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國讀者
[俄]羅伯特·伊巴圖林
這一切都始於2101年鈣城的發現……不,這一切始於2009年天文學愛好者論壇上的一次討論:星際戰爭是否可能發生?這裡指的是現實世界中真正的星際戰爭,而不是發生在太空歌劇作品中擁有超光速暫態飛行技術、力場和無限功率能源的舒適世界中的戰爭。如果考慮到所有已知的物理限制,並且不使用瞬間位移之類可以打破這些限制的“魔法”,那麼來自一個恒星系統的文明能否攻擊另一個恒星系統呢?
這一由來已久的爭論因工程師亞歷山大·謝苗諾夫的構想而趨於白熱化,他簡單粗暴的想法震驚了四座:要摧毀一個外星文明,不需要任何星際艦隊或登陸隊,只需將大量加速到相對論速度的金屬塊發射到該星球上即可。穿過大氣層時,每一塊金屬都會釋放出熱核爆炸一樣的能量。可以借助由雷射光束引導的光帆為“炮彈”加速。當然,鐳射需要非常強大的能源,但由於該能源不會四處移動,而是留在母星系中,所以它應該盡可能地強大。實現這樣的攻擊不需要任何科學上的突破,其所需技術都建立在已知的物理學基礎上。而且對於這種攻擊無法作出防禦——“炮彈”的飛行速度太快,無法及時地發現並摧毀它們。
許多人就這一構思和謝苗諾夫展開了爭論。化學工程師亞歷山大·涅克拉索夫提出了非常有力的論據。但在漫長的討論中,原先的構思並沒有被推翻,而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和細節上的充實。“炮彈”能否在穿越星際塵埃的飛行中保留下來?畢竟在這樣的速度下,任何微小的塵埃都是致命的。它們能否瞄準一個星球?畢竟在星際距離上,這需要難以想像的瞄準精度。如果被攻擊方發現了攻擊,他們會做什麼?畢竟用望遠鏡可以清楚地看到瞄準它們所在方向的加速雷射光束。這些問題的答案、新的論據和反駁慢慢建立起了一幅連貫而詳細的假想星際戰爭圖景。它與傳統太空歌劇的陳規舊套毫無共同之處。它因包含充分可靠的物理論據以及精心策劃、無法抵抗、冷酷可怕的大規模屠殺而扣人心弦。
我沒有積極參與這場爭論,但這個黑暗的構思激發了我的想像力。我開始從作家的角度思考這個想法。我開始構思故事情節、人物、人物的動機和關係以及他們在宏大宇宙事件背景下的個人故事。讓我們假設受到攻擊的是地球。很明顯,現代文明將無法抵禦這種攻擊。這就意味著,為了使得情節變得有趣,避免讓所有人都迅速且不光彩地死去,應該把故事舞臺設置在未來。但這個未來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它的外星敵人究竟是誰?攻擊的目的是什麼?攻擊後會發生什麼?論壇上沒有談到這些,他們只討論了物理學相關的問題,我不得不自己虛構出這一切。但同時,我決定讓自己的幻想故事遵循在那場討論中設定的主要遊戲規則:一切都基於已知的科學技術,避免任何“魔法”手段。
如此,我自願將自己的幻想故事放進了一個硬性框架中——並且產生了令人驚訝的效果。我不能再不加思考地依賴幻想文學中常見的陳詞濫調。我必須想出一些嶄新的東西,而且要保證其在科學上的合理性。許多頗為寶貴的想法來自亞歷山大·涅克拉索夫,他也被以該論壇的討論為基礎進行故事創作的想法所吸引。漸漸地,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個奇異的、有時又殘酷可怕的25世紀太陽系及其周邊星系的世界建立起來了。這個世界為人類與非人類及其社會、歷史、政治和文化所充實。它變得越來越真實,開始有了自己的生命,並向我這個作者發號施令。
但我不允許自己打破遊戲的主要規則。小說中描述的所有技術都被證明在物理上是可行的。所有可以計算的部分——飛船和“炮彈”的品質和速度,發動機和武器的功率——背後都有計算作為支撐。甚至行星之間的距離,也是經過計算得出它們在指定日期的實際位置後確定的。但書中並非沒有錯誤。我把它們留給熟悉物理學和天體力學的讀者們,讓他們自己去發現:這些錯誤看起來並沒有那麼明顯。也許這種事事都要經過計算的方法有些過度完美主義,但對我而言,這是一項有趣的智力實驗。至於這項實驗是否成功,就由讀者來判斷。
2021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