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美國多元假象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麥克‧唐納的新作:
大膽描述身分政治滲入美國校園,
導致大學人文學科遭受攻擊、人們不願包容異議者,
多元化導致更多對立,大學從學習場所變質為受害者溫床
美國社會從大學到職場,正處於崩壞的危機當中。有害的觀念正從高等教育機構開始傳播出去,破壞了人文價值觀,使得不包容異議的現象加劇。並在更大的文化規模上,擴大了人們的分歧。
喬叟、莎士比亞和彌爾頓的作品竟代表迫害;美國歷史竟算暴政。教授若糾正學生的寫作文法和拼寫方式,或是雇主按自身需求設定聘用標準,竟被認為是種族和性別歧視!這種趨勢若延續下去,等學生進入職場,他們便會相信人們是由膚色、性別和性別取向來定義的,而基於這些特徵的迫害,就是生活在美國的感受。若有人想發表演講,挑戰這些所謂的校園政治正確觀念時,便會遭人使用暴力的方式噤聲。大學原本該是學習場所,如今成了培養受害者的溫床。
本書認為,這些問題的根源是,人們堅信美國普遍存在著種族和性別歧視,這種想法已導致社會和學術界的多元化官僚文化如癌細胞一樣惡性擴散。多元化的行政官僚譴責社會重視成就的取向是種歧視,因此在招募學生和人員時,行政官員或公司主管會執行配額制,這等於是在教學生和成人把自己視為永久的受害者。
影響所及,從#MeToo的狂熱運動開始,如今曖昧調情和犯罪行為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更嚴重的是,出現了隱性偏見和多元化這類強制要求的培訓課程,把一般各種的人際互動都解讀成種族歧視。
希瑟.麥克‧唐納為此感到憂心,所謂多元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建立對話的橋樑,從自身狹隘的視角中走出,擴展自身經驗,但如今卻成為分裂社會、造成對立的藉口。美國正在創造一個心胸狹窄的國家,預設大家會遭受到不公義的情況,而這麼做正危及到美國的競爭優勢,並且為了假性平等而扼殺了真正的多元價值。
作者認為,西方文明之所以建立,是透過過往人們一步步奠基的,偉大的作家、作曲家和藝術家遺留下來的經典作品,最能展現這樣的精神和價值,並激勵我們表現出人性最好的一面。本書集結作者數十年來對於這個主題的研究和文章,呼籲人們要減少受害者心態,恢復可以自由地追求真理的傳統,用開放心胸去探索事物和表達觀念,如此發掘出共通的人性。
作者簡介
希瑟.麥克•唐納HEATHER MAC DONALD
著有全美暢銷書《警察面對的戰爭》(The War on Cops: How the New Attack on Law and Order Makes Everyone Less Safe,暫譯),也是曼哈頓政策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的研究員和《城市雜誌》(City Journal)的特約編輯。這位有理想抱負的學者熟知解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因為撰寫過關於警務工作的文章,而成為學生用暴力抗議的目標。她擁有耶魯大學的文學學士、劍橋大學英國文學碩士,以及史丹佛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她的文章發表於《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新共和》雜誌和《黨派評論》(Partisan Review)等刊物中。目前她居住在紐約。
譯者簡介
黃庭敏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譯有《未來地圖》、《注意力商人》、《資源革命》。