,更別提升遷機會。頂尖的報紙與次級報紙之間落差愈來愈大,不論是指職缺數量或薪資待遇。有幾家數位媒體擁有頂尖的產品與技術,能夠觸及全球的讀者,但是許多地域性的傳統媒體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因此,如果你希望成為調查記者或是國際特派員,並維持中上階層的生活水準,那麼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或《華爾街日報》這些少數擁有全球讀者的報社絕對可以找到很好的機會;但如果你是在二級報社,機會就少得可憐。而且,你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期望自己可以在同一家媒體待上數十年,而且持續做同一份工作。
我與其他產業的人深聊後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產業,任何尋求高薪、以專業為目標的工作者都面臨了相同的挑戰:因應新科技的發展,必須建立全新的商業模式;少數成功的「超級新星」企業崛起;關於忠誠度以及勞資關係的相互承諾,有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認知。
何謂做好自己的工作?何謂擁有成功的生涯?這些定義的變動速度太快,根本來不及思考如何規劃生涯。職場愈來愈令人不安,特別是那些瞬間發現父母的建議(早到、努力工作、學會技能)早已不中用的中年人。但很重要的是,這些人具備了一項關鍵優勢,促使他們改變生涯策略。
新時代生存關鍵
我剛加入《華盛頓郵報》時的同事,如今大多都已經離開業界很長一段時間,網路的興起徹底顛覆了產業的經濟模式,引發一波波購併與裁員潮,許多人因而成了犧牲品,但是也有一些人建立了成功的生涯,你或許聽過其中幾位的名字。
邁克.艾倫(Mike Allen)和吉姆.范德海(Jim VandeHei)原本是負責白宮新聞的記者,忙著參加記者會與演說,盡責地報導。但是在二○○七年,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他們創辦了《政治家》(Politico),十年之後又創辦了《Axios》,這兩個新媒體成了數位時代顛覆媒體產業的領導品牌。
我加入《華盛頓郵報》時,麥可.巴巴羅(Michael Barbaro)是商業編輯台的年輕記者,如今他成了《紐約時報》旗下熱門播客節目《每日報》(the Daily)的總編輯與主持人開創了全新的敘事手法,協助全球數百萬讀者更易於理解新聞內容。
卡拉. 思薇瑟(Kara Swisher) 在我加入《華盛頓郵報》之前的幾年就已經離開,她加入了《華爾街日報》,之後又創辦《Recode》,成為我們那個年代的頂尖科技記者;此外,她還是一位創新者,開創出以舉辦大會活動為核心的媒體商業模式。
除了上述知名的媒體人之外,幕後還有數百人在數位時代建立了成功的生涯,從事年輕時萬萬料想不到的工作。文稿編輯過去多半從事機械性的工作,例如校對錯字、修改寫作格式,向來被認為脾氣暴躁、性格內向;但是如今在數位時代成為人生勝利組,被視為數位策略家。他們得費心思考如何包裝每篇文章,才能吸引到最多讀者;他們謹慎選擇視覺元素,預先判斷什麼關鍵字最能獲得搜尋引擎演算法的青睞;並細心推敲社群媒體的文案,同時與記者、設計師和其他人合作,發想出最吸睛的標題。
確實,對於那些成功轉型的人來說,現在是最好的年代。在一個隨時變動、有創意且具備創業精神的團隊裡工作,比起在生產線上工作要有趣多了。
我之所以撰寫這本書,是因為我的生涯提供了獨特的機會之窗,讓我了解在當今經濟環境下生存,會需要什麼樣的工作技能。我的目標、我的使命是為你歸納出在當今的數位環境下,享有優渥報酬、建立高績效生涯的人應具備哪些工作技能、習慣和態度。
如果你在二○○○年代初期要我預測,哪一位同事會成為業界的先驅,我可能會指向那些表現優秀的記者、編輯,以及堅持工作倫理的人。如果你問到比較憤世嫉俗的人,他們的答案很可能是那些有本事討老闆歡心的人。
上述答案並非完全錯誤。當然,天賦異稟、認真工作,或是善於辦公室政治操作等因素,確實有助於建立較為長久的生涯。但是媒體產業區分贏家與輸家的最重要因素是,願意將快速變化以及流動性視為機會,而非視為威脅、極力迴避。贏家觀察到產業正發生轉變,並且花時間思考要如何驅動改變;輸家則是消耗僅有的時間,希望一切恢復原貌。
我或許無法預測艾倫和范德海會成為成功的創業家,但是我確實知道,紙本報紙因為實體限制,使記者無法立即與讀者分享自己所知的一切,艾倫對此感到非常惱火,想盡辦法尋求解決之道。我或許沒有想到巴巴羅會成為節目主持人,而且竟然有這麼多人每天早上醒來就為聽他的節目,但是我知道,他一直在尋求說故事的創新方法,即使是在不怎麼鼓勵這種創意的當今。思薇瑟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她的科技報導總是能搶先我們一步,更在我發現以前,找到方法將自己的影響力轉換成公司的獲利金雞母。
這些人開始轉換生涯時,並沒有特別資深。過去只有組織內部的高階主管需要擔憂經濟體系中的策略將會發生轉變,但是過去十年我們已經看到,基層與中階員工也必須理解各自產業以及企業界的經濟模式如何改變,培養必要的能力。
幸運的是,這種洞察未來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你可以透過學習,理解產業的經濟模式如何發生改變,並為自己找到適當的定位,善用這些改變,如果你願意敞開心胸學習的話。
如何讓自己不可取代?
撰寫這本書的過程當中,我蒐集了數百名學者、顧問以及所有努力挖掘各式資料來源、試圖釐清生涯趨勢的人們所做的研究報告,從數家企業當中篩選出多位領導人,找到了以下問題的答案:
一、 有企圖心的人要怎麼做,才能在所在的公司建立成功的生涯?
二、 有哪些人成功達成上述目標?
因為新聞報導,我得以拜訪全球知名的企業,包括微軟、高盛、奇異和沃爾瑪百貨。我也拜訪了幾家提供重要見解的小型企業,向《猩球崛起》製作團隊、昔客堡漢堡店、富豪(Volvo),以及金賓波本威士忌等員工學習。我走遍了全世界,和提供答案的人們見面,並將他們的故事寫進本書中。
儘管每個人提供的答案不同,但是我一再發現,訓練自己的調適力,也就是學習某種全新且困難事物的能力十分重要。在當今變動不居的經濟環境下,能否建立長久的生涯,關鍵就在於當流行的程式語言改變,或是既有的行銷方式不再有用時,你有能力調適。但是,你要如何取得這種超強能力?
我一再聽到以下的說法:專注於過度狹隘的單一角色、成為技能卓越的專家、只負責單一的職責,是嚴重的錯誤。今天重要的事,到了明天不一定重要。你必須接觸新事物,訓練自己的調適力和復原力。現今的組織運作超級複雜,人們不僅要具備特殊能力,還得要理解不同部門和團隊之間該如何磨合。企業希望員工可以與其他具備不同技術的夥伴合作;公司希望員工採取小組運作的方式,創造出比各自獨立運作還要高品質的產品。
我發現,要成為這樣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生涯初期跨越部門界限,主動接觸不同專業。我會為大家介紹幾位確實做到這一點並成功建立生涯的工作者。一旦掌握這些資訊,就能擁有大量生涯機會,也就有能力擁抱或是推動改變,而不會感到恐懼或是拒絕改變。
掌握趨勢,打造最佳生涯
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上班,負責撰寫地方企業新聞。不過,更精確地說,我只是漫長生產線上某一端的勞工而已。
當我寫完一篇約四百字的文章,配上無聊的標題,例如「網路現金公司(CyberCash)出脫兩千萬資產」,就會啟動每天重複數百次的流程刊登出版。首先編輯會修潤我的初稿,然後稿子會傳到編輯台,由另一位編輯確認文章符合報社的拜占庭寫作格式。(但願我曾提到的每家企業,都有完整寫出正式全名,或寫出企業總部所在的城鎮。)之後還會有其他編輯進行校...
作者序
【推薦序】
尼爾‧歐文透過本書分享他對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精采而有趣的觀察,其中充滿實用的建議具參考價值的資料。他的結論是:「能適應良好的人是在工作和生活都能表現卓越的人,適應不是天生的特質,而是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培養和學習的能力。這是通向現代經濟的金字塔,也是發展事業的重要能力。」
普立茲獎得主、《習慣的力量》作者 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
當工作世界在腳下變化時,如何為穩定的職涯做好準備?閱讀這本出色的書。尼爾‧歐文提供的有趣見解,發人深省的洞察力和令人驚奇的洞見,可幫助工作者確定自己所需的技能和經驗,這些技能和經驗將使你成功並適應未來。
美國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 亞當‧格蘭特(Adam M. Grant)
這本書證明為什麼尼爾‧歐文是美國最受尊敬的財經記者之一,他提供了實用的建議:「為什麼協作能力比專業更重要、大數據如何改善您的工作績效以及為什麼80%的努力比全力以赴的努力更容易成功?如果您想在現在的工作場域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本書就是你的地圖,歐文是最棒的教練。
紐約時報暢銷書《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家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
【推薦序】
尼爾‧歐文透過本書分享他對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精采而有趣的觀察,其中充滿實用的建議具參考價值的資料。他的結論是:「能適應良好的人是在工作和生活都能表現卓越的人,適應不是天生的特質,而是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培養和學習的能力。這是通向現代經濟的金字塔,也是發展事業的重要能力。」
普立茲獎得主、《習慣的力量》作者 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
當工作世界在腳下變化時,如何為穩定的職涯做好準備?閱讀這本出色的書。尼爾‧歐文提供的有趣見解,發人深省的洞察力和令人驚奇的洞見,可幫助工作者確定自己所需的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跨領域溝通者的崛起
複雜的時代,需求的人力倍增,需要的人才不同
第二章 成為被需要的人才
選對領域,找出最有價值的專業能力組合
第三章 規畫生涯的準備
接受非線性生涯,以成長心態拓展經歷
第四章 善用數據提供的資訊
分析並解讀工作狀態,調整出高績效
第五章 每個人的管理經濟學
掌握產業、公司的管理和結構,提高生產力
第六章 像投資股票那樣選擇企業
你希望在贏家公司賺大錢、在新創公司冒險,或成為問題公司的英雄?
第七章 當科技蠶食整個世界
到底什麼職業不會被取代?
第八章 如何在後忠誠時代生存?
在同一間公司工作到退休,或掌握時機累積經驗?
第九章 工作形式不再侷限
成為約聘職或自由工作者的可能性
第十章 確立生涯最重要的事
贏家怎麼度過畢業到退休之間的二十五萬小時?
重點整理
致謝
注釋
前言
第一章 跨領域溝通者的崛起
複雜的時代,需求的人力倍增,需要的人才不同
第二章 成為被需要的人才
選對領域,找出最有價值的專業能力組合
第三章 規畫生涯的準備
接受非線性生涯,以成長心態拓展經歷
第四章 善用數據提供的資訊
分析並解讀工作狀態,調整出高績效
第五章 每個人的管理經濟學
掌握產業、公司的管理和結構,提高生產力
第六章 像投資股票那樣選擇企業
你希望在贏家公司賺大錢、在新創公司冒險,或成為問題公司的英雄?
第七章 當科技蠶食整個世界
到底什麼職業不會被取代?
第八章 如何在後忠誠時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