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布蕾迪‧麥凱布‧漢森

的圖書
漢森
漢森霍華德·哈羅德·漢森,瑞典血統的美國作曲家,指揮家,音樂理論家。

漢森於1896年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瓦胡市。早年在西北大學學習,後到羅馬進修。回國後長期擔任伊斯特曼音樂學院院長。作為指揮家,舉行了一系列專場音樂會和音樂節,專門宣傳推廣美國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其作品有明顯的浪漫主義傾向,規模宏大,旋律優美,但音樂語言較為保守。代表作有第一交響曲「北歐」,第二交響曲「浪漫」等。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悲傷練習: 自我照顧×情緒共存×人際關係的溫柔支持,在孤單中找回愛與希望

內容簡介

──AMAZON網路書店4.7顆星──
 
如果你曾經愛過、失去過,
這本書將是你療癒之路上的最佳旅伴。
本書專為那些看似已經「走出來」,卻仍默默承受悲傷重量的人而寫,
陪伴你理解情緒與關係的衝擊,擁抱生命中的傷心與脆弱,
在悲傷中找到繼續前進的力量。
 
  ★獲線上出版品《選擇治療》(Choosing Therapy's)選為療癒喪親的最佳書籍之一。
  ★「這本書涵蓋了各種形式的悲傷與失去,對任何需要相關資訊的讀者來說,都是一個很棒的資源。」──《圖書館雜誌》
 
  ◎陪伴你走過失去所愛的艱難時光
  「悲傷並不是線性的過程,也不具有明確的時間軸──它漂浮不定且無特定形狀;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脫離困境時,悲傷又會再度來襲。」
 
  「我以為時間會沖淡一切,但為何思念依舊如此清晰?」在這段看似沒有盡頭的哀慟旅程中,你是否曾感到孤立無援,甚至懷疑自己是否「不正常」?
 
  資深心理師帕蜜拉與布蕾迪長年陪伴哀傷者,以多年的專業經驗與洞察,深刻理解長期哀慟的複雜與獨特之處。她們整合個人經驗、豐富案例及深厚的心理學知識,以溫暖而堅定的筆觸,提供實用的建議,引導我們在傷痛中看見希望。
 
  失去摯愛的你,或許依舊努力工作、履行責任、出席重要的場合,但內心深處卻持續與對摯愛的思念共存,而這份沉重的負荷,正以各種方式悄悄影響著生活的各種層面:
 
  •悲傷揮之不去,即使多年仍影響日常生活:你是否依然經歷著強烈的情緒波動,例如難以言喻的悲傷、突如其來的憤怒、深沉的內疚、無盡的恐懼與難以排遣的孤獨?
 
  •失去摯愛後,連「我是誰」都變得模糊不清:曾經清晰的自我認同,是否因為摯愛的離去而變得茫然?特別是當你的自我價值與逝者緊密相連時,是否感到失去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特殊日子或時刻,悲傷感比預期更強烈:每逢紀念日、節日或達成人生重要里程碑,你是否感到比平時更難以承受的悲傷與失落,過往的回憶瞬間湧現,讓你措手不及?
 
  ◎探討長期哀慟的多種面向,安放每一種情緒
  你以為悲傷持續半年到一年應該可以緩解,但事實上,生命中的巨大失落和哀傷可能伴隨著一生,甚至以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形式展現,包括憂鬱、焦慮、憤怒與絕望。本書揭開悲傷的層層面紗,讓人重新燃起活下去的力量。
 
  作者透過個人經歷和他人故事,探討不同類型的失落,包括失去父母、配偶、手足、朋友甚至寵物,幫助讀者在面對巨大失落時找到力量、韌性和成長。
 
  •親人驟然離世,感到震驚與難以置信:理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複雜情緒,提供應對驚嚇反應和過度警覺的方法。
 
  •與逝者關係複雜,內心充滿痛苦:觸及悲傷剝奪的議題,讓你知道你的悲傷是被允許的,接納自己的感受,並意識到你有權為這份失去悲傷。
 
  •痛失子女,彷彿世界崩塌:深入探討失去子女後難以言喻的傷痛,以及如何在漫長的歲月中重新找回平衡。
 
  •在年幼時失去父母,感到與他人格格不入:理解那份長久的失落感,以及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面對的悲傷時刻,幫助你重新定義自我,建立親密關係。
 
  •伴侶離去,孤單面對空蕩的家:重新認識失去摯愛後的自己,學習變得更堅強,並在適當時機重新與人建立連結。
 
  •經歷流產或死產,未竟的期盼隱隱作痛:溫柔地安撫這份特殊的失落,理解揮之不去的侵入性想法和記憶。
 
  ◎因應人際關係的變化與挑戰,溫柔重塑自我
  在失去摯愛後,人際關係也隨之改變,讓你感到孤立或難以適應?透過實用的練習與儀式,重新認識自我,在關係中找到新的平衡。
 
  •重新定義珍貴情誼,再度建立溫暖連結:請接納當下關係的樣貌,或從簡單的社交活動開始,逐步拓展你的社交圈,打造一個能給你力量和理解的支持系統。
 
  •愛不曾逝去,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思念: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前提下,以夢境、紀念日、溫馨對話或設置紀念角落等方式,與逝去的摯愛保持心靈的連結。
 
  •讓愛與回憶,留下溫暖的印記:透過種植紀念植物、留下愛的紙條等方式,為舊家保留共同的印記,讓愛與回憶溫柔延續。
 
  •卸下負面標籤,擁抱真實的自己:檢視並脫下那些象徵負面評價的「外套」,重新找回內在的價值與力量。
 
  悲傷的旅程沒有終點,每一次的心碎,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無論你正處於悲傷的哪個階段,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溫暖而實用的指南,透過豐富且循序漸進的自我探索與指引,療癒傷痛,重新找到自我,並以有意義的方式繼續生活下去。
 
本書特色
 
  1. 一本獻給努力重拾自我、勇敢前行的人們的溫暖指南。它理解你的掙扎,接納你的思念,陪伴你在愛與回憶中,翻開生命嶄新的篇章。
  
  2. 強調自我探索與成長,探索內心深處的感受,並在哀慟中建立更健康、更具支持性的人際與內在連結。
 
  3.以溫暖且專業的角度,全面解析長期哀慟的多面向歷程,說明悲傷與情緒的各種樣貌、關係的變動、家庭動力轉變以及信任的挑戰。
 
共感推薦
 
  李春杏/春落下的杏福時光・自由工作行動護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郭憲鴻(小冬瓜)/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
  曾心怡心理師/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誠摯推薦
 
  「身為安寧護理師,在歷經自己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父親因惡性脂肪肉瘤驟逝、母親確診肝癌後,巧遇這本書,接住我痛苦的當下,讓我看見這悲傷的經驗,正是提醒自己要及時勇敢表達心中的愛。」──李春杏/春落下的杏福時光・自由工作行動護理師
 
  「在殯葬與生命教育的路上,這本書如同一道暖光。或許,一位母親種下一株紀念植物,寄託對逝去孩子的思念;或許,一句『悲傷不是終點,而是通往意義的橋樑』,帶來新的希望。帕蜜拉與布蕾迪憑藉四十年經驗,引領我們學會與失去共存,從告別中領悟生命的深意。這是一本溫柔的指南,陪伴我們勇敢走過生命的單程旅行。」──郭憲鴻(小冬瓜)/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
  
  「這是一種急需的幫助,它鼓勵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和節奏走出悲傷。強烈推薦給所有人!」──丹尼爾・H・加拉格爾博士(Daniel H. Gallagher PhD)/臨床心理學家
 
  「《悲傷練習》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幫助我們在經歷嚴重的失落後,開始找回充滿意義的生活,同時不否認我們所感受到的悲傷。這部作品是由具多年經驗的治療師所撰寫,有助於釐清當前可能令我們感到難以承受的情緒,並解答許多哀慟者所面臨的問題。」──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博士(Mary-Frances O’Connor),著有《悲傷的大腦》
 
  「帕蜜拉和布蕾迪對哀慟過程所進行的廣泛研究,探討了長期哀慟如何對一個人的生活造成全面的影響、耗盡情緒資源並導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作者以充滿關愛、同情和有建設性的方式,提供了具體且實用的建議,鼓勵喪親者在緬懷逝者的同時,過著充滿意義與目標的生活。」──克萊爾‧阿加德(Claire Aagaard)/悲傷輔導員,著有《孩子逝去以後》(When a Child Dies,暫譯)
 
  「布萊爾與漢森清楚闡明了哀慟所涉及的複雜過程,特別是為了那些受到長期未解的悲傷所苦的人們。對於正在痛苦中掙扎的人來說,這是一部能帶來暖心慰藉的作品。」──佛蒙特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助理教授伊莉莎白‧蘇沃德(Elizabeth Seward)
 
  「《悲傷練習》討論了許多關於悲傷的主題,這些主題往往令人難以開口和面對。書中對於懊悔這個主題的探討格外出色,對這個領域具有深刻的貢獻。」──麥可‧康佛提博士(Michael Conforti)/作家、心理教育機構阿西西學院創辦人兼校長
 
讀者五星好評
 
  「無論對於經歷自身或支持他人的悲傷旅程來說,《悲傷練習》都是一個很棒的作品。書中所有的練習與反思,有效也很有幫助地讓我們在悲傷的進程中,面對湧現的複雜感受仍能專注於當下。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能幫助處於任何悲傷階段的人。」──亞馬遜讀者五星評價
 
  「這本書對於曾經愛過又失去的人來說是必讀之作。作者的筆觸就像一個大大的擁抱,提醒我們,悲傷是人之常情。」──亞馬遜讀者五星評價
 
  「是一部很棒的指南,探討如何在漫長的悲傷旅程中做好準備,以及它可能對生活造成的深刻影響,並附上具體的建議,讓我們為悲傷騰出空間,與之共處,這遠比試著『回到正常生活』有效多了。」──Goodreads讀者五星評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帕蜜拉‧D‧布萊爾(Pamela D. Blair, Ph.D.)
 
  擁有三十年資歷的心理輔導師。是經典的哀慟作品《我還沒準備說再見》(I Wasn’t Ready to Say Goodbye)的作者之一,另著有《未來的五十年》(The Next Fifty Years,暫譯)以及《老了,更好》(Getting Older, Better,暫譯)等書。曾受邀擔任許多電視與廣播節目的嘉賓,也曾在許多場合演講,包含維吉尼亞圖書節、佛蒙特州婦女博覽會、女性形象會議、音樂劇《更年期》、女性轉型社群、第92街Y文化社區中心、圓滿女性會議,以及各種不同的機構,包括教育與文化機構紐約開放中心,社區文化空間紐約溫賴特之家及麻薩諸塞州的教育機構,並參與過一部電視特別節目《寡婦村》(Widowsville,暫譯)的拍攝。她目前已從私人診所退休,但仍活躍於社區中,為各種組織演講、協助建立女性作家與形上學家團體、在教育系統中擔任導師,並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說作品。現與丈夫及兩隻調皮的貓定居於美國佛蒙特州謝爾本。
 
布蕾迪‧麥凱布‧漢森(Bradie McCabe Hansen, M.A.)
 
  在私人診所執業二十多年的臨床心理師,服務對象包含兒童、青少年與成人。布蕾迪同時是一位纖維藝術家與手工藝家,教授兒童與成人認識美妙的手工藝世界,以及創意與療癒的可能性。她是一名通過美國康乃狄克州阿西西機構學院的原型模式分析師,也通過纖維藝術創作教育社群「編織生活」認證成為一名導師。對她來說,纖維藝術已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方式,讓她與那些喜歡以視覺表達生命經驗的人互動。現與丈夫、兩個孩子、一隻狗與兩隻貓定居於美國佛蒙特州謝爾本。
 
譯者簡介
 
王莉雯
 
  畢業於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目前為兼職譯者。
 

目錄

前言/寫給深陷漫長悲傷的你

Chapter 1:我們的故事
Chapter 2:長期哀慟對身心的影響
Chapter 3:找回你的方向──尋找目的與意義
Chapter 4:大家都消失到哪去了?──當情感支持消失時
Chapter 5:對自己感到沮喪,對他人憤怒又失望
Chapter 6:隱藏渴望,與將其公開的價值
Chapter 7:我們的摯愛並不等同他們的物品
Chapter 8:無法如願的哀慟
Chapter 9:孤獨
Chapter 10:每一次的失去,都會造成生理與心理上的改變
Chapter 11:何時會再發生令人悲傷的事?──為將來的失去做好準備
Chapter 12:情況會變得容易點嗎?──面對節日、人生重大時刻與紀念日
Chapter 13:有一些關係會改變──另一種失去
Chapter 14:「我現在是一個不同的人了」──認識失去摯愛後的自己
Chapter 15:如何在幫助孩子面對長期哀慟的同時,關愛自己
Chapter 16:如果這曾是一段令人感到痛苦的關係
Chapter 17:罪惡感與懊悔──挑戰與回報
Chapter 18:災難發生的時候
Chapter 19:陪伴他人走過他們的漫長之旅
Chapter 20:邁向新的一天
Chapter 21:失去不同對象的應對之道

結語/看見繼續前進的勇氣
謝辭
附錄
 

前言
 
寫給深陷漫長悲傷的你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這個世界還需要另一本談論悲傷和失去的書嗎?答案是誠心的一句「當然!」。這部作品以我們四十年的治療實務經驗為基礎,我們經常聽到當事人在失去摯愛後這麼說:「我以為我現在應該會好一點了。」
 
  我們撰寫《悲傷練習》這本書,是因為很少有非臨床類的書籍著墨於那些正在經歷持續性悲傷挑戰的人們,這些挑戰超出我們對復原的普遍預期──「復原」究竟是什麼意思?儘管許多悲傷的人希望能迅速消除痛苦,但我們的立場是,治癒悲傷並沒有確切的時間軸,而悲傷所造成的、充滿挑戰的影響,可能會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以不同的程度延展。
 
  在失去摯愛後重新以充滿意義的態度面對生活,可能會對生理、社交、心理和精神帶來持續性的挑戰。布蕾克・諾爾(Brook Noel)與帕蜜拉・D・布萊爾會共同撰寫《我還沒準備說再見》(I Wasn't Ready to Say Goodbye)這部探討摯愛驟逝與哀慟的國際經典暢銷書,是因為她們發現這個世界迫切需要一本關於「突然失去摯愛」的書。《我還沒準備說再見》對於因應第一年和第二年哀慟期所帶來的挑戰與困難非常有效,但對於我們進一步會面臨到的問題只是簡略地帶過。
 
  這本《悲傷練習》是為了那些陷入持續性悲傷及受其長久影響的人們所寫的。這些悲傷包括但不限於:複雜性悲傷、創傷性悲傷、複雜性哀慟、持續性悲傷、延宕性悲傷、異常性悲傷、誇大型悲傷以及廣泛型哀慟疾患。在這本書中,我們主要會使用「長期哀慟」一詞,以涵蓋更多遭受持續性悲傷痛苦的人,而不侷限在診斷分類的範圍內。
 
  對你來說,悲傷持續多久就算太久?「繼續前進」看起來是什麼樣子?這些都不是小問題,對吧?基本上,這要看你問的對象是誰。
 
  ◎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是誰?
 
  這本書是為了那些小心翼翼、不再對別人敞開心扉的人所撰寫的,因為失去至親的痛苦幾乎燒灼了他們的心;是為了那些找到了新的伴侶、享受愛情和陪伴,卻因為害怕讓他人感到不自在、認為自己不能再提起逝去的摯愛,而隱藏自己仍愛著他們而產生痛苦的人所寫的。我們想幫助你們,那些覺得自己似乎處在不熟悉的景況裡,走在陌生的人群中,獨自承受持續性悲傷壓迫的人,也許你們已經放棄走出悲傷,或是不確定這麼做有什麼價值。
 
  這本書也適合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已經「繼續向前邁進」的人。他們繼續工作、履行職責、出席重要的人生場合,然而,他們也默默承受著悲傷的重擔和對摯愛的思念。也許遇上節日會特別艱難,雖然他們可能會為了別人而盡力「表現出愉快的樣子」,內心卻難以感受到快樂或平靜。那些創造力在摯愛離世後幾乎枯竭的人們,他們的創造意念因失去心愛的觀眾與繆思而受到壓抑。
 
  ◎長期哀慟和漫長之旅是什麼意思?
 
  我們認為,人們通常不會在兩個月、半年或一年內從失去摯愛的悲傷中恢復。許多我們曾訪談過的人經常形容第二年出乎意料地艱難,因為第二年的開始似乎投射出一條無形的線,標記著這樣的期待:「你現在應該覺得好一點了。你經歷了所有的第一次,是時候繼續前進,回歸生活了。」
 
  在美國,每年有近三百萬人死亡。想像一下,每一起死亡,至少有一個人到九個人會直接、明顯地受到這件事的影響,而出現嚴重的悲傷症狀,並持續一段時間。統計數據表明,這其中約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人會出現哀慟的併發症。儘管數據顯示,老年人失去人生伴侶的機率比較高,更容易遭受長期哀慟的影響,但沒有任何年齡層的群體能免受影響。
 
  ◎我該如何使用這本書?
 
  我們的目標是陪伴你走過悲傷,並引導、支持你重新喚起對活出富饒、充滿意義的人生的渴望,以不同的方式面對悲傷。
本書將會讓你明白,你並不孤單,在這條通往治癒的道路上,共同的紐帶把我們繫在一起。對於閱讀這本書來說,並不存在著正確或錯誤的方法,但我們建議你在手邊放一本日記,寫下閱讀時的想法與感受。每一個章節的最後都有提問,邀請你直接參與,利用你有共鳴的建議來制定計畫。
 
  我們在第一章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並描述我們現在的處境,從失去摯愛至今已分別過了四年與將近三十年的時間。第二章我們探討長期哀慟對生活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在情緒、行為、人際關係和健康方面。我們也討論了長期哀慟和其他心理健康疾病之間的一些共同症狀,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憂鬱和焦慮。許多人會擔心自己的狀況,或選擇回應他人對自己的擔憂,甚至懷疑自己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探討了這些疑慮,以及何時該尋求幫助。此外,也談到許多在漫長復原之路上會出現的種種困難與阻礙,以及這些阻礙可能帶來的影響。
 
  接著,我們繼續處理與長期哀慟有關的特定主題。你會找到可能與自己有所共鳴的例子,看到有些人走過了他們的漫長旅程,有些人則正在崎嶇的地貌上前進。我們在每個章節裡都提供具體的生活方式、儀式和練習,希望你無論身處悲傷之旅的哪個階段,都能找到一些有幫助的內容。
 
  ◎想像一個不那麼痛苦的未來,有任何幫助嗎?
 
  是的,但只有當你準備好時才有幫助。無論你在哀慟的過程中走了多遠,都可以邁向一個充滿意義與智慧的人生──我們深信這一點,雖然這並不容易。有時,我們甚至會覺得自己做不到。但是,就像所有故事裡的英雄一樣,如果我們能獲得殘存於疲憊靈魂中的勇氣,即使只有一絲絲,就可能拿回自己與生俱來的權利,活出充實的人生。
 
  在《悲傷練習》中,你會找到支持,幫助你面對潛伏在角落裡的挑戰;你會學到如何融入以及從失去摯愛中找到意義的方法。第一步,是放下你所累積起來的責任,那些你認為在長期哀慟中應該承擔的責任。你可能感覺自己正在爬一座充滿責任的山。當你登上這座責任山的頂峰,釋放對於「恢復正常」的羞愧感和重擔時,就有機會回顧你所走過的一切,向前迎接生活中的新可能。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641361
  • 叢書系列:大好時光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7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颶光典籍首部曲王者之路上下冊套書
66折: $ 65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用365個單字讓英文會話變簡單:超好學!不再害怕開口說英語!第一次面對老外就能輕鬆溝通(附QR碼線上音檔)
作者:白善燁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1-02-02
66折: $ 26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肉與奶的美味奇觀:《肉品聖經》+《乳酪聖經》
作者:亞瑟.凱納、崔斯坦.希卡爾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27
66折: $ 1162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假日有時也想輕鬆煮!(日本食譜書大獎獲獎料理家教你用13種常備食材,變化出86道美味早午餐,讓你充滿期待,心情愉悅!)
作者:小田真規子、谷綾子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27
66折: $ 238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5):大清風雲篇【萌貓漫畫學歷史】
作者:肥志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5-04-01
$ 38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阿甘投資法: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也能穩穩賺
作者:闕又上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05-27
$ 33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與人為善的幸福哲學:吳家德的豐盛人生心法
作者:吳家德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5-04-17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他們口中的惡魔
作者:陳卓威
出版社:幻華創造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07
$ 24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巴菲特財報學(新修版)【博客來獨家燙金書衣】:跟股神學投資,用會計知識解析價值投資法
作者:史迪格.博德森 (Stig Brodersen, Preston Pysh)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05-01
$ 31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膽大黨 17
出版日期:2025-04-21
$ 99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