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大地之上,人的存在沒有動搖 李旭
今天,知道島田清次郎的人並不多,他的代表作《地上》恐怕就更是鮮為人知了。其實,這部作品,曾是日本大正時期(一九一二年~一九二六年)轟動一時,深受日本文學界讚譽的小說。《地上》也因此被認為是能夠代表大正時代的暢銷書。
小說主人公大河平一郎是個莽撞的熱血少年,幼年喪父,與母親阿光相依為命,過著貧困、卑微的生活。母子二人寄居在一家妓院的小屋裡,靠阿光做些針線活維持生計。平一郎自幼性格倔強、不畏權勢,敢於挑戰權威,但卻屢屢敗陣。由於生活環境的關係,平一郎也目睹了一群同樣過著卑微生活的人的不幸遭遇,也曾與一群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青年一起掙扎,一起痛苦。正因為如此,他滿懷改變命運甚至改變世界的理想,口口聲聲要當「真正的政治家」,要「根除貧窮」,但卻空懷一腔熱血,在權勢和現實面前低下驕傲的頭顱,最後甚至為了改變命運而不得不隱瞞出身真相,投奔東京的實業家天野,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小說至此戛然而止,令主人公的宏大志向成了有始無終的空喊。但是平一郎無數次「我要強大」的?喊,以及結尾處「啊,為了這個宏願,如果需要我付出生命,我也在所不惜!」的內心獨白足以令讀者相信:平一郎的人生一定不會止於平凡和暗淡!
其實,《地上》是一套四部曲自傳體小說,這部《蟄伏於地面之下》只是其中的第一部。既然是自傳體小說,也許從作者三十一歲的短暫人生可以察知少年平一郎的命運走向。
作者島田清次郎於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出生於日本石川縣,祖輩經營水上運輸業,在他出生不久,因父親去世而家道中落,母子倆不得不回到經營妓院的外祖父家過著貧窮的生活,後來因為祖父投機買賣失敗導致妓院倒閉,清次郎不得已在東京一位實業家的資助下開始在明治學院就讀,後因對實業家的反感日漸加深,並產生激烈衝突,最終重返家鄉金澤。
這是作者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歷,而這段經歷在本書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再現。平一郎與母親就住在花柳街後面的租屋裡,對花柳街的營生有頗多見識。與此同時,母子倆跟一名叫冬子的藝妓過往甚密,和她成了親如家人的好朋友,後來也是仰仗這位冬子的積極斡旋,平一郎才投靠到東京實業家天野的門下。
作者少年時代的經歷對他後來的生活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同時也成為其小說重要的創作素材。那些雖不情願卻不得不在大街上拉客的女子,因為貧窮而戀愛失敗的青年,不務正業的官僚政治家等,均成了他筆下描寫或抨擊的對象。《地上》之《蟄伏於地面之下》是他的出道之作,出版之初即好評如潮,甚至有評論家將其與差不多同時代的蘇聯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和托爾斯泰相提並論,盛讚有加。
繼《蟄伏於大地之下》之後,作者又乘勝追擊,陸續出版了第二部《背棄大地》、第三部《靜靜的風景》、第四部《燃燒的大地》。後三部雖不如第一部具有轟動效應,卻也受到廣大文學愛好者的追捧,成為當時的暢銷書。
然而,生性傲慢,以「精神世界的王子」、「人類的征服者」自詡的島田在盛譽之下變得愈發狂傲,目中無人,因而在文學界日漸被孤立。同時,隨著創作收入的提高,個人生活也日漸奢靡、放蕩。也許是受其成長環境的影響,他與數名女性之間緋聞不斷,其無禮行為甚至曾被訴諸法庭,這也大大影響了他在文學界的聲譽,並成為他屢遭詬病的原因。
但是,文學界的頻頻發難和朋友的善意忠告並沒有讓他的行為有所收斂,他仍然我行我素,甚至愈演愈烈。他在一篇雜記中聲稱:「就算全日本都反對我,世界是我的同伴;就算全世界都反對我,宇宙是我的同伴;宇宙不是人,所以他不會反對我,所以我是永遠的勝利者」。其傲慢態度由此可見一斑。隨著其行為越來越放蕩不羈,他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文壇少有的幾個支持者也棄他而去,其作品也開始無人問津,出版社甚至杜絕與他合作。自此,島田窮困潦倒,甚至連房租都付不起,只能輾轉借宿在幾個相熟的作家朋友家裡。有一天,坐在人力車上的他因為滿身血跡而遭到員警盤問,後被逮捕。他自稱自己剛才在帝國飯店吃飯時亮出了自己的島田身份,但男侍並不買他的賬,他因而惱羞成怒,痛打男侍後逃走。由此可見,他一直生活在自己製造的病態的傲慢世界中。後來,他終因行為怪異,超乎常理而被送去進行精神鑒定,結果被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症並入院治療,從此便再沒有離開過醫院,直至昭和五年(一九三?年)患肺結核去世,結束了他戲劇般的人生和才華橫溢的作家生涯。借用著名作家杉森久英為他寫的一部評傳小說《天才與狂人之間》這本書的題目也許可以概括他的個性與人生,那就是才華跟瘋狂並存。
主人公平一郎其實就是一個狂人的胚胎,他敢於給自己喜歡的女孩寫信,當面頂撞校長和老師,毫不留情地質疑和批判權威演講者,抨擊無所作為的政治家,堅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這對於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而言,實在難能可貴。那麼,對這個個性鮮明、壯志在胸的男孩,作者為他安排了一個怎樣的結局呢?在本書中,作者埋下多處伏筆,譬如當平一郎喜歡的女孩和歌子被迫遠嫁時他在心底?喊:「我要強大!」;離開母親去東京時,他在心裡暗暗發誓:「再見,媽媽!……我一定要實現自己的志向再回來見您!」;平一郎去東京投靠天野,但母親因為天野是世仇而內心極為矛盾,她對平一郎寄予莫大的希望:「能打敗天野的人只有平一郎!」;在學校的一次演講會上,平一郎竟敢當面頂撞演講者──一個號稱基督教界第一人的美國人,並堅信「上帝的王國」也一定會在日本實現;小說結尾處,平一郎流著眼淚在心裡說:「我的眼淚是為大眾而流。我要為此時此刻佔據我內心的大眾的眼淚而戰鬥!難道我不能讓那些被傷心的眼淚打濕的臉龐重新煥發出喜悅的光芒嗎?為了這個宏願,如果需要我付出生命,我也在所不惜!」這一系列的伏筆幾乎就是在告訴讀者:平一郎終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宏大志向。作為一個讀者,也因為有這些伏筆而不得不關注主人公的最終命運,因而對續集產生了強烈的期待。那麼這些伏筆是否在續集中得到答案?其實不然。第二部《背棄大地》完全換了一個新主人公,第三部《靜靜的風景》中平一郎雖再度登場,但並未成為政治家,也未有與實業家天野相抗衡的描寫,儘管一度與女主人公和歌子重逢,但也很快分開……這樣的結局似乎令讀者難以接受。
其實,這也正是作者出身跟成長的局限性使然。曾經高喊理想主義的島田因為年輕,不能抵禦聲名之惑而自鳴得意,忘乎所以,口出狂言,行為怪誕,最終導致自己被最大的支持者──人間大眾所背棄,因此其作品的主人公喪失了「為大眾的眼淚而戰鬥」的動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作者生活的年代是在明治維新之後,當時社會急劇變革,資本主義蓬勃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受到極大的衝擊,貧富懸殊日益加大。生活在貧困中的熱血青年在苦悶中掙扎,有徬徨、無助,也有爭取自由、追求理想而不得的痛苦。這也是小說的大背景。作品通篇充斥著「地上」、「苦悶」、「陰冷」、「孤單」、「戰鬥」、「困惑」等字眼,充分反映了在社會大變革時期,生活在「地上」的人們內心的失衡、恐慌,失落與希望互相交織的複雜心理。平一郎這個痛苦的靈魂的主人就是這種心理的載體,一個時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